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颅内高压症或引发失明

2019-01-27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主任医师吕传彬

长寿 2019年2期
关键词:大伯下腔神经内科

文/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主任医师 吕传彬

张大伯近几个月来视觉逐渐变差,经常有很多云朵般发亮的影子在视线内飘过。他有8年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病史,而且是个胖子。

经过检查,眼科医生发现张大伯的糖尿病控制得还可以,不至于导致如此严重的视力衰退,于是把张大伯转诊给神经内科医生。

神经内科医生先查张大伯的颅内压,看是否因其太高而造成视力减退。

颅内压,即颅腔内脑脊液的压力。正常颅内压,在侧卧位时,成人为0.7~2.0千帕(5~15毫米汞柱)。 颅内压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症状。过高者会头痛、恶心、视线模糊、耳鸣,过低者也会头痛、晕眩等。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很多,较多的是疾病所致,比如脑出血、脑肿瘤、脑膜炎、脑静脉阻塞等等。也有原发性的,就是没有原因或是原因不明,这种情况可以由脑脊液分泌吸收失衡所致,也和一些药物有关联,比如服用了类固醇、某些抗生素等药。

测试颅内压需要进行腰椎穿刺,就是把一枝细针植入腰椎之间的缝隙,直达蛛网膜下腔,那是脑脊液的所在地,然后让脑脊液自然流出。张大伯做了腰椎穿刺后,其脑脊液急速在测量计里上升,很快溢了出来,一看就知道颅内压实在太高了。检验发现张大伯的脑脊髓液成分没有问题,属于原发性的颅内压增高。

原发性颅内高压症可用药物治疗,但是多年的糖尿病已经造成张大伯的肾脏出现问题,无法接受太高剂量的降压药,效果不会明显。对张大伯来说,手术减压已刻不容缓,因为脑压已经开始影响视力,若还不采取措施,容易造成永久性失明。

张大伯明白自己的情况,但是他对手术有恐惧感,不想做手术,只答应先吃药。

接下来的几个月,张大伯感觉头一天比一天痛,颈项承受着好像千斤重的压力,让他很痛苦,不得不又来见医生。医生一检查,病情比几个月前又重了,当然还是劝他手术治疗,张大伯只好接受了脑室腹腔分流术。脑神经外科医生把一支引流管植入张大伯脑内的蛛网膜下腔,头颅外的引流管则埋在皮肤底下;另一端通至腹腔,把过多的脑脊液引流到腹腔,以减低脑压。

手术后的第一天,张大伯的头痛大大减轻,但是眼睛神经线因长期受挤压,已经变形,不一定会完全康复,需要较长时间调养,结果会怎样,也许只有让时间告诉他了。

猜你喜欢

大伯下腔神经内科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泰然处之
吹糖大伯
修伞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大伯家的几个晚辈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