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体认与文化认同:回族学者的鲁迅阐释
2019-01-27卓光平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卓光平[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
鲁迅与回族的关系紧密,他不仅关注过回族文化和回民问题,也结交过伍仲文和王仲猷两位回族好友,其文学作品与思想精神更是对许多回族作家和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回族学者而言,马宗融、李鸿然、马旷源、杨继国、苏育生、郎伟、马丽蓉、白草和王继霞等都曾关注过鲁迅,或考证其生平事迹,或阐述其思想作品,或揭示其与回族的关系,或梳理其对回族作家的影响。因此,系统梳理这些回族学者有关鲁迅的研究文献,可以明显感受到“民族魂”鲁迅对以回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的深刻影响。
一、思想阐释与价值体认
鲁迅不仅对张承志、霍达和石舒清等回族作家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是许多回族学者谈论与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早在1938 年,回族学者马宗融就专门写下《写在鲁迅逝世二周年纪念日》一文来纪念鲁迅先生。在1949 年,回族诗人木斧也曾写下《论鲁迅的韧性战斗精神》一文来探讨鲁迅在革命年代的韧性战斗精神。进入新时期以后,越来越多的回族学者开始关注鲁迅。他们对鲁迅的探究主要表现在对鲁迅生平经历的考证、鲁迅思想的阐释和鲁迅作品的解读等方面,这些研究都无不显示出他们对鲁迅的价值体认与精神继承。
在鲁迅生平经历及相关文献的考证上,回族学者杨继国在《戏剧学习》1981 年第3 期上发表《鲁迅与戏剧》一文,详细梳理了鲁迅在戏剧方面的活动与贡献,回族学者苏育生则在《戏剧学习》1982 年第3 期上发表《对〈鲁迅与戏剧〉 一文的意见》对杨文中有关鲁迅与易俗社的部分观点进行了商榷。紧接着,杨继国又发表《对〈鲁迅与戏剧〉 一文批评意见的几点答复》予以回应。对于鲁迅生平史实的发掘与探究,苏育生除了与杨继国的争论文章外,他还发表了多篇考证文章。其中,《“古调独弹”——鲁迅与易俗社的交往》(1986)和《艺术大师们在西安》(2007)详细考证了鲁迅的西安之行以及他与易俗社交往的诸多细节。《胡适与鲁迅》(2012)一文则考证了鲁迅与胡适之间的相互关系。鲁迅与胡适既是朋友,也曾是同事;既有过不错的交情,也有着政治观点上的分歧。他们曾在同一战壕并肩作战,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也多有往来。“女师大事件”直接导致了他们断绝往来。虽然鲁迅后来曾讥讽与批判胡适的政治言行,但胡适却能实事求是地评价鲁迅及其作品。《鲁迅与陈师曾》(2011)一文则梳理了鲁迅与陈师曾多年同学和在教育部整整十年同事的交往。云南回族学者马旷源的《鲁迅辑〈西游记〉 神话源流》(1996)和《鲁迅与〈两般秋雨郸随笔〉 》(1997)也对鲁迅的《西游记》研究以及鲁迅与《两般秋雨郸随笔》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梳理和深入考证。
对鲁迅思想的阐释与体认方面,李鸿然、杨继国和郎伟等回族学者都有过相关探讨文章。杨继国的《试论鲁迅的文艺民族化思想》(1982 年)聚焦了鲁迅的文艺民族化思想问题,李鸿然的《鲁迅杂文与精神文明》(1983)则探究了鲁迅的杂文对我国近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问题。马旷源(回族)在《沉重的鲁迅》(1995)一文中指出:“鲁迅的痛苦不是一己的痛苦,而是整个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痛苦,他肩负的是五千年的黑暗,他开创的是此前从未有过的第三样精神境界。”他虽“为世人所冷漠,然而却是巨大的存在,作为一面镜子,拷打着每一个求进取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郎伟的《对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重新认识》(1996)一文对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进行了重新体认,他指出:“鲁迅的这一思想显示了惊人的准确性、深刻性,它无疑是鲁迅对20 世纪中国最为宝贵和杰出的精神奉献。”
在对鲁迅文学作品探究方面,木斧的《试论鲁迅作品中的模特儿》(1982)指出鲁迅作品中的模特儿都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和反映。马旷源的《鲁迅的鬼魂观》(1997)则剖析了鲁迅笔下“趣鬼”“猛鬼”“衰鬼”等类型。马丽蓉在《在空间维度上叙述——〈伤逝〉 新解》(2001)一文中以叙事学的视角切入《伤逝》文本,并指出空间化叙述就是《伤逝》的叙述策略。郎伟的《色彩斑稠的小说——读鲁迅小说〈铸剑〉 》(2003),李凝祥的《深醇隽永奇崛玲珑——重温鲁迅〈好的故事〉 》(2008),白草的《重读〈一件小事〉 》《鲁迅相人》等文章也都对鲁迅具体文学文本进行了深入解读。
二、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
鲁迅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也是许多少回族学者关注的重要话题。马旷源、伍贻业、苏育生和白草等回族学者侧重于从文献梳理的角度考察鲁迅与回族等少数民族的关系,他们的研究都显露出对鲁迅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其中,较早关注鲁迅与回族等少数民族的回族学者是马旷源与李鸿然。马旷源的《鲁迅先生与回族》(1979)一文聚焦了鲁迅与“北新书局事件”。他指出,鲁迅在给许寿裳信中的态度很是分明:一是认为此次事件的发生主要是因北新书局不尊重回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而引起,二是认为鲁迅“热烈赞扬了回族人民同仇敌忾的团结性和宁折不弯的斗争精神”。李鸿然在《鲁迅和少数民族》(1981)一文中专门探讨了鲁迅与少数民族的问题,其中也涉及鲁迅与回族的相关问题。
伍贻业和苏育生关注的一个焦点是鲁迅与伍仲文、王仲猷等回族朋友的交往关系,他们对此进行了专门的考证。在《回族教育家——伍仲文》(1991)一文中,伍贻业用大量篇幅梳理了鲁迅与伍仲文在矿路学堂的同学经历以及北京教育部同事阶段的相互交往。在《鲁迅与回族同事王仲猷》(2008)一文中,苏育生专门梳理了鲁迅与回族同事王仲猷之间的交往问题。这两篇文章比较清晰地梳理了鲁迅与回族朋友交往的经历和许多细节。
关于“北新书局事件”是鲁迅与回族关系的又一个焦点问题,对这一问题在新世纪后又有了更深入的探讨。其中,白草的《鲁迅书信中关于回族的议论》(2008)从鲁迅给许寿裳书信中关于回族的议论出发,详细梳理了鲁迅在“北新书局事件”中的立场和态度,以及当时知识分子对该事件的态度和反应。回族学者王继霞在其专著《20 世纪回族文学价值研究》(2014)中也聚焦了该问题。她一方面指出在“北新书局事件”发生时,鲁迅的观点立场“表现出可贵的民族平等尊重意识”,其相关言论“虽然是以私人信件形式,但在当时鲁迅先生与北新渊源深厚、回族问题一直为主流社会讳莫如深的具体情况下,这一态度亦弥足珍贵”。
三、价值认同和精神继承
除了对鲁迅与少数民族关系进行探讨以外,白草、马丽蓉和王继霞等回族学者还从影响研究的角度探究了鲁迅在回族等少数民族中的传播与影响,这些研究探讨都显露出他们对鲁迅的精神继承与价值认同。其中,较早关注鲁迅对少数民族作家产生影响的是马旷源,他在1982 年发表《鲁迅与云南作家》,一文,专门梳理了鲁迅对等云南少数民族作家的影响。李鸿然的《鲁迅与民族问题》(1981)一文聚焦了鲁迅对祖国对民族的无限热爱,他关心当时少数民族的处境问题,他为探寻中华民族的出路而奉献一生。在《20 世纪回族文学价值研究》(2014)一书中,王继霞则专门聚焦了鲁迅对百年回族文学的深远影响。她指出,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学精神在百年回族文学中的绵延流动,主要表现在撷取国民性批判主题、知识分子精神世界观照、文学艺术形式创新等方面。
除了探讨鲁迅对回族文学的整体影响外,鲁迅对回族作家张承志的影响也一直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其中,马丽蓉和白草等回族学者对此也做过专门的聚焦。马丽蓉在《“冥冥中信任的只有鲁迅”——〈野草〉与张承志的散文创作》(2002)一文中指出,张承志的散文烙有鲜明的《野草》遗风。张承志不断在鲁迅思想文化资源中寻找“自我”,他与鲁迅进行心与血的沟通。鲁迅的《野草》不仅催动了张承志散文创作的新探索,也唤起了其大散文的意识。白草的《试论张承志对〈野草〉 〈故事新编〉 的解读》(2003)一文从张承志的散文和学术随笔中梳理出他关于《野草》《故事新编》的主要观点,并指出《野草》和《故事新编》是张承志最喜爱的鲁迅作品,张承志正是在对这些作品的破解与阐释中实现了与鲁迅心灵的遇合。白草在另一篇文章《张承志视野中的鲁迅形象》(2003)中指出,张承志对鲁迅的接受经历了由最初的质疑,到逐渐磨合,再到最终对鲁迅的认同这样一个过程。《致先生书》(1991)、《再致先生》(1992)和《鲁迅路口》(2002)三篇文章集中体现了张承志对鲁迅的思考,代表了他在十多年间对鲁迅认识的三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超越。
鲁迅与回族关系紧密,他在回族中有着深远的影响。系统梳理回族学者有关鲁迅的研究文献,可以以此为个案来揭示“民族魂”鲁迅对以回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在中华文化认同上的积极影响。这些少数民族学者或考证鲁迅生平事迹,或阐述其思想作品,或揭示其与回族的关系,或梳理其对回族作家的影响,其中不仅包含了对鲁迅的精神继承与价值认同,更包含了情感认同与文化认同。
①② 马旷源:《沉重的鲁迅》,《文学自由谈》1995年第2期,第100页,第100页。
③郎 伟:《对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重新认识》,《宁夏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第43页。
④ 马 旷源:《鲁迅先生与回族》,《中国民族》1979年第3期,第48页。
⑤⑥ 王继霞:《20世纪回族文学价值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7页,第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