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分制背景下会计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019-01-28房琭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学分制办学课程体系

房琭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济南250300)

1 引言

学分制是在保证专业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完成的基础上,为学生开设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特长进行自由选择,在保证学生基础学习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达到不同基础的学生共同发展、齐头并进的局面。

2 学分制对会计课程体系改革的作用

2.1 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近年来,高职院校生源差异明显增大,如何使学生在学业水平上齐头并进,发挥个性突出的学生的活力,让学生都可以学有所成,是高职院校会计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问题。学分制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学分制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发挥学生的特长,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兼顾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性,为优秀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为后进生提供奋进的目标,因材施教,使得所有学生都可以充分发展。

2.2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调动师生学习积极性

在学分制背景下加快会计课程体系改革,不仅要求课程新颖,而且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趣味性来吸引学生,从而淘汰陈旧乏味的课程内容,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创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创新教育与教学方式,激发教学工作活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1]。

2.3 适应社会人才市场岗位需求

高职院校会计课程的目的是培养面向社会的劳动者,学生在毕业后进行就业时,市场会将高职院校与学生联系在一起,高职院校就业率的高低会衡量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高低。在学分制背景下,会计课程体系改革如果忽视了社会人才需求的特点,就会影响到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学分制的实施顺应了社会需求,解决了传统学制下校企封闭带来的问题。

3 学分制背景下会计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

3.1 保证专业基础课程的实现

在学分制背景下,会计课程体系改革要保证专业基础规格要求的实现,例如,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德育、体育等,核心课程是进入职业教育领域的高职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学校应当安排好相应的教材,教师也要设计好相应的内容,保证所教的内容可以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服务[2]。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必须要学习的课程,学生选择的会计大类,应当学习基础会计、财务法规、统计原理等课程。另外,拓展课程包括选修和必修,必须要满足企业和学生的特殊要求,由于本专业中所有专门化方向的课程方向不同,课程设置也不同,与专业基础课程相比更加深入,专业化特征也更加明显。选修课程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由于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学校无法为所有学生提供较高层次的文化基础课程和加深课程,但是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实现学习较高层次的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愿望,为以后的深造打好基础。

3.2 建立完善的学分制会计课程评价体系

学分制要具有科学性、导向性和激励性,根据学生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确定各专业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的比例,并不断进行改善,确保基础课程学分必须完成,拓展课程的学分比例也不得低于25%,从而满足学生和企业的需求。学分制必须要有公正、公开、科学的评价体系,积极进行课程考核评价改革,由选拔考试向达标考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可以由学校来制定总体规则,再由各教研组来根据总体规则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方法[3]。

3.3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学分制打破了学年制学生固定专业、固定课程的学习模式,有利于深入教学改革工作,改变过去必修课程占据绝大多数课程时间的局面。在学分制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大大提高选修课所占比例,课程结构也要更加具有灵活性和适用性,课程内容向综合化和小型化两个方面发展,不同学科知识间不断渗透融合,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不断更新课程内容。

3.4 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学分制可以实现校内跨专业选课,打破传统的专业隔阂,实现校内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甚至实现跨地区、跨学校选课,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课程联系起来,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优秀职业教育资源的开放。

4 结语

学分制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会计课程体系改革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职业教育学生。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进行学分制改革,为学生提供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兼顾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和兴趣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推动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办学质量。

猜你喜欢

学分制办学课程体系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