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地方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思考

2019-01-26芦智龙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思政政治

芦智龙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学过程中融入地方文化不仅顺应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从意义、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应用价值三个方面探讨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

关键词:地方文化;思政课;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2-0239-02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全国各地留下了独具特色的丰富文化,应充分挖掘其育人功能,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继承弘扬地方优秀文化的双赢互动。

一、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意义

1.理论意义。(1)丰富和发展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地方文化扎根于当地百姓日常的生产生活中,风格各异、题材多样,积淀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富有特色和活力的教育资源。不仅拓宽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视野,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成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托,为多样化教学增添特色和亮点。(2)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完善。地方文化充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可挖掘和整理出更多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重建,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更具渗透力和感染力。

2.实践意义。(1)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地方文化内容丰富、底蕴丰厚、生动活泼,将地方文化作为教学素材引入思政课,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增强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破专业界限,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其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有利于帮助大学生防范错误思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严峻的意识形态斗争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给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带来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方传统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基因和源頭活水,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更加坚定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3)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具有地域性,高校思政课对地方文化的应用扩大了其影响力。在自媒体时代下,一名大学生就是一个传播媒体,其扩散效应是十分可观的。地方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促进了地方文化的宣传与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二、明确教学目标和丰富教学内容的内在需求

1.如何明确教学目标。基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坚定文化自信的背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要遵循解决“为何”、“因何”、“何为”三个问题为导向,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蕴含的精神品格和丰富的育人价值,有效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以期达到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人文素养、传承地方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进一步让高校思政课在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历史与现代对比阐述中更加“接地气”,“活”起来。

2.如何丰富教学内容。(1)提炼内涵。首先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厘清“地方文化”的概念;其次通过查阅网络资料和博物馆、历史名人馆等相关文献,总结地方文化的特点,挖掘整理地方文化及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价值分析。首先从地方文化跟高校思政课功能的内在一致性、符合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求、顺应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等方面分析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拟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学生自身发展、教师综合素质、地方文化传承等方面分析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3)开展现状调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可选取一定样本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对地方文化的认知方式、感兴趣程度、受文化影响程度、学校对地方文化的应用情况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整理数据,讨论并形成结论。

三、相关研究的应用价值表现

国内关于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应用研究比较零散,相关著作很少,主要以学术期刊的形式呈现。关于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地方文化的内涵,于志娜、陈彦彦(2012)认为,地方文化资源是当地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思想境界、信仰追求、价值取向、生存状态及人文积淀,是该地域所特有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地方传统、生活历史和精神观念的资源结晶;练翠滢(2017)在其硕士论文中阐述“地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活生产的人们,受地理生物环境、政治决策、外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包括人们生活生产行为模式、思维习惯、价值认知标准和精神内涵等意识形态”;陈丽华(2017)认为,地方文化是指一定区域因历史文化积淀所形成的资源形式,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三个层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明确指出,地方文化积淀了丰富的人文精神,是一个地方历史长期沉淀下来的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和高超的创造技能的展现,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

关于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应用价值,刘文华(2012)经过研究认为,地方文化转化为课程资源应用到思政课教学中,可以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传承地方文化;王琨媛(2015)主要从课堂教学方面指出地方文化资源可以增补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孙利霞(2016)认为,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地方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陈丽华(2017)则从实践教学方面认为地方文化的应用,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切实开展。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很有价值的。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保持一致,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能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传承地方文化等。

四、结语

基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坚定文化自信的背景,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蕴含的丰富育人道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用,构建接地气的地方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创新方向,也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创新方法。因此,地方文化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开展和推进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继续推动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地方文化会越来越得到重视。对地方文化的开发利用会越来越成熟,相应的也会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当前高校思政课建设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背景下,教学方法越来越多样,地方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也会逐步得到体现,因此要继续完善地方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体系,构建地方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保障,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地方文化相互结合的系统化、规范化,以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習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2]李康平,李正兴.论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教育学术月刊,2008,(8):44-46.

[3]李学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

[4]王蓉霞.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6):56-58.

Abstract:As the main chann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the main channel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integration of local cultur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not only complies with the realistic needs of enhancing cultural confidence,promotes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but also helps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local culture,and fostering the socialism of college students core values.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value of integrating local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significance,teaching objectives,content and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local cultur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ssons;value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