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2019-01-26高旭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舞蹈创作情境

高旭

摘要:汤显祖的至情论影响其戏剧思想并体现在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脉络等方面。笔者认为,有效的“至情”亦使舞蹈创作具有真情和真实感。本文从“人生而有情”、“思欢怒愁,感于幽微,流乎啸歌,形诸动摇”、“缘境起情,因情作境”等三个方面浅析了舞蹈创作中“情”、“理”、“境”的关系与运用。

关键词:至情;情境;舞蹈创作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2-0224-02

一、人生而有情

人生而有情,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开篇点题,道出了戏曲的本质——情。舞蹈的本质亦在于抒发情感,重抒情、重表现是舞蹈的特点之一。鲁迅说:“因为真实,才有力。”优秀的舞蹈作品,一定是真情的流露,用心中的情去感染对方,才能激起人们的感同身受。

1.“情”为舞蹈动作的动因。“情”为人的自然本性。“情”与生俱来,与生命的进程相伴,是汤显祖的生命观。在他看来,情是自然的、客观的、应该得到满足的生命冲动。“情”作为舞蹈动作的动因,在原始社会充当着人们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而后荀子的“乐与情通”,中国古代历史贯穿乐舞通政治国的乐舞观,即使在“存天理、灭人欲”的限制和打压下,民间舞蹈依旧存活于“瓦舍”、“勾栏”之中;直至现代,舞蹈作为肢体语言,或直接或隐晦地传达着内心的体验与冲动。人情、才情、情志、情思、友情、亲情、爱情是艺术的永恒主题。

2.“情”要客观地反映社会生活。舞蹈通过动作、表情、线条等手段,塑造出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编导对社会生活的审美理想。舞蹈是编导表达思想情感的“出口”。笔者认为,艺术作品的内容要符合人生伦理。如汤显祖的作品一般,中国艺术讲究真、善、美。真——要相对客观地反映社会生活,即使运用夸张、虚拟等艺术手段,也要在情理之中。善——高度体现人文关怀和向往“善”的精神。美——精确地把握本质内容,准确地运用形式表达出艺术内容。

传说钟馗学富五车,却因相貌丑陋落选。舞蹈《钟馗》不断“捂脸”的动机,传达出落寞、自卑、失败、痛苦等情感与其捉鬼时的奋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编导捕捉到钟馗内心最软弱的地方,仿佛这才是真正的钟馗,这才是他孤寂的人生。《钟馗》从服饰造型、语汇特点及准确地情感表达,达到了贾作光老师所言的“情寄于舞,舞表于情,情舞交融,形神兼备”。舞蹈用细腻的情感和精彩的动作展现了钟馗为神、为人的形象,又借钟馗报国无门舍生取义的故事弘扬高尚的品格。

二、思欢怒愁,感于幽微,流乎啸歌,形诸动摇

1.情感体验与情感表达。无论思念、欢喜,还是怒怨、忧愁,人生中的各种情感都是内心所动而溢于言表,形之于歌舞、动作,感于幽微,形诸动摇,世总为情,人与人(情的个体性)、人与世界(情的普遍性)在情感体验与表达的循环往复中加深彼此的连接。

2.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舞蹈内容与舞蹈形式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舞蹈的内容与形式是编导由于外部事物或经历引起某个或某些思考,激起内心的表达欲望,通过舞蹈语言表达而产生的。“想说什么”为内容,“怎么说出来”为形式。内容是形式的基础,形式是内容的外在表现方式。若内容美与形式美二者高度统一,则具有舞蹈审美价值。例如舞蹈《中国妈妈》,采用憎恨、接纳、养育、送别四段式结构展现中国母亲“大爱无言”的人性主题。整个作品的动作与情绪转变是如此真实而细腻,作为受害者的母亲们手指前方,不卑的眼神,竭力嘶喊跺步出场,下腰、捂嘴等动作似如鲠在喉,对侵略者愤恨至极。初见日本遗孤,有人去打,有人吐口水,母亲们准备背身远去,遗孤跪着向前求助,此时母亲们的一“抱”与一“松”两个动作,比任何词语都有力地说明了遗孤的命运掌握在她们的手里,“抱”时遗孤得到安全,“松”时遗孤被甩到地上。

善良的母親不忍心看着弱小无助的遗孤饿死在中国大地上,母亲们张开双臂,给了遗孤温暖的“家”。转眼,遗孤变成了中国娃娃,在中国母亲的呵护下成长起来,“拔草”、“穿针”等主题动作塑造出中国母亲们对待遗孤的真情与她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日常单纯朴实的生活。

结尾,无私的中国母亲送走了遗孤,让她回到了自己的国家。母亲的“推”、遗孤跑回来的“跪”与母亲的“转身捂嘴”,使观者泪流满脸,母亲心中的不舍和遗孤的不忍之情直击观众的内心。身体不会说谎,是真情的流露与心灵的呼唤才使得形式与内容如此契合,伟大的中国母亲形象得以打动人心。

三、缘境起情,因情作境

缘境起情的“境”为客观实在的环境,“情”为内在情感冲动。因情作境的“境”为艺术作品构成的虚幻的时空,“情”为编导所想表达的思想。人的情感由物象所触发,而舞蹈作品中舞者的情感又必须通过“境”来传达或抒发。情境是在一个给定的时空场景中,展现能够影响到个体对目标刺激的意义理解的一切事物和信息。盼君归的“盼望”之情,是三部优秀舞蹈作品《点绛唇》、《我等你》和《淮水情兰花湾》的共同主题和内容。那么“盼”是如何在古典舞、现代舞和民间舞这三个不同体裁中构建情境并表达的呢?

1.“情”——体验与表现。舞蹈《点绛唇》用古典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身韵美,塑造了深闺中的少女形象,她期盼着心上人的归来,一种抹不去地焦急与忧愁幻化在动作与眉眼间,真切地体现出等待中各种复杂的情绪。一个少女倚靠静坐的背影,急切地回头望向门外,而后拧身羞涩地笑了。再一回身,一连呈现几个持镜点唇的姿态,尽显女子的窈窕与娇羞。随后,小碎步的流动与骤停对镜梳妆的动静对比展现了此时女子既焦急又希望再多点时间打扮更美的心思。舞蹈中不断出现“持镜点唇”与“转”的主题动作,恰到好处地延续和承转着女子的情思。无论是风韵流转的单腿反身转、阔步向前的平转、撩人心弦的转腰,还是原地转,甚至是胸腰转,所有的姿态连接一气呵成,女子的美好情愫播散在此时此境中。再次回到椅子上持镜,女子的欣喜之情已达到最大化,高空间与正面的造型、从椅子上跳跃下来的动作、大步跑向屋外的步伐,与开头静坐背影、小碎步流动形成对比,雀跃之情展现无遗。然而第三次持镜时却愁上眉头,向后退、四肢松散无力的状态传达出女子的落寞之情,再次拾起镜子,羞涩地等待、焦急地期盼、沉醉在欣喜中以及失落的悲伤,所有复杂情绪化为最后的“点唇”。

2.“理”——思辨與升华。舞蹈《我等你》由情至理,以理融情。以军嫂们思念丈夫、盼望丈夫归来的情境折射出她们甘心等待、默默付出的一生。作品在细节中体现了军嫂甘心奉献的精神在日常化的动作体现与真实的情感,作品正是用至深的情感让我们了解到军人背后的军嫂和她们的故事,无人不为她们的付出精神所感动。舞蹈塑造了踏实、勤劳、善良的人物品格,使得观者关注到军嫂,进而对军嫂肃然起敬。

3.“境”——领悟。舞蹈《淮水情兰花湾》运用安徽花鼓灯的元素,以“盼望”外出的丈夫归来为主题,塑造了一批人杰地灵的徽州女性形象。淮水——安徽淮河流域;情——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于生命与生活的所有的情感;兰花——民族语汇与婀娜多姿的女性人物形象;弯——形容地域地貌也好,或描述徽州女性的身体形态也好,还是偶尔浮现出的复杂的心理情绪也好,都是那样的百转千回,引发联想。

开场时独舞凝视远方,群舞分别朝独舞凝望的方向流动上场,犹如独舞望穿秋水的延伸,一点点、一层层铺满舞台。随后五组高低错落的群舞空间造型突显了主题——望。队形在轻快的风柳步中逐渐拉开,随即群舞横线的、分组穿插的、两个半圆的快速流动营造出水波荡漾的意境,独舞在其中寻找着、张望着、盼望着。当所有人在胸前抖扇并在台口站成一横排时,使观者联想到她们站在岸边焦急地寻找着丈夫归来身影的情境。曲调突然慢了下来,随着女声哼唱,齐转身的凝望,细腻的快上步与慢起的遮阳扇的动作,女性内心的柔软被缓缓揭示出来。焦灼与娇羞的情绪对比是舞蹈情绪处理的绝妙之处,这正是徽州女性所特有的性格。最美的画面还是结尾与开场的前后呼应,独舞凝望远处慢慢向前走,群舞缓缓起身,小碎步向后方退去。独舞与群舞调度的反向拉开,舞台空间就此无限拉长。

参考文献:

[1]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宗白华.美学的散步[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

[3]萨克斯.世界舞蹈史[M].郭明达,译.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

[4]王维.从“汤沈之争”看汤显祖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

[5]刘健,高众.以形象返回为桥梁的建构——中国古典舞的一种审美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

Abstract:Tang Xianzu's extreme emotion theory influences his drama thought and embodies in the character image,story thread and so on.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effective "extreme feelings" also make dance creation with true feelings and true feeling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and application of "emotion" and "reason" in dance creation from three aspects:"life and emotion","thinking of happiness and anger,feeling in seclusion,flowing through roaring songs,and shaking in for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 and "emotion" in dance creation.

Key words:most feelings;situation;dance creation

猜你喜欢

舞蹈创作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大众舞蹈与舞蹈创作的融合研究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