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丙卷阅读理解题分析及教学启示

2019-01-26周霜

考试周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学启示

摘 要: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法和量化分析法对高考英语全国丙卷的阅读理解题进行分析得出,近三年来阅读题多以人与社会为主题,以说明文为主,文章长度相当,难度有所降低,设问均以事实细节理解和推理判断为主。因此,高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扩大学生阅读量,增加计时训练;重视整体语篇以及文体教学;增加阅读技巧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关键词:全国丙卷;阅读理解题;文本分析法;量化分析法;教学启示

一、 引言

2016年教育部开始采用全国丙卷英语试题,而四川省于2017年开始采用全国英语丙卷进行高考选拔。四川省的教师和学生对于全国丙卷的题型数据和命题趋势还较为陌生。“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理解题在高考全国卷中的分值是四十分,包含七选五。考生要取得较好的英语成绩,必须减少在阅读理解题的失分。本文通过对高考丙卷阅读理解题的数据分析,为四川省的高中英语阅读和语篇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二、 试卷分析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法和量化分析法对2016~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丙卷的阅读理解题进行分析。

(一) 文本分析法

通过文本分析法对阅读理解文本的主题和体裁进行分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英语学科和考试既要具有工具性,还不能忽视人文性和时代性。语言学习的主题大致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高考阅读理解题的文章来源广泛,涵盖了各类当代的英文原版杂志和报刊。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三年来的阅读文章选材基本符合三个主题,其中人与自我3篇,人与自然2篇,人与社会7篇。选材更多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通过表2可以看出,近三年来A篇文章均为应用文(共三篇),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记叙文或夹叙夹议的文章一共三篇,占比较小,且纯议论文没有出现,难度较低。高考阅读文章体裁以说明文为主,一共六篇,表示说明文文体值得教师和学生在日常训练中多加分析和练习。

(二) 量化分析法

量化分析法主要分析阅读理解题的语篇难度、长度、文本易读性以及设问类型。

文本易读性是指语篇易于阅读和理解的程度,本文通过在英语语言测试领域使用较为广泛的flesh reading ease公式对语法填空题的文本进行检测,它按照百分制评定文本的分值,分值越高的文档越容易理解(辜向东,关晓仙2003:39)。

通过数据分析对比三年的文章难度等级以及文章易读性可以看出,高考英语全国丙卷的阅读题难度逐年降低,文章易读性系数增加。易读性比例越高,得分率越高(赵红霞,2010)。全国丙卷作为覆盖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和西藏的全国卷,难度需要能够恰当考查这些省市所有考生的能力。

纵观近年的阅读题文章总长度,三年的数据相差不大,阅读速度也基本在每分钟65个单词左右。教师在日常阅读训练时最好采用计时联系,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多预留回顾和检查的时间。

从表5可以看出,三年来阅读理解题的设问比例基本相同。考查最多的是理解事实细节题,平均占比46.5%。其次是推理判断题,平均占比26.6%。而主旨大意题、词语语义辨析以及观点意图推断题基本每项在15个题中只有1~2个,平均占比8.7%。考生需要在掌握文章细节的基础上,概括、分析、判断和推理,最后整合文章大意和观点。通过分析,全国丙卷对于基础层面微技能的考查更多,而更高级的阅读能力考查较少,总体难度偏低。

三、 教学启示

(一) 扩大阅读量,增加计时练习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阶段7~9级阅读技巧提出的要求是能够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纸、杂志;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5万词以上。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要有足够的输入量,学习者要习得一个语言结构,单靠几道练习,几篇短文远远不够,它需要连续多个小时的有内容有乐趣的广泛阅读,才能有效习得语言。现实中的教材内容难免滞后,而报纸杂志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内容主题也更丰富多彩,能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人文现象,因此,日常教学课外时间中学生应广泛阅读如《21世纪英语报》之类的高中读物,或者教师可以选取难度略有挑战但内容精彩的原版英文文章作为课外补充,如《经济学人》或者《时代周刊》。教师需要注意在选取文章主题时,尽量贴近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人与自然的三大主题,同时进行适当删减和增加。其次,日常阅读训练需要严格计时,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二) 重视语篇文体教学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高考全国丙卷的文章类型以说明文为主,辅以记叙文和应用文,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明确了解文体区别及结构,通过不断分析练习,巩固内化。叙事类、描写类的文本,常借助多种修辞手法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呈现内容;议论文一般作者都会通过主题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结构特征明显。(王秋红等,2015)记叙文主要关注五个关键信息的提取,即what, who, when, where, why, how。议论文的结构通常为总分结构,需要通过段落的主题句,快速找出话题、论点和论据。说明文是阅读中占比较高的问题,它结构清晰,语言规范,说明文按照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展开,为了达到信息传递的效果往往会通过醒目的标题、小标题、图表、配图等辅助阐释。(叶恩理等,2015)学生充分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分析文体,快速判断考题中的语篇结构,有助于文章大意的总结和作者态度的判断,在考试中才能游刃有余,高效解题。

(三) 阅读技巧和解题技巧

日常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以下阅读技巧,如预测,在阅读标题或小标题后预测文本内容;略读,迅速浏览全文,抓住大意和主题句,明确作者态度和意图;寻读,快速查找某一相关信息,一目十行,不相关的内容快速略过。

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首先,通过上文分析可知,高考阅读理解题的设项主要集中于事实细节题和判断推理题。事实细节题需要考生快速找出文中对应细节,属于基础层次的阅读。推理判断题对于考生来说难度较大,常用infer, suggest, indicate, imply等词提问,选项模棱两可,其中干扰项有五大特征,即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文不对题、时空穿越和信息收缩(康静2017)。考生需要熟知设错的规则,从原文提取正确信息,不能凭空想象,有效避免陷阱。其次,掌握阅读理解题解题步骤。先读题,快速勾画关键词;带着关键词速读文章,定位相关信息,并下划线;仔细分析,确定答案;回顾画线部分,检查答案。

四、 总结语

高考英语全国丙卷阅读理解题难度适中,主题丰富,体裁以说明文为主,同时也考查应用文和议论文。三年的设空类别相当,命题模式明显。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根据高考考题的命题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水平的同时,掌握必要的阅读考试技巧,提高阅读理解题的得分率,从而在高考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 York: Pergamon Press,1982.

[2]康靜.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N].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7.

[3]赵红霞.英语报刊阅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4]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梅德明,王蔷.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高中英语新课标解析[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6]辜向东,关晓仙.CET阅读测试与大学英语阅读教材易读度抽样研究[N].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

[7]王秋红,周俊婵,陈璐,劳秀清,张东升.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处理:理解与赏析[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8]叶恩理,翁颖卿,汪润,黄晓燕,叶微.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目标定位:综合视野视角[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周霜,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启示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口译大赛选手心理压力分析及教学启示
探究雅思口语测试对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分析
尊重差异 别样人生
职业技能大赛对《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