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推进舟山国际粮油集散中心发展
2019-01-27吴建伟刘万锋李宇芊
□吴建伟 刘万锋 李宇芊
党的十九大提出国家粮食安全发展战略,开启了我国粮食产业健康发展新时代。粮食安全与粮食运输紧密相连,港口运输凭借其运输优势成为粮食物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舟山国际粮油集散中心位于舟山本岛老塘山区域,作为区位条件优越、航道等级高、锚地条件优、码头腹地大的临港大型粮食物流基地,是全省重点打造的两大全国性粮食物流节点之一。新形势下加快集散中心发展,使之成为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粮食集疏运的重要战略支点和保障,对增强粮食宏观调控有效性和主动性,确保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促进粮食流通和加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把握形势,剖析机遇与挑战
从国家层面看,随着“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深入实施,粮食物流业将在进一步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粮食市场、建设粮食物流进出口通道、促进国内供求平衡等方面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也为促进浙江港口“走出去”、扩容国际“朋友圈”,拓展港口腹地、促进产业梯度转移,完善集疏运体系、促进多式联运等方面提供广阔空间和无限机遇。从浙江本省看,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大建设”战略部署,将聚力实施五大建设通道工程,建设义甬舟铁路等一大批交通重大项目,推动以海港为龙头的“四港”联动发展,加快完善高效便捷、多式联运的运输服务体系。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等大能级平台建设也为粮食物流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依托更为完善的江海联运、铁路内河公路等集疏运体系,现代航运物流服务功能会有大幅提升。
同时,由于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国家环保及养殖政策方面调整,粮食下游市场需求降低,粮油行业市场不景气。随着上海港口岸外高桥良友码头、洋山港获批进境粮食集装箱指定口岸,长江深水航道逐步实现巴拿马船型船舶常态化的进出港,势必与宁波舟山港竞争进境粮食的中转集散量。目前,洋山港已开展进口粮食集装箱接卸、中转,绿华山减载平台也已承接部分进口粮食减载中转业务。种种迹象表明,进口粮食集散竞争将日益加剧。
聚焦重点,实施五大工程
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一是优化功能布局,完善码头接卸运输体系。顺应船舶大型化和港口专业化发展趋势,强化宁波舟山港粮食接卸的资源统筹力度,加快调整优化岑港、北仑港区进口粮食接卸码头及仓储设施布局。二是以项目为抓手,加强粮油仓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码头后方仓储设施功能,加强粮食码头后方的仓储及其配套设施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参股合资形式,加强码头与园区粮油加工仓储企业合作,建设一批通风性能好、周转率高、符合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共水泥筒仓(含保税库),配套相应的散粮无缝化机械输送设备,增大粮食上下岸输送能力,以此带动提升码头粮食作业量。
贸易服务开拓工程。一是探索现货交易,打造长三角国际粮油保税交易中心。借鉴浙江海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铁矿石试点交易品种经验,开展粮食等标准仓单交易;探索“交易+融资”集成服务,研发粮食等大宗商品融资货物监管信息平台,搭建银港合作的重要桥梁。围绕浙江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建设的总体部署,注册舟山进口粮食保税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加快以人民币为结算的进口粮食保税交易中心建设;以大豆为主要交易品种,将粮食贸易向上游拓展到国际原粮收购环节,吸引国际粮食生产、贸易商在中心设立“海外仓”。二是强化资源联动,建设国家级进口大豆期货交割仓库。发挥既有优势资源,加强码头与园区粮油加工、仓储企业合作,以进口大豆装卸、仓储为核心,积极对接大连商品交易所、直属检验检疫局等单位,申请设立进口大豆期货交割库,拓展期货交割、粮食保税物流等功能,实现粮食业务由简单的仓储运输向保税仓储、期货交割、价格中心等功能转变,形成码头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集疏运畅通的复合竞争优势。
物流模式创新工程。一是发挥多式联运优势,推进“散改集”运输。近期加强中心码头作业区与舟山综保区码头、甬舟集装箱码头联动发展,积极培育粮食集装箱业务,待箱源达到一定量后,开展码头散改集的可行性论证,推进码头散改集项目落地。二是依托深港资源,转变船舶减载进江模式。依托老塘山五期15万吨级综合码头和20万吨减载平台等深港资源优势,携手和润、中海运等大型粮食、航运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开通美洲粮食生产地到舟山老塘山港区的好望角船型运输航线,提升舟山进口粮食业务量。加快提升“海进江”运输服务能力,推动由单纯沿海二程运输向沿海运输、江海联运和国际一程运输结合型方向转变提升,增强服务集成商的自身服务能力。
信息平台搭建工程。一是以港口为枢纽,构建粮油服务供应链平台。围绕舟山大宗散货运输、江海联运发展,建设辐射长江沿线、连接国内外融合运输、仓储、结算、金融、航运电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粮油供应链服务平台。依托该平台,探索当前散粮采购由粮油企业自行采购变为港口服务集成商采购、运输、配送的模式。二是优化投融资环境,建设公共信息平台。构筑互动、高效、安全、多样的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定期发布企业急需的国内外经济合作机会、跨国经营风险评估等方面的信息。从价格信息汇集入手,以大豆进口为突破口和重点品种,整合国内油料作物市场价格信息,逐步拓展到高粱、小麦、玉米、大米等领域,建设国内粮油价格中心。积极加强与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的信息对接,链接各省现货粮油批发市场信息化系统,建设汇集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价格的信息平台,提升对国内油料作物的实时掌握能力。
重大企业引进工程。积极引入中粮、中储粮、中纺等国家级大公司和路易达孚、托福等世界粮油加工跨国公司落户,带动吸引一批与集散功能相配套的生产加工企业落户,带动民营企业的社会化投资,扩大粮油产品的生产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港口资源效率。同时,加强粮油产业空间整合,集聚舟山以粮油为原料的企业落户中心,并积极推行企业之间仓储、技术、管理、物资、信息、资金、市场等资源有偿共享、优势互补,提高资本集约利用率,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鼓励企业研发低污染、高附加值产品,加大技改投入力度,促进现有粮油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拓展中高端市场。加大功能区内非粮油企业的搬迁或转型,实现中心功能优化布局。
政策护航,强化发展保障
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加强政府在国际粮油集散中心发展规划制定、政策实施、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完善政府服务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引导企业参与集散中心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粮油集散中心市场化、国际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以优惠的政策、丰富的资源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吸引国内外资本进入,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向集散中心集聚。
提升舟山国际粮油产业园区定位和影响力。2013年,舟山定海区政府设立舟山国际粮油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园区规划、开发、建设、管理、招商引资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根据国际粮油集散中心的功能定位和总体目标,要从集散中心发展需求出发,提升国际粮油产业园的定位和影响力,以更大能级推动国际粮油集散中心建设,争取各相关职能部门政策支持。
争取海关总署政策支持。考虑进口粮食保税交易中心的设立,建议海关总署取消区内进口粮食入境必须落实加工企业的规定,取消进口粮食匹配加工能力和加工资质的限制。
减免粮油车辆过桥费。在铁路上岛之前,要着力降低陆上运输成本,对于园区内进出舟山跨海大桥的企业货车,限期内可用财政补助等形式适当减免过桥费用,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升园区对外招商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