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忽如归》到《因为有情》
——戴小华中传行暨“海外华文文学助力文明”对话

2019-01-28乐琦,戴小华,王红旗

名作欣赏 2019年22期
关键词:华文散文

时 间:2019年5月22日

地 点:中国传媒大学大阅城

主持人:乐 琦(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对话人:戴小华(马来西亚华文文学作家)

王红旗(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汤 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数字信息室副主任)

张勇耀(《名作欣赏》主编)

乐 琦:

“文学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戴小华女士在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世界华语传媒领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是人文交流的典范。戴女士的头衔很多,曾任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总会长、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及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戴女士至今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及马来西亚结集出版个人专著24本,编著53本。戴女士此次访华,是应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的邀请,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就“文化旅游与人民交往”主题进行发言,并应中国作协的邀请,参加“文学助力文明对话座谈会”。中国作协的座谈会2019年5月16日召开,作协主席铁凝指出:“世界渴望进一步了解中国,中国有意愿把自己的经验和情感传递给世界;同时,中国也需要深入了解世界,吸收借鉴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的确,亚非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多彩而独特的文化,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几千年来,文学和文明、文学和文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今天我们乘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东风,邀请戴女士和几位学者到中国传媒大学,深入探讨“文学助力文明对话”问题,是以文学对话的形式践行亚洲文明论坛在中国大学校园的延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研究戴小华作品中的家国书写,可以拓展华文文学研究,同时也有助于了解海外华人的真实心理状态,加强海外华人与国人的人文交流。马来西亚华文文学是新马华文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与创新中,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戴小华女士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作为马来西亚华文文学领袖,她身体力行主编的《马华文学大系》,为后人研究马华文学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珍贵资料。

戴小华的特殊经历和人生体验使得她的创作具有独特的审美体验。研究戴小华的游弋式写作状态,分析她在这种状态下创作的作品中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记忆,是对文学中离散理论阐释模式的一种补充。自1987年横空出世的成名作《沙城》,到2017年反响热烈的《忽如归》,再到2019年的最新散文集《因为有情》,戴小华的文学创作,已经走过三十余年的历程。其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都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现有的研究已经涉及她的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戏剧等多个方面。她的部分作品入选中国大学、中学及马来西亚中学语文教材,戴小华也曾多次被马来西亚读者票选为“最受欢迎的华文作家”。《忽如归》被网络票选为2017年上海三联书店十大好书,现在已经是一书难求了。下面就请戴女士讲讲她从《忽如归》到《因为有情》的创作过程和创作心路。

戴小华:《

忽如归》是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历史激流中一个家庭的真实故事。自从母亲在1999年过世,这个故事就开始在我心中酝酿。然而,那时我刚担任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总会长,正在编辑出版《当代马华文存》,接着又出任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会长,需要完成《马华文学大系》。这两套20本共一千多万字的巨大文献工作,让我一直无法定下心来写作。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缅怀往事,是对我最艰难的挑战。因为,往事不堪回首,一提起笔,也有不知从何说起的困难。因为这个真实故事里的幸存者多是守口如瓶,不愿提及;而罹难者又根本死无对证。这种失语的痛苦不只是来自外部的压力,也更是因为当事人内心驱之不去的创伤。所以,我时写时停,甚至在书写的过程中,眼泪经常会不受控制地流下来,有时甚至难以为继。

还好,著名的资深出版人李昕不断催促我鼓励我,他说,许多人写回忆录,是因为人们总是最关心自己,最忘不了自己;而大部分读者 并不爱读别人的自传,也是因为别人的自传与自己无关,除非这个人的回忆录有其特殊性。你的家族史就具有特殊性。因为《忽如归》不仅仅是对自己家族的书写,而是这个家族成员的各种命运,连接着海峡两岸的两个政党半个多世纪的复杂关系,隐藏了一个大时代的流离和集体创伤记忆,展示了不为人知的血泪故事。而曾有着这种岁月的经历者都有职责把他们的记忆用文字书写出来,才不致使历史形成断层和真空。因为,除了有官方记载,也要有民间的书写,这样才容易看清历史的全貌。

文学评论家陈思和教授说:“《忽如归》的独特意义,就在于作者写出了20世纪两代中国人悲欢离合的历史:第一代人为了理想而战争,而分裂,而家破人亡;第二代人又是为了理想而奔走,呼吁和平弥合创伤。这是继聂华苓的《三生三世》、齐邦媛的《巨流河》之后又一部现代民族痛史。”此外,在国际文坛有着崇高声誉的王蒙先生,为了激励我尽快完成这部作品,在百忙中还主动提出为本书写序。这些都令我非常感动。所以,这段历史“不能淹没”的声音一直在我耳边频频催促,似乎不写出来,我的身心就无法得以安顿。何况,我也认为历史的真相需要不断补充,历史的延续需要不断述说,只希望后人引以为鉴,让这段伤痛的历史不再重演。

然而,《忽如归》并不只是述说伤痛历史,而更愿意强调受难者和受难者家属在陷入极度孤绝和悲痛中,有着一股强大的救赎力量,也就是“爱的力量”。这些爱的力量有亲情的、民族的、国家的、宗教的,这些都值得述说。也正是因为这些亲情、正义、信念及信仰所产生的巨大力量,使他们能够迸发出奋勇向上以及超越苦难的决心,为这段冰冷的历史注入一股暖流。所以,《忽如归》不单记录了一个不正义的时代,也同时记录了一个有情义的时代。因而,中国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先生非常感慨书中文字中表现出的“痛感”,他说:“这种痛感非常特殊,非常淡,没有捶胸顿足但又是深入骨髓。”他又说:“《忽如归》书写坎坷却不沉溺于坎坷,书写苦难却又超拔于苦难,从亲情之爱、民族之爱到信仰之爱,层层升华。” 中国社科院学者黎湘萍说:“这是一本以‘爱’反省‘痛’,以‘爱’超越‘痛’,超越意识形态、政治立场与人为疆域与偏见的书。”《忽如归》的核心在于这个“归”字,可以说它在几个层次上串起了全书的内容。寓意父母的回归故土、回归心灵,海峡两岸关系能回归历史、回归文化,最后在历史激流中一切都回归平静。

今年5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因为有情:戴小华散文精选集》,是我从创作的众多散文中挑选和整理出来的,共84篇,记录了我的铭心记忆,和驻留某地所引发的心灵感动。全书分为四辑。辑一:“往日情怀”。在这21篇选文中,除了缅怀已逝的文坛前辈,还记录了予我印象深刻的人与事。《阿春嫂》是我发表最早的一篇散文,此文写于1986年3月。当时看到《南洋商报》主办“记一个最难忘的人”征文赛,我为了纪念为家人服务了半生的忠仆而参赛,没想到竟然得奖。之后,这篇文章又被选入南京大学的课外教材。《戈壁明珠》是1995年到吐鲁番葡萄沟,漫步葡萄架下,见品种繁多的串串葡萄晶莹剔透,有如进入珠宝宫,激动异常写下的文字。此文被选入新疆中学语文地方教材(初中版)。辑二:“因为有情”。在这15篇选文中,是我对爱情、亲情、世情的剖析和感悟。希望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能有所共鸣或领悟。其中《婚姻》一文被选入中国暨南大学预科系列教材(语文);《我的中国梦》则在“侨心共筑中国梦”全球征文赛获得一等奖。辑三:“桑梓之情”。在这29篇选文中,书写了与我有着深厚感情的祖国和马来西亚等地。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所谓“景附丽情”,或许文中都蕴含着我的真情实意,因而《惊识大宝森节》和《寻找失落的伊班族》才能被选入马来西亚中二华文课本内;《松花江的神奇》亦获得中国“徐霞客奖”,又被选入中国《游记辞典》及《20世纪旅外华人散文百家》。辑四:“寰宇风情”。共收录了我笔涉五大洲的游记19篇,是我对所经之地自然景观及人文特点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我以一个地球人的视角,在奇山异水间跋涉喟叹,在历史遗迹前驻足默想;或展现一幅幅瑰丽绚烂的自然奇景,或探求各民族性格及文明的发祥衰落,赋予笔下的游记以历史文化内蕴。整理这本跨越长达30余年时空的文稿过程,其实也是对自我精神世界旅程的一次驻足回首、审视、清理、批判和鞭策。谢冕先生写了热情真挚的序文《因为有情,更因为有爱》。诚如巴金所言:“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情,而是我有感情。”

虽然我从小就喜欢文学,但从来也没想要成为作家,因为当时在台湾写作很辛苦,收入又不高。20世纪50—70年代的台湾处于克难时期,因此,只想大学毕业后多赚钱孝顺父母,所以我修读的都是行政管理和商业课程。后来,我去了马来西亚定居,家里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故,想工作担起奉养父母的责任;然而,台湾的文凭不受当地政府承认,我只好去美国读研究院。在美国学习期间,正好马来西亚一位华裔政党领导人在新加坡涉及“新泛电诈欺事件”(“新泛电”全称为新加坡泛电集团),因而引发新马股市停止交易三天,最后演变成一场马来西亚华人的经济浩劫。出于激愤,再加上亲戚又是做股票的,就促使我及时捕捉住这场在1986年震撼马来西亚全国人民的合作社风暴事件,写就《沙城》。《沙城》不仅在当地华文报章连载,又被拍成电视剧。我就这样进入了文坛。之后我又因《沙城》独得机缘,受到中国暨南大学和南京大学邀请,成为中马两国还未开放民间自由来往前,第一位被政府批准进入中国访问的“文化使者”。这趟刻骨铭心的旅程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动,又促使我写下了一系列的游记散文——《戴小华中国行》《深情看世界》《闯进灵异世界》等,随后的作品以及去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纪实文学《忽如归》都是因为某个人物或某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才让我有了创作的冲动。

所以,我创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才写,而是我的情感受到了某种强烈的撞击和敲打,让我不能不写,似乎不写出来,身心就无法得到安顿。因而我的创作观,其实都会被所看过的书、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及政治局势所影响,这些影响也都快速地浓缩在我过去的创作实践中。或许创作的题材都是自己关心也是当地民众关注的事情,因而受到读者的欢迎。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在20世纪90年代初主办了几届让读者票选当地最受欢迎的十大作家,而我都是高票当选。即便如此,我的内心还是有着困惑、心虚和不自信,因为我非常清楚,受欢迎未必就代表我的作品是好的、是优秀的。

乐 琦:

感谢戴小华女士真诚的分享。第二位发言的是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首都师范大学王红旗教授。王红旗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女性文化与文学研究,致力于呼唤女性的真善美,呼唤女性仁爱品格、独立意识、柔韧毅力以及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意识,用以构建新时代中国女性的文化形象。由她担任旗手的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在中国女性文化创新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就,她创办并主编了《中国女性文化》学刊,中国女性社会焦点系列丛书36部。下面就请王红旗教授就“海外华文文学助力文明对话”这一话题发表看法。

王红旗:

非常感谢乐琦老师的邀请。“海外华文文学助力文明对话”这个话题,非常具有时代精神与人类意识。综观华文女性文学的世界版图,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等实力的逐渐强大,新世纪以来的海外华文女作家群,已经参与到创造人类新文明的实践进程之中。虽然她们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原因千差万别,作品的思想与艺术境界参差不齐,但是,她们从不同层面显示出的鲜明个性,历经苦难、灾难而坚韧独立的精神,创造希望的意志与勇气,攀登于群山之巅的从容淡定,回望初心的自我历史反思,无不令人击节称赞。如果说,一百年前,1919年“五四”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女作家群,被史家誉为中国历史上的“三千年之冠”,那么如今居住在世界各个国家的华文女作家,已经从早期关注自我情感、女性生存发展,正在走向对人类命运的上下求索,成为推动亚洲新文明,以及人类新文明的强大社会文化力量。为我们作讲座的马来西亚著名作家戴小华,正是最优秀的华文女作家代表之一。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为大家简述。

第一,海外华文女作家的文学创作,正在从“故乡”迁徙“他乡”、生命“连根拔起”的生存、情感困境的走出,转向“灵根自植”、自我重塑的“第二故乡写作”。新世纪以来海外女作家以丰富性、多样性的思想智慧与艺术张力,以中西文化博弈与融合的亲历体验,“原乡”记忆与现实经验,“瀚世浮生、绝不迷航的”的文化自信,以“千羽合翼”“万鸟齐翔”的心力凝聚,怀揣生命的激情与梦想,讲述中国故事,重构中国历史,塑造中国形象。并且以平等理性的审美求证,阐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中国人性与整个人类心性之间的密切关系,书写中国形象的新思想、新灵魂与新精神的世界性价值,在世界华文文坛,树起了为“人类共同精神”寻找诗意栖居地的一面旗帜。戴小华的《因为有情:戴小华散文精选集》,与“非虚构”长篇《忽如归》,如姊妹篇血脉相连,在互文、互补与相互引证诠释的过程中延展开去,呈现出其生命全景图式。如果说《忽如归》书写的是个体生命与家国之痛的历史长河,那么《因为有情:戴小华散文精选集》就是河岸上一棵棵缀满真情与大爱的生命之树。两部作品内在的文脉是“爱”,凝聚结构主旨的是“情”,即中华民族至高的家国信仰、英雄精神与人类关怀的情感。

第二,海外华文女作家的创作,由于跨国界、跨时空与跨文化的亲历体验,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多维视野,体裁与题材更加异彩纷呈,有诸多作品更富有卓绝洞见。从体裁讲,不仅有传统的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还有形式多样的新媒体。越来越多的女作家触及影视,承载着一种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反思与启迪。从题材讲,海外女作家作品呼唤“母爱”与生态关怀,重写女性与战争历史,揭示人类最基础、亲密的爱情婚姻之变。可以说,她们把根植于时空宇宙的人类意识,融入自己的精神生命与文学创作之中,以跳跃腾挪的艺术转换,传承“母神文明时代”人性善与爱的万古回响。戴小华在《因为有情:戴小华散文精选集》里谈到,只要有情,世界就不会绝望。从她对自己不同时期散文的分类检视发现,其生活方式具有多样性,交际圈的“生活半径”在逐步扩大。文本分为四辑,辑一“往日情怀”是血缘、族缘、地缘与文缘记事,辑二“因为有情”是跨文化与文明的人类情感问题,辑三“桑梓之情”是母国故园乡情叙事,辑四“寰宇风情”是行走世界、生命历险与文化共鸣。这四辑构成了其生命之树的“四维时空”。其中散文《小玉》,如短篇小说,直入人心的小玉形象,一个“头发蓬乱、脸皮黝黑”的粗壮贫汉,生动诠释了无论贫富、美丑还是地位高低,内在心灵的人性美善,才最值得尊重与珍视。《我的中国梦》中我对“有爱与被爱的家”的渴望,有对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的深情抒发。《永结无情游——姆鲁山洞纪行》里视死如归的蝙蝠群,《盘古选择的这片土地——沧州》里铁狮子的英雄精神,都构成了与小说《忽如归》中人物、事件、风景的情感流动。甚至把母亲遗体从台湾送回大陆故乡安葬的痛苦哀歌,也“浪漫化”为温暖而超验的神性力量和爱的集体唤醒仪式。

第三,海外华文女作家在性别批判、反思与关怀的创作理念和实践中,探索两性平等和谐、互补共生之道。从本质上讲,21世纪新全球化下的“性别”问题,已经成为真正的“人类问题”。海外华文女性写作,不仅是为女性争取权利地位,而且是重塑自我、民族与人类灵魂,彻底改变现存的各种不平等与性别歧视,构建民主平等、世界和平的社会秩序。海外女作家作品表现的家国情怀与人类意识的新境界,启发我们对华文女性文学价值的研究产生了一种新的认知。从戴小华的《因为有情:戴小华散文精选集》来看,它是由家而国、由国而世界以至全人类的精神生命之树。戴小华关注女性的生存发展、爱情婚姻,具有博大而包容的胸襟,其理性、客观与平等的性别视野,更包含“完整的人”的真情大爱。散文《阿春嫂》里,外表丑陋内心善良的女性形象令人肃然起敬,隐含着深切的女性关怀;《女强人》里在对男权意识进行批判的同时更有对女性自我的反思,对女性人格建构提出了自己的理想标准:有自尊,有自信,并能刚柔并济,鱼与熊掌兼得。当然这需要男性与女性共同的爱的意识觉醒,共同推动人类新文明的发展。

乐 琦:

王红旗教授的发言,高屋建瓴,具有极为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极高的理论水平,并能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使我们受益匪浅。第三位发言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汤俏女士。汤女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数字信息室副主任,近年来主要致力于海外华文文学、网络文学、非虚构文学的研究。下面我们来听听汤俏老师对戴小华女士小说《忽如归》的阅读感受。

汤 俏:“

因为有情”是戴小华女士散文集的名称,但我却愿意用它来表达我对《忽如归》的全部感受。甚至可以延展开来说,它其实是贯穿于戴女士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基调,也是戴女士无论作为华人作家抑或马华文化交流大使之缤纷绚丽、大气优雅的一生最根本的底色。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全书以曹植《白马篇》起首,一股苍凉悲壮的慷慨之气自丹田升腾,在这样一种情绪中进入《忽如归》的阅读体验,有助于理解全书的旨归。这部作品以一种非虚构纪实文学的面貌呈现了“历史激流中的一个台湾家庭”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命运,以一家之史连接两岸的离合,照见历史的变迁,最终落脚点在于以爱救赎苦难的家国情怀。陈思和教授评价《忽如归》是“继聂华苓的《三生三世》、齐邦媛的《巨流河》之后又一部现代民族痛史”,那些不为人知的血泪故事落在任何一个家庭或者个人身上都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但戴小华女士始终以一种沉静、内敛、悲喜不形于色的笔调娓娓道来,正如她在访谈中所言:“之所以要费尽心血,查询真相,不在于批判控诉,而是想以自己的方式去接近历史,去触摸伤痛,来努力弭平伤口,以告慰父母的在天之灵。”这里只呈现历史的现场,不贩卖伤痛,不滥用悲情,政治的严酷与人性之复杂透过“非虚构”的纪实性更充分地体现“现实远比虚构魔幻”的真相,而又在命运的苦难间隙里字字句句闪现着戴家人那种“视死忽如归”的磅礴大气和不怨不悱的豁达隐忍,这是母亲传递到我们生命里的基因,也是以燕赵慷慨之地沧州铁狮子为代表的故国文化的基因。正是基于这种以家事辐射国事的复调书写,《忽如归》的“归”落到了实处,这种“归”,不仅仅是父亲和大弟在特殊时代里呈现出的“视死忽如归”的勇毅,也不仅仅是母亲即使隔着海峡相望也一定要回归秀真的乡情,它还是一种家国情怀和民族文化的体认、回归,它是身体的回归,也是灵魂的回归;是家族的回归,也是文化的回归。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家国情怀,戴小华女士不仅多年笔书华夏、躬耕华文文学创作,还身兼马华文化大使的特殊使命主持编纂、出版了《当代马华文存》(十册)、《马华文学大系》等,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和马来西亚之间的文化交流。这一切,都是“因为有情”。

《忽如归》从酝酿到完成,前后历时18年,戴小华女士严格遵照“非虚构”纪实作品的创作原则,坚持无论时间、地点、人物与事件都不能有丝毫差错,为此穿行于大陆和港台地区之间,多次走访当年身处这段历史的当事人或知情人,查阅档案,打捞文献,力求在事件、人物、场景甚至情节上最大限度还原真实,书中披露的大量往来信件、新闻报道等史料,对于我们了解当时台湾的社会政治状况无疑具有实证的意义。王红旗老师评价《忽如归》乃是“以传统史家笔法,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一丝不苟,呕心沥血,追求史实的‘真实’”,可以说是对作者这种求真求实的严谨创作态度的高度肯定。但与此同时,也是难能可贵的一点,戴小华女士并没有将这个题材处理成一种自然主义式的呈现,“非虚构”也并不是所有材料细大不捐的堆砌与累积,在“纪实”与“虚构”之间仍然可以允许、并且似乎也不可或缺的是艺术匠心的凸显,由此作者建立起一种奠基于真实历史之上而又有别于深度报道的艺术真实,作品也同时获得了深邃厚重的思想性和动人心魄的文学性。

有两处情节令我印象深刻。一处是戴女士在文中写到地处马来西亚沙老越的姆鲁山洞蝙蝠出洞的奇观。姆鲁山洞是几百万只蝙蝠的聚居地,每到傍晚时分就有100-300万只蝙蝠成群结队出来觅食,这种景象本来就令人叹为观止,而更令人为之动容的是,由于有老鹰躲在洞口伺机捕杀蝙蝠,所以每次大部队出动之前必有一些蝙蝠作为先行部队出动,主动交付生命喂食老鹰,换来其他蝙蝠的安全。待残存的蝙蝠飞回洞内通知同伴危险解除时,“一条条抖动着、聚拢成黑色飞龙形状的成千上万的蝙蝠”才自洞内蜂拥而出。这种以必死的牺牲来成就弱者的抵抗精神正如易水悲歌,慷慨赴难,舍身成仁。“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大弟以及和他一样在“戴华光事件”中受难的先行者们为了“和平统一”的理想奔走呼号,罹牢狱之灾而九死未悔,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对此泰然处之,毫无怨怼,只默然、毅然承受命运的安排,以爱和坚持来救赎心灵,超拔苦难。戴小华说,“他们只是走在时代巨轮前面的悲剧人物”,即使时光倒流,这仍将是他们的不二选择。这种杀身成仁、舍我其谁的侠义精神,既是戴家父子两代以家国为己任、为大爱牺牲个人的高贵情操的集中体现,也和母亲始终在命运的泥淖中以一颗爱子的拳拳之心对抗风云变幻的坚持阡陌相通。沧州铁狮子身披障泥,毛发皆张,昂首怒目,仰天长啸,整日对海发出怒吼,这种桀骜不驯、百折不屈的精神既深深地渗入了戴家人的血液之中,也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超凡勇气一脉相承。另一处,是另一个世界的母亲找不到回家的门托梦于我。有人不禁疑惑,非虚构作品中出现这样看起来近乎灵异的情节是否合理?其实,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母亲去世后,作者情思萦绕,念兹在兹,梦见母亲是很合乎情理的。而这既体现了作者和母亲骨肉相连、心意相通的母女之情,也烘托了母亲故土难离、叶落归根的桑梓之情,同时也是一代海外华人遭受离散之苦、家国之痛,为追求祖国和平统一理想而砥砺前行的真实写照。渗透于小说中的这种虽置身于冰冷历史却始终暗流涌动的家国情怀,和戴女士在散文《我的中国梦》中所表达的对于中华文化的眷恋之情互相呼应,殊途同归。是为此,戴小华女士说:“《忽如归》不但记录了一个‘不正义’的时代,也同时记录了一个‘有情义’的时代。”这种情,是民族之情,家国之爱,因为有情,乃是大情义。

乐 琦:

汤俏老师的发言,让我们对戴小华女士的《忽如归》,以及非虚构写作有了更多的理解,感谢。第四位发言的是《名作欣赏》的张勇耀主编。勇耀主编不仅是资深的编辑,也是一位优秀的学者、散文作家。对于散文的创作和研究,张主编或许有着她自己的体会。有请张主编谈谈她阅读戴小华女士散文的感受。

张勇耀:

谢谢乐琦。相对于小说、诗歌、戏剧这些文学体裁,散文可以说更能见其为人。如果说在小说创作中作者可以隐于故事背后,那么散文,作者则直接暴露在读者面前。作者在书写所看到的景、所接触的人时,时时都在敞露着个人的识见、情怀、底蕴,等等。因而散文是最藏不住人的一种文体,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也在阅读作者。读《因为有情:戴小华散文精选集》,最强烈的感受,就是一个“大”字。谢冕教授在“序言”中,对这个“大”字已有非常精到的阐释。他说:“戴小华由家而国,由国而世界,以至全人类,她的思路有多广阔,她的心胸有多博大,这就是我所觉察到的戴小华的大美和大爱。在这部散文集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于世界各地千差万别的地域、自然和风俗的敏锐的感受力,也可看到她观察和捕捉细节的精致和缜密,而能够以扩大的心胸包容不同和差异,简言之,即是我所认为的她的文字所流露的‘磅礴大气’,戴小华的表现则是非常充分而独特的。”“大美”“大爱”“磅礴大气”,都深得戴小华散文的核心意旨。如果把这个“大”字再做进一步拆解,我觉得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释读。

其一,大故乡。因为戴小华走出了国门,所以她的故乡,是小时候生长的原生家庭、父母兄弟,是具体的故乡山水、亲戚朋友,也是整个祖国,以及祖国境内的每一个省市乡村、每一寸土地。这种境界的扩大,是使她的故土桑梓情结能够呈现出缤纷多彩特色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她踏上哈尔滨、长城、上海、黄山、泉州、太原、敦煌、长安、丝路等等散发着中国文化独特气息的山水城市时,她的脚都是踩在故乡的土地上,她的心也都是安顿在故乡的清风明月里。她津津有味地描摹着她故乡的山山水水,触摸着她故乡的风俗人情,赞叹着她故乡的奇物美食,是新见也是重温。而当她回到她的居住地,这个宏大的“故乡”在她的身后成为一个整体,是她最美最暖的故乡记忆。

其二,大心灵。这可以表现为一种强烈的现实关怀。戴小华很少关注一己的冷暖悲欢,她关注更多的是“他者”。如她在20世纪80年代为马来西亚华人一夫一妻制及女性的遗产继承权奔走呼吁,如她在马来西亚最早写作的关于股票市场的小说《沙尘》,都体现了一种极强的现实关怀。她的散文同样如此,所以她所写作的内容,既有个体的人,又有群体的事件,还有家国的情思,这在她的散文《澳门回归手记》里有非常清晰的体现。另一方面,“大心灵”也可以用另外一个字来代替,那就是我们常说的“爱”。一个有爱的人,才能兴致盎然、津津有味地书写山水、推扬他人,关注各种现实问题。

其三,大人、大景。可以看看戴小华所写到的几位人物:余光中、夏衍、李敖、陈映真、金庸,等等。她写这些人物,都抓住了人物精神特质中闪光的部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当你看到这些人、这些闪光的精神特质的时候,你自己也就被照亮了。而且这种亮度,正是与你精神相互映照的一种光芒。再看戴小华女士的游记:尼泊尔、曼谷、巴厘岛、珀斯、伊斯坦布尔,华府、巴黎、剑桥、卢克索、红海、尼罗河、埃及、开罗、南非,等等。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她在对一系列大景进行观赏、描绘的同时,她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在不断扩大。

其四,大性别。谢冕先生谈到戴小华的创作“由家而国,由国而世界,以至全人类”,却没有谈到“由女性而超越性别”。《古今词统》中评价李清照“亦是林下风,亦是闺中秀”,正道出了女性创作的一种至境,那就是发挥女性所长,却又不囿于女性性别本身。李清照很少特意强调自己的女性身份,且不说她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的壮言诗,亦不必说她“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样融合了庄子、屈原、李白浪漫精神的豪放词,单说她所创作的中国词史上第一篇词学专论《词论》,纵论柳永、晏殊、欧阳修、苏轼、秦观这些前辈大家且毫不留情,并大胆提出“别是一家”的观点,终生践行,就可看出她是将自己列于其中的,丝毫没有关注和强调自己的性别特征。从性别特征来看,女性对外部世界和心灵世界的感受力更多一些细腻,表述也更容易准确灵动,因而女性散文天然具有的美感更突出一些。然而这仅仅是写作的一种能力,而对外部世界关注的不同、内心情怀格局的不同,是真正使女性创作有所区分的标志之一。戴小华的“磅礴大气”,便与她外部世界、内心世界相统一的“大”密切相关。这其实也给女性的散文创作一种指向,那就是如何将天生具有的敏锐的感受力转化为大气磅礴、格局阔大、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我觉得,非个人有一个大世界,不可能完成。

其五,大笔法。这里特别要提到戴小华散文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她在用一种近乎小说的笔法写散文。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几篇写人的散文,如《小玉》《阿春嫂》,虽是散文,其实都有小说起伏跌宕的笔法,人物性格鲜明生动,人物语言有很强的表现力,分段巧妙,常有关键的句子独立成段,给读者很强的冲击力。而在结尾处,往往戛然而止,留白很大,余韵悠长。戴小华有多年的小说写作经验,这种小说笔法对散文的渗透,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散文文体的一种拓宽。

乐 琦:

勇耀主编的发言,对散文写作的格局以及女性写作有着独到的见解,也启发了我的很多思考。接着勇耀主编的话,我也来谈谈《因为有情:戴小华散文精选集》这部散文集。我认为,这部散文集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自身的范围,一篇篇真实、生动、具体的写实散文以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记录了戴小华生命中的每一次遇见,展示了她的家国情怀与行走轨迹,带领读者体验到一个多元、真实而又丰富的世界,成为连接戴小华和世界华文文学读者之间的桥梁,构成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共欢、共赏与共话。

共欢。戴小华的散文文字有一种简约之美,不晦涩,不深奥,令人愉悦。她笔下的现实主义世界,是美好、欢乐、祥和的,读者不会从她的作品中读到离别苦、批判难,更多的是一种欢乐趣。《杀蛇记》真实地讲述了作者与蛇斗争的经历,一般人对蛇避而远之,作者怕蛇,却居然有四次杀蛇的真实经历,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回味无穷,又增长了生活的勇气与智慧。《小玉》与《阿春嫂》都是作者生活中所遇到的平凡的人,主人公“小玉”和“阿春嫂”相貌平平,过着平凡的小日子,充满了美好与善意。《上海女人》中,记述了作者偶遇的开车师傅对妻子的态度,司机口中上海女人的美与媚凸显得淋漓尽致,让人充满了对美的向往。戴小华似乎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看到的永远都是生活中的真、善、美。

共赏。在戴小华的散文中,游记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桑梓之情”收录了作者在中国的游记29篇,“寰宇风情”收录了作者海外游记19篇。她以一个现代知识女性的目光,将所去之地的自然景观及人文特点付诸笔端,或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或作者彼时彼刻的心声,描绘出一幅属于戴小华的“行走笔迹”,如《家在吉隆波》《岁月无情水有情》《千年风华》《戈壁明珠》《大理之魅》……这些游记,与作者的“行走笔迹”一起构筑了作者想象的中国与想象的世界,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生命体验。读者在阅读中,随着作者的“行走笔迹”共同欣赏、体味大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汇。

共话。《因为有情:戴小华散文精选集》中的很多散文,记录了作者内心深处的记忆和心灵感动。很多作品,是散文,亦是随笔,似乎作者已经形成一种习惯,随时准备着记录下生命中的每一次遇见。作者试图通过文本与读者交谈、对话。《既然爱,何不温柔些》从作者身边的小事入手,告诉读者:“当表现爱时,何不温柔些!”《女强人》《M型女性》《婚姻》《幸福》集中阐释了作者对女性、对婚姻、对家庭的思考,充满着现代主义思辨,仿佛在与读者娓娓道来。《李敖:我将归来开放》《金庸:大闹一场,悄然离去》则通过自己与这些人交往的真实经历,告诉读者不一样的他们,给人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

散文集的点睛之作就是《因为有情》一文。文中列举了“无国界医生”组织、特里莎修女、费朗茨·法农、格瓦拉、蕾切尔·卡逊、卡莱伦斯·丹诺等组织和众多人物,他们的人品、智慧与风范令人敬仰,究其原因,在于“大情”“大爱”。戴老师曾说自己是生活在“三度情间”的人,她说:“在思想上,中国大陆是我的祖先,宝岛台湾是我的父母,马来西亚是我的丈夫。”她的散文集《因为有情:戴小华散文精选集》,正是其“三度情间”的真实体验。整部散文集的灵魂凝结在“情”字。但是,正如勇耀主编所说,“因为有情”的“情”,并不是小情小爱,而是大情大爱,所以给我们很多的震撼。

最后,感谢戴小华女士接受中国传媒大学的邀请来参加这次座谈,也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对话。希望这次对话活动,为“海外华文文学助力文明”的总体活动形成一定的推动,也希望海内外作家、学者能够更多交流,互相促进。再次感谢各位!

①③戴小华:《〈忽如归〉为冰冷历史注入暖流》,《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9月6日。

②王红旗:《用爱“缝合”被撕裂的“家国痛史”——谈马来西亚华裔女作家戴小华的“非虚构”长篇新作〈忽如归〉》,《中华女子学院院报》2018年2月第1期。

猜你喜欢

华文散文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水滴轮的日常拆解与保养办法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杭州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