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编排的几点感悟
2019-01-28
报纸版面是发布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编排工作则是版面语言形成的具体手段。版面采用的稿件,安排的稿件,都是因稿件内容而定的,根据稿件内容赋予最恰当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是否恰当,则对能否实现稿件的新闻价值将起重要的作用。对编辑来讲,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区别好稿件的性质、类别、品种、分量,这是编排的基础。不认真加以区别,不仔细“掂量”分量,心中就没有清晰的“政策界限”,就难以做出恰当的判断选择,区别是多方面的。比如对经常遇到的有关领导同志的重要政务活动的稿件,应当注意把领导同志的重要的指导性的政务活动和一般的程序性的政务活动加以区分。要突出安排具有指导性的政务活动,有些可以分流到其它版面,使一版安排其它内容,又使这些稿件得到舒展。
版面编排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
读者看报,是希望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一篇稿件最终能否被读者所接受,实现其本身的新闻价值,这首先取决于稿件能否被编辑采用,刊登在版面上,其次是要看在版面上如何处理,包括稿件的位置、标题的大小、稿件的组合等。2019年8月份的《通化日报》一版的版面,我们在头条的位置安排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栏目稿件,介绍本地70年来交通建设情况。为此,对稿件没有按照惯例进行常规处理,而是在标题下加了压题照片,并在正文前安排了“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专栏图标,中间是当地通钢公司生产照片,下方“聚焦第十二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栏目稿件,右边是一组动态稿件。这天的一版共安排7条稿件。而头条稿件的特殊处理无疑是最重的,体现出其应有的新闻价值,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安排到次要位置进行常规处理,就不会引起读者关注。
版面编排要注意“生态平衡”
地市级党报如何吸引读者,最终看内容是否符合读者需求。读者看报最先看到的是版面的形式,常常是先浏览版面、标题,再细读内容,版面对于读者往往有更为直接的吸引力。地方党委机关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当地中心工作,反映民生实事等重大政治、经济活动。如果说,大局、导向、严谨应当视为生命,牢记在心,那么,生动、活泼、新鲜,也是编辑倾注心血,不可忽视的。作为地方媒体,一般来说,应当兼顾领导的,群众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的;正面的,批评监督的;规定的、自选的;长的、短的、硬的、软的;等等。对编辑来讲,要注意版面的“生态平衡”。当然,这不是重点不突出,主题不突出,而是不能“单打一”,不能“清一色”。要有主有从,点面结合,刚柔相济。实际上,有绿叶红花才夺目。只有在“平衡”中有重点,这个重点才能突出;在丰富中见基调,这个基调才能鲜明。如2019年8月份的《通化日报》一版,整个版面共安排了6篇文字稿、3张照片。这里有领导的政务活动,也有基层人物;有异地采访,也有本地动态;有长篇通讯,也有简短的动态消息。基本保持版面的“生态平衡”,但是也做到了有主有从,突出了头条《通化好儿女情洒布尔津》这一长篇通讯,翔实介绍了通化援疆工作队感人事迹和工作业绩,使这篇稿件的新闻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报纸风格体现在编排的形式上
版面编排能否做到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和谐舒展,引人入胜,对任何一张报纸都至关重要。一张报纸具有什么样的风格,首先应当看内容、看文风、看新闻及评论和其它体裁的文章是否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成篇。再就是要打造好品牌栏目。创出一个名牌很不容易,而倒一个牌子是很容易的。通过多少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在读者心中立住。而这些品牌栏目都是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的,是发挥舆论引导的重要载体。多年来,我们创立了“天南地北通化人”“红色之城——讲述抗联在通化的故事”“寻找红色遗址 传承红色基因”等在当地有影响的品牌栏目。但是,报纸的风格还体现在报纸的形式方面,尤其是版面的编排形式。内容和形式的特色,构成了报纸的特色,形成了报纸的风格。《通化日报》作为党委机关报一直强化党报的权威性,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同时,我们地处长白山腹地,汲取了长白山大文化精髓,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去年3月份的一版,共编排6篇稿件,除了领导会见和评论之外,其余全是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组织的稿件,并配发高速通车的照片,整版稿件位置安排、标题的制作、照片的运用都透着庄重、大气、美观,体现出政治性、指导性和服务性。
版面容量是定数,稿件的长度不变数,搞活版面需要在有限的容量中安排一定数量的稿件,这就需要我们抓住重点,解决难点,做足新闻,做强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