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五重逻辑向度
2019-01-27
(华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7)
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布,我国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改变我们对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发生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得出的科学结论,是理论生成逻辑、时代呼唤逻辑、实践发展逻辑、现实国情逻辑和文化创新逻辑的辩证统一体。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和发展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的理论生成逻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社会形态”在马克思看来,是人类文明进程过程中,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空间结构下形成的一种稳固的社会结构。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这个概念,并对罗马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做了详细的区分。随着他对社会形态思考的不断深入,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他以社会关系变化的视角,提出了三种社会形态,而且这三种社会形态是不断递进的关系,“最初的形态表现为人的依赖关系,第二形态表现为物的依赖为基础的关系,在此作用下,形成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P104)在后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他不再拘泥于社会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形态,从生产方式视角出发,提出社会应该划分为亚细亚、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本主义这四种形态。这是他对社会形态认识的进步。到撰写《资本论》时期,他已经对社会历史的划分有了更清晰和完整的认识,他从交换关系视角出发,将社会形态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市场经济和自然交换经济。马克思对社会形态的理解,是一个从人的发展程度向着社会交往关系再向着生产关系及劳动关系转变的过程,这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从雏形向正式确立过渡完成。
到了马克思晚年时光,他结合劳动、国家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在对社会形态的认识中第一次加入了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社会之后的社会发展进程,他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社会大致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先是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变革的阶段,然后再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最后是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他还对这些阶段的基本形态和特征进行了描绘。在他看来,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中间还夹着一个“过渡时期”,虽然这个过渡时期从时间上看较为短暂,但是必须经历,而且它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这个时期的国家是无产阶级革命专政。”[2](P314)
社会主义由理想转换成现实最先是在当时落后的俄国实现的。列宁领导着俄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俄国从此走上了社会形态演进的道路,这使得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形态学说得到了诠释。在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中,对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提出了新的见解,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概念,在他看来,社会主义社会可以等同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与马克思所设想的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短暂社会变革阶段不同,他认为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需要一个长久的阵痛期。这意味着这个阶段时间可能很长,而且还会出现资本主义反复的现象。在渡过了长久的阵痛期后,社会将会继续向前发展到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本身也是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它又需要经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到发达的社会主义并向完全的社会主义转化,这才完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部发展阶段。最后才是进入共产主义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当然,共产主义社会也不是不分阶段的,它又可以分为低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毛泽东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谈到过社会发展的问题。1957 年,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曾经指出:“我国刚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没有完全建成。”[3](P768)这表明他对我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开始有了朦胧的认识。到19 世纪50、60 年代出现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盲目乐观的情绪,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离我们已经不是很遥远的时期,毛泽东做出了纠正,同时他认为,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向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对于社会形态的认识和实践,对后来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改革开放的历史新征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呼唤逻辑
对我国国情认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79 年3 月邓小平在务虚会上曾经指出,“中国当时的国情有两个基本特征,即人口多底子薄。人多,中国九亿多人口,七亿多是农民;底子薄,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人民的吃饭都成问题。我国要建设现代化,就要首先认清这一出发点。”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决议》中第一次出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词,《决议》指出,“尽管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4](P27)这一表述的出现已经预示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萌芽。随着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化,1986 年党中央发布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必须立足现阶段,实行分配制度改革,发展形成多种分配制度。与1981 年的《决议》相比,这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主要特征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为日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87 年,党的十三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作为此次大会的核心思想,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报告中在描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的时间跨度时指出,“初级阶段要上百年,从1956 年我们进入社会主义开始算……那就是到21 世纪中叶,这段时间都是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P35)大会上还确定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三步走” 计划。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式形成。党的十三大以后,邓小平又在多个场合中强调这一论断,他在1992 年南方谈话中再次告诫人们,“搞社会主义的时间不能太短暂,巩固、发展与深化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奋斗。”[6](P378-379)党的十四大再一次重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的发展时间,这是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基于这样的国情,在制定任何方针政策时都不能脱离现实,更不能超越阶段。全国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这一论断后来还被写入了党章中。这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得到了正式确立。1997 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又再次丰富了这一重要理论,并将这一理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报告根据当时的国情,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做出了新的概括,并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纲领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党的十四大所提到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展开,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经验总结。
经过长期努力,到了20 世纪末,中国提前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走的战略目标,人民的生活从总体上已经完成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式的胜利。但那是低水平的小康。因此,党的十六大围绕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主题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概念,并指出,我国依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我们虽然已经实现了“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的目标,但我们的小康是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为此需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7](P14-15)2007 年,党的十七大继续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从八个方面分析和概括了新世纪我国发展呈现出的新阶段特点,强调了“两个没有变”,并根据当时国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再次丰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七大的召开,意味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已经迈向了新的台阶。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召开的重要大会,报告中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8](P13)这一论述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升到了涵盖方方面面的宏观角度,同时提出了“三个没有变”,即国情没有变、社会主义矛盾没有变和我国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可以看出我们党对我国的国情有了更深刻和清晰的认识。2017 年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宣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9]这一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同时也是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
三、贫穷——小康——全面小康——决胜小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发展逻辑
要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它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是我们谈国家制度的根本。第二层含义,我国的社会主义的阶段还是处在初级的,这是我们谈国情的实际。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作出了回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正在经历着“贫穷——小康——全面小康——决胜小康”的历史性巨变。
“小康”最早来源于我国古代,它寄托着古代老百姓对无忧无虑的生活和美好未来的期待。把小康当作国家建设目标提出的是邓小平。他认真总结过去党的执政经验和教训,认清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并结合我国当时的国情,将传统文化赋予时代内涵,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新蓝图——小康社会。1979 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时第一次用到了“小康”一词,来描绘他眼中的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0](P237)这里指的“小康”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有所差别,“同西方比,也还是落后的”,它是以达到第三世界国家中比较富裕的水平为目标的“小康”,这是符合我国当时的基本国情的。后来邓小平再谈到小康时,对“小康”的定义有了更具体的指标,他认为人均收入达到1000 美元才算达到小康水平。
1978 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645.2 亿元,位居世界第10 位,人均国民收入为190 美元,被列入世界低收入国家行列。同时还有近2.5 亿的农村人口未能解决温饱问题。从当时的情况看,我们离1000 美元的小康水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为此,党的十三大对初级阶段下我国的经济建设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到了20 世纪末,人民生活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已经顺利实现,人均GDP 达到了1848 美元。但这时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小康、发展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因此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又做出了具体的细化,形成了新“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关于继续实施“三步走”战略的建议中提出,我国要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如果说全面建设小康代表着从只注重经济指标的小康向着追求更高水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综合发展的小康,那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在总结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成就基础上,深刻分析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结合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提出的更高水平、高质量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所涵盖的内容、涵盖的人群数量和地域都是全面的。”[11](P63)在政治建设更加注重民主,保障人民的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经济上更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文化上不断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深入人心;社会建设上更注重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生态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人民一个碧水蓝天。
四、“美好生活”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逻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曾经科学分析了我国的主要矛盾,认为我国的根本矛盾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因此党的工作重心必须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79 年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再次提到了关于我国的主要矛盾的问题。后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也明确表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2](P232)过去的四十多年,以这一主要矛盾作为依据,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大跨步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日渐加强。可以说,如果不是党在改革开放后审时度势,对我国的主要矛盾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并毫不动摇地坚持,今天我们国家很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状态,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依然保持年均增速7%,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度向着高质量的发展阶段迈进。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落后的社会生产”解决后,随着人民的生活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在基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人民除了期待更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外,对于个人权利的实现和维护也越来越重视,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期待也越来越高。除此之外,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我国的劳动生产力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社会的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跨步的发展,但仍不能满足人民对丰富多样的产品和更高质量的服务的需求,不能满足人民对社会公平、民主法治和生态环境的期望。二是城乡、区域、行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我国一线城市的人均GDP 高达17000 美元,而西部落后地区的人均GDP 只有2200 多美元。从收入分配领域上看,有些行业存在着垄断性收入,常常侵蚀其他行业利润,拉大了行业间的贫富差距,阻碍了经济的良性发展。从社会方面看,当前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也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西部落后省份不论是从教育资源、卫生医疗水平和医疗资源以及养老保险覆盖率上都与东部地区有相当大的差距。三是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2017 年,我国文化产品服务和出口总额达到1265.1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1.1%,但我国文化出口服务中东部地区占比95.9%,中西部文化出口占比依然偏低;从国内看,文化发展水平依然有待提高,目前文化发展速度依然难以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四是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我国国家治理过程中的最大短板,如何打好污染防治这场攻坚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是党的十九大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着重解决的重大问题。五是经济建设与总体安全不平衡不充分。经济安全、社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安全等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这些矛盾都对党和国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得出结论,随着我国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五、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价值融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创新逻辑
为人类追求解放,为人民谋求幸福一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既面临着由于长期战争造成的满目疮痍,又面临着由于帝国主义长期封锁带来的发展困境,同时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革命党转换成执政党,探索一个全新事业的道路并不平坦。但他们并没有因此退缩,始终肩负着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历史使命。毛泽东认为,作为一个有担当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应当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他指出:“中国不仅要自己料理自己,自己过自己生活,还应该对别的国家和民族进行帮助,对世界有所益处。”[13](P71)他坚信,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都要坚持自己的世界担当,不辜负作为大国的使命。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开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责任观,明确了随着中国的强大会更加自觉履行世界责任的价值准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中国所肩负的世界责任有了新的观点和论断,将中国的世界责任观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在提到各国共享发展成果、推进各国构建命运相连的共同体时,习近平指出:“把中国梦与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14](P299)2015 年,他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强调了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之一必须要承担更重大的责任,阐明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作为报告全文的结束语,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理想目标的转换。如今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但小康社会绝不是共产党人的终极目标,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更高发展阶段的起承转合之处,是上承温饱社会,下启现代化的过渡阶段,包含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明确要求的发展阶段。共产党人还有更崇高的理想和目标等着去追求和实现,那就是未来我们将从“大道即隐,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向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迈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天下为公”,与孙中山提出的“天下为公”不同,孙中山理想中的未来社会是“四万万人都有主权来管理国家大事”,全国人民“生活上幸福平等”。孙中山描绘的蓝图是那个时代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而今天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天下为公”,就是在实现决胜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础上,逐步引领全人类走向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终极理想。以党的十九大为起点,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中国人民更积极主动与世界人民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实践”将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在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的大浪潮中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