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文化视阈下的《沂蒙山小调》

2019-01-28赵云彩山东管理学院人文学院250357

大众文艺 2019年13期
关键词:沂蒙山民间文化曲调

赵云彩 (山东管理学院人文学院 250357)

《沂蒙山小调》是产生于山东沂蒙地区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影响的经典民歌,自上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传唱至今。2004年8月,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的保护逐步加强,有着深厚民间文化基础的《沂蒙山小调》也受到更多的关注。

一、相关的研究

作为一种诉诸听觉、以歌唱为传播手段的艺术形式,《沂蒙山小调》自诞生后主要在革命实践或各种文化活动中进行演唱和演出,见诸文字的相关材料也多是新闻摘要或报纸的图文报道。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从音乐艺术理论的角度对《沂蒙山小调》展开探讨,主要的关注点集中于《沂蒙山小调》创作所依据的民歌曲调是什么、原型是什么、是创作歌曲还是改编歌曲这几个方面。这样的研究也体现了这一时期学界普遍重视考据与溯源性探究的特征。

随着研究的深入,也有一些学者从《沂蒙山小调》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展开,注意到了《沂蒙山小调》与所反映的人们精神、价值观的联系。如郝亚莉、李岩的《山东民歌的音乐社会学视角研究——以〈沂蒙山小调〉为例》,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沂蒙山小调》所反映的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与意识形态;杨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艺路径》回顾了《沂蒙山小调》的创作、发展和传播历程,提出可以利用文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点。这样的论述突破了以往对《沂蒙山小调》从曲调、歌词等音乐视野作纯粹艺术品质的探究,而将《沂蒙山小调》的传承与沂蒙地区的历史与现实、民众的精神价值联系起来,从而拓展了这一经典民歌所具有的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沂蒙山小调》的解读可以更加多元化。从民间文化的视角,以对《沂蒙山小调》的艺术品格探究为基点,将这样一首长期流传的民歌同广阔的社会生活、同民间文化的传承特征联系起来,揭示民间因素在歌曲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可以得到不同的体验,密切艺术与生活的联系。

二、鲜明的“民间”特征

《沂蒙山小调》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所形成的民歌,集中体现了沂蒙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民歌的独特魅力。在对作品探讨的过程中,围绕《沂蒙山小调》“是创作歌曲还是改编歌曲”的问题,学者们曾展开持续的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沂蒙山小调》是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具有著作权;有的学者认为《沂蒙山小调》归属于民歌,不属于文人创作。持有两种观点的学者均从音乐专业的角度,举出了较有说服力的论证。

众所周知的是,《沂蒙山小调》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年代,由党的文艺工作者阮若珊、李林在民歌的基础上,结合当时沂蒙地区的社会现实创作而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歌词不断进行修改和调整,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最终形成了歌颂沂蒙风光的经典民歌《沂蒙山小调》。由此可见,引发争论的根源在于《沂蒙山小调》是一首文艺工作者吸纳了民间文化因素进行创作的歌曲,其形成过程既有文化人的参与,歌曲本身也深植于民间文化的土壤中,与民间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

《沂蒙山小调》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文人只是对其进行加工和完善,沿用了民歌所蕴含的民间文化的核心因素,反而使其更受欢迎,在更广泛的时空中进行传播。这一现象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并不鲜见。《诗经》之《国风》,处于初兴阶段的乐府诗、宋词、元曲等,最初均是产生并流行于民间,由民众随兴歌唱、口耳相传的歌曲,后来经文人之手而记录下来。当然,在这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久而久之,民间的唱腔、曲调失传了,而当时的歌词因文人的记录而保留下来,没有消逝在历史长河中。需要指出的是,民间曲调消亡是其自身的原因,与文人的记录并无联系。因为民间曲调与文人书面记录遵循的是不同的传承传播规律,是口头传统与文字传统的区别,二者并行不悖。口头传统的消逝与文人的活动无涉,反之,文人的介入有助于口头文化的保存——民间口头的曲调失传了,这些记录下来的曲词作品成为后人阅读、赏鉴的丰厚资源。

吸纳既有民歌的精华进行创作的情况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普遍存在。例如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保罗·西蒙(Paul Simon)和加芬克尔(Art Garfunkel)作词作曲的美国民歌《斯卡布罗集市》(《Scarborough Fair》),原本是一首古老的英国民歌,其历史可以追溯至中世纪。保罗·西蒙在英国期间学会了这首民歌,与加芬克尔一起对其进行了加工、改编,加入了许多与时代契合的元素,从而使其成为一首风靡全球、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歌,至今广泛传唱。

《沂蒙山小调》具有浓厚的山歌风味,其旋律源于花鼓调之《十二月调》,属于民间小曲的一种。民间小曲主要流行于广大群众当中,曲调流畅悦耳,内容通俗活泼,深受民众喜爱。从内容上看,一首描绘家乡风光的文艺作品,必然渗透了特定的思想倾向和精神情怀,传达出对于家乡的热爱与赞美。正如北朝民歌《敕勒歌》以简约的文字勾勒出游牧民族的美丽家园一样,《沂蒙山小调》以轻快的歌词描绘了沂蒙家乡“青山绿水,豆麦飘香”美好风光,反映了沂蒙地区的特有风貌与社会景况,从中可以体味人们对于家乡沂蒙的眷恋深情。

三、歌曲文化传播意义

作为沂蒙地区的代表性民歌,《沂蒙山小调》与沂蒙精神的传承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沂蒙山小调》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经过各个历史阶段的改编与传承,不断被注入新的时代元素,一直与革命老区的文艺发展、红色文化的传承以及沂蒙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密切关联,成为诠释和展现沂蒙精神的重要手段。

其一,曲调的创新。《沂蒙山小调》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基础,其流传的原因之一在于歌曲本身所蕴含的民间文化因素。研究者曾对《沂蒙山小调》曲调的来源、风格特色、与以往传统的民间小调的内在联系等问题展开论争,是因为《沂蒙山小调》曲调虽源于民间,却是对民间的花鼓调的多种曲调进行了整合,很难明确地指出究竟是由哪一种曲调发展而来。其后随着歌词的变化,《沂蒙山小调》的曲调再次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其二,歌词的调整。《沂蒙山小调》自诞生后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时期建设等不同的历史阶段。伴随着各个阶段社会历史的差别以及民众价值取向的不同,《沂蒙山小调》在内容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价值取向。最初的歌词充满了战斗性,主要表现军民团结一致抗击反动势力“黄沙会”,时至今日,经过不断修改完善,《沂蒙山小调》已发展成为一首赞美家乡、歌颂美好生活的歌曲,歌词与最初时发生了较大变化。

其三,演绎形式的多样化。沂蒙精神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由于条件所限,最初的表现形式仍是沿袭传统的民歌的演绎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沂蒙山小调》的演唱、演绎形式也与时俱进——可以独唱,也可以多声部混声合唱,出现了以《沂蒙山小调》为主旋律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还有改编后的钢琴变奏曲。演绎形式的多样化,强化了《沂蒙山小调》的艺术表现力,从而为沂蒙精神的传承、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从沂蒙地区的社会历史现实出发,探究在历史的变迁中《沂蒙山小调》这首经典的民间文艺作品的传承历程和生长机制,可以发现,《沂蒙山小调》根据时代的不同适时作出调整,从而保持了鲜活的生命力,与时代发展的步伐相协调。而这种做法与民间文化传承所遵循的“活态性”传统是一致的,即《沂蒙山小调》的传承依然体现着的民间文化的某些特有属性。

四、结语

《沂蒙山小调》在不同时期传唱的具体内容虽有调整,但其中所蕴含的沂蒙精神特质、沂蒙地区百姓的价值观与生活理想等,一直是不变的核心内容。结合《沂蒙山小调》的艺术特征、歌曲的创作传承、社会影响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关注民歌创作、传播过程中的民间文化因素,可以使人们从崭新的角度来认识沂蒙精神,使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更加深入。

猜你喜欢

沂蒙山民间文化曲调
心情如曲调般平衡缤纷
文化强国语境下的文化学研究新探索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撞色雅痞,撞色乐章
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盛大开园
贾平凹民间文化意识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