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24节气的文化蕴含以及时代价值
2019-01-27台雪纯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10037
台雪纯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10037)
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其价值和意义早就超出初衷。千年来,它指导着我国的农事活动,为农耕文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而如今,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生活中,更多的是作为文化符号,本文将通过解析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探讨它在当下的时代价值以及对这一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一、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是祖先们通过一次次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来的关于时节和气候的划分方法。中国作为农业大国,自古就具有深厚的农耕传统,“靠天吃饭”则是农耕社会的主要特点。为了保证庄稼在合适的时间进行种植和收割,先民们根据气候和物候变化发明出二十四节气用以指导农事活动。
据记载,历史上最早对气象进行研究的是在三皇五帝时期,那时的帝王非常注重对天文农时的观测和研究。《尚书·尧典》中有书“日中、日永、霄中、日短”,恰好对应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直至夏朝,出现了有关节气和气候变化的记录文字,是后来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基础。到了战国末期,《吕氏春秋》则明确提出了二分二至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共八个节气,已经为二十四节气奠基了较为成熟的基础体系。
而二十四节气的说法被系统的提出是在西汉,经过了纷乱的战国时代,西汉淮南王刘安召集了大量学士共同编撰《淮南子》,该书第一次详细列出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之后邓平的《太初历》则将二十四节气正式定为立法。二十四节气的出现,极大得促进了我国农业文明的发展,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明。
二、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
二十四节气作为华夏民族的独特发明,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包括其命名的文学性,和其所代表的民族性。
(一)二十四节气的文学性
诗歌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从《诗经》开始,先贤们就已很重视农耕、生活与文学诗歌之间的联系,如《硕鼠》《七月》等。二十四节气除了指导农事活动外,还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学内涵。一方面,二十四节气的命名本身就具有文学性,如“立春、雨水、惊蛰、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小暑、白露”等名称,在内涵和意境上已经被赋予了人文艺术色彩,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既能精准的概括时节和气候的特点,同时又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因此常被各朝代的文人墨客引用,作为赋诗题材。
二十四节气是人类对时间的具化,而诗歌则是人们对世界的具化。世界和时间,文人和二十四节气,在久远的历史中,一直彼此影响,共同谱写世间万物的生长与成长规律。文学与节气的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早有提及,“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乐,心亦摇焉。”当大自然的时节发生变化时,人们的内心情感也随之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本身具有文学性,于此同时,文人墨客也常会在时节变化的时候,有感而作,以时节为赋。
(二)二十四节气的民族性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它与昆曲、中国古琴艺术等其他38项民俗艺术一同代表着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明,代表了先人在气象科学上的成就。现如今,虽然科学技术促进了气象科学的进步,更为精准的天气预报代替了二十四节气,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它所具有的东方意蕴和民族特性将会在时代的长河中永远散发魅力。
三、二十四节气的时代价值
进入现代社会后,不管是农事活动,还是日常生活,人们都更依赖于天气预报等更为科学的现代科技手段,但是二十四节气在经过漫长的岁月沉淀后,不但没有被遗忘,反而在新时期所拥有的时代价值越来越受重视。
(一)二十四节气的社会价值
二十四节气仍然在广泛的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一方面,一些以农耕活动为主要生存手段的地区,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祖宗传下来的时令节气,《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就是用来专门指导农事活动的民间歌曲。“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正是这些流传于民间的俗语歌谣,推进了农耕文明的繁荣。
另一方面,民间仍然在传承和保留着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风俗习惯。比如冬至时吃饺子不冻耳朵的习俗至今还在北方地区颇为流行,还有立春时一些地区“打春牛、送春牛图”的习俗。这些风俗习惯伴随着二十四节气的诞生,经过千年的沉淀已成为中国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元素,正是这些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国人的心,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气血。
(二)二十四节气的经济价值
除了社会价值,二十四节气现如今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现代设计当中,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与商业融合在一起,发挥出不可小觑的经济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风元素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各种现代设计当中。包括传统的水墨、中国画、传统书法等艺术。二十四节气所拥有的独特的文化性和民族性也使它在设计界颇受欢迎,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设计层出不群,包括但不限于室内装修、书籍封面设计、茶具设计甚至服装等,几乎涵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二十四节气蕴含的文化也影响着城市文化,有助于帮助建筑师了解城市人文、历史、传统等特点,从而缓解千城一面的现状。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使得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设计具有了较高的经济价值,这是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文艺复兴”。
(三)二十四节气的教育价值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复兴趋势,中小学也都设计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课程与活动,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词歌赋,就具有非常高的学习价值,既能帮助孩子们认识和了解节气知识,还能同时培养孩子们的文学和艺术素养,可谓一举多得。
并且二十四节气不同于其他的传统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让孩子们对天气和时令进行观察和记录,还有利于开发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将二十四节气的学习引入校园,培养孩子们从小认识自然、尊敬自然的美好品德,并且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四、总结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代表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如今,二十四节气已经可以适用于中国大部分地区,不仅能够指导农事活动,还能丰富人们的社会活动,更新人们的生态观念,对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二十四节气在新时期所衍生出来的各种价值,如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等等,都彰显了它善于与时代结合永远散发魅力的特点。相信未来,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通过应用型人才的宣传和创新,会继续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
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蕴含着中国美学,通过发掘和全面梳理二十四节气,可以很好得继承和创新中国文化。而且将二十四节气的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既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会大大的丰富和拓展现代设计领域的表现力,相信在未来,二十四节气会在这一领域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