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2019-01-28浙江省政协经济委课题组
□浙江省政协经济委课题组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宣布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长三角区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也为浙江新一轮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如何在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展现浙江作为、彰显浙江担当?带着这个问题,省政协经济委会同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做了初步研究,我们认为,以下五个方面尤其值得关注。
加快交通信息网络互联互通
近些年,长三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去年以来有突破性进展,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就是9条省际断头路全部开工建设。但是,在世界级港口群、世界级机场群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各自为政、过度竞争的现象仍比较严重,亟待顶层规划统筹协调。为争取主动,建议加强对长三角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和数字长三角的研究谋划,提出“浙江方案”。
关于长三角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当前长三角区域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期,国际航空物流枢纽的地位日益提升。因此,长三角区域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国际航空物流枢纽,以满足本区域乃至日益增长的航空物流需求。我们认为,正在筹建中的嘉兴机场有条件承担这一重任。理由有三:一是嘉兴地处长三角区域地理中心,区位优势突出;二是嘉兴机场建设有快递物流龙头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国际经验表明,能否成为物流枢纽,物流龙头企业的参与至关重要;三是嘉兴铁路、公路、水运等综合运输网络完善,有利于组织多式联运。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空域限制,这也是上海周边普遍存在的问题。能否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专门研究和专班跟进。退一步说,如果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浙江能否提出第二方案?我们之所以提出这项建议,主要是因为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建设不仅关乎长三角高质量发展,也会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保税物流、跨境贸易及供应链集成服务,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食品等高附加值临空制造业,培育发展总部经济、科技研发、飞行培训等延伸产业,实现“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临空产业超级复合经济体。
关于数字长三角。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数字化时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置于前所未有的位置,直接关系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区域在国际竞争中能否抢占制高点。长三角区域数字经济基础扎实,数字经济更是浙江的一张“金名片”。浙江应当在长三角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走在前列,争做数字长三角建设的排头兵。当务之急是统筹推进长三角区域5G网络和下一代互联网(IPv6)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5G等技术的商用化将催生融合互促的新生态,推动网络全面云化,驱动产业链边界穿透、交叉赋能。浙江作为数字经济强省,应当在数字长三角建设方面发挥好先行引领作用。建议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好文章:一是积极推进杭州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争取嘉兴、义乌互联网国际专用通道建设;二是统筹规划建设若干超大规模高等级绿色云数据中心,搭建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多元普惠计算设施,实现“云上浙江”;三是通过建立长三角统一的数据治理标准,实现“底层数据一体化”,进而推动前端“便民服务一体化”,推动三省一市人流、物流、数据流的无缝流动,最终实现长三角社会协同治理与产业协同一体化发展。
促进市场统一与开放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市场的一体化。长三角区域市场的统一与开放程度某种意义上体现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水平。因为,长三角区域虽然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依然没有从根本上破除行政壁垒,某些方面甚至严重制约要素的自由流动。因此,要推动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首要任务还是要深化市场化取向改革,进一步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多种体制障碍,特别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含有地区封锁内容、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及各类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改革肯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眼下建议可以从统一市场规则和统一市场监管两个方向发力。
统一市场规则的突破口是统一市场标准体系。在市场经济中,标准是创造公平合理经济环境的尺度,不统一的标准会造成市场人为割裂。由于行政分割,沪苏浙皖四省市在制定标准时并不统一。要建立长三角统一的市场,首先要加强标准领域合作,可以考虑开展长三角区域标准比对和研究,推进地区间证照互认与共同修订标准。围绕公共服务、城市管理、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领域试点示范一批区域性地方标准,推动构建区域性地方标准化工作机制与平台,统一立项、发布、实施。
统一市场监管的关键是建立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合作机制。在长三角食品安全、金融等重点合作专题组的努力下,长三角在这些领域已初步建立监管的合作机制。为了全方位统一市场监管,建议设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综合执法非常设机构,共建共享综合执法数字化协作平台,实现全域内质量安全溯源跟踪、风险预警、监督抽查、批次召回、产品伤害监测以及区域质量问题追溯与监管执法一体化。尤其在民生安全领域,打造长三角区域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聚焦老百姓最关心的食品、药品、消费品、特种设备等产品与服务领域,建立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推进公共服务“一卡通”
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高,供给相对充足,部分领域区域合作已有一定基础,但供给结构失衡、区域分布不均、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尤其是医疗、教育等资源的区域共享难度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口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影响了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合理布局生产力。从另一个视角看,公共服务一体化也是实现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的应有之义。对于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议可从推进交通、文旅、医疗、教育等领域试行通用的市民卡“一卡通”做起,并进一步通过手机APP、小程序等实现虚拟市民卡“一卡通”,增强大家对“长三角居民”的认同感。
实现公共交通出行一卡“通刷”。目前,长三角部分城市公交卡、地铁卡已能实现“互刷”。下一步要推进长三角所有城市公交、地铁、公共自行车,甚至城际铁路、高铁实现长三角区域市民卡一卡“通刷”,提升民众出行的便捷度。
推进长三角文化旅游景区实现“一卡通”优惠。城市文旅公共服务被普遍认为是当地居民的福利,未来要打破这种利益藩篱,实现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美术馆、群众文化场馆、旅游景区、公园寺庙等公共文化旅游服务同享共用。
全面实现长三角异地就医医保一卡直接结算。目前,省本级、宁波、嘉兴、温州、杭州、湖州、舟山已开通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开通异地就医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有43家,已取得一定成效。我们建议,一是要通过探索设立异地就医结算专窗、开展院内自助查询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便利性。二是要扩大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覆盖范围,尽快实现全省设区市异地门诊直接结算全覆盖,将来力争所有医疗机构均能实现门诊直接结算。此外,还要积极探索长三角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最终在分级诊疗的体系下,实现长三角医保全覆盖一卡结算。
统一职业教育入学门槛。去年召开的第十届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会议上,三省一市签署了《长三角地区教育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协作框架协议》和《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搭建职业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平台,共建长三角地区联合职业教育集团。建议在此基础上推进长三角区域职教资源共享,未来长三角居民可以通过“市民卡”统一职业教育入学门槛,推进提高职业教育同城化水平。
积极融入上海大都市圈
都市圈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城市化空间组织形态,它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这种空间组织形态,既突出了中心城市的作用,又疏解了中心城市的压力,代表了城市化空间布局的新活力。上海的城市发展目标是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周边区域的支援,当然周边区域也能从中分享到都市圈的红利。鉴于此,上海已提出了构建上海大都市圈的设想,将浙江省的嘉兴、湖州、宁波和舟山纳入其中,并由上海牵头、沪苏浙三地共同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推动近沪地区协同形成同城化格局。我们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浙江应积极参与、主动融入、共建共享。
要积极参与上海大都市圈规划。据了解,《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提出,上海大都市圈将形成“一核三带”总体空间布局,“一核”指上海中心城及拓展区,形成特大城市。“三带”主要指沿江苏(苏州)、浙江(嘉兴)与上海的陆域城市群带、沿长江中下游(无锡、常州、南通)的城市群带和沿杭州湾(宁波、舟山)的城市群带。我们要在这个大框架下,深入研究浙江省相关区域的比较优势,有理有据地提出城市定位和区域分工意见建议。
要顺势而为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1小时通勤圈”是都市圈的核心内涵,而轨道交通是快速连接都市圈各节点的主通道。东京、伦敦等大都市圈发展经验表明,高峰期轨道交通客流量占全部客流量的80%以上。因此,应高度重视都市圈内轨道交通的建设,以及上海与浙江省其他城市之间的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我们建议,要全力争取上海轨道交通延伸,推动沪嘉城际、沪平城际建设,积极争取沪苏湖铁路改线方案,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增设姚庄站,争取上海地铁9号线向嘉兴延伸,争取上海地铁17号线向嘉善延伸。
要着力打造一批浙沪产业合作园。国际经验表明,高效的都市圈内城市应实现功能互补,实现产业、创新功能和相关要素资源的优化布局。目前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宁波前湾沪浙合作示范区等产业园区在承接上海城市产业和技术外溢方面已有一定基础,但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均有较大拓展空间。我们建议,浙沪产业合作可以两类平台为重点:一类是临沪平台,比如嘉善、平湖等与上海交界地区的产业平台,要发挥其距离近的优势;一类是像钱塘新区、前湾新区这样的平台,要发挥其空间大的优势。要探索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浙沪深度对接的新模式,从制造业为主转变为制造业与服务业并重,从招商合作转变为全方位合作。
推动从港口到自由贸易港的深度合作
打造世界级港口群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自由贸易港”也应成为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追求的目标。我们认为,这两个目标与浙江省关系极其密切,浙江应当有所作为。
实现世界级港口群目标关键在于长三角各港口之间能否形成合力。以小洋山的合作开发为标志,浙沪港口合作已迈出了资本合作的可喜一步。我们认为,资本合作应作为长三角港口紧密型合作的理想模式,进行深度谋划和积极推进。按照从易到难的思路,可以考虑先从港口增量业务合作起步,各自冻结原有存量资产及业务规模,根据增量业务规模和结构确定具体合作方式。在港口管理上,可以借鉴纽约新泽西港管理模式。它由纽约和新泽西两州州长各任命6名委员组成港务局,并监督纽约与新泽西之间各项跨州交通设施的经营。建议长三角三省一市可以考虑共同组建长三角港口联盟,推动港口资源整合、业务优化,逐步建立统一的港口经营机制,形成类似纽约新泽西港务局的机构,统筹规划、建设、运营区域内的港口资源。
如果国家在大陆布局第二个自由贸易港,“落子”长三角区域将是大概率事件。但是有一点必须清醒认识到,即作为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载体,世界各国都比较谨慎,不可能遍地开花,尤其在同一区域,不会重复布局。鉴于上海在长三角区域的龙头地位,自由贸易港布局一般不会离开上海,但考虑到自由贸易港的特殊性,一要依托港口(口岸),二要封闭管理比较便利,这大大增加了浙江参与其中的可能性,对浙江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应组织力量加强研究和谋划,作多种方案准备。并且应适时主动与上海沟通,积极争取双方在共谋共建自由贸易港问题上形成共识,合力推进。若自由贸易港建设成为现实,大小洋山及其他相关岛屿的开发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浙江省和长三角区域的带动作用将是难以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