人工智能嵌入出版业的优势、逻辑与路径*
2019-01-28
人工智能(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目前,人工智能已在知识处理、自然语言处理以及智能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并重写了许多商业形态。[1]同时人工智能技术有效推动了多领域的变革和跨越式发展,甚至直接颠覆了诸多传统行业,正日益成为全球信息领域产业竞争的新一轮焦点。[2]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挑战,中国政府行动迅速,先后印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进行了科学规划和整体部署。在此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在传媒领域也有深度应用,已从最初的数据搜集延展到内容生产、渠道分发等各环节。[3]同时,部分学者也开始思考出版业在人工智能时代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匡文波认为应该正视人工智能技术给出版业带来的影响和帮助作用;[4]曹沁颖指出要真正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冲击,需要从长期角度改变出版产业格局,实现产业内和跨产业联盟;[5]刘银娣指出出版业在人工智能应用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数据驱动而非代替人类决策、训练人机交互,还要提高出版人的专业素养,识别出版市场规律。[6]由此可知,学者们都从比较宏观的视角论述了出版业如何拥抱人工智能,而对微观层面的嵌入逻辑和推进路径思考较少,这也正是本文的努力方向:在正视出版业在人工智能时代遭遇实然难题的基础上,审视人工智能嵌入出版业的优势和逻辑,进而提出推进出版业智能化改造的政策建议。
一、实然难题:人工智能挑战出版业规则
当前,人工智能愈发得到各国政府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关注,发展势头迅猛,直接改变了某些行业的游戏规则,甚至还创造了多种新型的商业形态。在此背景下,出版业的运作规则也遭遇了人工智能的严重挑战,不仅改变了出版行业的形态,而且原先的出版流程及内容生产也受到了直接冲击。
1.人工智能技术井喷发展
在智能音箱、无人驾驶等创新产品或技术不断成熟的背后,隐藏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井喷发展。2014年,美国科技巨头谷歌公司推出全球首款智能音箱回声(Echo),宣告了人工智能家居时代的到来,即通过机器学习不断减轻公众的体力甚至智力活动。以智能音箱为原点,各类生活设施的智能化也逐渐成为诸多科技公司的探索方向,进一步绑定了人工智能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而无人驾驶技术则更加凸显人工智能,主要依靠以汽车内部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而相对于智能音箱来说,无人驾驶对计算机系统的智能化要求更高,对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事项,汽车大脑需要做出自主判断选择,这也有效促动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开发。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在许多细分领域的卓越表现也迅速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2016年,谷歌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程序先后打败多位世界级围棋高手,刷新了社会公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这也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万物互联”时代,人工智能将更加成熟,应用领域也会不断增多。
2.智能技术改变出版业态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我国新时代的数字出版新业态也逐渐成形,这也直接改变了传统的出版业形态。[7]在传统出版业中,一切工作都需完全依靠人力完成。从内容选题、文字撰写到出版物营销都需要依靠从业人员的全力投入,而这一切在人工智能时代都被直接颠覆。一方面,多数出版工作可以直接由人工智能完成,而人类只需负责具体的运行规则设计。如在出版物营销中,通过营销对象和方式选择,人工智能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定点营销,既能节省成本同时也能较好地保证效果。另一方面,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出版的时间大大压缩。传统出版工作较为耗时,从制定出版计划到出版物印刷往往历时过长。而应用人工智能的数字出版,不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出版工作,而且还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出版工作进行及时调整,保证出版物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的发展需求。总之,在反思传统出版业弊端的基础上,恰当地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将会重新塑造全新的出版业态。
3.出版流程及内容的巨变
在人工智能改变整个出版行业形态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认识到出版流程和内容生产也在发生着剧烈变化。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2016~2017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将正重塑出版流程。[8]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这一创新性技术也在加速进入新闻出版业,在出版发行、印刷物流和数字教育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将为新闻出版业的转型融合带来更多可能性。具体说来,人工智能在稿件写作、校对、录入以及和用户交流互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整个出版流程的智能化。在出版流程中,出版内容生产至关重要,而人工智能对此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基于社会生活中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评判,然后进行自主选题、材料收集和写作活动,最终完成一次高效的出版内容生产。人工智能的应用也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如在选题策划过程中,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和大数据挖掘、深度学习技术,能够实现出版业态分析,并输出出版市场效益较好的相关选题,为出版策划推荐选题。这样可减少传统选题过程中的许多工作量,从而提升选题效率。[9]
二、嵌入优势:人工智能助力出版业发展
在人工智能时代,理应紧密结合技术变革重新思考出版业的发展前景,即应主动尝试将AI技术嵌入出版业。实践证明,“智能”+“出版业”,不仅能够积极回应技术变革诉求,有效降低出版内容生产成本,而且还能最终提升出版行业的竞争能力。
1.回应技术变革诉求
在人工智能逐渐成熟且产业化步伐加速的背景下,可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多,各行各业也不得不正视这种技术变革诉求。尤其是那些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行业,更需快速回应人工智能技术的挑战。新闻出版业正是应用计算机的典型行业,必须积极响应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变革诉求。一方面,及时应用人工智能,能够推动出版技术的有效革新。在智能化的运作流程设计中,既会直接改变原先冗长的出版流程,同时也会创造出各种新型的出版形态。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的普遍使用,社会公众的需求也会在人工智能帮助下变得更加多元化,同时也会产生更加聚焦的关注内容。在此背景下,出版业不仅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尽可能更全面地了解用户需求,而且也要根据用户持续关注的话题进行深度挖掘。
2.降低内容生产成本
出版内容生产是维系出版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因此必须想方设法地降低内容生产成本,这也是诸多出版厂商的重要关注焦点。将人工智能恰当地嵌入出版业,将会显著降低出版内容生产成本。首先,人工智能技术将替代大量基础工作人员,必然会节省大量人力资源成本。在人工智能时代,基础工作人员被机器取代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如果出版业的部分基础工作被智能机器所接管,必然会解放大量劳动力。在此状况下,出版社既能减轻发展负担,同时还能考虑开发更多的出版业务。其次,借助人工智能也能节省较多的时间成本。人工智能在快速选题的基础上,通过机器写作,能够及时高效地生产出版内容,经过必要的人工审核后,很快就能进入最终的出版阶段。这种高度简化的出版流程,不仅会减轻出版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还能节省大量时间。此外,深度应用人工智能,还能帮助出版厂商节约较多物质资源的消耗。
3.增强出版业竞争能力
从宏观发展上看,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出版业中,有助于明显增强出版业的竞争能力。事实上,进入新世纪后,在互联网技术的大面积普及下,在公众阅读需求的巨大变化下,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也频频受阻,亟待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在电脑设备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下,“无纸化”阅读已然成为社会公众阅读的常态现象。电子书、在线新闻等新型出版内容已经占据了受众的大部分阅读时间,这使得传统读物的市场不断减少,压力也会随之迅速传递至出版行业。另一方面,在极其便利的数字阅读时代,各种纸质媒介的市场需求也已明显下降,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传统出版业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重塑新型出版业态,积极推进数字出版新业态建设,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诉求,既能帮助出版行业重新联结社会公众,满足公众需求,同时也能通过技术变革提高出版行业的效率和效益,最终增强出版业的竞争力。
三、嵌入逻辑:培育智能出版业形态
从整体上看,将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出版业,能够创造培育全新的出版业形态,除了推进数字出版业的快速发展,还能够创造出一种“智能出版业”形态。根据出版业的发展诉求,真正有效地推进各项出版业务的智能化,将有望成为出版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快速实现出版内容的智能抓取匹配,创造新型的内容生产方式。同时,推进出版时间的全面智能压缩,进而更加聚焦出版内容的撰写以及校对等核心业务。另一方面,借助人工智能,尝试推进出版物及相关内容的智能定点营销。
1.出版内容智能抓取匹配
在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抓取匹配出版内容将成为出版业的重大特点。换句话说,借助人工智能,出版业的内容策划撰稿阶段,将会开启精准选题、高效协作的生产方式。[10]首先,人工智能机器或机器人能够及时在互联网世界抓取多数用户最为关心的核心话题,进而选择出更加引人关注的出版选题。而这一点在传统出版行业中无法快速实现,很多情况下会导致选题滞后于公众的关注,不仅无法保证出版物的时效性,也会严重影响本次出版的效益和效率。其次,人工智能还能快速抓取相关的写作素材,并进行相对高质量的初级创作。通过设置既定算法和写作规则,能够有效指导人工智能便捷寻找写作角度和素材,同时通过智能机器深度学习,基本的内容写作也可以交由人工智能机器人完成。当下,美国媒体更多地选择使用人工智能制作互动交流内容,并使其成为网络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正是机器写作的典型应用。出版内容的智能化、数字化,在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快速应用,必然推动出版业的颠覆性发展。
2.出版时间智能压缩聚焦
在机器快速生产出版内容的同时,出版时间的智能压缩聚焦也能实现。在传统的出版流程中,大范围地寻找确定选题、广泛寻找素材,而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参与写作校对环节,最终才能进入出版印刷阶段。这种长时段的出版流程,不仅要求各个环节的紧密合作,尽可能地节省出版时间,而且还要避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否则将会陷入满盘皆输的窘境。为此,努力压缩出版时间并保证出版质量,始终是出版业追求的目标,而这些在人工智能时代都能快速实现。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能够缩短出版流程,而且所有的出版流程都能实现智能化处理。随着人工智能机器的深度学习内容不断拓展,智能化的内容写作也会成为一种常态,这将有效压缩写作校对时间。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检查规则,人工智能技术也能快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这会从根本上减轻校对的工作量。通过算法的不断调整,也能确保人工智能的写作和校对更加智能化,这一切都会大幅度压缩出版时间。此外,借助AI技术,出版印刷的人工控制程度也会明显下降,这样既能节省人力成本,同时也能在最终环节上大量缩短出版时间。
3.出版营销智能定点开展
借助人工智能,也要重点推进出版营销的定点开展。事实上,出版物的营销速度较慢,这也一直是诸多出版厂商不得不应对的实际难题。如何更快地让出版物被社会公众所接受,也在根本上影响着出版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各类出版物都必须高度重视用户偏好,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开展出版工作。进入新世纪后,个性化定制生产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生产方式,出版业也在进行积极应用。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机器人,可以预测用户的阅读偏好, 按个体需要架设内容表达框架,组织内容结构,变更叙事风格,实施按人按需定制内容。[11]这种定制化的出版过程能够直接锁定出版物的营销对象,最终实现出版收益。同时,根据既有出版物的特征,人工智能技术也能在互联网平台上有针对性地寻找用户。在用户需求和出版物可以高度匹配的情况下,人工智能会提出进行定点营销的建议,甚至可以直接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网络推荐。
四、推进路径:开展出版业的智能化改造
在准确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出版业的优势和逻辑之后,我们亟待思考开展出版业智能化改造的推进路径。在这种智能化变革中,政府部门、出版的相关行业以及从业人员都应积极参与进来。一是政府部门应该加速顶层设计出版业智能化发展方案,为出版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二是相关行业必须加速出版设备的升级改造,为出版业的智能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三是从业人员应该高度重视个人智能化信息素养培育,并为出版业智能化改造提供智慧和力量。
1.政府部门:顶层设计出版业智能方案
在出版业的智能化改造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政府部门的作用。政府部门掌握着庞大的社会资源和政策制定权力,既能为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发展资源,同时也能从制度设计上为出版业发展创造条件。首先,政府部门应该整体设计出版业的新时代发展规划,尤其是要有针对性地提供人工智能在出版业的应用路线。当前,虽然各级政府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制定了大量规划和政策,但有时候具体的细分政策不足,不利于更加具体有效地推进指导工作。其次,政府应该为出版业的发展提供财政优惠政策。对于那些积极开展智能技术改造的出版厂商,既可以提供部分技术升级改造资金或资金贷款,同时也应该在税收减免上提供一定扶持。最后,政府部门要积极借助法律法规等制度工具,加强对人工智能在出版业中应用的风险管控。事实上,如何正确使用人工智能,使其不得逾越伦理道德的底线,也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在出版业的智能化改造中也要加强风险管控,在这一方面政府可以积极防范。
2.相关行业:加快出版设备技术升级
出版业的智能化改造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得到充足的技术支持。为此,相关行业应该加快出版设备的更新升级,不断创造良好的智能改造环境。相对说来,进行技术升级需要较多资金和时间,因而既要积极改造现有出版设备,同时也要推动出版设备的创新性生产。一方面,建议在现有的出版设备基础上增加智能模块。当前,智能机器人在出版选题和内容写作方面已经得到了深度应用,为此比较重要的就是实现物理化设备的改造应用。通过设计相对应的智能模块,也可以推动相关设备的智能化运作,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应用人工智能,也应该积极推进出版设备的原创性生产。应鼓励设备生产厂商和计算机行业的深度融合,大胆创造应用先进的人工智能,不断提高各种出版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此外,在出版设备的创新性生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应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技术,不断强化设备的生产能力。
3.从业人员:培育个人智能化信息素养
在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高度关注出版从业人员的智能化信息素养培育工作。只有不断提高出版从业人员的信息素养,才能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更加匹配的操作者和构建良好的群众基础。其一,出版从业人员应该正确认识、对待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业的应用,绝不能采取抵制、甚至反对的态度。为此,出版社应该努力向员工证实人工智能的优势,并向员工保证不会对其本职工作产生威胁,进而鼓励员工采取更加包容开放的心态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其二,出版社应该为从业人员增加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培训课程。通过培训教育,不仅能够强化出版从业人员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还能帮助员工不断提高应用人工智能的能力。其三,出版从业人员也需加强对人工智能的自主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较快,很难单纯依靠集体学习进行全方位掌握,因此出版从业人员应该通过自主学习实践加深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层次应用。与此同时,出版社也要积极制定员工的个人智能化信息素养标准,不断激励员工提高自身应用新型信息技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