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小额采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9-01-27韩丽琴
韩丽琴
(南京农业大学,南京210095)
1 引言
随着高校采购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高校管理制度的逐渐优化,高校采购流程日益规范,采购资金成本支出得到有效的降低。但是在高校小额采购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资金的高效利用,不利于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因此,必须要加强对高校小额采购管理问题的探究,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保证高校小额采购项目的质量,有效维护高校的财政安全。
2 高校小额采购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系统科学的采购机制
虽然当前大多数的高校已经开始重视采购工作,并制定出一系列的制度以及方针来规范采购流程以及采购工作,但是从实际采购制度的实施情况来看,力度仍然不足,规范约束程度不够,导致在实际的小额采购过程中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违法乱纪行为,无法对高校的采购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从高校采购机制建立情况来看,没有制定明确的采购方式、准确地规划预算以及真正落实管理制度。目前很多高校在小额采购的过程中为了简化采购流程,缩短采购时间消耗,而没有按照国家制度的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往往采用非公开招标的形式,这种行为会给违法操作带来可乘之机,进而影响高校的采购效率,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1]。
2.2 缺乏行之有效的采购监督机制
高校采购活动通常需要在严格的监督环境下进行,保证采购工作的效率以及采购的质量。目前高校执行的采购监督管理方式主要是对采购行为的监督管理,缺乏对采购全流程的监督,对采购计划的制定和采购完成过程的管理严重不足,导致采购过程中仍然存在发生违法乱纪行为的隐患。有的高校通常只重视对评标环节的监督工作,而忽略了在前期采购计划编制以及审批过程中的监督,这就会影响高校的采购行为,导致不必要的采购现象的发生,引起资源浪费和高校财政支出的增加。同时,由于高校小额采购比较多,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纰漏,影响采购监督体系的顺利推行,甚至很多高校的采购监督体系存在着较大的盲区,滋生各种各样的违规操作和违法操作行为,影响高校采购效率,同时,也会影响高校和政府的社会形象,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2]。
2.3 高校小额设备采购效率低下
在高校小额采购过程中,教研设备的采购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高校教学科研所使用的设备通常属于专用设备,市场上的同类商品的竞争机制不完善,高校为了保证公开性和公平性,通常会采用先公开招标的形式,然后转为竞争性谈判或者协议采购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公开招标的标书制定的要求过高以及公示时间的约束等因素会导致采购流程延长,采购效率低下,进而影响高校的正常教学活动[3]。
2.4 高校采购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高校小额采购活动相对来说技术性较强,要求高校采购人员能够具备专业的采购素质以及相应的理论知识。高校采购与政府采购活动类似,通常委托给专业的人员进行采购,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标书的制定、标书的评定等。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采购人员整体素质普遍不高,专业水平较低,同时,对采购流程缺乏具体的了解,不了解招投标商业谈判、合同、市场调查、商品服务等相关知识以及法律法规,缺乏对应的技能教育以及培训,从而导致采购过程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采购的运作质量以及采购的效率。
3 高校小额采购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加强对小额采购活动的重视
从当前高校采购活动来看,普遍重视小额采购活动而忽略了对小额采购活动的监督以及管理,导致小额采购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影响采购质量以及采购效率。因此,高校负责人必须加强对小额采购活动的重视以及管理,虽然小额度项目的采购单次支出的资金量不大,但是综合来看所占全年的采购份额仍然比较大,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小额采购管理的重视,从小额采购的特征以及小额采购的具体要求入手,针对性地加强采购管理活动,避免采购项目的恶意拆分。高校小额采购项目通常来说批量较少、种类较多,在高校小额采购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区别政府采购项目,并制定出针对性的采购方法以及实施细则,编制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采购目录,并配备系统科学的规章制度,高校需要结合具体的采购需求明确各类采购形式的适用范围,并合理地安排参与人员以及管理组织人员,制定相应的适合本校采购行为的操作流程及规章准则,为高校采购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和环境支持。
3.2 加强特殊采购项目的管理以及监督
在小额设备和材料物资采购的过程中,通常会采取网上竞价采购的方式来进行,利用网上竞价平台进行相应的采购交易,网上交易平台可以对申购用户供应商的财务审核、监察、审计及采购管理等相关主体的各项信息进行审查和鉴定,并要求各个参与者严格按照个人的权限开展交易活动。高校在同一个竞价平台上面的交易可以实现与供应商之间资源的共享,同时,也可以使得学校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全面地对网上竞价过程进行监督,保证网上竞价活动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另外,网上竞价活动的有效实行还可以实现网络曝光以及联动制裁,有效抵制不诚信守信和违法违规的供应商,维护高校的合法权益。
3.3 加强采购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计算机技术在高校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提升了高校的管理效率及管理质量。在高校采购过程中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采购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实现信息的共享,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及处理质量,为采购活动的科学开展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的采购需求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采购管理平台,并在电子平台上公开透明地进行相应的采购工作,全面提升高校采购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还可以有效联合审计部门、财务部门以及销售部门,及时对产品的市场动态及变化情况进行系统地了解,推动高校采购活动的顺利稳定开展。
3.4 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健全
高校小额采购活动的持续稳定开展离不开监督机制的落实,高校小额采购必须要在一定的制度和规范的约束之下进行,才能够保证采购的安全性和合理性,避免腐败问题和违法乱纪问题的发生。高校需要联合纪检部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等相关部门组成监督委员会,对采购的相关事项进行严格地监督与管理,完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的全过程控制和管理,严格规范采购审批流程以及采购预算编制,明确采购的监督标准以及采购责任,不定期地检查和监督关键的采购节点,保证重要的采购环节有两个以上的职员参加,最大程度地保证采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小额采购活动涉及的内容较多,相对比较烦琐,批次较多,在实际采购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影响采购效果以及高校的财政安全。因此,必须要加强对高校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探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保障高校采购活动的质量和高校日常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