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应对策略
2019-01-27张宇
张宇
(铜仁交旅集团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贵州 铜仁554300)
1 引言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社会事业的顺利开展有助于社会各界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新时期的发展中,我国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这就对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但是公路工程建设中仍存在很多混凝土裂缝问题,使得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效率和质量受到了很大影响,减少了公路工程的使用年限。为了有效地改善这些问题,相关部门需要深入分析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采取合理的优化措施。
2 公路建设混凝土裂缝概述
混凝土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原材料,需要在加水搅拌后才能够使用。混凝土材料中有很多材料,如水泥、砂子、碎石等是其中的主要原材料,这就需要相关人员重视混凝土混合搅拌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很多人员操作不当,使得混凝土材料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空隙,引发了公路裂缝现象。公路裂缝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早期裂缝和晚期裂缝。其中,早期裂缝指的是公路完成浇筑工作后产生的裂缝,晚期裂缝指的是后期使用过程汇总出现的裂缝。为了减少裂缝问题,相关部门往往会在公路中设置诱导缝,但这种方式无法完全发挥出自身的作用[2]。除此之外,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常见裂缝有塌陷型裂缝、错位型裂缝、拱起型裂缝等,严重影响着公路的正常使用。
3 公路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成因
3.1 操作不当
首先,施工配料不合理。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对混凝土配料的容量要求比较严格,在配料不科学的情况下,会对工程建设效果带来不利影响。其次,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施工人员未均匀地搅拌混凝土,会使得混凝土密度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引发一系列裂缝问题。最后,镇压力度不够。在镇压力度不满足相关要求的情况下,会使得混凝土中出现大量间隙,在外力作用的影响下使得公路路面强度不均匀。
3.2 路基施工过程不够牢固
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路基的主要作用是承担公路使用过程受到的外界压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路基建设牢固性不满足相关要求会使得路基压力的承受能力有所降低,进而影响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需要做好路基加固工作,在公路地基强度不均匀、基层平整度差的情况下,会使得路段因路基强度、稳定性等无法满足要求而出现裂缝问题。
3.3 公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指的是吸收性强的无机结合建筑用工材料,其能够大量吸收水分,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合理地控制湿度,确保混凝土能够正常固化。通常情况下,在混凝土施工的前七天,混凝土湿度数值若无法满足相关理论要求,极易引发混凝土裂缝问题。
4 公路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的治理措施
4.1 加强施工操作管理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技术问题的重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调整材料配比,确保原材料配比的合理性,还需要注重施工方法的合理利用,根据施工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各个施工步骤的合理性,并加强对施工操作的管理,从根本上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
4.2 做好路基建设工作
在公路路基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充分考虑路基建设的影响因素,尤其要重视湿度、温度等因素,避免因温差过大、湿度过高而影响路基建设质量,以提升路基建设的牢固性。因此,为了控制路基建设的湿度,相关人员可以建造相应的排水系统,实现湿度的合理性,减少混凝土晚期开裂问题的发生。
4.3 加强公路养护工作
为了有效地避免公路裂缝问题,相关人员需要做好后期养护工作,并加强对公路养护的管理力度,确保公路在使用前有一个缓冲阶段。例如,在公路投入使用的前几天,严禁大型车辆通过,减少混凝土承受的压力,且在实际养护过程中,确保公路水分含量的合理性,有效地保护混凝土,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延长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使用年限[3]。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公路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为人民群众的日常出行提供了很多便利。为了有效地提升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相关部门应该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尤其要注重混凝土裂缝问题,针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产生原因,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为公路工程的有效应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