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历史演进

2019-01-27吴荣生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话语大众马克思主义

吴荣生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3)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因此,理论的彻底是其能否说服人并最终被人所掌握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理论,所以它能“说服人”并为人民群众所掌握。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除了理论的“彻底”以外,还需要适当的话语方式来“说服人”。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以其通俗、简练、质朴等先天优势,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话语创新形式。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植根于中国话语体系之中,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具体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一头连着人民群众,另一头连着马克思主义,可以将科学理论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赋予人民大众,凝聚起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磅礴力量。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历了长期的演进过程,始终秉持“为大众”的价值追求。

一、面向“全世界无产者”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仿佛是资本主义天空中的一个晴天霹雳,振聋发聩,响彻全球。它是马克思恩格斯面对全世界无产者的强力呐喊,是作为掘墓人的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大胆挑战,敲响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到来的洪钟。从170多年前《共产党宣言》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便宣称他们是全世界无产者的代言人。马克思恩格斯口中的“无产者”主要是指19世纪欧洲的产业工人,他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受剥削和压迫严重,革命热情高涨,革命性最为彻底,但同时也具有受教育程度低、知识水平不高、组织性不强的特点。

从“无产者”的群体性特征出发,有针对性地宣传,“需要更多的智慧,思想要更加明确,风格要更好一些,知识也要更丰富些”[2]。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注意到理论的话语方式对大众的重要影响,一开始就强调话语的通俗性以“悦”大众,即无产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文中就使用了“幽灵”等通俗鲜活的词汇,成为以大众话语向广大受众阐述深奥的马克思主义道理的典范之作,体现了“亲近”大众的巧妙安排。除此之外,《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马克思主义经典名篇,仅书名而言,尽显简约之风,并非刻板抽象地说理。恩格斯对此曾明确表示:“至于书名,我再重复一遍,那种只有在把书读了一半以后才能看懂的书名,无论如何是最不成功的。”[3]马克思恩格斯都特别重视理论著作的通俗性,马克思完成《福格特先生》之后,就出版前如何确定书名的问题,曾多次与恩格斯进行讨论,交换意见。恩格斯的态度一如既往:“我认为书名愈简单朴素愈好”[4]。

对于大众话语的态度,马克思恩格斯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恩格斯改编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被马克思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入门”之书,从德文译成多种文字,在欧洲迅速为工人阶级所认可和传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早期宣传起到了关键作用。以现在的眼光审视,作为马克思主义奠基之作的《资本论》也是理论性兼具学术性的经济学巨著,其中所揭示的经济规律至今有效。马克思当初在创作时就考虑到了大众的接受能力这一根本问题,在理论性与通俗性中寻找最佳平衡点,“已经尽可能地做到通俗易懂”[5]。正如马克思所言:“我们力求说得尽量简单和通俗,我们就当读者连最起码的政治经济学概念也没有。我们希望工人能明白我们的解说。”[6]为了能在报纸上进一步拓展《资本论》的影响,恩格斯也是煞费苦心,他甚至同意:“尽可能按贝塔(《凉亭》报主编——引者注)的方式,适应这种低级趣味报纸的要求。”[7]

由此可见,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伊始,就牢牢把握住了理论与大众这一关系主线。马克思恩格斯清醒地认识到先进理论必须与需要它的人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服务的对象是全世界的无产者,进而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深入无产者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在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构建的最初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厘清了无产者的话语主体地位,并从话语主体的群体特征和实际需要出发来选择恰当的话语方式和宣传形式。在谈到一幅纺织工向工厂主交亚麻布的油画时,恩格斯兴高采烈地指出:“从宣传社会主义这个角度来看,这幅画所起的作用要比一百本小册子大得多。”[8]只有满足和适应处于主体地位的无产者的话语需求这一首要的基本原则,才能使先进的理论深入实践和民众,这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总基调。

二、组织“千百万劳动群众”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由竞争进入到了垄断阶段,帝国主义时代来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不仅在内容上需要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同时呼唤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面对自然科学的进步和资本主义出现的新特征,列宁接过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衣钵,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观点,将马克思主义不断发扬光大,赋予马克思主义更多的时代内涵。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列宁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思想的过程中,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时代化建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使之能更灵活地应对实践的发展和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更好地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话语支撑,从而一步步掌握了俄国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话语主导权。

列宁擅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又精通于将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特别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话语阐释。在推进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列宁始终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列宁认为,人民群众是俄国革命的动力源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力量,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实践、理论和话语中的主体地位。在列宁看来,为“劳动群众”说话和说“劳动群众”的话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根本的价值诉求,这也正是列宁积极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坚持人民群众的话语中心地位,并围绕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精心酝酿话语,成为列宁组织“千百万劳动群众”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建设的价值原则。

列宁全面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诸多重要思想,并在实践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推向一个崭新的理论高度。列宁既是理论家,又是实干家。他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更多强调理论回归实践和人民的重要性,提出了“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的著名公式[9],是其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思想的集中体现。列宁在1902年2月写成的《怎么办?》一书,奠定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尽管文中不乏许多深邃的思想观点,但简洁明了的书名和巧妙的设问方式引人入胜,大大增加了理论经典的可读性,将思想深度与语言美度相结合,实现了与马克思恩格斯大众话语风格的一脉相承。针对当时报刊宣传等领域存在的大篇幅“理论说教”的弊病,列宁给予了严厉批评。如何破解这一问题,列宁在方法论方面也进行了深入思考,给出了答案,即“在传达这种思想时,要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且能够借助于日常生活中他们所知道的事实。”[10]

就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建设而言,列宁不仅是理论构建者,更是亲身实践者。在革命时期,列宁用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无产阶级革命。那些富含阶级斗争理论因子且又通俗化的语言,成为发动广大俄国群众投身革命的宣传利器。十月革命爆发之前,列宁通过发表演讲、撰写文章、深入群众等方式,广泛地动员革命力量,凝练出“面包”“土地”“和平”的革命口号。仅六个字构成的革命口号,直白而又确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带有明显的大众特色,既容易宣传推广,又容易为俄国“千百万劳动群众”所接受和认可,而后投身到为“面包”“土地”“和平”而斗争的革命洪流中。在建设时期,列宁用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动员人民群众加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开拓性探索,并无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列宁牢牢抓住了人民群众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依靠力量,用“不接近群众,就会一事无成”的直白话语表达[11],干脆有力地表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列宁既注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并在革命运动和建设实践中,借助来自于日常生活的大众话语体系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了组织起“千百万劳动群众”的良好效果,展现了列宁精湛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艺术。

三、“解放劳苦大众”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理论。近代中国的劳苦大众,内受封建主义的压榨,外受帝国主义的凌辱,中间夹杂着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马克思主义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传入中国,针对的是要解决中国的出路问题。马克思主义告诉苦苦求索的国人们,要彻底推翻压在劳苦大众头上的“三座大山”,必须通过“革命”的手段。首先要回答的是“什么是革命,谁来革命,革谁的命,怎样革命”这一关乎革命的成败的基本问题,也就是通常所指的革命内容、革命对象、革命力量、革命方法、革命态度、革命目标等。因此,“革命”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逐步开始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首个主题,也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一条表达主线。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语言大师,也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的奠基人,更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伟大构建者。马克思主义一经传入,就为苦苦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中国先进分子所重视。然而,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照搬照抄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一种是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与中国情况联系起来的“结合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属于后一种,他们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场上,毫不留情地批评了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认为“许多同志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只会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12]。毛泽东明确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引用”和“运用”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中国的事情”需要“中国的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

话语受众是话语体系建构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就曾指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13]以农民为主体的劳苦大众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潜在有生力量。农村背景出身的毛泽东,在深入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认清了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最大的实际,准确把握了“农民”这一当时最大的话语主体,围绕“农民”和“农村”展开了话语体系构建和革命实践斗争。从毛泽东早期的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民众的大联合》等中可以反映出,毛泽东很早就将注意力放在中国最大规模的“无产者”——农民的生活状况上,积极适应底层农民的思维习惯和话语方式。毛泽东特别擅长运用人民大众熟悉的日常话语来宣传马克思主义,同时又赋予大众的日常话语以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在这一阶段的转化和构建,紧紧围绕“革命”的时代主题和“劳苦大众”的话语主体,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不断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中国化,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的党的群众路线的“直白”表达。中国共产党用群众路线指导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建设,同时兼顾人民大众的思维习惯和话语方式,将这一群众路线积极融入大众话语体系,实现了二者的互动、融合、共进、统一。正如毛泽东曾指出的那样,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展现出“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4],易于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播并为他们所接受。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2018年11月14日,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下,经中美两国执法部门通力协作,外逃美国的职务侵占犯罪嫌疑人郑泉官被强制遣返回国。郑泉官是湖南省怀化市富达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涉嫌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司财产2800余万元,2015年潜逃美国。

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相伴而生,协同推进,互动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实践发展及其话语建设过程中,邓小平继承前人的大众话语思路,把握“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话语主旋律,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矛盾”这一重大判断,立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话语诉求,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共同富裕”为主要话语内容,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

在此期间,邓小平突出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喊出了“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时代口号,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第一目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打造中,坚持话语主体和话语客体统一于人民大众的逻辑前提,进而从人民大众这一话语主体的需求和特点出发,用大众话语连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大众,最终有效解决人民大众所关心的切身问题。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15]实践发展、理论提升与话语表达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三个基本维度,也是破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命题的三个角度。

一是“解放思想”的大众话语:社会主义性质之争。“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疑问回荡在中国大地,成为中国老百姓密切关注的热点。因此,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用合适的大众话语回答社会主义的性质问题,是破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步。邓小平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一简洁有力的话语表达,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平息了社会主义性质的争论,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完整提出作了思想铺垫和话语准备。社会主义性质的话语表达将“贫穷”与“社会主义”对立展现,这一否定句式的使用起到了强调和突出的作用,关照了大众脱离贫穷的基本需求,坚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16]“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先富带动后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大众话语的广泛使用,进一步增强了“解放思想”的大众话语的系统化。

二是“实事求是”的大众话语:和平与发展之实。4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始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通过这次讨论,重新恢复并再次强调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来源于中国经典古籍,是典型的中国特色大众话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群众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认识与实践辩证关系的精髓,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思想基础中最响亮的大众话语。40多年后的今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主流话语,频频出现在人们对改革开放的纪念话语当中。

三是“共同富裕”的大众话语:改革开放之路。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后,邓小平又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形成了一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并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话语予以阐释。“摸着石头过河”本是一个生活常识,意指在生活中要大胆尝试才能取得成功。四川地方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也被称为“猫论”,描述的也是老百姓过日子最为简单的生活经验,意指为了达到理想的目的,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灵活的办法,不拘泥于“本本主义”。用这种大众所熟悉的朴素生活经验话语来承载和说明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利于深刻、抽象的理论为大众所理解和运用,体现了邓小平伟大的政治智慧和话语艺术,将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探索和完善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五、“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科学真理,需要根据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不断与时俱进,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必然要求。如果“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17]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发展需要与此相适应的话语表达,同时实践的发展也为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新的中心话语,引领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突出强调的“最广大人民”的中心地位,使其成为新的时代条件下构筑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核心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于人民主体地位的唯物史观,在新的世情国情党情下,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的时代追问,指明了党的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努力方向。具体要求“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交一些知心朋友,经常促膝交谈。”[18]在“谈”的过程中,讲群众语言,说大众话语。反之,如果党脱离了人民群众,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会导致“垮台”的恶果。“经济搞不好会垮台。经济搞上去了,如果腐败现象泛滥,贪污贿赂横行,严重脱离群众,也会垮台。”[19]两个“垮台”论的使用和对比,充分突显了党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性,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有了直观深刻的印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应了中国老百姓所关注的“中国共产党向何处去?”的核心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经济、文化和人民三个宏大维度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些核心词汇和短语在日常生活中频现,为中国老百姓所熟知,便于大众理解和接受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使大众对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话语有天然的亲近感。除此之外,“五个始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话语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核心话语的分话语支撑,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

跨入新的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与此相适应,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也已经推进到新的高度。尤其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众话语体系,更需要不断适应新的要求。无论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中,还是在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记大众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在时代话语体系的更新和完善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赋予其大众化的外在语言表达,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内容与形式的内在统一。可以说,以人民群众所习惯接受的话语方式和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来表达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力量源泉,是中国共产党扎根于人民群众的重要基石。为破解新世纪新发展的时代课题,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核心话语,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在探索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话语是思想的表达,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总是能够回应时代发展中的人民关切。在新的世纪,中国发展遇到三个层面的问题,即“中国要不要发展”“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中国怎样实现发展”。发展缘由、发展方式、发展目标等一系列关于中国发展根本问题的讨论,既是世界之惑,也是时代之问,更是人民关切。从根本上来讲,中国的发展问题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因此,必须用坚定、恰当、准确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予以回应。

第一,用“不折腾”强调中国的发展和方向,肯定性地回答“中国要不要发展”问题。面对新世纪出现的新情况,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态度是“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20]。从话语内容上看,“不折腾”意味着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国决不能偏离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从话语形式上看,“不折腾”的表述用否定式的表达结构达到强调肯定的目的,获得坚定有力的话语效果。更为难得的一点是,“不折腾”短短三个字,通俗易懂,向时代和世界传递了中国力量,坚定了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信心。

第二,用“科学发展”阐释中国的发展道路,科学性回答“中国怎样实现发展”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实现发展即发展方式,历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包含着方方面面的内容。“科学发展”用言简意赅的话语方式,囊括了发展方式的系统性。“发展”是在“科学”理念指导下的破旧立新,摒弃的是为老百姓所深恶痛绝的旧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坚持的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中国道路的创新和突破。

第三,用“和谐社会”来定位中国的发展目标,回答“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和谐”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用语,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美好的状态。“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大同社会理想有机结合的大众话语表达,“生态文明”“创新型国家”“党的先进性建设”等话语皆是对“和谐社会”这一目标话语的具体分解和强力支撑。值得注意的是,在回答中国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过程中,坚持的总方针是“以人为本”,从而明确了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为人民所共享的理念。“以人为本”既是整个发展问题的核心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核心话语。因此,这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探索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在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上更加突出面向大众的适应性。

七、“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

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围绕着时代课题,我们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哲学基础,这必然带来逻辑上和实践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长期的、根本的、全方位的发展思想,使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发展的思想灵魂,而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则成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名副其实的话语承载。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也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主要转化者和构建者。只有心中有人民,才能说话有力量。七年的知青岁月和在正定的日子,习近平与基层老百姓朝夕相处。这不仅奠定了人民群众在习近平心目中的首要地位和十足分量,同时,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开始萌芽。在以后的经历中,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习近平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讲老百姓愿意听、听得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针对某些党员干部表现出来的话语“八股”现象,习近平坚决予以反对,他指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体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21]此类话语问题的背后,反映的是人民情怀的欠缺。

文以载道,言为心声。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多次使用了通俗的大众话语,深入浅出,既“接地气”又意义深远,充满凝聚力、说服力、感染力,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建构的光辉典范。在谈到党的领导地位时,没有从抽象的政党理论出发来论述党的领导地位的重要性,而是开篇便使用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通俗话语的使用,系统、全面、准确地表达了党的领导地位的宽度和广度;在谈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性时,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以此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艰巨性的预估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敲锣打鼓这一行为进行鲜明的对比,让人们更为容易地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性;在谈到开放战略问题时,使用的是“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种聊天拉家常的话语方式,徐徐诉说,娓娓道来,将中国的对外开放这一重要战略的核心思想和未来走向,用口语化、形象化的表达展现出来;在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的协商民主时,用“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这一表达准确道出了人民民主的真谛。正当西方国家还在用复杂而难懂的巨大篇幅在全世界宣扬和鼓吹自己所谓现代化民主的时候,“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人民民主话语表达回归了民主的本质,无论是在内容还是话语上全面超越了西式民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谈到大家关心的房价问题时,再次明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科学定位。回应大众迫切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的基本职能之一。“住”是房子的基本属性,“炒”是推高房价的直接原因,抓住了“住”“炒”这两个简单的字,就找到了解决房价问题的关键点。“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科学定位运用到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清新的文风扑面而来,凸显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也反映出自觉接受人民大众监督的信心;在谈到价值观建设时,列举了一些应该摈弃的负面问题,其中既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等借鉴西方话语中国化的“主义”式话语结构,也有对“圈子”“码头”“两面派”“两面人”等中国传统话语体系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来源于人民群众,一刻也离不开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只有和人民群众相结合,才能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一直以来,面向大众、服务大众、依靠大众是马克思主义所秉持的基本态度。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正是话语承载功能的发挥,才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大众的逻辑契合;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才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掌握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统一。

猜你喜欢

话语大众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