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打造高校管理类“金课”的教学思考

2019-01-27周飞杨洪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双一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周飞,杨洪涛

(福建省泉州市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1 管理类专业教学的困境

1.1 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偏差

管理类专业需要厚基础、博见闻、精专业、重实践,但部分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认识不足,很多学生有选择性地认为一些与专业非常近的核心课程才是必要的课程。而对于与专业相关性较低的管理类之外的其他一些课程,如社会学、心理学等,存在可学可不学的态度,认为只要修满学分即可[1]。总体上,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系统性等特点,想要学好这些课程,其他学科知识储备是学习这个课程所具备的前提。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基础学科没有掌握(如统计学),在学生的后续学习过程中都将会造成较大的障碍,并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有选择性忽视,导致有些同学的专业知识局限于狭小的范围,又或者对数学、计算机等课程存在抵触情绪,不利于深刻理解管理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背后的理论体系。

1.2 理论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

在课程讲授中,虽然多数老师教材选择上比较注重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和前沿性,并且能够依据教学目标做一些实践教学安排。总体上,在理论教学方面,基于教材的体系和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多彩。但管理类专业的实践课的课时安排和科学性都有待提升,以校内实践为主,大都是课堂研讨和个人作业、小组作业等方式。这些实践形式对理论性课程的检验和反馈比较有效,但对具有实操性的课程,如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的检验就比较有限,而且缺乏贯穿课程全部过程的整体案例。在理论课的教学上,还是以教师个人讲授为主,教师“一言堂”的方式,学生没有参与感,教学实践基地不足,或没有起到应有的辅助作用。总体上,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没有很好地融合,学生高分低能,在实践中的转换和应用能力比较低下。

2 建设管理类“金课”的几点教学思考

2.1 针对管理类专业特色,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管理类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进行总体统筹、具体规划、单项突破。总体上,管理类专业的课程理论体系完整且具有延展性,教学内容实践性强,学校可以基于本地特色构建独特的课程体系,如多采用本地企业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参考等,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教学内容体系安排上,学校要结合专业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识别和应用本专业的独特能力。这需要对课程设置体系进行全方位思考,引入相应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或实践基地全程辅助教学,加强对学生所需掌握的课程的动态调整,什么课程是本专业有,而其他专业没有的。其次,课程设置既要“顶天”,也要“立地”。不仅要引入最前沿的专业领域知识,又要紧密结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将社会和企业的现实需求结合考虑,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更具有时代性、实践性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2.2 增强教学过程的科技含量,合理搭配教学的辅助手段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教育领域也在发挥更大的作用。除了课堂展示的幻灯片(PPT)以外,在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联合使用视频、动画、虚拟仿真和VR 实验室等各种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之余,在仿真模拟的环境下进行实际操作。例如,通过叠加VR 技术和观察实验,可以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不同的商品陈列对销售的影响。加强对网络中各种资源的合理使用,摒弃独白式的讲授模式。例如,通过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学习论坛、网络课堂等多种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方式。在教学的沟通过程中,可采用微信、论坛帖子等多重形式,提升教学的互动效果。

3 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全社会对于高素质的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等院校需要加强管理类专业教学建设,以培养符合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性管理人才。课程是高等教育中最基础、最微观的问题,也是管理类专业教育中的短板。本文针对管理类专业高等教育教学中“水课多,金课少”的现状,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思考,希望管理类专业在今后真正地将实践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整合,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建设好管理类专业的“金课”。

猜你喜欢

双一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