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引领乡村振兴战略探究——以广东省增城区大埔围村为例
2019-01-28黄佳怡黄子彤叶楚柔许晓琳郑莹珊郑伊彤
黄佳怡 黄子彤 叶楚柔 许晓琳 郑莹珊 郑伊彤
华南师范大学
一、大埔围村基本概况
大埔围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东部,全村占地面积2.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千多亩,水田面积652亩,鱼塘面积365亩,总人口220多户,共852人,管辖6个自然村,9个经济合作社,农村人均收入5565元。过去,大埔围村地处偏僻,少人问津,而且猪场林立,家畜散养,臭气熏天,到处是破旧房子,村民之间争吵不断,集合着贫困村的所有特点,发展十分困难。90后大学生村官张帆到大埔围村担任书记以后,为大埔围村带去新的发展思路,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鼓励村民利用自家庭院、闲置房屋进行创业,同时打造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吸引年轻人进村发展,使大埔围村从过去的软弱涣散村、角落村和问题村蜕变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二、大学生村官带领下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
(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
作为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大埔围村坚持“因地制宜、因难见巧、因势利导”的发展理念,以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为主导,将大埔围村建设为以都市型生态农业为主体,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相融合发展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1]村官积极动员村民引进增城第一家现代化大型养猪场,发展现代特色生态农业产业,每年为村社集体增加收入100多万元,并且解决了不少村民的就业问题。2014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比上一年翻了一番,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2015年后,该村发展生猪屠宰、猪肉深加工、冷冻仓库、饲料厂等产业链,带动全村收入进一步提高。同时,坚持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大埔围村整合盘活80多亩农田,引进花卉种植加工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产业。
(二)发扬传统文化,打造精品红色文化宣讲品牌
大埔围村是广州著名的红色文化基地,拥有深厚的抗战历史文化,抗日战争期间,东江纵队曾在大埔围村设立指挥部。为传承红色基因,大埔围村深入挖掘历史,编印相关图册、读本,围绕抗日英雄纪念碑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建成了抗战历史纪念馆与新时代增城红色文化讲习所。在该村新时代增城红色文化讲习所,活动按照“6+X”方式组织展开,由规定活动和特色活动组成。同时,为大力强化宣传阵地作用,大埔围村采取农村小广播、房屋外立面墙体彩绘、景观石刻等让大众广为接受的方式,大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让村民和游客在欣赏风景与艺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大埔围村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以红色历史文化为特色,大力发扬红色文化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经验值得借鉴。
(三)建设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
自2008年增城区启动“增城市青年带头创业致富工程”“青年创业展翅计划”和“青春惠民富民行动”以来,大埔围村牢牢把握机遇主动作为,在“双创”的热潮下大力发展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过出台《大埔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奖励办法》,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利用自家庭院开办花店,民宿等休闲旅游项目,对租用村内房屋进行创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补贴,吸引了大量创业青年返村创业致富。同时,大埔围村充分利用自有资源,携手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等众多增城区高等院校创办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了交流实践的场所,也为大埔围村注入了年轻血液。当下,大埔围村正致力于筹建一个与村内现有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相紧密结合的增城大学生创新创业产业园,意在为青年提供一个更优质的平台去学习创新思维实施创业活动。
(四)坚持以人为本,民众参与
多年的基层农村工作,让大埔围村第一书记张帆意识到要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要明确农民在乡村中的主人地位。为加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大埔围村出台了《大埔围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建设了民主议事厅,并建立了“民主商议、一事一议”的村民议事机制,使村民能够对村内环境建设等大小事宜进行公开讨论和表决。在大埔围村的改造建设中,村干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房屋外墙的装饰、破旧房屋的拆除等等,都由村民集体开会讨论,投票表决,大幅度提高了村民的参与积极性。村干部们在引导村民的同时,大力建设公共基础设施,为村民改造出了金融服务站、老人活动中心、医疗卫生站,以及篮球场、乒乓球室、健身广场等活动中心,满足了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这些年来,大埔围村时刻谨记依靠村民、发动村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众参与,把大埔围村从软弱涣散村改造成了“广州名村”“全国文明村”。未来,大埔围村将继续围绕“以人为本,民众参与”的理念,全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度激发村民自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三、大学生村官乡村振兴工作展望
(一)打造宣传新阵地,提高大埔围村知名度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互联网+旅游”创新模式,而公众号以方便快捷、用户众多成为了旅游业新的宣传平台。大埔围村未来的旅游推广可以借力而行,利用公众号,从服务内容和推送内容两方面进行宣传。在服务内容上,根据游客的需求进行设计,包括景区门票的预定、景区位置信息与交通指引、酒店预订和周边餐馆等,满足游客住、吃、行等方面的需求,做到“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在推送内容上,根据大埔围村不同的旅游资源不定时更新推送,如春天的“花海”,浓浓艺术感的“π艺术空间”,红色文化的革命老区等;实时更新大埔围村的旅游动态,使公众形成稳定的阅读习惯,维持大埔围村在公众心中的地位;在节假日,结合门票优惠措施和举办特色活动来吸引游客,提高大埔围村景区的知名度。
(二)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宣传,不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大埔围村将继续致力于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通过新时代文化实践基地这一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和宣讲活动,传承红色文化。一方面,加大红色宣传力度,除了社会上的企业单位,大埔围村还可以面向各高校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学生党员前来参与、学习红色文化。另一方面,大埔围村将紧紧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探索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方式方法,合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埔围村落地生根,传播红色正能量。
(三)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发展乡村旅游
大埔围村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村旅游景区及周边交通、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旅游产业管理服务水平。大埔围村可以尝试引进社会资本,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发展乡村旅游。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针对从事农村旅游业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尽快完成从农民向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转换, 使景区自然环境开发与人文环境养成相得益彰。
(四)加快打造富有特色的4A级景区的步伐
大埔围村紧紧把握住建设美丽乡村的契机,打造花圃特色小镇,取得了成功创建3A级景区的阶段性胜利。下一步,大埔围村将充分利用自身特色,坚持“因地制宜,因难见巧,因势利导”的“三因”发展理念,全力以赴创建4A景区,打造旅游名村。为了提高旅游景点的服务质量,大埔围村在进一步改善导览图、停车场、微景观等景区硬件设施的同时,还推出了农家特色餐饮、农产品绿色超市、锣鼓娱乐文化活动、农耕及民俗文化体验基地等新项目,并引进国际一流的文化旅游项目,打造度假旅游、文化创意、户外活动为一体的高端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致力于打造富有特色的4A级景区。
四、总结
乡村发展是中国发展的短板,乡村振兴势在必行,大学生村官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在中国特色减贫困战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村官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创新的扶贫措施促进全省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本文以大埔围村为例,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大埔围村曾面临位置偏僻,环境恶劣等问题;在大学生村官的带领下,大埔围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发扬传统文化,建设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坚持以人为本、民众参与路线;最终在物理、人理、事理三个维度的指标都取得快心遂意的成果。在未来的发展展望中,建议大埔围村通过打造宣传新阵地和特色4A级景区等创新的扶贫措施振兴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