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四个融合”走出“四个误区”
2019-01-28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面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百舸争流态势,作为党媒特别是地市级党媒如何推动“四个融合”(平台融合、内容融合、价值融合、人才融合),走出“四个误区”(媒体简单合并、弱化内容为王、淡化新闻服务、仅是穿衣戴帽),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融平台,强定力,走出媒体“简单合并”误区
有人说,媒体融合不过是媒体平台的简单合并,好似做一道“1+1=2”的数学题。
“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适应互联网时代和媒体发展的业态需求,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四川省广元日报社通过整合“三报一网两微一端一屏一公司”(广元日报、广元晚报、留守儿童报、广元新闻网、广元日报社微信微博、广元日报社客户端、广元日报社户外阅报屏、广思传媒公司)多个媒体平台,初步形成以日报、新闻网为主骨架,以晚报、留守儿童报、微信微博集群、客户端、户外阅报屏、广思传媒有限公司为补充的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市级主流媒体格局。其中,广元日报社掌门户新闻客户端用户突破16万,日均活跃用户2万人次以上;广元日报微信公众号阅读量经常超过10万+,粉丝量突破30万左右,在四川省市州同行系统一直名列前茅。
为了避免简单合并,报社不断深化媒体平台融合,打破单一日报晚报纸媒、单一的新闻网站的“自由单跑”传统格局,敢于把他们拉到“多人快跑”的媒体竞跑赛场,有效增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危机感、使命感、紧迫感,击破没有竞争、没有压力、没有动力的“按部就班”“各自为阵”“我自为大”的传统格局,从而增加媒体的主流、主体、抱团、竞拼的责任性、主动性、融合性,在全市构建宣传大格局中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有效发挥新闻舆论“压舱石”“定盘星”作用。《广元日报》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做到想看、好看、耐看,充分发挥市级党报的喉舌作用,有效传递好党的声音、讲好广元故事;《广元晚报》正视市场需求,通过改革转型,找准市场和百姓的需要对接点,专注本土、民生新闻,轻装上阵,与日报错位发展;《留守儿童报》紧紧贴近留守儿童群体,彰显公益捐赠发行的属性(由民政、教育、工会、妇联、团委等职能部门、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款购买报纸,赠送给学生免费看),牢牢占领留守儿童这块“精神食粮”的重要新闻舆论阵地,立足广元做大做强,努力辐射全省乃至全国;《广元新闻网》充分发挥市委市政府门户网站作用,巩固网络媒体主流阵地,提质提效,依托“新华云”载体,与报社“两微一端”充分整合,初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努力让市级党媒的“好声音”传得更深更远、融合路子走得更宽更广。通过媒体平台融合互补,促进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渠道复合化、传播方式多样化、宣传效果乘积化,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融内容,拓市场,走出弱化“内容为王”误区
媒体变的是纸等载体和渠道,不变的是新闻“内容为王”的核心,融合的是新闻信息内容的守正创新、推陈出新。
如何将“有意义”的主题做得“有意思”,这是当前各级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挑战。只有坚持“内容为王”,才能在融合中彰显个性,有内容才有生命力。从当前来看,运用互联网、5G等现代移动通信手段,许多地市级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上都做得风生水起。再从报社的实践来看,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技术如何发展,好的内容永远是受众需求的价值取向,“内容为王”在全媒体时代同样是根本。
有受众才有影响力。媒体融合发展,受众的教育程度、思维思潮与传统媒体有很大区别,重点在于“受众至上”观念变化和传播有价值的新闻需求,拓展各个层次受众的需求市场,把受众的“参与”“分享”和“个性”作为追求目标。日报突出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重点工作、权威发布等,聚焦社会热点、群众焦点、民生难点、新闻亮点等问题,强化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为受众提供了时政新闻“大菜”;晚报突出社会民生,细致入微地关注百姓生活,关注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为受众提供了民生新闻“家常菜”;新闻网顺应广大网民的需求,第一时间传播动态新闻,设置话题开展互动,强化时效性、互动性,为受众提供了新闻信息“零食”;留守儿童报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为受众提供了快乐成长“营养液”;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着力打造政务服务平台、资讯查询平台、互动交流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爱好等群体的需求,为受众提供了新闻信息“快餐”。在宣传内容上,变“板着面孔说教”为“和风细雨润物”,多用融媒体时代的文字、声音、图像来说正事和轻松说新闻,多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采编新闻、推送新闻,既做好平面媒体的正面新闻舆论工作,办好日报、晚报、留守儿童报,这是报社的基本功和看家本领;又做好网络空间的新闻舆论导向工作,提升报社旗下新闻网的品质,不断做大做优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主动抢占融媒体的“桥头堡”,成为报社融合发展的内功和增长极。
融价值,延服务,走出淡化“新闻服务”误区
受众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晴雨表。受众越多,媒体内容融合的价值就越大,新闻信息服务延伸的链条就越长。
从实践来看,报社利用信息传播技术发展机遇,实行内容和技术双轮驱动,全面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面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技术,把重心放在提高内容生产效率、提升传播效果上,为媒体间融合、行业融合、跨界融合打造技术和对话基础,以“权威媒体、政务平台、民生网络”为定位,以“媒体深度融合、移动互联网优先”为基本,利用长期积累形成的党报、主流网站、主流客户端的品牌价值和传播价值,开拓市级党报、党网、党微、党端等融媒体更广的舞台,搭建市、县区、乡镇党委、政府与人民沟通互动新平台、电子政务新平台、舆论引导和政策解读新平台等多功能媒体平台,打造新闻门户网站和党微、党端与民生服务第一网络和移动客户端融合媒体窗口,逐步形成“一朵云、一张网、一个融”的市级新型媒体传播格局。
这样获得更多更直接的政务民生新闻素材,延展媒体的服务价值,拓宽新闻信息传播空间,拓展广告经营空间,弥补平面媒体传播面较窄、经营严重下滑的不足,成为纸上纸下、网上网下、线上线下的市级主流传播平台、工作服务平台、传媒经营平台。主要表现有“四性”:一是突出本土性。新媒体与域外新媒体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新闻实效、新闻内涵。在拥有丰富的新闻信息源渠道,同时又有本土文化的历史积淀,用好地方资源,在传播本土新闻事件上凸显优势,经常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新闻、信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得到更大程度的被关注、转载,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二是突出时效性。市级党报处于本地新闻的第一线,依托于分布市级部门、县区、乡镇的记者和通讯员网络,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新闻挖掘、采编、发布,比其他媒体获得更多关键性的新闻要素。利用微信微博、客户端、新闻网等媒体,第一时间发布新闻,利用日报、晚报开展跟进性、深入性报道,形成了新闻一次性采集、多元化编辑、N次发布的新格局。三是突出服务性。以移动客户端新闻版块为例,既有酒店、景区、房产、餐饮、航班、交通等实用信息,又链接了市、省、中央级加盟媒体的数字报以及搜狐、腾讯、网易等网站,让天下新闻资讯直达百姓手中。真是一机在手,不仅能解决吃住行等难题,而且能纵览地方特色,放眼全球,实现“人在哪儿,服务工作就做到哪儿”。四是突出大众性。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看手机成了许多人的惯性动作。突出新媒体的大众性,让用户从中获取使人身心愉悦的信息。
融人才,强技术,走出仅是“穿衣戴帽”误区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媒体融合,说到底,核心是人才和技术的融合和竞争。融入的人才,既要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老报人”,又要有懂得新技术、新媒体、融媒体的“新报人”,避免仅是“穿衣戴帽”的单一人才。
“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报社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以完善和提升“中央厨房”等项目建设为载体,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共享融通。用好现有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培训后备人才,大力革除机制体制障碍,搭建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困境,融合“三报一网两微一端一屏一公司”多个媒体平台人才为一体,打造一支懂现代移动互联网思维、懂采编、懂技术和产品开发、懂现代媒体运营营销、经营管理的全媒体人才队伍,让思想融合、技能融合、能力融合、人才融合,努力实现深度融合、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全力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充分发挥市级党媒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
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党媒加快推动“四个融合”,既要“做增量”,又要“挖存量”,持续在内容生产上下功夫,重构传播形态,再造采编流程,再建编采发布传播体系,加速从“报网融合”走向“融媒矩阵”,从“资源融通”走向“理念共通”,全面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和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市级新型主流媒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