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城市与周边城市产业协同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2019-01-27潘方勇
潘方勇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成都610110)
1 引言
加强省会城市与周边城市产业协调发展是当前各省市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路径。近日,四川省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成都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多层次、全方位合作,促进全省经济由成都一家独大向以成都为核心的区域协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而经济发展的最核心驱动力是产业的发展,加快实现省会城市成都与周边城市产业的协同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双方资源能效,是当前成四川省必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 成都与周边城市产业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省会城市的成都,历来是四川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管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发展水平,与周边城市均存在着显著差异,而且成都对周边城市资源的虹吸效应明显。从产业协同角度看,当前成都与周边城市产业协调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①系统规划引导不足。从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发达地区在推进城市间产业协同发展的实践经验看,前期的系统规划和积极引导,是高效推进跨行政区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例如,四川与重庆之间的合作,近年来通过制定《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建设总体方案》等一系列的规划方案、政策文件,两地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从成都与周边城市产业协同情况看,自2008年首次合作共建成都—资阳工业园以来,陆续以合作共建工业园区的形式分别与雅安市、德阳市、眉山市等周边城市开展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前期系统规划不足,再加上合作机制不完善,产业协同效果不甚理想。目前,成都除了在园区开发建设前期进行资金投入之外,对于合作园区的后期运营很少介入,基本由周边城市(合作方)独自负责。
②低层次、低效率、自发性、零散性等特征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要素成本的不断提高,加上成都产业规划的调整,一些成都原有的传统优势产业逐步向周边城市转移。但在后期产业的实际转移和承接中,显示出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低层次、低效率、自发性、零散性。例如,成都家具、鞋业等产业在转移过程中,并未形成整体转移模式,而是零散转移至多个市州,从而丧失了原有的传统产业集群优势。此外,由于历史原因,成都与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例如,《绵阳市工业“十三五”规划》确立的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食品、化工的八大重点产业,与《成都制造2025 规划》中确立的重点发展产业高度重合,区域间产业前后向联系度小,实现产业协同发展难道较大。
③缺乏良好的产业协同生态。要实现省会城市与周边城市产业的跨行政区协同发展,构建良好的产业协同生态是基本前提。从区域市场一体化看,成都与周边城市之间尚处于前期探索阶段,许多在沿海发达地区开展多年的相关决策都尚未推广实施,例如,嘉兴平湖市在2005年与上海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签订了农产品质量检测共享协议,大大地提高了平湖市农产品在上海市场的占有率。从利益共享机制看,成都与周边城市之间表现出低层次、“简单粗暴”的特征。例如,成都与周边城市合作共建的工业合作园,成都更多是以扶持周边城市发展的态度开展合作,而很少关注双方在产业协同方面的发展。从区域基础设施的协同建设与共享看,通过近年来的大力发展,成都与周边城市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进程较快,为成都与周边城市之间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在航空港、铁路港等产业物流领域的协同共享方面仍存在巨大发挥空间。
④协同发展动力不足。在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下,各地方政府本位主义、各自为政的思想依然突出,这种思想本身并不能与跨行政区经济体之间无法开展深度交流合作划等号。但由于当前我国经济尚未达到高度发达水平,尤其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加上各种历史原因,省会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经济梯度差不明显,而且产业结构相似度普遍较高,因此,真正要实现省会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产业协同发展难度较大。一方面,省会城市向外转移的产业往往属于附加值偏低或者污染严重的产业,这并非为周边城市所需;另一方面,省会城市凭借在区位、科教等方面的优势,与周边城市争夺资源,使双方共同推进产业协同发展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3 推进成都与周边城市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成都与周边城市的功能定位、各自资源禀赋条件、经济发展阶段等,结合实际需要,从加强规划引导、探索高等级产业协同发展模式、构建良好的产业协同发展生态、增强产业协同发展保障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成都与周边城市产业协同发展。
①加强规划引导。充分吸收前期川渝、成渝合作发展以及发达地区推进产业协同发展的实践经验,建议省发改委、经信委等相关部门主动作为,联合成都等相关城市,加快出台推进成都与周边城市产业协同发展的规划方案和相关政策,并结合大都市经济圈建设,积极协调成都与周边城市中相关规划的衔接,重点聚焦双方资源禀赋互补性强、具有协同发展潜力的产业,为成都与周边城市产业协同发展指明相对精准的方向。另外,对四川省、成都市及周边城市有关产业协同发展方面的政策进行全面梳理,重点聚焦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区域市场一体化、利益共享机制等领域,有效整合和完善现有相关政策。
②探索以产业链协同、价值链协同、创新链协同为特征的高等级产业协同发展模式。产业链协同是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最重要形式之一。按照产业链相对较长、产业内部各环节的资源禀赋差异明显、中间品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原则,结合成都与周边城市各自优势产业情况,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重点产业,构建都市圈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以价值链为纽带加强成都与周边城市产业协同发展,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实际,有条件的引导入川企业或原始优势企业进行企业总部与生产基地相分离、研发环节与生产环节相分离,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发挥成都作为省会城市的功能优势,加强成都在金融、科技等创新领域的资源输出,构建资源共建共享、要素自由流动的创新生态链,实现成都与周边城市的创新链协同发展。
③构建良好的产业协同发展生态。充分借鉴上海与嘉兴平湖市签订农产品质量检测共享协议等经验做法,全面梳理当前成都与周边城市之间的区域市场体系情况,重点在农产品质量检测、城市物流、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等领域,加快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围绕天府国际机场、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国际铁路港以及泸州港、宜宾港等重要对外开放通道,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和支持互联互通的政策软环境。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支持,借鉴先进地区在跨行政区税收收益共享方面的经验,探索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税收征管分配制度。
④增强产业协同发展保障。建立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理念,树立成都的首位城市意识,切实转变过度强调本位主义的狭隘观念,为推进成都与周边城市产业协同发展扫除思想障碍。由省上相关部门统筹,联合成都及周边城市,按照自愿协商的原则,探索建立成都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主要投向跨行政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合作园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为推进成都与周边城市产业协同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建立成都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联盟,作为统筹协调成都与周边城市产业协同发展的专门机构,切实加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