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蒲柳泉先生遗集》跋作者孙乃瑶考证

2019-01-28孙启新

淄博师专论丛 2019年2期

孙启新

(淄博市纪委,山东 淄博 255001)

宣统元年(1909),在山东巡抚李秉衡十二卷《聊斋遗稿》的基础上,由王敬铸主持,孙乃瑶参与校阅,“删其缺略重复,及廖廖数言,无甚意味者”,[1](P1551)编成《蒲柳泉先生遗集》,计划“集资镂版,公诸同好”。[1](P1551)孙乃瑶于该年的农历十月为蒲松龄这部文集作跋。兹依据相关资料,对孙乃瑶生平事迹作以下考证。

孙乃瑶在跋中高度评价《蒲柳泉先生遗集》的社会影响、历史作用和文学价值,称其“虽骈、散各体俱备,然类多酬应之作,非精心结撰文字。但才人之笔,偶尔点缀,自具翩翩逸致,亦好古之君子所不忍听其湮没者也。”[1](P1552)认为这部遗集收录的文章虽然大多是应酬之作,但立论高雅、超凡脱俗,语言率真、挥洒自如。孙乃瑶认为自己校阅的这部文集,就像晚唐孙樵所言,是“物之精华,天地所珍惜”;这部“金玉”般的文集,虽然于蒲松龄在世时“埋没销铄,见遗于当时”,但它一定会像北宋欧阳修所言“宝之于后世”,而且“文章已自行于天下”。不仅如此,蒲松龄一定也会“伸于后世”,载入史册。应该说,孙乃瑶对蒲松龄及其文集的评价是客观公正的,既没有贬低,也没有过度溢美,就是今天看来,也完全符合实际情况。

孙乃瑶是清末民初知名教育家、理学家,与其孪生弟乃琨(字仲玉,号灵泉)并称鲁中大儒。他字伯琴,一字琴舫,生于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初三日,病逝于1914年的农历八月二十三日,享年五十四岁,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董家村人。其祖父在洵,字子信,邑廪生,性情严谨刚毅,专注程朱理学,著有《易经解义》《春秋解义》《孟子年谱》。父亲未修,字立甫,壮岁早逝;母亲赵氏,系新城县张店(今淄博市张店城区)人氏;兄弟八人(八弟早亡),孙乃瑶居长。孙乃瑶先娶贾氏,继娶杨氏,生育一女,嫁于刘氏。孙乃瑶淳厚朴实、天资聪慧,八岁时与乃琨同入私塾,拜从兄孙乃珠(字合浦)为师,十三岁时在家半耕半读,光绪元年(1875),补县学附生(秀才)。[2](P4-6)五年(1879),与乃琨离开县学,在外教书,补贴家用。十年(1884),拜识焦云龙(字雨田),并由此得闻三原贺瑞麟(字角生,号复斋)大名,立志前往拜师求学。次年赴陕求学,因故中途返回。十七年(1891)正月,通过乃琨向贺瑞麟纳贽请益,贺先生将其原字“琴舫”易之“伯琴”,并寄信鼓励。二十三年(1897),拜潍县张昭潜(字次陶)为师。二十七年(1901),登泰山、游曲阜,谒复圣庙,拜长山范文正公祠,作诗数首。同年,焦云龙于陕西潼关任上去世,撰写祭文《祭焦雨田先生》。三十三年(1907),张昭潜去世,亲往潍县哭吊,同年拜荣城县孙葆田(字佩南)为师。宣统元年,接受县学聘请,任淄川县高等小学教员。二年(1910)夏天,前往北京拜见著名理学家夏震武。归时,夏震武为其兄弟二人写有赠序。是年,辞去县学教职。三年(1911),曾赴潍县吊唁孙葆田;夏震武告归故里后,仍与其书信往来不断。1913年春至1914年五月之前,在黉山后洞教读。是年五月,徒步千里,远赴浙江富阳灵峰山中,就学于夏震武,八月因病去世,夏震武写有《祭孙伯琴文》。九月,孙乃琨历尽艰辛,将其灵柩运回淄川安葬。[2](P533-542)孙乃瑶去世后,孙乃琨撰写了《孙乃瑶行实》《先兄伯琴行述》,以示悼念。时值民国政府国史馆征求各地遗贤,淄川士绅胡希昌等人采集其事迹,拟成《为孙伯琴先生请表扬禀稿》,上报总统府,时任民国大总统徐世昌褒扬孙乃瑶“里党观型”。[2](P324)1915年,孙乃琨整理乃瑶生平遗文,刊印《孙伯琴先生遗集》。1935年,又重新刊印,分上下两册,主要内容有论说、序跋、书牍、杂记、诗歌、语录等。孙乃瑶主要事迹如下:

第一,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孙乃瑶少年丧父,因为家境贫苦,其父棺殓极薄,孙乃瑶负疚终身。每当遇到父亲忌日,他便痛哭不止,不能饮食,数十年来一如既往。孙乃瑶每天晨起,都会率领诸弟向母亲问安,从不间断。遇到可口食物,未经荐新、奉母,自己绝不会先去品尝。母亲生病,孙乃瑶卧不解衣、药必亲尝,没有怨言,从不懈怠。母亲病危,他焚香吁天,情愿减少自己寿期以延长母亲生命。等到母亲病愈,他感谢上天恩德自愿持斋,不沾荤腥,时间长达十年。孙乃瑶依靠外祖父扶持长大成人,对其恩德念念不忘。外祖父去世,他十分悲痛,率领诸位表弟遵循古礼,朝夕哭奠,时间长达三个月。在沈阳经商的七弟乃瑛生病,母亲非常牵挂。孙乃瑶横渡渤海前往寻找,带着他一起返回家乡,了却母亲心病。弟弟们如果有过错,他从不严厉斥责,而是反复劝说,一定令其感悟,不再犯错。二弟乃琨在黉山读书期间,乃瑶尽管身体瘦弱,即使盛暑严寒,一定亲自送去干粮,不使其因往返而耽误课程。

第二,为人端方,捐介自守。孙乃瑶与朋友交往,披肝沥胆、情同骨肉,受人之恩、终身不忘。如果有人托付一事,必定尽力为之,不会因为困难而停止。宣统元年淄川县高等小学成立,校长不尊重教师,以其新规把教师当作下属吏员对待,孙乃瑶坚决不接受礼聘,直到县官出面邀请,才勉强接受聘请出任教师。淄川境内有公晳子墓,乡绅们筹划建立祠堂,岁时祭祀,大家都前往商议,唯独孙乃瑶没有按时到达,众人十分惊讶。后来才知道孙乃瑶已经筹措资金着手建设守墓房屋,并置办祭田,以为春秋享祀之资。大家都认为孙乃瑶筹画周详,他人不及,极为佩服。孙乃瑶中年丧妻,母亲虑及子嗣责令他续娶,本县有一富户敬仰孙乃瑶的品行,有意将女儿嫁给他,并且陪嫁价值千金嫁妆。孙乃瑶慨然回绝:自己本是贫寒人家,为什么要高攀富户?后来续娶了贫寒人家的女儿。

第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孙乃瑶十七岁时,与其弟乃琨同在义塾读书,时值歉收,家无升斗之蓄。一位陈姓老伯送给他们一些高粱面,兄弟二人每天熬一锅稀粥,早晚一半,只能半饱。人们常说范仲淹画粥而食,生活清苦,孙氏兄弟比其更为艰苦。孙乃瑶对陈老伯馈粮救饥之事念念不忘,每年节日都前往问候。孙乃瑶在学堂教书时薪金被盗,价值六十贯铜钱,堂长要严加追问,孙乃瑶却说:“瓶子已然破损,何必再去管它。”之后再也没有追查偷钱之人。孙乃瑶在桓台县教授私塾时,有一天夜里口渴,叫醒学童煮水泡茶,学童误把毒物当作茶叶,孙乃瑶饮后中毒,晕倒在地。亲友闻讯,竭力抢救才得以脱离危险。馆东担心孙乃瑶痛责学童,孙乃瑶却说:“这是无心之错!”不再追究其过失。

第四,好学上进,精益求精。孙乃瑶自小倾心仰慕程朱理学,尤其喜好易经,曾集十余年之力,潜心研究朱子《易经本义》,颇有心得。他每当听说外地有此类书籍,便不辞辛劳,往往徒步百里前去借阅。孙乃瑶认为,儒家学者读书,以加强品德修养为重,著书立说只是次要之事。因此,他生平不事著述,留在世上的只有日记、文集若干卷,这些著述后来由其弟乃琨编印为《孙伯琴先生遗集》。孙乃瑶从少年时即有志于圣贤之学,所经历的老师都是纯德之儒。他听说长山县焦云龙在家守孝,于是偕同二弟乃琨一起前往接受教育。宣统二年夏天,孙乃瑶请示母亲辞去教职,筹措资金前往北京求教于夏震武。时值酷暑炎天,孙乃瑶不畏日晒雨淋,来到京师大学堂。夏震武大受感动,收他为徒,亲自授课,并且赠送部分著作。1914年春天,孙乃瑶徒步千里,远赴浙江富阳灵峰山中,再次受业于夏先生。孙乃瑶在灵峰精舍虚心请教、刻苦学习、学业精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竟因病离世,令人惋惜。

第五,才华横溢,成就蔚然。孙乃遥不但潜心研究程朱理学,而且在文史方面的造诣也很深,还喜好作诗。他在黉山教读时,写有《梓橦山记》,文曰:“梓橦山在般阳东北,南接黉山。黉山祀郑康成,梓橦山祀王孝子,盖前后相望云。梓、橦本二山,山于左者曰梓,于右者曰橦,孝子祠于两山之间。祠西有玉皇殿、关公祠,后人所置者。祠东筑厅三楹,厅之南筑室二间,为吾儒读书处。其北舍,则道士栖也。祠东有八棱碑,断为二:一在崖上,一在崖下。谛视有篆隶,迹不可辨识。祠西数武,有泉喷溅如珠,澄泓不竭。溪涧自西南屈曲来,无源,雨流旱涸未有定。祠之内外,松柏数十树,苍翠蔽日。其植在崖者,根出地上,夭矫蟠曲如虬龙。山多柿,方深秋,如丹如烧,艳艳可爱。……乱臣贼子,能废孝子之祀于一时,不能废孝子之祀于万世。读书于此者,览山中之风景,扶先哲之遗迹,得无有恻然而感、奋然而兴者乎?是为记。”[3](P61)文章记述明晰、描写生动,感慨由衷,实为一篇游记范文。此文也是目前发现的对梓橦山描述最为详实的一篇文章,对今人研究、开发梓橦山将会起到一定作用。其五言律诗《游前洞读朱子语类》其二云:“有方换凡骨,共推子朱子。奚为惑岐途,浮华夺真理。畏岱喜丘垤,厌肉嗜糠秕。已往安可追,反辔当自此。”[4](P7-8)此诗与第一首相比,虽然说教味浓,但志向高远、立志坚定,对推动后人深入研究程朱理学极有借鉴意义和促进作用。

附:孙乃琨《先兄伯琴行述》

先生天资醇实。幼从再从兄合浦先生读书,即知刻苦自立,年十五补县学附生。岁饥困甚,食或不给,而嗜读不辍。性孝友忍让,或有过,受母笞,无几微怨意。吾父殁,家益困,馆于外,百计求甘旨以奉母。母病,夜祷于天,愿减己寿益母。病愈,为茹素十年。遇饥歉,恐母饥,即食不敢饱。祭前必斋。遇先君忌辰,辄泣涕不食,或竟日仅啜粥一盂,数十年如一日。与兄弟尤极友爱,遇劳苦事辄身先,美味则不集不食。殚竭心力,以供诸弟读书。七弟贾沈阳得疾,闻讯,即日踔海往,立携以归。诸弟有失,必委婉晓譬令改。琨率诸子读书山中,值严寒盛暑,辄躬致餱粮,不令琨一日旷功。遇期功丧,即素食,不与燕会、不内寝。外父死,不内寝者几一年。吾母以无子责之,先生言:“君子不夺人之丧。”逾十月始内寝。生平以礼法自持,虽处闺门之内,尝自警惧。夫妇相敬如宾,启口必勉以大义。时为之讲古今节孝事,未尝一言及于私昵。遇同志友,则披肝沥胆,情同骨肉。或托一事,必尽力为之,不敢以难而止。受人之恩,终身不忘。幼孤,赖外家扶持。外祖子元府君殁,率诸表弟遵古礼,朝夕哭奠者三月。性好善,少读《通鉴》,见濂、洛诸贤,即倾心向慕,慨然有求道之志。以家贫,诸弟又未授室,不能弃举业,专心于学,故于程朱陆王及诸家学术,未能究极其异同。然闻有性理书,即不殚徒步数百里往求。邑有公晳子墓,邑绅方集议建祠。众皆往,先生独不至,咸讶之。后始知先生已具呈县令,筹画周至,为众议所不及,乃大服。三谒孔林、孟庙,作为诗歌以志景仰。焦雨田先生丁父忧,庐墓侧,先生因从学文。得闻清麓先生名,屡欲往从游,卒以窘于资未果。嗣又从佩南、次陶两先生。闻灵峰先生绪言,即从佩南先生借《灵峰文稿》,全录之。见诸友,必问灵峰邑里,为千里负笈计。己酉,受县学聘。庚戌夏,方以暑假治装赴浙,得潍阳韩锡侯书,知灵峰先生主讲京师大学。越晨,即入都执弟子礼。冒暑奔驰,汗流遍体,无识者或诮其愚。先生自见灵峰先生后,始知陆王为禅,而一意程朱,明辨心性理气,于汉学、西学,皆能洞见其流敝。毅然以斯道为己任,崇正黜邪,志益坚,功益密,躬行益力,邑中官绅以先生劬学笃行。改岁,仍留主讲,先生固辞不往。国变后,僻居黉山后洞,课诸子。茹糗饮水,时掘薇蕨以充饥,他人不能堪,而先生处之怡然。邑中富家厚具修脯以延先生,先生均力辞之。盖有得于函文“壁立万仞”之教者深矣。先生既遭国变,即绝意仕进,惟眷恋师门不少衰,时时形诸梦寐。夏初,知灵峰先生有尤子之丧,即赴浙慰唁,并籍以亲领微言。亲友闻者,咸极力劝止,先生意不愿。吾母亦促之行,即日就道。既至,即以二诗寄王表叔海楼,视天地间无乐于亲师问道者。周子谓:“至尊者道,至贵者德,至难得者人。人而至难得者,道德有于身。”先生殆有得于斯义,不以生死利害动其心与!嗣闻德、日构兵,惧贻母忧。吾母复喻之曰:“多侍先生一日,即多闻一日之道,无遽归。”先生得母命益喜,而不意竟殁于师门也。夫以眷眷求道之心,闻师门有丧,即不惮数千里跋涉往唁,复以师病不忍恝然辞去,卒致病,殁数千里外,此于圣贤所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者,果何憾焉!宜灵峰先生痛悼不已,赐之墓志,宠之祭文,而有“求道以死,四海一士”之褒与。

先生讳乃瑶,伯琴其字。生于咸丰辛酉七月己丑,享年五十有四。父讳未修,母赵氏。娶贾氏,继娶杨氏。女一,字刘氏。朝闻道,夕死可矣!先生之死,返之先生求道之心。顺乎母命,殁于师手,得正而毙,可以无憾。而琨等少孤,受先生以教以养,以有今日,竟不获一视含殓。以先生之孝友,而天竟斩其嗣,又夺其年,委百世嗣续之重以死;有母有弟,不得一日复相依以处,酷矣!极矣!颜夭跖寿,梦梦之天,既不可问。琨亦不知有生之可乐,而死之足悲也。惟以老母在堂,不得不苟延残喘,且废先生之正学醇行而不彰,则罪戾滋重。用是忍泣咽泪,略述梗概,冀有当世知言君子采览焉。弟乃琨泣述。[5](P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