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城市公园景观的改造设计策略
2019-01-28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430070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430070)
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入推进,人们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进而纷纷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追求高品质的健康生活。新时期,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家的高度重视使城市公园景观的改造设计工作创作了优越的社会条件,社会各界对园林景观的认识逐渐加深,进而推动园林景观行业的创新性发展。城市公园为公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优美的公园环境能有效缓解公众的生活工作压力,保持身心愉悦和健康。同时,城市公园景观也是展现城市形象的名片,能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对城市公园景观的发展起步较晚,因而对公园景观的改造和设计等方面仍存在较多不合欠完善的地方,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城市公园景观的基本概述
城市公园景观是城市的美容器,能有效改善环境,净化城市空气,为公众提供健康、舒适和宜居的城市空间,满足公众多元化的精神需要。城市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的状况会直接影响受众的心情和接受度,因此,设计师要立足于社会大众的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从事公园景观的改造设计工作,打造公众满足的服务型城市公园景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但经济发展背后蕴含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却愈演愈烈。新时期,生态环保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景观园林承担着精美化城市环境、净化空气的任务,因此公园景观设计师要秉承生态环保理念,在发挥景观园林美化环境功能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公园景观,实现生态与美的有机融合。
二、城市公园景观存在的问题分析
城市公园景观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盲目模仿设计,忽略城市的实际状况,城市污染严重,对景观保护力度不够和植物种类匮乏,缺乏合理的植物搭配等方面。
(一)盲目模仿设计,忽略城市的实际状况
当下,我国对城市公园景观的重视程度起步较晚,因而缺少全方面、多层次的改造设计经验,弱化了公园景观的功能。我国现有的城市公园景观普遍存在的通病是设计理念较为单调、乏味,弱化了公园景观的感染力。而且,公园景观的设计依旧沿用传统的设计方案,不能及时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注入新的时代化元素,使公园景观与时代发展相脱离,难以激发公众的兴趣,不利于公园景观功能的发挥。更有甚者,城市公园景观存在着忽略城市的实际盲目模仿设计的现象,严重制约着公园景观的设计工作。部分设计师忽视城市基本情况的调研,照抄照搬其他城市的公园景观设计,使地方特色与公园景观相脱离,不利于彰显城市风格,无法打造城市名片。
(二)城市污染严重,对景观保护力度不够
目前,城市处于快速发展、急剧扩张的时期,人口的大量涌入加剧了城市的负担。再加上工商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城市生态状况不容乐观,污染与日加重。因此,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师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在改造设计过程中要将环保、生态意识摆在首位,通过增加绿色植被等方式缓解城市的污染状况,不断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同时,由于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的随意排放,导致城市用水污染严重,而直接的饮水灌溉不利于绿色植被的健康生长,甚至造成植被的死亡。部分城市公园景观盲目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却忽视了植被对生存空间、营养、水和光照等方面的需求,降低了植被的成活率,不利于公园景观的建设发展。
(三)植物种类匮乏,缺乏合理的植物搭配
城市公园景观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缺乏合理、科学的植物搭配,不利于美化城市公园景观。大部分公园中缺少观赏性的植物,大都是身形高大的绿色树种,且植物树种相对单一化,呈现出整块、整片都是同一树种的现象,容易造成公众的审美疲劳,反而引发受众的厌烦情绪,不利于缓解公众的压力,却在无形间徒增了受众的烦恼。特别受气候、地形条件影响的西部地区,城市公园景观中的绿色植被种类屈指可数,不符合美学原理的设计要求,弱化了公园景观的美感。
三、城市公园景观的改造设计策略探讨
城市公园景观的改造设计策略可以围绕以人为本,彰显公园景观的亲和力,整体布局,合理优化公园的结构,科学分层,明确公园的功能分区和地域特色,传承地方优秀文化传统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以人为本,彰显公园景观的亲和力
城市公园景观旨在为社会公众提供和谐、舒适、健康的休闲娱乐城所,因此设计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彰显公园景观的亲和力,拉近公众与公园的距离,使公众爱上公园景观,享受健康的生活。公园景观设计师要深入基层,到群众生活中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公众对公园景观的期许,进而有针对性的改造设计公园景观,更好使公园景观为公众服务,提高受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新时期,人们面临着沉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加了公众的身体负担。设计师要从公众的健康角度出发,在公园景观中合理添加部分健身器材,使公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坚持锻炼身体,改善身体状况,进而促进公众生活的幸福感。
(二)整体布局,合理优化公园的结构
城市公园景观的设计要做到整体布局,实现公园结构的最优化。设计师要树立协调发展的意识全方面、多层次的考究城市当地的气候特征、地理位置和人文特色等方面,选择合适的装饰物融入到公园景观中。比如,依据当地的气候特征和水文情况恰当、合理选择植被,以提高植被的成活率,进而发挥植被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设计师要明确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寻求整体与部分的契合点,实现整体与部分的相互促进作用。设计师可以将公园整体合理划分为多部分,通过对各部分的设计、美化,进而实现整体的最优化。
(三)科学分层,明确公园的功能分区
城市公园景观的改造设计工作要实现公园的科学分层,明确公园的功能分区,实现各功能区的优势互补。公园景观要合理划分功能区,通过建筑物、植被和桥等事物实现功能区的划分。设计师要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公园的结构,明确各个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和契合点,寻求相邻部分间的共同之处,依据原有的条件和功能进行区域的划分和调整,以实现各区域的效用最大化,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而且,城市公园景观的改造设计工作要结合城市建筑的发展要求,彰显城市化特色,实现城市规划的目标,结合时代潮流特色,不断优化公园分层,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化的服务,提高公园景观的服务水平。
(四)地域特色,传承地方优秀文化传统
城市公园景观改造设计要彰显地域特色,传承地方优秀文化传统,打造城市名片,提高城市的影响力。针对公园景观设计中的盲目模仿现象,设计师要树立创新意识,深入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彰显公园景观的独特性,调动公众的感染力。新时期,设计师要巧借时代潮流,吸收新思想、新理念,传承地方优秀文化传统,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比如,设计师可以挖掘当地的历史典故和名人经典,总结、归纳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核,并将其合理、恰当的运用到设计改造工作中,赋予公园景观艺术性和文学性色彩,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四、结语和思考
城市公园景观的改造设计要求设计师树立科学的理念,将时代特色和城市发展要求贯穿在设计工作之中。同时,要立足于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彰显公园景观的文化底蕴。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地理位置等方面,合理引进多元化的绿色植物,美化公园景观,净化城市空气。合理划分公园景观的功能区,提高公园的层次感,实现各区域功能的最大化,打造和谐、宜居和舒适的城市环境,提高社会公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提高城市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