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以全国优质课《Emperor penguins》为例

2019-01-28

教师博览 2019年1期
关键词:帝企鹅触觉模态

黄 辰

(南京市陶行知小学,江苏南京 210000)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二级目标要求,小学英语课堂应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玩、演、视听”的语言能力。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通过个案分析,探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多种符号模态的使用特点及作用,以期促进人们对多模态课堂教学的了解,希望对进一步改进教师教学具有启发作用。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1]判定是否为多模态有两个标准:一看涉及多少模态种类,二看涉及多少个符号系统。[2]有的话语虽然只涉及一种模态,但同时包含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符号系统,因此也应将其以“多模态”定义。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源于Halliday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接受了其“语言是社会符号”和“意义潜势”的思想。

二、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多模态话语符号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往往是听说读写并重,强调输入的丰富性,故常涉及多种模态的配合。小学英语课堂多模态符号可分为听觉模态、视觉模态、触觉模态、嗅觉模态和味觉模态,以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为主,两者配合使用。[3]

听觉模态符号主要包括:(1)口语语言符号,以教师话语为主,包括学生发出的口语语言符号和多媒体播放的口语语言符号;(2)音乐符号,如英语歌曲;(3)其他声音符号,如小组活动时的背景音乐、为还原真实情境而制造的音效等。

视觉模态符号主要包括:(1)文字符号,包括教材上的文字、板书以及多媒体资源上呈现出的“新文字”;(2)图像符号,包括静态和动态图片、视频;(3)身势符号,如肢体语言、表情、目光等;(4)环境符号,包括座位布局、教室装修、空间布局。

触觉模态以调动学生的运动觉为主要标志,如让学生写字、打节拍、走路调动等。嗅觉模态、味觉模态这两种模态符号常涉及实物展示。这三种模态符号使用频率较低。

三、研究语料与方法

出于示范性考虑,本文语料选自某教师参加第八届全国英语教学大赛并获一等奖的授课视频。视频总长36分钟,教学内容为《Emperor penguins》一文,描述帝企鹅哺育孩子时的艰辛。课堂交际方式为师生、生生间面对面口头交际。

本研究采用定性分析,探究导入、新授、巩固和拓展这四个教学环节中所体现的模态形式及各自作用,讨论各模态系统如何相互关联,以达成教学目标,促成学生综合运用语言。

四、课堂话语分析及讨论

(一)导入环节涉及听觉模态、视觉模态和触觉模态,以口语、文字、图像、身势、音乐符号为主

表1 导入环节

由表1可见,口语符号贯穿始末,课件及板书提供的文字、图像符号为教师语言提供支持。通过演唱歌曲Hockey pockey,输入音乐符号,激发学生的运动觉,为展开课堂教学埋下伏笔。接着,教师出示企鹅、帝企鹅的图片,通过图像符号,为学生提供讨论材料,为课件、教师口语等文字、语言符号提供辅助,并借用肢体语言这一身势符号加深学生对企鹅及帝企鹅的印象。学生讨论时的背景音乐则通过声音符号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有效控制交流时间。

(二)新授环节仍以听觉模态、视觉模态和触觉模态为主,但以口语、文字、身势和触觉为主要符号

表2 新授环节

由表2可见,在三个阅读活动中,文字符号起关键作用:阅读材料提供文本以供学习,借助板贴梳理课文内容、厘清“关键词”定义。在Check and experience活动中,学生扮演帝企鹅爸爸,做出孵蛋动作,同时,学生对其采访。在短短两分钟里切身体验帝企鹅父母哺育孩子的不易,触觉与口语语言符号的协调使用为交流创设了一个相对真实有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觉,从感官、视觉等多方面推动教学开展,为后面的交际性活动做足语言和情感准备。

(三)巩固环节涉及视觉模态、听觉模态及触觉模态,起主导作用的是口语语言、文字及图像符号

由表3可见,以思维导图为主要形式的图像符号的运用贯穿整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逐步构建以amazing为中心词的思维导图,借助该导图复述课文,并以Chick身份介绍帝企鹅及其父母。Think and share(1)中学生的角色扮演再次充分调动了运动觉,触觉模态的使用让小组交流真正发生。Think and say则是较高层次的口语活动,需多种符号同时参与其中,尤以身势及触觉符号为代表,通过多种模态同时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交际有效性。

表3 巩固环节

(四)总结环节中两个教学活动一静一动,相映成趣,涉及的模态符号也各具特点

表4 总结环节

由表4可见,Let’s enjoy运用了音乐、身势和触觉符号,Think and say则运用了口语语言和文字符号。虽都涉及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但前者涉及的符号相对动态化,后者涉及的则相对静态,前者以新颖的方式刺激学生感官、加深记忆,后者以理性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课文、沉淀知识。

从该示范课可看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是主要模态,主导教学过程,尤其是口语语言模态符号、文字模态符号,几乎出现在每个教学活动中。然而,仅有口语语言和文字符号的课堂是枯燥的,音乐、其他声音、图像、身势等模态符号、触觉模态的加入,使课堂生动起来。图像符号在各教学环节中起到了补充、强化的作用,与口语语言、文字相辅相成;身势符号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音乐符号在非交际性语言训练活动中起到了铺垫或辅助作用,其他声音符号营造了轻快的氛围;而触觉模态则给了学生动起来的机会。各模态交互作用,不只是简单的多个单模态的叠加。

猜你喜欢

帝企鹅触觉模态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亚里士多德的触觉科学辨析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跨模态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初探
帝企鹅的一年
帝企鹅的一年
望着天
帝企鹅的宝宝
船内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