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艺术教育的人文性关注—基于北京若干所综合高校音乐教育的田野调查

2019-01-28周轶凡

中国音乐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美育人文音乐

张 璐、周轶凡

中国美育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从辛亥革命后的教育改革开始,已经逐步建立起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认知。蔡元培是中国早期美育教育的重要倡导者,他撰写的关于美育教育的文章影响深远:“美育的名词,是民国元年我从德文的‘Sthetische Erziehung’译出,为从前所未有。在古代说音乐的、说文学的、说书画的,都说他们有陶冶性情的作用,就是美育的意义,不过范围较小,教育家亦未曾作普及的计划。最近二十五年,受欧洲美术教育的影响,始着手于各方面的建设,虽成绩不甚昭著,而美育这一名词,已与智育德育体育等,同为教育家所注意。”①然而,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实现手段与过程,更多地体现了其功能性与实用性,尤其是在文化意识“竞争”日益激烈的境况中,高校艺术教育的人文性研究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艺术教育的人文知识

基于北京若干所综合高校音乐教育的田野调查发现,该课程的主体性呈现出了不同视角的人文知识内容。在课程设置上,特别是在音乐艺术门类方面,如下几类课程共同构成当下高校艺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艺术本体论课程的模块建设

这一模块强调艺术本身的技能性,主张以艺术本体为中心,通过对艺术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深刻体验与感悟艺术的魅力。技术性观念体现在,建立音乐模型以帮助学生理解旋律是如何运动的。这种观念超越了对声音形象化的描述,不再纠结于音乐“讲述了什么故事”“描绘了什么画面”等问题,而是把音响的运动形态,以动画的方式呈现,模拟物体的动态运动,把不可视的乐音组合,转化为可视的、直观的机械运动。正如意大利音乐思想家福比尼所谈到的那样:“音乐的高不可攀,其实是因为音乐与其他艺术的不同,音乐借助技术和乐器,器乐语言赋予音乐神秘性;其次,乐音不同于文字表达,文字有指向,而乐音看似呈现了一个极其丰富的世界,然而却是什么都没有说。”②

(二)艺术鉴赏类的模块建设

通过课程设置中的鉴赏体验,对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审美培养与提升有重要作用。毋庸置疑,音乐是一门聆听的艺术。技术性观念的确立,必然将穿插其中的对乐谱的有效分析,以及旋律、节奏、调式、和声系统的基本认识能力,贯穿进对乐谱的精细解读中,这种教育模式其实是将技术性问题融合在听觉感受中,将感性情绪与直观音响构造有机结合。因此,如今的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中,音乐鉴赏活动除了理解音乐本身的技术性之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审美性。这种审美性超越了作品本身的情感表达,形成音乐作品与作曲家时代背景的串联思维,使学生理解什么是音乐的美、音乐美的变化过程,以及音乐审美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不同文化中呈现出的人文景象,从而形成艺术教育的人文性解读。

(三)艺术新兴产业发展的模块建设

这一模块更加具有时代性,可以通过网络教学等现代媒体的运用,关注学生的反思性意识,注重互联网对于艺术的发酵作用。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时代中,伴随着文化创意、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运用,高校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也会呈现出不同艺术背景下的产业发展现状。

(四)艺术社会实践的模块建设

这一模块注重艺术的社会实践,主张艺术课程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对接与应用。比如,清华大学的公共音乐教育就具有自己的特色,它采用没有固定班级和固定课程的形式,关注艺术的时代性和文化性,强调在艺术发展史和文化背景中考察音乐现象,这已经超越对音乐本体的分析,进入到音乐的功能性和社会性领域。只有这样,处于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学生的多元诉求才能得到满足。

二、艺术教育的人文思想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就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潮流,对当时的音乐界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特别是反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主张追求个性的自由和人性的全面发展。如若斯坎的《圣母颂》,使得音乐与文学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结合,这显然是人文主义精神对音乐界最直接的影响与作用。而反观艺术教育在注重人性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可谓是与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不谋而合。

在以艺术鉴赏力为核心的前提下,高校艺术教育可以用综合性来提炼其内核所在。同时,结合专业性与通识性,主张将艺术和社会中的其他文化现象联系在一起,使得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思维模式发生转变。这不仅仅是把艺术理解为一种视觉和听觉的集合体,而是能够通过高校艺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将艺术理解成一种人类行为,通过艺术鉴赏的方式,从大格局、大视野来观察社会动态、民族意识与时代精神。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公共音乐教育设计思路,即是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保持音乐观念的连续性。同时,课程全面、系统地涵盖了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技能和鉴赏能力;关注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在文化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寻求西方古典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之间的平衡,尽可能地丰富从古典、浪漫到流行的不同音乐风格;立足于时代和国情,结合当下学生的学习特点,增加公共音乐教育中实践课的比重。

在调研中,我们惊喜地发现高校音乐教育的内部结构,无论从授课模式到师资建设,还是从课堂模式到接受程度,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首先,变化发生在艺术学科内部,是对课程结构的更新换代,旨在加强技术与艺术、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协调。传统公共音乐教育模式是从音乐概念入手,再进入作品分析模式。新公共音乐教育则基于学生的多元化学科背景,在音乐教育中不断加强人文素养内涵的课程,并将其发展成为公共音乐教育的一项优势。该模式强调音乐的文化属性、功能性,弱化音乐教育的审美性,最终达到审美与实践的平衡。这种倾向在具体的课程设置方面体现为音乐史论研究、音乐分析方法、音乐活动实践课程数量的增加。

其次,该模式建设倾向于跨学科思维,在综合类大学学科种类齐全的有力条件下,尝试将脑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等实证科学引入音乐世界当中,借助科学的测量手段解释音乐活动中的情感问题。同时,通过解释人类感官的性能及音响对人类心理活动发生作用的规律,分析人对音乐的种种反馈。

最后,该模式倾向于建立在教育学的研究思维之上,将研究视角集中在教育过程的最后阶段。通过制订评价标准、跟踪艺术教育过程、开发测量工具、分析教学行为,对音乐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量化研究,旨在通过对音乐教育进行数字化分析,最终达到指导艺术实践的目的。

就现状而言,占主导地位的公共音乐教育思想是关于音乐观念的教育理念,它符合音乐艺术长期的审美习惯,使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实现审美意识的传递。在涉及音乐审美思想观念的问题时,能够对音乐的本体性问题进行重新思考。音乐的本体性问题,是音乐最古老的疑问,其内容并不是音乐本身,而是研究与音乐审美相关的问题。因此,对音乐艺术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情感与形式相互转化的关系当中,分析音乐是如何传达含义的,以及这种传达含义的机制是如何构造起来的等相关 问题。

三、艺术教育的人文情怀

人文知识与人文理念的建设,其目的是创建人文情怀,这是对师资培养与建设方面的最高要求。同时,也是站在文化整体性的视角理解音乐,将音乐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子项目,理解音乐中包含的文化现象。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音乐专业素养,还被要求掌握充分的人文情怀,这在艺术通识课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文素养

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当代大学生,一直是高校教育的核心所在。那么,如何解读这种人文素养?在笔者看来,它强调由内而发的关怀与友善。从教师的直观感受中我们不难看出,教授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时,他们需要具备更完整的人文学科底蕴和人文历史背景。因此,教师在理解音乐文化和知识时,会自发组建一个完整的观念系统。在这个完整的系统内,强调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国家之间的关联,只有通过对这种相互联系的研究与解读,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人文素养培育。正如美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学艾伦·帕·梅里亚姆所说:“音乐是人的产物,它有自己的结构,但是它的结构不能脱离产生它的人类行为而独立存在。因此,要想了解一种音乐结构为什么以它现有的方式存在,我们就必须了解产生它的人类行为是怎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以及这种行为之下的观念是怎样,为什么如此组织从而能够产生出所需要的音响组织方式。简单来说,就是要了解‘制造’一首音乐作品中所发生的所有事情。”③简言之,无论音乐结构多么繁复,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关注“人性”的方面,通过对相关元素的解读,培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人文精神

“ 音乐中每一种突出的新思想,尽管会被以前的思想牢牢地牵制,但决不会在过去表达过的思想中产生,而是产生于作曲家对其周围环境体验的重新强调,是对全人类共有的某些体验的一种实现。”④因此,在音乐教育体系中,不断被更新的不仅仅是内容,而是理念,这大概就是对艺术教育的人文精神的解读。例如,清华大学的公共音乐教育是学生掌握不同文化理念的契机,是多元艺术门类融合的艺术实践。该艺术中心如此设置实践课程,意在将大学四年的音乐教育规划为一个有成长意义的整体,并配合基础性乐理课程与专业技术训练,逐步实现夯实理论基础、磨炼表演技巧、熟悉技术理论、掌握表现技巧的综合能力目标养成。在民歌课上,使学生重点了解民歌产生的区域、人群及特定的环境等方面。其中,湖南的《打硪歌》生动再现了劳动人民在打硪的过程中,风趣、幽默又集体协作的合作精神,朗朗上口的旋律、极具押韵的歌词风格,正是对湖南人聪明、机智、灵活等性格特点的真实写照。同时,在歌曲中提炼出劳动号子最为核心的组织、协调、指挥劳动的功能,也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集体性、合作性,这样的解读更符合民族音乐课程人文精神的期待。

(三)人文情怀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其公共音乐教育由艺术与传媒学院承担,是目前国内艺术门类最齐全、研究最综合的艺术类院系之一,设有美育中心专职负责全校的美育工作。该校公共音乐教育属于通识教育课程类别中的“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模块,设计理念旨在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基本艺术认知力的掌握、创意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审美情趣的培养、文化认同的建设。这样的高校艺术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在这样的学科建设体系下,更应该发掘其人文情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文情怀最集中地表现在于“合”,强调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关怀。那么就音乐教育而言,对社会的关怀与抱负应基于人文素养中人与人之间关怀的更大阐释。

随着国家对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以及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2019年4月,“全国学校美育工作会议”在苏州举行,会议总结、交流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美育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效,研究部署新时代如何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正是由于国家、社会的高度重视,我国的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建设正在稳步前行,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还是越来越受欢迎的艺术实践,在人文视野下研究高校艺术教育,具有更加明确的目标。人文知识、人文理念与人文情怀虽是不同维度的理解,但这将是艺术教育中强调的“人性关怀”最根本的出发点。

注 释

① 欧阳哲生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蔡元培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第529 页。

② 〔意〕恩里科·福比尼著、修子建译《西方音乐美学史》序言,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年版。

③ 〔英〕约翰·布莱金著、马英珺译《人的音乐性》,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年版,第20 — 21 页。

④ 同注③,第14 页。

猜你喜欢

美育人文音乐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人文绍兴
美育教师
音乐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