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数据库与学术期刊评价的问题与对策

2019-01-28杨海挺曹洪刚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商业学术

■杨海挺 石 敏 张 良 曹洪刚

1)长安大学杂志社《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 7100642)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档案与信息管理系,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北路52号 6500913)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 7100684)《电影评介》编辑部,贵州省贵阳市宝山北路372号 550001

学术期刊评价是当前学术评价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几乎所有的学术评价如职称评审、学位授予、国家课题基金立项、高校排名等都离不开学术期刊评价。在学术期刊评价中,相关的数据库作为重要的计量数据来源,数据库的权威性、科学性、便捷性能对学术期刊评价产生重大影响。但数据库本身不具备学术评价功能,数据库所提供数据的科学意义让学术评价机构直接用来评价期刊,这种评价方法尽管在学术共同体之中存在不同的意见,但还没有其他公认的或更好的做法。因此,要推动学术期刊评价的科学、公正,对数据库的科学研究颇为重要。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中国数据库与学术期刊评价的研究已经获得了大量的成果。在对数据库的基础性研究之外[1-2],期刊界与学术界对数据库与期刊评价之间的关系与存在问题给予了诸多关注。张志强[3]指出每次核心期刊目录公示均能引起期刊界的反响,是期刊界对学术评价体系建设的理性自觉,政府部门的监管作用和制度建设可以推动评价体系发展。许家伟[4]梳理了学术期刊评价发展的过程,指出新媒体、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职称评定、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等推动学术期刊评价重新发现数据库的价值,其表现之一就是利用数据库来纠正学术期刊评价缺失公正性的偏颇。这些研究明确指出了数据库对学术期刊评价产生的重大影响,但在对策方面,都是对管理部门制度建设、新技术应用等外部条件的改进[5],以推动学术期刊评价的公平公正。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国际化发展,推动学术期刊与数据库的国际化成为学术界特别关注的领域[6-7],学术界在介绍与对比分析国际数据库方面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成果[8-9],其中王传池等[9]对比了中国和美国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发现中国的评价体系存在过分依赖定量评价方法和结果、评价时滞较长以及监督机制缺乏等问题,但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仅在宏观上建议通过调研论证,从学术价值和创新性等角度建立更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数据库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学术界对数据库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在数据库与审稿工作的结合[10]、特色数据库的建立[11]、数据库的定价及合作模式[12-13]等方面。而在学术期刊评价方面,学术界也产生诸多研究成果[14-15],如许玉清等[15]指出了现行期刊评价的4个问题是指标单一、定量为主、以刊评文、评办分开,提出的优化评价路径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主体与评价指标体系多元化等。

近年来,每次核心期刊目录的公布,都能引起学术界和期刊界的广泛关注甚至争议。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现有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数据库的优劣,并对商业数据库的未来发展作出了展望,对当前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问题也有明确的揭示,并提出了诸多对策。但对于数据库与学术期刊评价的研究,立足点大都是在学术期刊的管理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鲜有从数据库自身的角度来反思、论证其对学术期刊评价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在学术期刊评价中因数据库而产生的问题极大地影响着学术期刊评价的科学性与公平性,因此,本研究从商业数据库与学术期刊互动发展的脉络出发,找出因数据库自身体系建设不足而导致的学术期刊评价偏差问题,并提出针对数据库的改进对策,一方面回应核心期刊评价中引发争议的部分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学术期刊评价的科学公正。

1 研究范围

常常被相关机构用来作为学术期刊评价的数据库或评价体系,通常分为3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EI(Engineering Index)等数据库,在国际上较为普遍地得到了认可。此外,诸如Scopus、CA(Chemical Abstracts)等数据库,在中国还未成为学位授予、职称评审与人才引进等方面的重要评价指标,但在期刊界已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个层面的数据库都是由国际相关机构或专家设计主导,故不属于本研究的研究范畴。

第二个层面是在中国直接用来进行学术期刊评价的数据库。其中适用于科技期刊评价的数据库主要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和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apers and Citations Database,CSTPCD),适用于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的数据库主要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HSSCD),这些数据库形成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是中国学术期刊自主评价的最高层面,作为评价的数据基本是源于数据库自身的计量统计所得,这些数据在评价指标的设计和采集之时,已经规避了大部分的问题,故本研究暂且不做具体讨论。

第三个层面的是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为代表的商业数据库。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每隔3年发布一次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代表,是相关机构作为核心期刊分类的初级标准,其收录期刊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的学科,因其突出的便捷性与全面性,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得到了较大范围的认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各评价指标统计源》显示,其数据来源主要是CSC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等[16]。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为代表的数据库没有产出有重大影响的、公认的学术评价体系,或者相关机构直接评价期刊时,未采用他们依据自身数据建立的学术期刊引证报告等,导致数据库与学术期刊评价之间形成互为补充的关系。因此,这几个数据库与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为代表的核心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之间产生的偏差问题,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范围。

2 中国商业数据库与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

2.1 数据库与学术期刊的规范发展

1987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课题组建立了CSTPCD,通过报道科技文献、统计发文数据等,促使中国科技期刊开始了规范化发展[2]。1999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开始对期刊的重要检索和统计评价数据格式作出明确规定[17],引发科学界对学术期刊规范的第一次大讨论[18]。2006年《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修订版CAJ-CD B/T —2006发布,这一规范的广泛普及应用,推动中国学术期刊尤其是社科类期刊也步入现代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发展轨道。绝大多数的学术期刊置于较为统一的论文格式规范之下,学术论文的表现形式趋同,学术期刊之间具有了可比性,这为学术期刊定量评价的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奠定了基础,因此,基于数据库建立的学术评价,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基本认同。

2.2 商业数据库与学术期刊的合作模式

中国的商业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公开出版的期刊,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竞争关系。根据各数据库官网显示,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收录期刊11188种,万方的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共收录中文期刊8000余种,维普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共收录现刊9000余种,大多数的期刊都同时被收录在这3个数据库中。近年来,这些数据库推行学术期刊与其独家合作的方式,即某一期刊的电子版只在某一数据库中检索、预览、下载,这样的合作模式对于学术期刊来说,能够获得更多的合作费,对于商业数据库来说,能够吸引更多的固定用户和获得更多的流量。各商业数据库的官网数据显示,中国知网独家与唯一授权的期刊有3964种,占期刊总量的43%;万方的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得220余种中外文医学期刊、1000余种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的独家数据与网络发行权。因此,尽管这些数据库收录的期刊有别,但无一例外地都是中国学术期刊评价重要的数据来源,直接影响着学术期刊的层级、学术与社会影响力。

3 中国商业数据库发展给学术期刊评价带来的问题

相关机构利用商业数据库进行学术期刊评价,是依赖于其提供计量数据的科学性与全面性。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为例,其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由16个评价指标组成,在这些指标中,被引频次、web下载量和web下载率等重要指标完全依赖于商业数据库。在本研究范围内的商业数据库与核心期刊评价机构并非同一机构,因此各项指标的设计与数据库实际提供数据的科学性会出现部分偏差,进而导致学术期刊评价中出现科学性问题。

3.1 被引频次

期刊论文的被引频次是期刊各项数据中的核心数据,在核心期刊评价中占有重要的主导地位。当前商业数据库采用的独家合作、优先出版和网络首发等方式容易对被引频次造成不公。中国知网和万方的独家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一部分读者的阅读与下载权。优先出版和网络首发这两项商业数据库业务的初始目的是缩短部分论文的出版时滞,提高期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但问题在于这两项业务并不是对所有期刊开放,如中国知网的网络首发期刊仅973种,占数据库收录期刊总量的9%,且大都是核心期刊。所有的学术期刊评价都是基于一定时间内期刊发表论文的相关数据,优先出版和网络首发是数据库利用技术手段将这一时间区间延长了,利用了这两项出版模式的期刊和论文,得到的读者关注时间延长,被下载和被引用的频次相对来说会更多,这为学术期刊评价的公平性带来影响,加剧了网络首发期刊与非网络首发期刊相关数据的两极分化。

3.2 下载量数据

下载量数据在核心期刊评价中的指标是web下载量和web下载率,这两个指标的数据依赖于用户在数据中的下载点击次数,但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商业数据库中,均有在线阅读或HTML功能,但在线阅读并非对所有期刊统一推行,在万方数据库中即使同一期刊的不同论文也并非全部具有该项功能。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读者通过在线阅读,减少了论文的下载频次,这就会导致web下载量并不能完全代表论文真实的阅读量。

此外,当前很多期刊都采用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19],这些期刊论文能通过官网阅读和下载[20],根据笔者的抽样统计,有些开放获取期刊论文在官网的下载量甚至远远高于数据库,而当前的数据库和搜索引擎均缺乏相关的技术手段对这些开放获取期刊的下载浏览数据进行搜索与统计。因此依赖数据库来进行的web下载量与web下载率统计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与偏差。

3.3 学术不端

在学术期刊评价中,重复发表、观点剽窃等问题并没有直接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商业数据库通过学术不端查询系统的账号控制,将学术不端的审核、把控权交给了期刊,对于作者自主查询重复率,商业数据库要收取不菲的费用。通常情况下,期刊在论文发表前的重复率检测难以发现或检测出作者一稿多投并于几种刊物同时发表的情况,这会对有限的学术资源产生极大浪费。若有学术不端,期刊论文的各项数据都失去科学价值,随之产生的学术期刊评价结果也有失偏颇。在这样的学术不端行为产生过程中,数据库对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没有直接的预警或惩罚措施,导致重复发表、观点剽窃等学术不端论文屡禁不止。

3.4 审稿专家库

对于学术期刊评价来说,数据库所统计的数据是外在的显性质量,而论文的选题、论证等内在质量则是由审稿专家把控。关于学术期刊审稿专家库的建立,学术界早有学者提出建议[21],当前中国知网已经初步建立了学者库,大致罗列了学者的基本信息、学术成果概览,汇集了69万学者,已经有超过10万学者响应。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专家的信息中大都是从专家所在高校的官网复制的,且没有任何联系方式。众所周知,审稿人制度是学术期刊评价的重要一环[22],从利用和推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质量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数据库仅仅是将现有信息以作者为关键词进行集结整理,对期刊与外审专家的沟通联系难以起到直接的桥梁作用。

4 商业数据库推进学术期刊评价的对策

学术评价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作,当前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或评价方式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以刊评文”盛行。“以刊评文”对于学术评价来说,是将评价的尺度交到了期刊编辑手中,以数据库的各项数据为评价指标,简便快捷;对于具体的论文来说,却因为期刊影响因子、数据库收录等的差异而使社会和学术影响力出现差别。为了尽可能保证学术期刊评价所获得数据的科学性和全面性,能让商业数据库在推动学术期刊发展方面产生更多的积极作用,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

4.1 商业数据库业务的公平性需要有所保证

商业数据库可以选择放开优先出版和网络首发的限制,允许所有期刊根据期刊发展或稿件发表的需要进行业务选择,将业务选择的主动权交还期刊,避免因为技术手段造成的学术评价不公平问题。商业数据库还可以选择取消网络首发,以整本期刊的形式按时或适当提前在数据库发布,确保在纸网合一的基础上,减少单篇高引或先后出版对学术期刊评价带来的不公平问题。此外,商业数据库还应该统一启用或关闭在线阅读、HTML功能,确保自身提供的web下载量或web下载率等数据能够客观反映实际情况。

4.2 增加对开放获取的计量统计

开放获取已经逐渐成为学术期刊发展的一个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版)》首次将开放获取设为三级指标,内容是开放获取的程度和更新速度,这是学术期刊评价中仅有的关于开放获取数据的收录。基于此,学术期刊评价机构应该进一步增加开放获取的数据,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商业数据库也应该积极与开放获取期刊联系,用技术手段在下载量统计中增加开放获取数据,推动学术期刊评价中的web下载量和web下载率的科学性。

4.3 完善学术不端监控制度

针对论文剽窃或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问题,商业数据库传统的做法是撤销论文[23],对作者难以形成有效的威慑力。基于此,商业数据库可以在论文检索页面,将学术不端论文进行标注,利用色差、链接、水印等特殊标志,将学术不端论文在题目和作者检索页面均显示出来,直接展现在学术共同体之中,这种公开展示将对作者产生强大的社会与学术压力,从而让作者不敢有侥幸心理,杜绝学术不端,减少学术资源的浪费。

此外,商业数据库也应将检测系统免费向所有作者开放,数据库免费检测能激发作者科学创作的积极性,商业数据库相关利益的损失可以由政府通过基金扶持、项目资助等方式来解决,这种免费检测有利于避免作者因为过度引用或未注意到观点相似文献而无意识产生的学术不端行为,也能间接保证期刊发表论文的质量,让学术期刊评价更加科学和公正。

4.4 完善单篇论文的学术评价机制

商业数据库对学术期刊评价的科学意义无需多言,当前需要改进的是在对期刊进行整刊与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单篇论文质量的评价。商业数据库可以参考国外的Publons平台,创建审稿人数据库[21],由审稿专家对单篇论文的质量进行评判,在数量与质量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单篇论文的下载量、引用量等,对期刊单篇论文的学术贡献与影响力赋值,然后再与学术期刊整体相关数值进行合并,从而推动建立更加多样化与严密的评价体系。这样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学术评价,既能反映学术期刊的整体学术影响力,也能较为科学地关照到每一篇论文,避免因为某几篇高被引论文而拔高期刊的整体数据。商业数据库在搭建此类评价平台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且能高度契合学术期刊发展需求。

5 结语

商业数据库作为学术期刊评价中重要的基础性数据来源,其各项数据的科学完善,是数据库未来能有更大发展的基本要求。本研究通过分析商业数据库给学术期刊评价带来的问题,提出商业数据库开放现有业务、拓展审稿人专家库等对策,以使学术期刊评价更加科学公正。本研究对中外数据库的对比研究较少,且仅针对商业数据库,一方面源自于研究范围的限制,另一方面这是一个命题与内容均甚为广阔的研究领域,单次研究很难较为全面地论述完整,这是本研究的不足,也是未来其他相关研究能够开辟的方向。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商业学术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商业经济》征稿通知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动态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