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意蕴

2019-01-28高文彬胡同顺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特色时代

高文彬,胡同顺

(中共怀远县委党校,安徽 怀远 233400)

1 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党章,将其确立为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一种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科学都必然在内在逻辑上符合哲学的思维模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样一种科学理论,灵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下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它的哲学意蕴。

2 唯物论:坚持实事求是

唯物辩证法贯穿在整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第一方面就是唯物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论对我们的要求,在对客观事物方面着眼于客观实际。唯物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基本依据。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第一个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事实判断是依据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所得出的必然结论。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以及综合国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这种成就不仅使国人振奋,也让世界瞩目,使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

2.2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第二个判断,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我们原先的定义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种表述与我国当下的实际相比已经不吻合了。结合当前国情提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存在新的发展问题,就是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人民群众的需要这个方面,用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概括人民群众需要的丰富性和广泛性。因为除了物质文化需要之外,人民群众还产生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生态安全等诸多方面的需要。所以我们实事求是地概括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些都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事实判断所得出的必然结论。

正是基于这一必然结论,我们作出了科学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依据是两个“没有变”。第一,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变。第二,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个国际地位没有改变。这两个“没有变”就决定了我们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对基本历史地位的判断没有改变。

2.3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我国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新的特点,呈现出新的发展基本特征,这个突出表现就是以主要矛盾作为标志。所以我们面临新的情况,面临新的任务,我国进入了新时代。

正如“7·26”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科学判断我国发展所处的阶段性特征,就是为了提出方针,绘制蓝图,提供基本依据,也就是我们的发展方针以及路线图,谋篇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要以这个作为基本前提,既不超前也不落后,这也是解决问题的基石和基本的依据。

3 辩证法:坚持对立统一

第二方面就是辩证法。辩证法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是在新时代这样的背景下得以产生的,新的理论创新成果就是坚持辩证法所得出的必然结论。

3.1 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在现实社会中,矛盾始终贯穿于各个环节。目前,我们的社会充满了矛盾,这就要求我们从一分为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兼顾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国家安全领域,既要重视国内安全,也要重视国际安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兼顾两个方面,坚持全面发展的哲学理念。

3.2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理念聚焦发展问题,创新、开放、共享、绿色发展是习近平在新时期为中国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它们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时代要求。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现实针对性。创新发展是新时期中国发展的主动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用科技引领新时期社会的新发展,用科技创新促进社会的有效成长。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开放发展注重发展的内外部联动,主要解决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弱势话语权、经济全球化中的贸易、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等现实问题。总之,中国的对外开放的大门还可以开得更大,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还可以更紧密。共享发展主要是指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注重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缩小社会地位差距,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绿色发展是习近平提出的绿色健康发展理念,不仅需要金山银山,更需要绿水青山。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新发展观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对现实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3.3 坚持两点论、重点论相统一

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在事物的整体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在每一个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的。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要坚持两点理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注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要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其他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四个伟大”,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伟大工程”。要推进伟大工程必须结合其他三个“伟大”同步进行。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中,一个突出的重点是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中,必须提高对意识形态方面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有统筹协调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注重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全面从严治党[2]。找到国家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抓住突破口,着力解决问题,着力解决关键问题,着力攻坚,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对立统一思想的突出表现。

4 认识论:坚持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第三个方面是认识论。众所周知,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最重要理论观点。正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所指出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的内容告诉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当下某些事物的不合理性,还要提出解决现有问题的思路,并付诸实践,积极改造世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恩格斯对这段话又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由此可知,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我们还要将绘制的蓝图最终落实到实践中去,离开了这样的实践而空洞地谈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逻辑就没法得以体现。实践性本身就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真理性,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性的二者的统一。

4.1 实践与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科学性;第二,阶级性;第三,实践性。

关于实践性,就是合乎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符合规律和符合目的。如果这个实践活动不符合规律,违背规律,就没法进行正确的实践,无法有效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他没有这样的价值追求,没有这样的目的,都不会进行这样的实践。

所以实践的本质就是立足于现实,走向理想,用物质的力量去批判现实,改变现实。从事实走向价值的过程,也就是说遵循规律,追求价值的一个过程。所以实践性落实在实践之中,实践性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4.2 从实践中来

共产党人就要在实践中遵循规律,追求价值,也就是说要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追求造福人民的高尚价值,崇高理想。

实践是理论之源,新的历史方位必然提出新的重大时代课题,回应时代课题关键在于能否回答当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问题。革命时期,面对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历史性课题,我们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不断出现的发展新问题、秩序新挑战,我们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新思想、新理论,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依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解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面对新的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的新境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带一路”总体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无一不是对新形势下时代焦点问题的回应[3]。

4.3 到实践中去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狠抓落实,蓝图绘得再美,如果不能够抓落实,不能落实到实践中去,只能是空想,只能是空喊口号。

共产党的特点就是在于它的实践性、批判性、革命性的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这一思想中包含了基本立场、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这种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逻辑。根据我们的新时代所面临的问题,我们的国情以及我们的新的发展特征,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理论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地位进行了表述。其中一点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当今世界的新境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讲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指导实践,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肯定有新认识,形成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立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础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滋养也是分不开的。

5 结语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集中全党智慧创立的。它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种思想体系深刻含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特色时代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