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律风险防范
2019-01-28李祥
李祥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3)
1 引言
施工合同是建筑工程得以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也是施工企业开展建设活动的主要依据。因此,加强施工合同的风险管理十分必要。本文首先描述了施工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其次分析了法律风险的成因,最后提出了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中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希望可以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2 建筑工程合同法律风险的基本特点
建筑工程合同不仅仅具有一般合同的法律风险,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具体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筑工程合同的风险性存在于工程建设的始终,因此,对其风险进行防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建筑工程项目在一般情况下工期都比较长,前期的准备工作也比较繁琐。从招标立项到签订合同再到最后的工程施工都需要逐步进行推进,连续性相对较强,而在这一过程中,法律风险也长期存在。
第二,建筑工程合同的履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法律风险的防范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建筑工程合同与一般的合同具有相似性但是也有着较多的不同,具体来说,建筑工程合同内容需要根据工程的设计变更、客观条件来进行调整与改进。在这一情况下,风险防范措施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最大程度上减少风险的出现。
第三,建筑工程合同的法律风险具有较强的经济利益性,建筑工程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一种基本方式,其风险的防范也属于资本控制的范围。对建筑工程的法律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可以避免违约责任的出现,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合同的履行,确保工程质量,进而使得工程可以按期完成。由此可见,建筑工程合同的法律风险防范对于经济利益有着较大的影响[1]。
3 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所谓的建设工程合同就是承包者开展项目建设,发包者支付项目价款的相关合同,是关于工程承包方面的一种法律行为,也是开展项目施工、监理与验收等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在建设工程合同中包含有多种信息,合同内容呈现多元化、复杂性的特点,合同一旦签订,就会受到法律保护。因此,在拟定合同时,必须严格规范各项条款,罗列每项条款时,必须注意措辞,保证措辞精确、完整、清晰、具体,从宏观角度来看,其实合同主要包括三大点,分别为工期、项目质量与工程价款。
4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法律风险的成因
4.1 企业内部管理混乱
造成建筑施工合同法律风险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施工单位自身的问题。在目前的发展形势下,有很多施工企业的法律意识相对比较薄弱,没有对建筑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进行深入研究,在决策环节也缺少法律专家的介入,导致在合同的拟定环节没有科学的依据,不利于后续施工过程的开展。其次,有一部分企业的内部管理十分混乱,在合同制定环节没有专人进行负责,甚至在合同签订结束之后将其束之高阁,不按照合同开展施工活动,同时还不注意积极收集资料,当出现合同纠纷时不以为意,失去了诉讼的最佳时期,最终导致经济效益的损失[2]。
4.2 立法不够完善
立法要反映现实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完善。当前,建筑市场准入与工程许可、建设工程招投标和工程监督等方面的立法,还不够完善,可操作性有待强化。第一,法律调整的范围过窄。《建筑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筑活动,实施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法。本法所称建筑活动,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从横向看,《建筑法》只是对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做出规定。从纵向看,《建筑法》对勘察、设计、拆迁等前期工作,以及维修、使用等后期工作都未做较全面的涉及,有的甚至没有规定。这不仅与其作为建筑业母法的地位不符,也与其他建设法规不协调。
4.3 建筑市场监管力量不足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管,进而对合同的法律风险进行防范。在建筑施工合同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会涉及到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相关部门,如环保、质检、工商、住建、规划、税务、电力等都需要进行管理与批准。举例来说,规划部门需要为施工单位发放建筑用地施工规划,同时对其施工情况进行监管与落实。而住建部门需要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环保部门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进行检查。这些部门都需要加强监管,但是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市场对这一问题有所忽略,进而导致法律风险的出现。
4.4 缺乏健全的施工合同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的周期较长且涉及的领域众多,合同的法律风险也相对较多。目前,随着法治社会的不断推进,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施工合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依然缺乏完善的施工合同管理制度,这就大大增加了合同的法律风险,不利于施工企业的发展,也阻碍了建筑行业的进步。
5 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中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
5.1 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合同的水平,因此,合同双方都需要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管理素质。保证合同管理人员可以了解施工的全过程与具体的细节,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构建一个高水平的管理队伍。除此之外,还需要提高其管理要求与准入门槛,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资质证书,从根本上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5.2 提高承建双方的法律意识
要想对合同的法律风险进行防范就需要承建单位与建设单位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加强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尤其要明确与建筑工程相关的法律制度,在合同的制订与签订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同时,合同双方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还有利于提高施工过程的合理合法性,最大程度上减少法律纠纷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
5.3 完善市场监管机制
加强监管是实现合同合理化与合法化的有力保障,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结合相关部门加强动态监管,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与施工进度来进行调整,相关部门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活动,加大审查力度,完善合同的监管机制,督促合同双方积极履行自身的义务,进而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另外,施工单位还需要建立应急管理机制,一旦出现经济纠纷或法律纠纷可以在第一时间实施补救措施,降低经济损失与法律风险。
5.4 建立和完善施工合同管理制度
在施工建设工程开始之前,建筑施工单位需要联合相关的主管部门对建筑工程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深入了解施工的全过程,并对合同的相关条款进行逐一核查,一旦发现合同中出现不明确、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条款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改正,并将缺失的条款进行补充。另外,在合同的规范与管理方面需要加大管理力度,对施工合同进行全方位的规范与管理,提高合同审批的相关要求,减少不正当的合同制定。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惩戒措施,最大程度上保障合同的法律效力。
6 结论
施工合同对于施工企业的意义重大,需要不断提高合同的管理水平,加强对合同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进而完善施工企业的管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提高合同双方的法律意识、加强动态管理、提供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合同的管理水平,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