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四大副刊办刊的问题导向实践
2019-01-28□文│刘颖
□文│刘 颖
《觉悟》《学灯》《晨报副刊》和《京报副刊》,被称为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在新文化运动和现代思想史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四大副刊虽然政治倾向、办刊宗旨和刊物内容有所不同,但却具有一些共同点,那就是紧跟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觉悟》《学灯》《晨报副刊》和《京报副刊》一改过去副刊不被重视的尴尬境地,揭开了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的新篇章。回顾四大副刊,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我国副刊史上的一段辉煌时期。对五四时期著名的四大副刊办刊的问题导向和历史价值进行研究,总结其办刊模式和办报经验,可以为当代的报纸副刊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
一、四大副刊办刊样态的基本考察
1919 年2 月7 日,《晨报》第7 版进行改版,推出《晨报副刊》,增加了两个新栏目:《自由论坛》和《译丛》。[1]《晨报》改版之后则加入了一些新修养、新思想和新知识,成了新思潮的讲坛,开始进行俄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批判封建复古思想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吸引了大批进步作者为之撰稿。[2]《学灯》是《时事新报》副刊,1918 年 3 月4 日创刊,[3]是五四运动时期第一份传播新文化的报纸副刊,在广大读者中反响特别强烈,尤其对上海的学生影响巨大,[4]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和整个新闻事业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觉悟》是《民国日报》副刊,由邵力子在1919 年6月16 日创办,[4]陈望道协助。《觉悟》副刊自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了比正刊还要激进的倾向,以“指导社会,矫正社会”为使命,积极教育和争取广大普通的青年,在新文化运动史和现代思想史上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京报副刊》是《京报》副刊,1924 年12 月5 日创刊,主编孙伏园。该刊始终坚持五四时期的进步传统,积极支持群众爱国运动,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二、四大副刊的办刊问题导向意识及实践具象
在四大副刊办刊实践中,无论是栏目设置,还是刊载的内容安排,问题导向意识始终贯穿其中,均得到明显的表现。即以读者为中心,坚持编读互动;面向社会焦点,专注问题研究;学理趣味并重,激发读者阅读欲望;汇编成册,响应大众需求;形式独立,体现编者特色。
1.以读者为中心,坚持编读互动
互动式办刊模式是“四大副刊”的一个共同特点。互动是一个双向进行的过程,有两种表现形式:副刊的编辑手段“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为基础”;受众的阅读行径因“副刊提供的信息以及编辑所组织的读者阅读参与活动而产生”。[5]《晨报副刊》于1919 年2 月7 日改版后,就有了编读互动类栏目:《自由论坛》《马克思研究》《革命实话》《科学丛谈》《译丛》等,孙伏园担任编辑以后,还增加了《星期论坛》《杂感》《开心话》等栏目。同样,《学灯》在1918 年 3 月也开设了《青年俱乐部》,主要面向广大青年教师和学生,之后,《学灯》又相继推出《论坛》《思潮》《来函》《通信》等编读互动性栏目,提供了思想碰撞的平台。副刊《觉悟》也在1920 年2 月6 日开始设立互动栏目,有《通信》《译述》《讲演》《评论》《通讯》《随感录》等。《晨报副刊》《学灯》《觉悟》通过栏目互动构建编读近距离水平方向的平等交流机制,摒弃之前远距离垂直方向的说教姿态,这在五四时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无论是无名小辈,还是著名专家学者,都可以就某个问题畅所欲言,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探讨。
2.直面社会热点,关注问题研究
“四大副刊”开设了《问题研究》《社会问题》等栏目,直面向社会热点,以问题研究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现象。在《觉悟》上刊登的文章《觉悟的第一步》,总述了该刊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高呼“死神已临头了,死的人也已经不少了,赶紧多研究点方药罢”,[6]这篇文章一共列举了教育问题、妇女问题、劳工问题、婚恋自由、人生观等67 类问题,几乎涵括了所有尚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觉悟》所刊登的问题也是围绕着这些内容展开的。1920 年3 月至6 月期间,《觉悟》还开展了有关“女子剪发”问题的讨论。起因是复旦大学学生毛飞在《觉悟》的上发表了观点评论《女子宜废除装饰的商榷》,[7]主张女子应该剪发,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同样,1918 年5 月,《时事新报·学灯》也抛出了“长江流域应否添设大学”的专题讨论,在五四运动以后,罢课、罢市等事件时有发生,《时事新报·学灯》专门针对如何解决这些社会问题设置了议题,利用征文、辩论等方式吸引读者积极参与,引起了广泛关注,1920 年6 月发起的关于“如何过暑假”的征文活动就吸引了众多青年的参与。《晨报副刊》刊登的反映社会热点的文章有《星期日该怎么过》《人生的价值》等。
3.学理趣味并重,激发读者阅读欲望
学理与趣味并重是四大副刊共同的编辑倾向,五四时期的副刊是传播社会思潮和进行问题讨论的公共平台,学理性日益凸显,但却忽视了趣味性,如果在学理性和趣味性之间过于失衡就会有违副刊编辑原则,如何辨证把握两者的关系,在学理和趣味之间寻求平衡支点非常重要。李大钊担任主编时,《晨报副刊》就注重突出学理性,忽略了趣味性。之后的孙伏园则追求学理性与趣味性并重,他认为副刊是具有娱乐功能的,要在为读者提供“新鲜的文化享受”的同时,发挥副刊的教育功能与传播新思潮的目的。《觉悟》紧跟时代步伐,兼顾学理性和趣味性,借助杂文和小品文的优点,顺势打造品牌栏目,在寻求启蒙主潮与通俗文化中寻找平衡,增加了作品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提高了读者阅读兴致。《觉悟》还利用杂文和随笔的灵活方式,选择一些极具时代感和思想性的话题,来处理启蒙主流文化和多种通俗文化之间的关系,《随感录》就是借助一栏杂文和随笔的方式呈现,发展成了《觉悟》的品牌栏目,这在五四时期的副刊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具有重大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当然,副刊的栏目不是每一期都固定地刊登,也不是永远保持不变,“四大副刊”中都有这类栏目,但不是每期有出现,仅有《觉悟》的《随感录》一直保持,《晨报副刊》的《杂感》不断更名,《学灯》的《杂感》则时有时无。
4.汇编成册,创新传播方式
随着副刊的从属地位日渐改善,逐步引起了各大报刊的重视,摆脱了之前边缘化地境地,副刊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因为销售量逐渐增加,为了满足更多读者的需要,《觉悟》于1920 年7 月开始发行合订本《觉悟汇刊》,这在“四大副刊”中是最早的。《觉悟汇刊》一经刊发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1922 年,《晨报副镌》刊登了了销售《觉悟汇刊》的广告,这种将副刊进行汇编成册进行销售的方式在当时得到了副刊界的普遍认可。《觉悟汇刊》之后,很多副刊也相继推出合订本,《晨报副镌》1922 年2 月开始装订成册进行销售,受到中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喜爱。《京报副刊》也在1925 年推出合订本。《觉悟汇刊》的成功为副刊界带来了一种全新传播方式,在副刊发展史意义重大。副刊汇编成册改变了副刊原有的报纸属性,而变更为杂志、书籍属性,极大地改变了广大读者的传统阅读习惯和认知方式,并且借助现代书局较为完善的销售渠道扩大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大众思想启蒙、现代观念建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5.形式独立,体现编者特色
四大副刊的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编者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和特色。一般来讲,因为副刊是附属于报纸的,所以独立性不会像其他报刊那么强,而且副刊的立场也易受到报纸的干扰。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报纸的立场主要是依靠报纸的言论来表达,副刊目的更多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提高报纸的影响力和受众面,报社一般不干涉副刊的风格和形式,对其期待就是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京报》邵飘萍曾公开表明:“各种副刊上之言论,皆各保有完全的自由,与本报无须一致。本报编辑部,从不对于各副刊上参加一字,此皆鄙人所首先声明,可为与各团体真诚合作互助,而绝对不含有他种作用的确证”,[8]这时《京报》副刊主编的编辑权利就大大提高了,而且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其他三大副刊;《觉悟》副刊、《学灯》副刊和《晨报》副刊的独立性都非常大,这就可以使主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办出富有自己特色的刊物。在五四运动时期,“四大副刊”能够声名鹤起,与它们的独立性是有很大关系的。
三、四大副刊办刊问题导向实践的历史价值
前已述及,四大副刊在办刊实践上均体现出以读者为中心、面向社会焦点的问题导向意识,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即引导青年,助其健康成长;变革思想,推动社会进步;坚持创新,保持与时俱进。
1.引导青年,助其健康成长
在新文化运动的强大压力下,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四大副刊开始转向,积极传播新文化,抨击旧思想、旧道德,宣传民主与科学等,在新文化运动中一扮演了启蒙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副刊《觉悟》的指导、教化和引导功能就非常显著。《觉悟》在进行大量科普知识的报道之余,还刊登了大量读者来信,对青年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给予帮助和指导,对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答疑和解惑,对他们显现出来的错误行为进行校正。当代报刊也承担起社会变革发展引导者的责任,贴近时代、服务大众、关注民生。
2.变革思想,推动社会进步
回顾五四时期四大副刊的办刊历史,有两个明显的共同点,就是积极介绍新思想和参与社会文化启蒙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也是以新思想和新理论为主要标志的,当代中国的报纸副刊也应发扬四大副刊勇于变革创新的精神,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新的时代中迎接更大的挑战,在新的变革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新的历史机遇下谋求更大的发展,为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3.坚持创新,保持与时俱进
四大副刊都坚持创新发展,保持与时俱进。新时代的报刊更应该始终站在中国和世界的前沿,抢占制高点,努力肩负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在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积极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和以文培元,从而产生具有强大生命力与影响力的中国思想、中国声音、中国故事和中国艺术,照亮世界、温润心灵、探索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