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规划管理现状探析及改善对策

2019-01-27钟庆泽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22期
关键词:城乡经济家村瓜果

钟庆泽

(赣州市南康区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 赣州341400)

1 引言

在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建设过程中,我国需要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农业强国和工业强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而城乡经济发展则是其中的工作之一,为了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加优质的生活,需要科学系统地规划管理城乡发展。

2 城乡规划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行政管理不合理

城乡建设是我国社会结构的必然发展趋势,通过城乡的规划管理,明确城乡建设的目标和发展的道路模式,稳步推进我国城乡建设工作。通过对我国部分地区的城乡规划管理建设进行调研,发现了部分地区在城乡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出行政管理的价值,由于行政管理的不合理,影响到城乡规划的整体布局。

例如,在城乡规划管理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产业时,行政管理工作小组没有与环保部门、国土资源部门、林业部门等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盲目地开发乡村旅游业,对乡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违法侵占了国家耕地资源,随意地毁坏林业资源,最终乡村旅游开发项目被叫停,不仅前期对自然生态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同时由于项目叫停导致所有的投资付之东流,没有收到任何的社会经济效益。该案例中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的原因在于城乡规划管理时,各部门的行政管理权责没有进行细化,进而导致部分项目的开发没有走标准流程,造成了最终项目叫停的结果[1]。

2.2 城乡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在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开展时,由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没有对城乡独特的资源优势进行深入的挖掘,导致了规划设计工作,没有对城乡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阻碍了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下,信息传播的时效性非常强,进而极易产生大众流行的经济热潮,而在大众经济潮流影响下,很多城乡在规划管理时,盲目地模仿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完全违背了当地的资源自然发展规律。在短期收到了一定的经济发展效益之后,由于潮流经济模式与当地的文化风俗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最后该种城乡经济发展模式以失败告终,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同时耽误了城乡经济发展的最佳时期。

例如,陕西西安的文化古镇袁家村,当袁家村的文化娱乐经济模式获得成功之后,陕西周边的城乡都纷纷仿照袁家村的经济模式,试图开发下一个袁家村经济模式。但是最终都没有取得成功,给当地的城乡发展造成了更多的困境。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相关人员没有深入地分析研究袁家村经济模式取得成功的背后内涵,而是仿照表面的经济模式必然无法取得成功。袁家村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历史文化和现代娱乐的合理结合,自然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商,进而取得商业模式的成功。

3 城乡规划管理的提高路径

3.1 城乡管理方案的优化

在城乡规划管理时,任何的开发项目方案都需要得到各级管理部门的审批,以确保项目开发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在对城乡规划管理方案进行审批时,各级单位都需要参与其中,经过层层审批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如城乡建设县级公路,在项目完成相关部门的全部审批之后,才可以开工建设。项目审批的周期即将达到项目建设周期的一半左右,这样的城乡规划管理模式,会不断地增加城乡建设的阻碍。

为了很好地解决项目审批周期的问题,以及项目行政管理的问题,可以构建信息共享的政务处理平台,平台可以直接与每一个行政单位进行系统对接。在对项目进行沟通交流时,可以由各个单位的直属负责人进行在线沟通,以探讨该项目开发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在接下来的项目详细内容审批时,各个行政单位则可以同时开展工作,由于各个单位之间互不影响,齐头并进地落实项目审批工作,可以极大地缩短项目审批的周期,原本需要一周审批的项目,通过政务处理平台的统一审批可以在一天内完成所有工作,为项目的开发节约了更多的时间,提高了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率[2]。

3.2 生态型经济模式的构建

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不是短期的政策管理,而是国家战略发展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人口达到了十四亿,其中八亿人口是农民群众,如何将八亿农村人口合理地转化一部分成为城市人口,提高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工作质量,主要的工作就取决于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

在城乡规划建设时,需要深入地挖掘地区资源的潜在优势,尝试构建生态化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化的发展模式并不是一朝一夕构建完成的,首先,当地政府在规划管理时,通过充分地发掘当地的资源价值,构建生态性发展的经济框架,明确城乡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其次,通过具体的项目补充框架的内容,如通过招商引资、政策优惠、文化传播等方式,逐渐细化生态经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最后,对项目的开发次序和生态型经济模式的环节进行优化改进,通过前期的模式构建、项目引资、产业链完善,相关的政府单位已经总结了很多的经验,并且对生态型经济模式的定位更加的准确,合理地优化完善城乡规划的生态型经济发展模式,将其经济发展模式打造为城乡发展的样板,使其他地区的城乡规划建设人员进行学习参考,共同推进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步伐。

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部分城乡规划建设时,将传统的粮食农业种植逐渐转换为瓜果农业种植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因为随着我国粮食储备量的不断增加,同时国际粮食贸易来往的逐渐密切,使得我国的粮食储备一直处于稳定有进的趋势,因而我国粮食的价格一直处于一个合理区间,但是随着农民种植成本的逐渐增加,农民种植粮食获得的经济效益不断下降,使得很多农民的农田种植热情出现了下滑。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就需要独具慧眼发现该地区农田种植的潜在优势,通过瓜果替代种植提高农田的种植经济效益。因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消费瓜果的频率不断提升。而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瓜果,通过打造特色生态型瓜果种植地区,提高农户的种植经济效益,推动西北地区的城乡建设工作。为了培育一批瓜果种植技术骨干,当地政府可以组建农业辅导技术小组,派遣技术员到基层乡村进行专业技术的指导,不断提高农户的瓜果专业种植实力,加快瓜果生态产业链的完善与优化,推动当地瓜果产业经济模式的推广落实。

3.3 规划管理工作的监督

在城乡规划管理建设阶段,最担忧的就是基层腐败问题的发生,由于基层规划管理人员的腐败和黑恶势力的影响,给当地的人民群众造成了极大的身心影响,同时阻碍了地区城乡经济的发展。由于城乡规划建设属于基层管理,当黑恶势力与管理人员结合之后,黑恶势力在保护伞的背景下,恐吓人民群众勒取钱财,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解决上述问题是城乡规划建设的首要问题,通过对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监督,构建专项的监督小组,同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监督小组具体的监督管理内容和职责,充分地发挥出监督管理机制的优势,督促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有序落实。通过构建人民群众网络监督平台,充分发挥出人民群众监督的效能,提高城乡经济发展的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不能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需要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构建科学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激发出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推动我国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城乡经济家村瓜果
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从民国北平郊区的“留守”“空巢”现象看城乡经济流动
藤儿长,瓜果旺
袁家村的致富密码
你家的瓜果蔬菜都成精啦
袁家村,休闲农业的2.0时代
瓜果蔬菜:成精了!
小猴吃瓜果
政府与市场在城乡商贸流通中的协调作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