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主题出版使命解读*

2019-01-28王振宇郝文辉

中国出版 2019年21期
关键词:出版物特色时代

□文│王振宇 郝文辉

问题是时代的注脚,理论则是对时代问题的把握与破解。将反映时代思想之主题附载于出版物,既折射着理论思维发展的高度,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实践探索的前进和深化。正如马克思所言:“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主题,每个时代的主题出版都肩负着相应的时代使命。自2003年主题出版工程开始实施以来,一系列精品主题出版物争相涌现,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解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传播中国文化与价值观念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以来,主题出版快速发展,从单一的政治读物出版走向辐射专业出版、大众出版的综合性出版;从以少部分出版社为主的“小出版”走向全国大部分出版社广泛参与的“大出版”。时代的发展为主题出版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带来的复杂影响更需要一种声音来明确出版的立场和根本,更需要一种力量来引导出版的目标和精神。主题出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路径,肩负着强化思想引领、坚定文化自信与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使命。以主题出版助力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以主题出版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入人心;以主题出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全世界传递中国文化大国的形象是顺应时代潮流、引领时代风气、回应时代诉求的必然,更是新时代主题出版必须肩负的使命。

一、强化思想引领:新时代主题出版的政治使命

主题出版的“主题”是带有鲜明政治导向和政治价值的重大主题。面对复杂的意识形态环境以及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带来的挑战,主题出版必须肩负起主流思想引领的重大使命,以高水平的主题出版物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助力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

1.政治性是主题出版的本质属性

政治性是主题出版的本质属性。主题出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成为党的宣传阵地。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同时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2]主题出版所强调之主题并非一般主题,而是包含鲜明政治导向和政治价值的重大主题。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宣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主题出版工作的通知》要求,其所评选的主题出版重大主题,诸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均是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宣传党的主张、解读党和国家政策的重大政治选题。主题出版必须牢牢把握政治方向,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思想武器,敢于善于进行舆论引导,积极展开舆论斗争,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错误言论,唱响主旋律。坚持政治性是新时代主题出版的根本要求,充分发挥主题出版宣传阵地作用、主题引领作用和理想信念旗帜作用,是其政治性的重要体现。

2.主题出版领域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挑战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伴随着传播手段的革新,各地域、民族间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不同文化、价值观念间的交流和碰撞在思想层面引发了一次次激烈交锋,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时有出现,以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论等社会思潮的形式极力抢占意识形态阵地,企图诱使中国在根本性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这些社会思潮往往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等旗号进行意识形态输出,其实质皆为企图修正和解构处于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企图颠覆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瓦解社会主义根基。毋庸讳言,自费出版、引进出版等领域确实存在意识形态把关不严的现象,数字出版的兴起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出版门槛,给出版审核增加了难度。[3]一些社会思潮以网络和自媒体平台为载体输出了许多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出版物,有对主题出版阵地发起蚕食之势。网络上更有一大批所谓的“拥有众多粉丝的活跃人物 (大V)”“公知”“民主斗士”甚至是高校教师自诩为自由民主代言人,借助自媒体出版平台大肆宣扬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企图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对主题出版物的号召力、影响力和权威性构成了威胁。

3.以主题出版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引领

应对来自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坚守主流意识形态前沿阵地,主题出版是重要抓手。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助力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是主题出版的重要任务和必然使命。习近平同志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4]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出版在助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方面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精品主题出版物如《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不忘初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论》等受到读者广泛好评,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带来的复杂影响更需要主题出版积极发声,发挥其思想先进性以及文化传播上的优势,助力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二、坚定文化自信:新时代主题出版的文化使命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同志致信《辞海》第一版出版80周年时指出要将“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改革创新,打造传世精品”作为出版工作和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5]主题出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责任,对坚定文化自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以主题出版坚定文化自信,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入人心成为其重要使命。

1.立足文化自信开展主题出版工作的理论依据

文化自信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心态,是对文化价值和生命力的信念、信心。[6]一种文化能够给予人信念和信心,必然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客观需求的文化;必然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符合时代境遇的文化;必然是借鉴包容一切优秀文化基因,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唯一答案。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7]也正是基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彰显文化价值,突出文化优势,展现文化前景,才能给予人民群众坚定信心,保持长久活力。因此,要使人民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入人心。

主题出版是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主题出版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纵观2012—2018年重点主题出版物选题目录可以发现,无论是关于国家领导人、重大政治事件、重大会议类选题(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改革开放四十年:历程与经验》等);还是关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某一单独领域的研究类选题(如《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大国重器》《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等);抑或以某种思想或精神为指导进行的创作类选题(如《永远的乌兰牧骑》《骄阳》《因为爸爸》等),主题出版物在出版规划、选题、内容创作、打磨修改、编辑审核等一系列过程的最终导向都在于塑造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精品,以期通过主题出版物向人民群众传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提高人民群众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使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信任。[8]

2.主题出版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境遇

传播知识、传递文化是出版发行的重要功能,对主题出版而言,其承载和传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先进文化,其所反映的主题一定是时代最核心、最值得关注的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主题出版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选题数量、出版物的数量持续增长。据中国版本图书馆CIP中心统计,2013年主题出版选题数量为2190种,[9]到2019年,各出版社拟安排主题出版选题达2800多种。其中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选题1000多种,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题221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选题66种,“一带一路”相关选题836种,党建类选题241种。[10]不难看出,上述选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高度关联,多方位展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伟大成就,文化领域势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纪念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主题更是蕴含丰厚文化内涵。

毋庸讳言,主题出版在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部分出版物写法刻板、内容枯燥,过度强调理论性、灌输性的主题出版物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11]只注重宏大叙事,将理论束于空中楼阁,势必会使读者产生距离感,不利于引起读者共鸣。此外,单纯依靠文字解读的主题出版物的局限性也愈发凸显,随着手机、电脑等设备的广泛普及,读者对数字出版物的阅读需求也日益提升,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元素的主题出版方式更容易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群体的青睐。从传播效果来看,多元素结合的数字传播方式也更加具有吸引力。

3.以主题出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新时代以来,我国主题出版快速发展,一批精品主题出版物受到广大读者高度认可和好评。与此同时,受阅读载体多样化、阅读环境复杂化、阅读信息海量化等多因素影响,人民群众对主题出版物有了更高要求,主题出版作为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以主题出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对主题出版内容有了新的要求。主题出版物不能过度追求“高大全”,而应该更加“接地气”。当前已经有部分主题出版物尝试改变语言风格,以较为浅显易懂的表述方式结合大量现实佐例来阐发思想。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推出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读物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它将重大理论思想、重要讲话精神以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结合大量现实中的具体素材进行阐释,同时配以丰富的图片,既释疑解惑又通俗易懂,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好评。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被进一步应用和检验,人民群众对于蕴含先进理论、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出版物需求日益增长。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必须要有一批质量过硬、内容与时俱进的精品出版物作为支撑,既要符合时代诉求,又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

第二,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出版方式有了新的要求。从传播方式来看,单纯依靠纸质出版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人民群众对出版物高时效性、广传播性的载体需求。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以数字出版为核心的多元化出版体系已经被普遍应用于出版行业,自媒体公众号、网络信息交流平台、手机移动智能端的第三方应用程序(APP)等新平台也成为出版行业关注的新兴热点,这都为主题出版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推出的“学习强国APP”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它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元素于一体,同时增加了读者间交流、互动的功能,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积极利用数字出版技术和优势,打造主题出版的网络阵地、数字阵地,将成为主题出版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方式。

三、塑造国家形象:新时代主题出版的时代使命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的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12]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世界渴望听到更多中国声音,中国也迫切需要提升话语影响力。基于此,在世界范围内塑造中国文化大国形象,开展持续有效的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成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课题。让主题出版走出去,成为宣传中国文化和国家形象的文化“大使”,是时代赋予主题出版的重要使命。

1.主题出版走出去、塑形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诉求

主题出版不仅肩负着向国内传播蕴含“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价值”文化精品的使命,更肩负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将真实的中国形象展现给世界、将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世界的时代使命。连接中外,沟通世界是主题出版必须肩负的时代重任。伴随中国国力的日益增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都标志着中国参与世界进程的步伐日趋加快。与此同时,文化交往更加频繁,不同价值观、不同思想理念之间的交流碰撞也成为常态。基于此,中国必须要将自己的声音传递出去,让世界更加了解发展中的中国,让世界认同中国的道路、制度、理念。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出版物尤其是主题出版物必须肩负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

主题出版走出去包含两个层次。其一是让“中国声音”为世界所倾听,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其二则是在发出声音的基础上塑造中国文化大国的形象。[13]文化交流是国家形象最直接的体现方式。新时代新形势下,通过文化传播和交流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开展持续有效的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成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课题。主题出版物作为承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势必要担负起塑造国家形象的重任。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程度加深,与各民族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塑造中国文化大国、责任大国的形象,更有利于吸引世界的关注,同时也更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主题出版走出去,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利器,这是时代发展赋予的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主题出版尤其是海外主题出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保加利亚、波兰、法国等国出版社合作建立的“中国主题编辑部”;中国出版集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立“中国主题国际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分别与美国宝库山出版社和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合作成立国际编辑部等出版了多部主题作品,颇受当地读者喜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风靡海外,成为许多政要学者必读书目,《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中国梦:谁的梦?》《一带一路:中国崛起后给世界带来什么?》等精品主题出版物也受到海外出版商和读者的青睐。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世界了解中国的渴望也越发迫切,主题出版走出去势在必行,大有可为。以高质量的主题出版物展现当代中国发展成就、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对于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国家形象意味着更高的可信度、更强的接纳性和更广阔的国际合作与发展空间。[14]

2.主题出版海外传播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国内出版企业联合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就主题出版走出去进行了诸多尝试和努力,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面临许多困境。从现实境遇来看,我国主题出版走出去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出版产业链不够完善、出版物译介能力较弱、缺乏专业出版人才、缺乏知名出版品牌等都是其不利因素。此外,受意识形态区别的影响,部分国家和地区仍然存在刻意抵制,甚至诋毁中国的现象,这也为主题出版的海外传播增加了难度。

具体来看,影响主题出版海外传播的因素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对内而言,部分出版机构片面重视主题出版走出去的数量,仅以海外发行数为衡量标准,忽略对主题出版物内在质量和海外影响力的评价。部分出版物仅在东南亚地区有市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仍然缺乏竞争力。[15]此外,部分主题出版翻译工作落后,在语言诠释方面不能符合目标地域阅读群体的文化习惯,同时配套宣传工作、营销工作也不尽如人意,这都成为影响主题出版海外传播的负面因素。另外,主题出版海外传播困难与版权输出周期长、效益低、后期跟进难也有一定关系。我国主题出版海外传播渠道仍然不够完善,版权输出规模和数量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对外而言,我国主题出版海外传播缺乏系统全面的外部支持。主题出版海外传播不能仅仅依靠行业的自由发展、自由竞争,而应该在政府的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前提下增强传播的竞争力和持续力。主题出版海外传播是以主题出版塑造国家形象的基础,唯有以高质量的主题出版物吸引国外读者,才能引导他们认可中国文化,进而营造中国文化大国的形象。

3.以主题出版塑造中国文化大国形象

以主题出版塑造中国文化大国形象,要充分强调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利用生动、形象的出版精品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沃土的时代产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做出的正确选择。同时要通过出版载体积极传递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积极将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展现给世界,树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人类文明发展作贡献的大国形象。

具体来看,首先要将主题出版海外传播的关注点从追求数量转移到追求质量上来。以主题出版塑造国家形象,关键在于通过出版物的传播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使国外读者认可中国价值观念和发展理念,塑造一个有文化底蕴和内涵、崇尚和平敢于担当的大国形象。这其中一个关键抓手在于主题出版物能否吸引读者眼球,能否让海外读者产生思想及情感上的共鸣。基于此,必须将主题出版物的质量作为走出去、塑形象的关键抓手,不断输出高水平主题出版物以增强文化竞争力。美国时代出版公司曾出版《习近平时代》一书,该书全面系统介绍了习近平同志从政以来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思想和决策,对部分西方媒体提出的“中国威胁论”“中国阴谋论”“中国分裂论”等谬论进行了有力驳斥,以事实发声,有理有据,一经出版便成为美国十分畅销的中国图书,成为高质量海外主题出版物的典范。

其次,要重视主题出版的翻译工作。“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离不开翻译,翻译主题出版物要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语言文化习惯,避免认知不协调现象发生。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进程的加深,越来越多海外读者渴望通过出版物了解中国,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正视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化、中国现状了解不多的客观事实。许多国外读者印象中的中国仍然是贫穷落后的多人口国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中国功夫”“中国美食”层面,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主题出版物时尽量做到精确细致,同时配合具体数据和图片佐证,尽可能以符合目标群体文化习惯的译文方式表述出版物内容。

再次,政府要积极参与到主题出版走出去、塑形象过程中来,提供充足的政策支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参与主题出版发展战略的规划与制定,在扩大海外出版规模、构建海外合作出版模式、打造海外出版品牌方面给予充分的人力物力支持,同时根据不同地域阅读需求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出版战略。另一方面要重视专业翻译人员、编审人员的培育工作,打造一支具备高度职业素养的主题出版工作者队伍,积极与国外出版业、学界相关专家学者交流沟通,建立国内外译者共同参与的翻译出版机制。

最后,要拓展主题出版海外传播数字化渠道,打造海外主题出版网络阅读平台,推动主题出版海外传播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国外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参与率较高的网络阅读平台如古腾堡计划(Project Gutenberg)、互联网档案馆(Internet Archive)等均可以尝试作为主题出版的输出窗口,使国外读者更容易通过网络阅读渠道了解中国,进而认识新时代的中国形象。

四、结语

时代境遇是复杂的同样也是充满机遇的。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主题出版必须肩负起强化思想引领、坚定文化自信与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使命,遵循出版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正确出版导向,打造一批聚焦重点、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主题出版精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增强人民群众对“四个自信”的价值认同,同时利用主题出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文化大国形象。

猜你喜欢

出版物特色时代
出版物上数字的用法(GB/T 15835-2011)
出版物上数字的用法(GB/T 15835—2011)
特色种植促增收
2017年出版物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15 年出版物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