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点评
2019-01-27
6月26日,一则“贵州毕节、凯里有儿童被性侵”的帖子被广泛传播。很快,这被证明系编造,仅仅为了“刷存在感”。目前,造谣者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点评:如此性质恶劣的行为必须得到法律制裁!儿童权利保护作为社会底线,容不得任何僭越,这既包括对破坏舆论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也包括对事件及时、高规格的响应。第一时间,贵州民政厅对毕节市民政部门 9 所儿童福利院、黔东南州 6 所儿童福利院、设有儿童部的 5 所社会福利院进行了全面排查;贵州省公安厅也派出工作组赴属地指导调查。27日凌晨,发帖人被找到。不到24小时,真相大白,抚平了公众的愤怒和惊恐。面对谣言,公众也展示了自己的质疑和理性,积极证伪,努力阻止谣言进一步扩散。这一事件让我们看到造谣险恶,也显示出理性良知才是社会的底色。真相不明时,公众被蛊惑抑或保持理性,也与该项工作开展情况、宣传是否到位密切相关。近年来,儿童福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人们能够从更多的途径听到、看到、感受到这种变化,也能够在突发疑似事件时,为相关部门赢得信任和支持。
南京市民反映,她想将需要护理的母亲送往一家高端养老机构,按月收取各项费用后,最后还被要求缴纳一笔5万元的押金。
点评:现实中,养老机构收取押金的做法比较常见,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收取押金或“会员费”的数额与目的各不相同。地产类养老机构收取“会员费”,十几万到百万不等,主要是减轻投资成本压力,增加盈利能力。而护理型养老机构,收取押金通常在数万元到十几万元之间,主要是为了规避风险,一是老人紧急救治时需要向医院缴纳押金,二是预防各种情况造成老人无人赡养的风险。按照规定,押金不可用于风险投资,并接受第三方监管,但现实中,监管并不严格。同时,失能失智老人入住养老院需要担保,主要是亲属担保、资金担保、单位担保三种途径,其中大多是第一种,遇到夫妻离异、亲属去世或者子女不尽扶养义务时,养老机构无法应对可能产生的风险。所以,想要解决入住养老机构缴纳押金的问题,尚需严格监管押金的使用,同时完善担保机制,减轻养老机构的后顾之忧。
7月1日,《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正式实施。《办法》鼓励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有良好慈善服务记录的志愿者,鼓励各部门将慈善服务时间作为本行业、本领域相关评优、评先工作的重要参考。
点评:向上向善,是美好社会的标配。对于那些乐于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敬佩之外,还需奖励,这不仅是对他们的善意回应,也有助于营造人人向善的社会氛围。目前,我国注册志愿者达到1.2亿人,如何利用好、发挥好、释放好志愿精神的向善能量,必须以机制建设来保障志愿精神在社会中薪火相传。不少省份在落实《慈善法》《志愿服务条例》中增加优待志愿者、鼓励全社会参与慈善的条款,不但巩固扩大了志愿者队伍,也让志愿精神得到很好的弘扬。
近期,多地开始实施《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名单管理办法(试行)》,如果婚姻登记当事人使用伪造、变更或者冒用他人身份证件、户口本,或做虚假声明,故意隐瞒一些状况等,将被作为严重失信当事人被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届时将面临14项联合惩戒措施。
点评:近年来,为了获得优惠房贷利率、在拆迁中获得更高的补偿等,通过“假离婚”“假结婚”套利的现象频发。2018年,31个部门签署的《关于对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意在推进婚姻登记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婚姻登记领域严重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办法实施后,填写《个人信用风险告知书》将成为办理婚姻登记时的“指定动作”,小变化背后是个人信用管理的大提升。当然,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弄虚作假”,但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警醒”作用。当事人在填写时也应该自问一句:婚姻是什么,是获利工具和途径,还是庄重承诺、责任担当?想从根本上杜绝婚姻登记中的弄虚作假等失信行为,除了个人诚信意识的提升,也需要推进信息联网和技术支撑。这需要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全面互通,也有待历史婚姻登记档案收集和数据补录工作的完成,通过完善大数据和提升信息化平台等多种举措,有效避免婚姻登记中失信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