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才发展改革看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期政策

2019-01-28陆永超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应届生广东省毕业生

陆永超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510640)

1 引言

党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其中,要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2019年4月8日,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通知,实行《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择业期政策(试行)》,同时,取消了沿用十六年的暂缓就业政策,新政策有效期为三年。该政策实施以后,在广东省内就读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省外就读回广东就业的广东生源普通高校毕业生以及出国(境)留学回广东就业的广东省户籍高校毕业生,无须办理特定手续,即可“自动”在规定时间的择业期内,与应届毕业生享有就业、升学等的同等“待遇”,适用于应届毕业生就业、升学、劳动及人事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新政策将给适用范围内的高校毕业生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给予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更多的双向选择机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广东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2 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期政策的作用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指示中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广东省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试行“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期政策”,在人才发展改革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1]。

第一,健全了大学生人才顺畅流动机制。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对应届生有倾斜照顾,在升学、就业,特别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单位对应届生设有特定的待遇,这都可以归因于应届生学习能力强、可塑性强等因素。在毕业生实际的就业过程中,出现不少毕业一两年的往届生咨询“补办”暂缓就业手续的案例,都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了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但该工作的招聘要求是应届生。这导致往届毕业生丧失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从客观上分析,应届生的特质反映的不应是状态,而应该是过程,就业择业期政策更强调以人为本,更符合人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一定程度上破除应届生身份的期限问题;特别是把出国(境)留学回流的学生纳入了政策适用范围,为实现更畅顺的人才流动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更充分就业、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利条件[2]。

第二,加强了对大学生人才的引导培养。在过往的就业政策中,就业、暂缓就业关注的是就业的结果,而就业择业期更重视的是就业的过程。就业择业期恰好处于毕业生从“就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过程的关键节点上,该政策的实施让毕业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引导其结合所学知识、岗位实践和个人思考,建立起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对个人职业发展做出更科学的规划。当然,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这也意味着当年的应届生在接下来的两年甚至五年内,还有机会跟未来的应届生同台竞争。显然,就业择业期政策所形成的竞争环境对大学生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3]。

第三,完善了对大学生人才的管理服务。试行就业择业期政策,取消暂缓就业,减轻长期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管理负担;但同时,政策会导致一定时期内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变化增加,有关政策规章的对接、协调对用人单位、政府职能部门、党团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然促使其更关心、关注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过程,并积极参与到人才的管理服务工作中。就业择业期政策同样对高校的日常工作,特别是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毕业生就业自由度的加大,随之而来的是高校责任的增加。应届生身份的延展要求有关工作者必须进一步加强队毕业生的跟踪服务,转变观念,主动延伸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同时,还要防止毕业生因误解政策可能出现的“慢就业”现象,要对毕业生进行分类管理,加强对利用择业期政策回避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其尽快步入职业生涯[4]。

3 结语

总的来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长期以来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人才流动受限的问题,同时,为人才培养、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为人才管理、服务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对促进本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发展具都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作为地方政策仍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其适用范围仅限于广东省内,该政策有待进一步实践、总结、发展和推广。

猜你喜欢

应届生广东省毕业生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解析校招,读懂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神数据
2017年应届生就业:硕士生起薪比本科生高1600元
数据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