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正非为什么不支持自主创新这个词?

2019-01-27潘毅刚

浙江经济 2019年13期
关键词:海思鸿蒙任正非

潘毅刚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公共政策)

在喝彩华为、呼唤华为时,重要的是从华为身上理解创新的规律和逻辑,切忌因为想当然的美好期望而扼杀真的创新活动

中美贸易战之下,华为因被美国纳入重点关注的限制实体名单而备受瞩目。面对世界最强大国家的极限打压,创始人任正非不仅表现出充足的自信,而且做好了充分准备,显得云淡风轻,这与之前中兴的逼窘形成鲜明对比。一时,挺华为、爱华为、学华为的一股热潮被重新掀起。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说,华为从来不支持自主创新,听者愕然。这对当下提倡走以技术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道路的人,无疑是一瓢凉水。我们现在不是饱受“缺芯少魂”之苦吗?在激烈竞争中我们不正因没有核心技术才受制约吗?华为不也搞了B计划“海思”,还自主开发了异于安卓系统面向确定时延系统的鸿蒙操作系统吗?

但任总所言非虚。熟悉华为发展历程的朋友,一定会发现,华为成立32年来,自主创新这个词几乎没有出现在企业词典中。华为不重视创新吗?绝不是!没有创新华为绝不可能走到今天。在这个领域,没有喘气的机会,哪怕只落后一点点,就意味着逐渐死亡。

那为什么任正非不支持自主创新这个词?创新在华为的发展中到底是什么意思?概括来说是“三个创新”:开放生态的创新、基于存在的创新和资源共享的创新。

不支持自主创新这个词,最大的原因是,只有发生在开放生态中的创新才能是领先的、可持续的。自主创新只是创新活动中的一小类活动,从国家来看整体缺乏是一个大的问题,对一个企业而言一味强调自主创新无疑是自杀。华为近十年近四五千亿元的研发投入,并不代表华为自己什么都大包大揽。我们在津津乐道海思计划、鸿蒙系统时,不得不看到这一类创新要接受的最大现实考验是,没有世界认同的标准和应用生态的开放,以及对竞争对手妥协包容的灰度创新,往往容易夭折于摇篮中。历史反复证明,科技、商业竞争的最终潮流不是独占、而是开放竞争、合作共赢。不提自主创新,恰恰是任正非的高明之处。

基于存在的创新就更好理解。创新是一种市场行为,而不是技术行为。自主创新强调的是“主体是我”,以技术独占为要,但没有揭示出创新的本质是要市场认可。卖不出去的技术,再自主也不是创新。脱离市场的创新是一种自杀。在很长一个时期,华为的创新是持续改良的,尤其是在产品技术创新上,任正非的观点是,要保持技术领先,但只能是领先竞争对手半步,领先三步就会成为“先烈”。华为技术领先的结果不假,但所有的领先都是必须建立在占领市场实地的前提下。华为的激进只体现在当市场盈利后,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下一步产品和技术开发储备中去,实现市场开拓和技术支撑的均衡。这从华为逐一击破上海贝尔、AT&T、北电网络、阿尔卡特、朗讯,进入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市场,乃至杀入5G 技术的无人区时的态度,都可以得到验证。华为倡导的是基于贴近市场、在市场生存下去的创新,而不是技术的绝对领先,这一容易被忽略的常识是值得我们咂摸的,千万不能倒果为因。

创新,本质是用更低成本、更高效率为市场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考验的是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任正非还非常推崇“共享资源的创新才是真正创新”。他认为,华为公司拥有的资源,至少要利用到70%以上才算创新。他批评,由于一些人不共享资源地创新,导致很多产品进行了大量重复劳动。共享资源看似简单,但背后是企业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等“软创新”,这也是我们强调技术创新为主的自主创新,所容易忽略的。

华为是当下中国非常缺乏的企业,但世界只有一个华为。在喝彩华为、呼唤华为时,重要的是从华为身上理解创新的规律和逻辑,而不是违背它,切忌因为想当然的美好期望而扼杀真的创新活动。

猜你喜欢

海思鸿蒙任正非
奇思妙想(4)
鸿蒙:打破安卓垄断 所有权归属国家
鸿蒙来了
苦难英雄任正非
华为一大批鸿蒙商标等待审查
华为海思宣布推出首款华为海思LTE Cat4平台Balong 711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任正非:站在矮处得人心
解密华为芯片技术实力
何庭波:逼出来的华为“芯片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