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然与实然: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思考*
2019-01-28袁秀
袁 秀
提 要: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固本的基础工程,红色文化在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从内容与形式上是应然的优质资源,但是却遇到了实然的“困境”。如何拓展红色文化融入的实践路径,打通应然与实然的通道,需要充分挖掘和提炼蕴涵在红色文化历史资源中的红色元素,通过红色资源产业化、红色文化品牌化、红色传播多元化、红色旅游人本化与红色基地专题化等,多措并举,构建适时性的红色教育内容、方式与方法。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挖掘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深厚滋养,将其转化为充实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常态化的思路、目标与方式方法,成为实践养成的必然路径,不仅是优秀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的时代回应,也是红色精神内化为群众行为规范的有效方式。
一、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应然逻辑
红色文化作为以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形态,所凝结的理想信念、道德操守、价值追求与坚定信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思想文化源头。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文化产物,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应然的逻辑同一性。
首先,二者具有理论的同源性。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来源上是一脉相承的文化形态,二者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孕育形成的精神产品。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特色文化形态。它包含着一系列的革命文献、文物、革命歌曲和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根据地、革命领袖人物故居以及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主要表现为物化形态的物质资源和精神形态的文化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展现的是具有时代性与先进性的文化产品,实质上是对红色文化形态的继承发扬和发展升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是红色文化所包含的以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表达了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美好理想的愿景,这些又全部蕴含于红色文化之中。红色文化传承了革命先辈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展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中国民众的精神风貌。一定程度上说,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呈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二者又同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效载体。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能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培育践行。从精神形态而言,红色文化所凝结的理想信念、道德操守、价值追求与坚定信仰,包含着爱国、爱党、爱军、为人民服务等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资源。从物化形态来看,革命文献、革命文物、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革命领袖人物故居等是红色文化的物化形式,这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特有的思想养分。红色文化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资源与重要素材。
其次,二者具有价值同向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觉肩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并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自觉推进民族的现代转型与创造性的复兴。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文化创造与文化实践都证明了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层面的同向性。
在价值目标方面,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高度契合。近代以来,在连续不断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农民起义、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相继失败。中国究竟向何处去?仁人志士最终在西学东渐的思潮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将此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武器,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解放的道路。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道路历程的生动写照,数以万计的革命先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中国革命的浪潮中,他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最终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坚定价值目标的引领下,完成了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为了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国家强起来,中国共产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决策。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蓝图得以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景象已然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准则蔚然成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生动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并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目标付诸具体实践。
从价值功能而言,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同向合一。一部红色文化史,也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红色资源本身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红色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借助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更为广泛与有效的传播。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与近代历史教育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和信念的基本要求。通过对红色文化的研究,推出反映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作品,展现革命时代优良革命传统,弘扬主旋律的优秀艺术作品,是让人民群众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形式;通过打造红色基地,推出红色旅游线路,让人民群众置身红色旅游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和传播红色文化的正能量,让参观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熏陶,使红色旅游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课堂;通过在重大节庆日组织集体活动,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到革命纪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庆祝仪式,充分挖掘了革命纪念地中所蕴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传统,发挥红色文化的德育价值和作用,切实将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深度融合。
二、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然困境
从理论上来说,在众多特色资源中,红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优质资源。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人民为本、开拓创新、团结民主、自警自律、顽强学习等红色精神,这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高度同一,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是时代主题与中国梦的精神构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旨归。而从现实状况来看,红色文化的融入又存在着“优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实然困境。
一是红色教育内容滞后。当前,红色教育在凝聚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怀、讲好爱国故事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滞后、创新不足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如红色教育的确在某些层面仅仅停留在一般性的宣传教育状态,仍“以不变应万变”的课堂教学模式面对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枯燥的说教与呆板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的功能。另外,在红色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红色文化的传承方式与方法吸引力较弱,有时“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步伐。比如相较于网络语言,讲解词显得有些过于“正式化”,在年轻人看来缺乏创新。在一些传统的文物博物类、革命历史纪念类的展馆中普遍存在着“有的展览多年不变;有的解说艰涩难懂;有的摆放山寨文物,未真实再现历史遗存,很难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感知爱国故事、历史文化的魅力”①《讲好爱国故事,发力何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状调查》,半月谈网,2017年8月11日。。在红色教育中,体验式教学旨在让参训学员以亲身感悟升华内心情感。“重走长征路”“重走挑粮小道”“重走转战路”“重走赶考路”等体验实践项目成效显著,受到了学员的广泛好评。然而,经过几年的实践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及不足。如课程针对性欠缺、现场真实感不强、教学内容单薄、协调性不够、课程更新不及时等等。
二是红色资源应用不充分。红色资源融入中存在着突出的“三有三无”现象,即“有开发无整合”“有意向无动向”和“有组织无长效”。“有开发无整合”,红色资源开发存在地域切割模式,未能使红色资源连成一片形成应有的教育优势,难以发挥整体效应。单地单景的模式使多地呈现出“当天来当天走、留不住游客”的现象,红色旅游往往局限在观光旅游的初级阶段。“有意向无动向”,在红色文化的讲授形式中,往往比较注重组织参观革命遗址、观看实物、瞻仰烈士陵园等形式,而忽视了红色文化内涵的延伸与时代意义的提炼升华。这使得受众易受外在表现形式与周围环境影响,产生学习、研究、宣传红色文化的意向与动力,但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慢慢又消减意向,未能采取实际行动学习、弘扬与践行红色文化,可以说是有心动而无行动。“有活动无长效”,是指对于红色文化的研究、传播、践行,多是在时间节点进行的一些庆祝活动,组织者策划方多为短期行为,缺乏长期的制度保障。“有组织的来,无纪律的看,少收获的走”成为了一些游客的内心写照。
三是红色资源保护意识淡薄。有些地方对红色资源的认识不足,粗放型开发严重,保护意识淡薄。由于缺乏资金或者因公改建,一些有着重要纪念意义的旧址或建筑物有的被拆毁,有的改得面目全非,有的破烂不堪,失去了原来的味道。比如在长征途中,红军的标语、板书、石刻多散落在农村,有些农民缺乏对红色资源的保护意识,在农房改建、搬迁中很多标语不复存在。还如当年中共中央领导人沿途转战入住的旧址中,用过的物品及住过的房屋,一些仍在当地百姓家中随意摆放,不少物品没有收集到当地的纪念馆,有的房屋只是挂了一块牌匾,没有切实保护起来。此外,当年亲历战争岁月的一些老红军、村里的干部等,这些人的口述史料也没有进行及时的抢救,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另一方面,有些红色景区则是城镇化、商业化气息过浓。一些红色景区原生态历史环境破坏严重,成为了被高楼大厦环绕、钢筋混凝土包围的“孤岛”,外围搭建的设施太过违和,对红色景区的原生性保护不力。
四是红色文化认同危机。所谓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①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换句话来说,文化认同是人们对于文化的价值接受或认可,在此基础上,内化成某种理想信念和行为约束所产生的内在力量。同理,红色文化认同就是指人民群众对于蕴含在红色文化内部的价值接受或认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等方式将其价值内化为自身理念,并指导自己的行为,规范价值判断,从而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面对价值观多元的复杂背景,当下红色文化认同的确存在着这样几种论调。如红色文化过时论:少数人没有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的“补钙”固本功能,而是认为红色文化是特定时期的产物,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了,物质文化不断丰富,再谈艰苦朴素“过时”了。红色文化质疑论:有的人讲,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贪官落马,而这些官员都是接受过红色教育的,有的官员甚至是在革命老区主持工作的一把手,平时耳濡目染红色元素,“甚至是在红缸里泡大的”,应该有着“天然免疫力”,为什么仍然大贪特贪,是不是红色文化没有鞭策的作用了。红色文化淡化论:调研中发现,有少数的受访者对“红色文化”概念理解模糊,特别是年轻受访者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相对较少,有的人甚至认为“了解不了解无所谓”,有的年轻人,甚至是共产党员,连基本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和红色文化经典都没有通读过。红色文化失语论:不少人表示,当下红色文化话语存在失语的窘境。红色文化相对于现实生活,的确不是一个生活空间,无法直接引起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共鸣与体验。看红剧、听红歌有可能在他们中间仅仅成为了过场,成为了文化符合,在他们的话语空间,红色文化无法占领高地,失语、无声现象的确存在。
五是红色传播减缓受冷。文化传播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具有吸引力。当前,红色文化在宣传、传播方面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进程减缓、载体遇冷的现象。如解读“教条化”,红色文化产生于硝烟四起的战争岁月,如何将客观的历史真实再现于我们的解读与传播之中。在对红色历史、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的宣传中,往往呈现出一种教条化的解读,程式化的宣讲。内容往往偏政治化、形式化,缺乏生动的事例,更少有接地气的、大众化的讲解与喜闻乐见的形式,最终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传播“共性化”,红色文化传播受众面广,传播过程中未能做到分众化与精细化,语言特点及传播方式较为单一,不能很好地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产生“共情”。在群众看来,政治化的宣传、节庆日的仪式、官方的解读、体验式的学习是红色文化宣传的常用形式。而运用文学艺术等手段讲好红色故事、挖掘红色文化题材创造出艺术作品、结合新型媒体推出红色客户端等方式并不多见,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传播途径如公众号、朋友圈、抖音中红色资源的渗透仍需加强。
三、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路径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原真的、革命的文化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质资源,应该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政育人的功能与价值。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应然与实然的冲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除了通过将红色资源融入于国民教育的内化路径之外,更加需要切实践行,通过实践养成,使红色资源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常规性教育、群众性教育及主题性教育的优质载体与天然凭借。
(一)红色文化产业化,提升红色产品竞争力
创新红色产业发展机制,是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群的关键。要通过现代文化产业管理模式的构建、科学人才机制的运行、调动社会资金参与、融合红色资源,形成红色产业的集群效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建立联合“供给”机制,有效提高红色文化产品竞争力。
一是建立现代文化产业管理模式。“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是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政府要转变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市场调配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转垄断为监管,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产业管理模式。积极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制定相关的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制度,探索制定有利于促进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方面的现代管理制度如金融财税等。二是建立科学的人才机制。人才资源是红色文化产业群发展的核心要素。打造红色文化产业的复合型人才是红色文化产业群发展的重要支柱。要通过细分不同产业、不同环节的具体需求,采取专业院校、职业教育、在职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红色文化产业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广泛调动民营资本。资金是红色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物质保障,一方面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加大重点事项的财政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将更多社会资本引入红色文化产业之中;从而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机制。四是整合红色资源,产生群聚效应。条块分割、各管一块的弊端,导致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频频出现利益纠纷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掣肘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进度与规模。要突破行政区划和行业界限的限制,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对各区域的红色资源与产品进行整合,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建立有利于协作双方的红色资源联动发展机制。
(二)红色文化品牌化,增强红色基因影响力
品牌来源于产品,它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标志,而且是产品的质量、性能以及消费者使用的可靠程度的集中体现。成功的品牌能够扩大产品的竞争力与影响力,红色文化产品同样应该遵循市场规律,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增强红色基因的影响力。
一是围绕特色塑造品牌。当今红色文化产品竞争日趋激烈,产品设计和营销手段等技术上的差距越来越小,产品的开发形式也存在过于程式化、趋同化的状况。各地应采取差异化战略,根据本地的发展背景、资源基础、目标定位,在立足本土特色、发挥区域优势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自身的文化潜力,突出差异性和独立性,打造不易被复制的核心产品。二是挖掘内涵提升品牌。要加大对红色文化的挖掘力度,在革命文化内涵的合理选择与科学发掘上下功夫,力求将革命文化中最本真的精神品格发掘出来,将其外显,使之物化,并通过系统的信息传递,使人们目睹、耳闻、心悟、神会。三是大力宣传打响品牌。从宣传内容入手,更加体现各自特色,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红色产品。充分利用数字化媒体(网络媒体、电视媒体) 的宣传优势,将红色产品信息分类编辑,整合发布,使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能够快速、便捷、准确获得资讯。与此同时,要积极参加旅游节、文化节、交易会等活动,主动召开举行新闻发布会、红色文化研讨会、红色资源推介洽谈会、红歌会等活动,全方位宣传推广红色产品,逐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充分发挥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优势,统筹规划,对红色产品的品牌进行联合宣传,形成更为有效的宣传推广合力。
(三)红色传播多元化,营造红色教育大环境
利用线上与线下、传统与现代、文本与图像等多种传播渠道,输送红色文化正能量,传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达润泽心灵、滋养精神、引领风尚之功效。把党性教育和道德教育作为红色教育的必修课,培厚红色教育落地生根的文化土壤,使崇高理想信念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一是讲好红色故事,成风化人。积极推出系列反映本土的人物传记、故事汇编、艺术作品,讲实话、抒真情,讲好革命故事,打造红色教育的生动教材。积极进行文化艺术创新创作,从不同的社会阶层、行业、区域入手,全面宣传、倡导主流价值观,让主流文化成为全社会的主导文化。二是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多开发红色教育基地,打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载体。深入挖掘革命遗址、纪念场馆的教育功能,进行经常性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干部群众零距离接触红色文化,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让红色基因在常态滴灌中融入干部群众血脉之中。三是重温红色足迹,动情动心。要将重温打造的感性体验与理性升华相统一,使游客在走、看、听、悟中接受革命精神和理想信念教育,从历史和现实的对接中找到中国共产党人崇高信仰的根基,升华理想,坚定信念。正如南京溧水白马镇李巷一样,“描绘出了自己的‘专属红’……创新地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逐渐形成自己的口碑和品牌”①《红色旅游体验感创新:让“参观者”变为“参与者”》,搜狐网,2018年7月12日。。四是打造红色网络,增强实效。红色文化教育要建立红色文化主题网站,系统性、深入性、全盘性整合网络红色资源,打破地区壁垒,盘活全局,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全国范围内互补共享。设计红色平面网站,切实有效地转化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菜单式的学习内容,点单式的学习需要有效对接。把网站建成虚拟的教育场所,充分发挥网络的媒介、载体功能。让红色教育转化成为一种开放式、自主式的学习过程,由灌输到自由汲取,由被动到主动认知。
(四)红色旅游人本化,彰显红色精神新活力
红色旅游是进一步激活红色资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形式,也是铸就理想和信念的重大文化工程,还是致富一方、推进发展的经济工程。然而,红色旅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据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讲:一是红色文化内涵彰显不足;二是有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贪大求洋,动辄投入上亿甚至数亿元,偏离了红色旅游的主题;三是有的地方盲目规划和建设,破坏了红色遗产的原生性和完整性,降低了真实性。”①尹卫国:《红色旅游不能偏离主题》,《人民日报》2014年4月21日。红色旅游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一种“软性”的渠道和平台,更应当注重其人本化的开发,更好地发挥红色旅游的教化功能。
一是提升红色旅游竞争力。据统计,“自2004年以来,我国红色旅游人数累计超过50亿人次,年均增长16%,高于旅游业增长率”②尹婕:《红色旅游不可走偏》,《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3月19日。。红色旅游如火如荼,红色产业成为了地方不可或缺的经济增长极。各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要在摸清红色文化资源的存量、分布,以及对其的评估和可开发利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联合起来,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在各区域之间建立起“资源共享、区城合作、线路对接、效益共赢、共谋发展”的开发利用模式。二是突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设计展示内容时,要打破原有“见物不见人”的陈列方式,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典型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活动、行为,贯穿整个展示之中,从而进一步提升展示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在红色景区的展示形式中,要彻底改变“画像+文物+文字”“纪念碑+纪念馆”的单调文物陈列模式,充分利用多种先进手段,紧跟市场和消费者的消费口味和消费习惯,采取原景再现、动态展示等方式,增加视觉、听觉、触觉的冲击力,使展示更具吸引力,也使受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此情此景”,达到进一步提升教育目的的效果。三是增加互动项目。随着红色资源开发的日趋成熟,红色文化产品作为一种商品也接受着来自消费者的种种检验。因此,应该将参与性、体验性放在红色文化产品开发的突出重要位置,通过针对不同人群的多层次旅游诉求,开发各类体验式产品和项目,进而提高游客的兴趣和感性认识,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人们的相关知识和理性认识。
(五)红色基地专题化,夯实红色文化主阵地
革命圣地和纪念馆有着很好的教育功能和感化功能,如何更好地发挥红色教育功能、夯实红色文化阵地是当前基地建设的重要任务。创新发展老基地、联合打造大联盟、开拓时代新平台,使红色基地专题化,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
一是深挖原有场馆红色教育资源,焕发时代活力。打造针对性强的红色教育基地,增强红色场馆的吸引力与凝聚力,让更多人接受红色洗礼。因势利导,深挖其内在的教育资源,盘活潜在的红色基因。结合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主题,利用重要节庆时机,适时统筹开发原生性的红色资源,寻找红色资源与时代价值的最佳结合点,将“固定”的教育资源转化为“流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课堂。二是形成红色基地同盟,打破地域界限,形成“1+1>2”的放大效应。打造全国性、全省性的红色基地联盟,统筹规划红色资源,形成“一盘棋”的整体效应,打出凸显地方特色的“组合拳”,同时完善适时性的教育内容,最大限度地调配资源,形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合力。三是组建新的红色基地,打造适应时代需求的文化平台。在“旧”基地推陈出新,创新方式方法,发挥积极效能之外,还要创建适应新时代变化的“新”基地。让“新瓶”装上红色的“历史陈酿”,散发醉人的“红色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