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信的叙事者”:电影《无双》的叙事策略分析
2019-01-28福建师范大学350000
(福建师范大学 350000)
近几年,香港类型电影的消沉使得香港本土电影在香港电影市场屡屡受挫,根据香港影业协会的统计,2016年度上映的中外影片数量均有上升,然而票房收入为1,947,596,448元港币,相比2015年度1,986,449,621元港币的票房,10年来首次出现1.96%的下跌。2017年度首轮上映影片总数为331部,香港电影占53部,非港片278部,票房总收入为1,853,957,566元港币,较去年同期1,947,596,448元港币的票房,跌幅为4.81%。1看似曾有“好莱坞”之称的香港电影业风光不再,影迷中甚至掀起“香港电影已死”的说法。实则,在香港导演北上与香港电影转型的阵痛期中仍可见香港本土电影的坚守与创新。2018年由香港金牌编剧庄文强指导的警匪电影《无双》掀起了无数港片影迷对《无间道》系列的回忆,“香港电影回归”再次成为了热议的话题。《无双》是曾编剧过《无间道》系列、《窃听风云》系列的庄文强经过十年磨砺而打造出的“钞级大骗”。采访中庄文强说:“我觉得做伪钞跟拍电影的工作很像,因为我们都是在做假,而且我们追求的都是怎么样做假做到非常真。”2在这部电影中导演真正做到了“做假做得非常真”,他利用“不可信的叙事者”与影像的“想象”将观众带进了一个被层层编织的迷网中,通过观看视角的偷偷转移完成了一场罪犯欺骗警察与导演欺骗观众的超级大骗。
一、叙事结构:多线与反转
《无双》影片四分之三的叙事由李问、女警官、秀清、阮文的回忆建构而成,四人的回忆中李问叙述的则占据了三分之二。李问(郭富城饰)因伪造假钞被带回香港警局,在女警官逼问的形势下,李问在警局向警察叙述了“画家”的故事。女警官、秀清、阮文,分别是主动式的自我回忆,将过去的一段相关往事自我回忆。因此,李问被迫的叙述与女警官、秀清、阮文主动的自我叙述不同,在精神状态正常的情况下自我的回忆叙述一般为真而被迫的回忆叙述处于外力的原因则有可能被编造而为假。也就是说,在以李问为主其他三人为辅的多线叙事中,即使辅线为真而主线却是真假难辨。影片中主线的真假取决于叙事者李问,他到底是逼上梁山还是十恶不赦,到底谁是“画家”,一切问题都要在李问的叙述中找到答案。然而影片之所以变得难懂的原因便是:李问是一个不可信的叙事者。
因为李问的不可信而使影片出现了三次大反转,每一次反转都是对影片之前剧情的颠覆,每一次颠覆又是观众对影片故事之前认知的一次否定。第一次反转发生在当被警察与观众公认为“画家”的“周润发”被按倒在地,原本是警局车队队长的吴志辉顺溜地报出了自己的编号,警察与观众同时明白了自己掉进了李问的骗局。“周润发”根本不是“画家”。第二次反转,毁容后的秀清拿下了面罩看着那张自己完全陌生的脸,然而这张脸却是观众所熟悉的,原来秀清不仅名字换成了阮文,面容也变成了阮文。那个去警局带走李问的不是阮文而是整容后的秀清。第三次转折,女警官将李问的照片递给真正的阮文,而阮文只记得他是自己曾经的邻居。原来,李问不仅编造了画家的故事还编造了自己与阮文的爱情故事。
真假不明的多线叙事,颠覆影片认知的反转剧情,导演以复杂的叙事结构重现了香港警匪片的烧脑与精彩。
二、全知视角与限制视角
李问以回忆的叙述方式建构一个关于“画家”的故事,这种倒叙式的叙事策略本身就是个人化的。影片内外,除作者庄文强外拥有全知视角的还有李问。警察、秀清、阮文、观众,都成为了站在限制视角的被李问蒙骗的观众。影片开头,李问被带进香港警局,在警察的指控下,李问是一个知道“画家”下落的协同作案的罪犯。警察几次言辞凿凿的逼问李问“画家”的下落:“剩下两个没死,你就是其中一个,另一个就是你的老板‘画家’,他身份不明,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他的资料。”“告诉我‘画家’是什么人?知道为什么全世界都没有他资料吗?因为他干净,有一点怀疑就会杀人灭口。”此时,观众已与警察的指控达成了认同,而当李问开始回忆“画家”的故事时观众与警察知道得一样多,观众与警察处在了同一视角。也就是说,观众与警察在李问所叙述的回忆中看到的与知道的完全一样,观众与警察都认同了“周润发”就是“画家”。导演将观众视角与警察视角重合,达成剧中人与剧外人的双重认同。因此,当警察发现真相并非如此时,在影片之外的观众与警察同样惊叹:“我被骗了!”。警察被李问的假供词欺骗,观众被导演的叙事策略欺骗。在谈及影片叙事时庄文强在采访中说:“我不会用一个俯视镜头去看结构。这几年我自己写剧本,是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有时设定了一些结构,或起承转合,其实是行不通的,因为假如不对的话,人物会反抗。那么,我还是会顺着人物去写。这个剧本有一个好写的地方是,其实真真正正的人物只有郭富城一个,那我就顺着他来写。”3
影片内如作者一般拥有唯一全知视角的李问,成为几乎整部影片的叙事者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然而这位不可信的叙事者编制出了一个虚假的人物故事,这个虚假的人物故事再通过影片外的全知视角作者与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秀清的共同解构后,还原了案件的真实面貌。
三、以假乱真的影像叙事
英格玛•伯格曼称,电影作为一种视觉手段直接作用于想象,而文学作为一种语言手段直接作用于理智。4影片《无双》中,导演利用观众对影像的想象性,将“画家”幻化成为了“周润发”亦另观众将“周润发”想象成了“画家”。正因为有影像的确认再有标志性明星周润发的加持,才使得占有警察视角的观众完全确信了周润发“画家”的身份。“画家”与“周润发”仿佛成为了电影中两个具有相同意义的符号,所以当揭开真相时观众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震惊感。如果说导演利用影像欺骗了观众,那将会陷入一种悖论,因为电影本身就是在建构一个虚构的故事,而电影影像带给观众的不仅是一个早已建构好的情景还有观众自身因影像而产生的想象,用庄文强自己的话说“电影也是在做假”。
庄文强利用不可信的叙事者李问引导处于限制视角的警察与观众走进骗局,将演员周润发符号性的影像表意增强观众对于“画家”的想象确认,最后,以多线套层的叙事结构将真相层层揭开。影片《无双》终以精妙的叙事策略赢得了观众的信服。
注释:
1.康宁、王法彦.香港电影产业与创作前沿:类型移植与本土坚守[J].电影评介,2018(11):10-14.
2.佚名.《无双》曝导演特辑庄文强为电影"挑战"印假钞[N/OL].网易娱乐,(2018-8-29)[2019-4-1].http://ent.163.com/18/0829/11/DQCEGSLO000380D0.html.
3.Mr.Infamous.专访导演庄文强:其实,李问是我。[N/OL].豆瓣电影,(2018-9-29)[2019-4-1].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676823/
4.杨远婴.电影理论读本.[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