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
2019-01-28崔胜涛
崔胜涛
(东明县万福中学,山东 荷泽 274000)
最近几年,研究心理学的现象越来越多。 一提到心理学,大家可能会想到“心理变态”“心理扭曲”“病态心理” 等一些负面词语, 从而忽视了心理学其实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能引导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从小学开设心理学类的课程,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 助力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这也说明, 心理学, 尤其是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浅谈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 积极心理学概念范畴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以及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 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 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其研究也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 人际关系等许多领域, 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如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联系。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中的一支分支, 顾名思义就是以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去认识世界,发现规律,进而来寻求规律来掌握世界, 改造世界。 积极心理学最早是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提出来的, 积极心理学不像传统的心理学那样关注病态,强调心理问题, 而是积极寻求平凡人在良好的环境下如何能够达到更好的满意、 幸福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主张以积极的心理看待生活中出现的现象, 强调挖掘人性格中的积极因素, 用积极因素来指导人们的生活。
2 积极心理学促使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认可。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高等院校,孩子们接触到的心理学的知识也越来越多, 越来越深入。 同时, 从事教育的教师们也曾接受过专门的心理学课程的教育, 因此, 心理学成为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引导着师生们的发展。 近年来, 积极心理学也开始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被越来越多的老师认可。 新教育网络实验学校还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 为教师们树立良好的心态,从而更好地指导孩子们的成长。
从学生角度来讲, 从小树立积极的心态对孩子的一生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同一件事, 用积极的心理看会看到希望和进步, 用消极的心理就会看到失望与沮丧。 曾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两个人走了很长时间的路,走得非常渴,突然看到一个瓶子,瓶子里有半瓶水。 这时,其中的一个人说“唉,只有半瓶水”;而另一个人却兴奋地说 “看, 有半瓶水, 我们可以解解渴了”。 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发出不同的感叹,归根结底是因为二者的心态不同。 消极的心态不仅会影响人的心情, 而且会影响人的发展。 因此, 从学生时代起, 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也就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对学生来讲 (特别是中小学阶段的学生) 树立良好的心态尤为重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教育水平也逐渐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也越来越强。 因而,孩子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学习各种特长, 各种特长班充斥了孩子们的生活。 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是自愿学习这些特长, 有的孩子是家长的攀比心理作祟。 孩子没办法说服家长不让自己上特长班,即使去学,也是不情愿的。这时就需要引导孩子们学着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就需要教师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来疏导学生。 中小学阶段是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适时的积极心理的引导可以让孩子们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为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做铺垫。
据调查, 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对自我的认知不同。 4-5 岁儿童处于父母关系(异性关系)认同期,这一时期孩子对异性关系的认同会延续很久。 7-8 岁是孩子异性认同的最关键时期。 父母与教师的合理引导,积极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 引导不好,孩子就会在青春期出现问题。 从整体来讲,6-12 岁又是孩子的勤奋期, 在孩子成长的这个阶段, 父母和老师要注重积极评价, 让孩子获得积极的体验。 孩子如果在这段时期没有获得积极体验, 以后就有可能只会学习,不会生活,人际交往出现问题。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年轻学生轻生、自残的消息,归根结底,这些孩子可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树立良好的心态, 不能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总的来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与教师要发掘积极的因素, 用乐观向上的态度来引导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乐观的心态。 这样,孩子们才有可能在遇到挫折后勇敢地去面对。
3 积极心理学助力教师成长
积极心理学在教师成长中扮演重要的地位, 教师担负着培养民族接班人的任务, 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 作为一个老师一定要有积极乐观的教学态度, 用积极、 乐观的态度来面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积极与消极相对立,积极指的是看到事情乐观的一面, 换一种角度来面对。 积极的心理对教师自身的成长以及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 积极心理学对教师的成长对助推作用。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发生一些教学问题。乐观的老师从这些事件中反思, 成长。 悲观的老师有可能因此对教学事业发生懈怠, 从而影响自己的成长。
积极心理学助力教师成长, 我对这方面的感触特别深。 前几天发生在我们班的一件事再次印证了积极心理学对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那天下午, 我们上作文课。 在评讲作文时我看到小瑞在和同桌说话,我就批评了他几句。 评讲完作文后,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作文题目, 让孩子们写作文。 我在班里巡视走到小瑞身边时, 突然发现小瑞手里拿着一张纸,表情非常不自然。 我走到他身边, 把他手里的纸条拿了过来。 但当我打开纸条看到上面的内容时我既生气又悲哀。 生气的是这个孩子怎么可以如此不尊重老师,悲哀的是自己的良苦用心学生竟不理解。 拿着那张纸条, 我在讲台上踱来踱去。 我真想把这个纸条交给班主任,让班主任去处理(也许是中途接班的缘故吧,总感觉孩子们与我还存在着隔阂, 有了问题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找班主任。 ) 我又想把这纸条的内容发到班级群里, 让家长们看看这纸条内容多让人寒心。 突然间,我想到了陶新华老师《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一书中的那句话 “当我们聚焦于积极面的时候, 我们就看到了进步和希望”。 于是,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我拿起了笔,拿了张作文纸,开始给这个孩子写信(我上课不带手机, 信的内容也没用照片记录下来)。 下课了, 孩子们都做操去了, 我还在教室里奋笔疾书地写着,一直写到数学老师走进教室。 我把信折好,放进了小瑞的语文书里。 我相信, 我的信能让他的思想发生转变。 果然,下次再上语文课的时候,我发现小瑞比以前专注多了,上课也积极举手了(以前,课堂上小瑞总是左顾右盼,还经常扭头与后面的同学说话)。 看到小瑞的变化, 我很欣慰, 也很庆幸自己看到了事情积极的一面, 抓住了教育的契机。 假如我当时直接把信的内容发到班级群里, 可能会激起小瑞的逆反心理,后果不堪设想。 是陶新华老师的积极心理学课程让我看到了事情积极的一方面。 这也启示我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 要用积极客观的态度来面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从认知自我方面,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虽然社会上关于老师的负面信息和新闻会影响教师的从业心理。 但换一种角度看待, 用乐观的态度看待这些事, 从这些事中吸取教学经验,指导自己的教学。
当我们以积极的心理来看待生活中的现象, 认真发现学生身上的自我成长能力, 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时, 我们的教学生涯就会有满满的幸福感。
综上所述,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从学生自身成长角度还是从教师长远发展角度来讲, 积极心理学对教育的重要不可忽视。 这也启示教育工作者们要学着用积极心理学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生观和世界观, 乐观自信地去面对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