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魂腔及其衍生剧种探析
2019-01-28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音乐系26658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音乐系 266580)
“拉魂腔”在一些地方也叫“怡心调”,是流行分布在苏、豫、皖、鲁四省交界一带的地方戏曲。拉魂腔名字的由来民间有很多传说。通常有这么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唱腔婉转动听,魅力无限,能够“拉人魂魄”,以富有特色的花腔和独一无二的拖腔翻高而有别于其他剧种,这使得它的感染力极强。拉魂腔盛行的区域人们常说“拉魂腔一来,跑掉了绣鞋,拉魂腔一走,睡倒了十九”的民谚,足可证明它的勾人之处;另一种说法是拉魂腔名称源于其“腔调”,因艺人除唱此腔调外,也唱“端公调”,为人家开财门、请神、招魂等,故名拉魂腔。徐州的地方志记载,以前这种地方剧种被称为“肘古子”,慢慢的才转为“拉魂腔”,它的形成发展受到了肘鼓子“姑娘腔”、锣鼓统子(花鼓腔调)的重要影响。
拉魂腔流传在黄淮区域,受到这一区域语言、习俗、民歌、说唱、曲艺等因素的影响,后来形成了拉魂腔南路、东路、北路、西路、中路、五大体系。山东省郊城、江苏省连云港、海州、淮阴视为东路。安徽省宿县、蚌埠、滁县一带称为南路。西路是安徽省蒙城、涡阳,河南东北的部分地区。北路为山东境内临沂、郊城、苍山、枣庄、滕州一带。中路为徐州、沛县、郑县、新沂以及安徽北部砀山、肖县一带。上世纪50年代,受中国戏曲改革浪潮的强烈影响,在政府全国普查剧种推动下,1953年徐州市柳琴剧团成立前拉魂腔被称为“柳琴戏”,1954年江苏省把拉魂腔正式命名为“淮海戏”,1952安徽省把拉魂腔正式命名为“泗州戏”。这样在20世纪中叶拉魂腔就衍生了柳琴戏、泗州戏、淮海戏三个剧种,也被人们口头称之为山东的柳琴戏、安徽的泗州戏、江苏的淮海戏。
下面,笔者将就柳琴戏、泗州戏和淮海戏三个剧种进行分别进行探析。
一、柳琴戏
柳琴戏是拉魂腔衍生剧种之一,唯一纵跨苏、鲁、豫三省行政区域的剧种。被列入世界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清道光至建国初,柳琴戏曾有过“四平调”“肘鼓子”“拉魂腔”“拉后腔”“拉花腔”等不同名称,因用柳叶琴伴奏,也称“柳琴书”,柳琴戏这个名字直到1953年才定下来。柳琴戏在得名的同时,原有拉魂腔的班社制陆续改制成为剧团。
柳琴戏的声腔及表演形式的来源众说纷纭,大多认为是单声腔剧种,柳琴戏流传在黄淮区域广为人知,从地理环境上看,黄淮区域又是南北区域的过渡区,使得北方戏曲高昂的板腔体音乐与南方以五声音阶为主的婉转的曲牌体在此交汇,因此柳琴戏的声腔风格既有北方的高亢又有南方的婉约。
柳琴戏的角色行当,曾有自己的专用名称,如大生、小生、小头、二头、老头、老拐、勾脚、毛腿子、二脚梁子、奸白脸等,柳琴戏发展到今天,因受到京剧的影响,角色行当的叫法,基本与京剧吻合。柳琴戏的身段婀娜多姿,有“凤凰展翅”“踩席头”“蹉四步”“门腋窝”“压花场”“顶碗”“提灯影”“鸭子扭”等。柳琴戏多用苏北方言,地域色彩浓郁,唱腔丰富多彩,和泗州戏发音相比更为委婉、柔和。柳琴戏唱腔有基本腔、色彩腔、民歌小调,唱词起初唱的都是“篇子”,后形成自己的特点,主要格式有“娃子”“羊子”“狗撵狗”等。
柳琴戏的传统剧目有将近200个。可分为三大类:神话戏有《五姐下凡》《二堂救子》等;生活戏有《喝面叶》《老少换》等;袍带戏类有《大小鳖山》《西岐洲》等。除此之外,柳琴戏还有大量的连台本戏,如《银河走国》《金镯玉环记》《薛刚反唐》等。五十年代后半叶,由于全国戏曲行业百花齐放,有较大影响的剧目被搬上舞台并推向全社会,如《状元大更》《灵堂花烛》《喝面叶》等。特别是江苏省柳琴剧团的《大燕和小燕》赴京参加建国30周年的献演。该剧后来被拍成戏曲艺术片在全国公演,让更多地区的人们认识、了解拉魂腔柳琴戏艺术,也标志着柳琴戏艺术发展进入了辉煌鼎盛时期。
二、泗州戏
拉魂腔衍生剧种泗州戏,与柳琴戏、淮海戏相比是淮海地区拉魂腔的南派。因泗州人多唱拉魂腔而得名,这也是泗州戏名字由来的渊源。泗州戏也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泗州戏以哭腔为主,主要来源于生活中人们悲伤时候的拖腔,高兴时的唱腔主要来源于生产号子,演唱时多用皖北地方方言,板式有行板、快板、慢板、垛板、散板。乐器柳琴作为头把弦,其次是高胡、板胡、二胡、三弦、月琴,武场以板鼓为主,其次大锣、小锣、钹镲、和柳琴戏主要不同的地方,因地域不同,方言差异发音上有所变化,柳琴戏唱腔稍微柔婉一些。
泗州戏的演唱极具有浓郁的生活和乡土气息,表演起来活泼、欢快,融入了花鼓、跑驴、跑旱船等民间歌舞表演元素,最具有代表性的表演形式是“压花场”,学唱泗州戏必须从压花场开始。压花场又分为单压和双压,单压是一男一女,双压是一男两女对舞对唱;单压的路线有随意性,双压则一般走对称线。这些特点与衍生的其他剧种有明显区别。
泗州戏是根植于民间,柔和了民间多种音乐元素形成的板腔体戏曲曲种。唱腔非常自由,在一定基调的旋律基础上,演员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和剧中角色感情的变化,灵活掌握节奏的快慢。这也是泗州戏不同于其他地方戏剧独特的地方,有的演员为此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
泗洲戏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唤起民众共同参与、宣传抗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排演了《打张楼》《黑凤英》《减租减息》等剧目。1954年安徽省代表团带着泗州戏四个剧目,《打杆棒》《拦马》《拾棉花》《结婚之夜》参加上海举行的首届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了一致好评,《拾棉花》还被拍成了电影,1957年“五一”前夕,泗州戏代表团首次进京汇报演出,5月6日晚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张治中、郭沫若及梅兰芳在怀仁堂观看了泗州戏演出,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郭沫若称赞“它是淮北人民的一枝花”;泗州戏中的“压花场”这一舞蹈部分得到了梅兰芳的特别称赞,在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中还未见过,说它是泗州戏的艺术结晶,值得学习。
三、淮海戏
淮海戏,也是拉魂腔的衍生剧种。主要流行于拉魂腔东路部分的农村,上个世纪50年代在政府戏改工作的倡导下,整理搜集大量的拉魂腔资料,创演一些淮海戏剧目,逐步走向规范化,从开始着眼的农村走向城市。曾在华东大地影响热烈,据《戏曲志》记载:“1954 年因参加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淮海小戏由江苏省文化局定名为‘淮海戏’”。属于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淮海戏是单声腔剧种,属拉魂腔声腔体系的东路。史料记载,在清朝乾隆年间,海州一带流行的由秧歌号子发展而来的“太平歌”和“猎户调”,经传说中的丘、葛、张(杨)三人将其加工润色为“怡心调”,也就是现在的拉魂腔。因淮海戏用三弦伴奏,故名“三刮调”。最初为一人演唱,后来演变为两人,一人既打板又唱唱完结尾处带一拖腔、一人弹。曲目多为反映农民生活的有故事情节的“篇子”,如《说媒》《走娘家》《劝嫁》等。演员开始分工有生、旦、丑,并以男扮女,可一人多角,并兼演奏。唱腔渐分男女。男腔有“金风调”,女腔有“二泛子”。旦角的“扭”,生角的“手”,丑角的“走”,以及手绢、扇子表演,已俱初步形式。这一时期为淮海戏的“三小戏”时期。
据考证,清光绪年间,随着女演员的出现,并向其他戏曲的学习借鉴,如吸收其唱腔、剧目和脸谱,模仿其表演程式,使淮海戏在艺术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淮海戏增加了一些新的唱腔如“十里好风光”“喜调”“悲调”等,并把这些新腔融合到淮海戏剧目中。解放后,淮海戏积极创演了一批新的剧目如:《拾秸头》《催租》《借驴》《姑嫂看画》《湖上春风》《海花》等。改革开放以来,淮海戏艺人及传承人他们不断为淮海戏的传承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拉魂腔和人们的感情之深厚它来自民间,更服务于民间,这是历代拉魂腔艺人的价值观和艺术精神。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对如何在传统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为其他戏曲的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和方法。拉魂腔的衍生和发展,充分体现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在服务大众的过程中规范、发展、创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