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跨专业融合理念名师工作室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2019-01-26章晓兰金怡赵晓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跨专业名师工作室融合

章晓兰 金怡 赵晓伟

摘要:基于专业方向的名师工作室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之一。信息技术能为各专业方向的名师工作室提供及时共建、共享资源平台,突破工作室专业领域的局限,提供跨专业融合的跨界学习,更大效能地发挥名师工作室这种优质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跨专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2-0094-02

基于专业方向的名师工作室学习共同体,倡导自主性和合作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取向,成为近年来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研究热点[1]。名师工作室,通过导师较强的专业背景、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以及清晰的行业把握能力,对工作室学员专业化培养确实能起到较好地促进作用。但是,正如学者单慧璐、刘力所担心的这种过于强调专业属性的培育,即过度追求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标准化和一致性,容易把教师的专业发展窄化为单一的技能训练,会从根本上规约教师的成长,可能会带来阻碍教师个性化成长的隐忧,从某种程度上制约教师的发展,失去名师工作室应有的实践价值[2]。

依托当今强大的信息化技术,使名师工作室培育活动始终处于一种开放、互助、体验、共享的状态应能从根本上突破名师工作室的专业束缚,在共享平台各个专业方向的工作室培育活动可以及时共享,培育反思百家争鸣,多渠道、多途径地提供一种跨专业的跨界学习,多层面的提升,全方位的引领,推动更多的优秀教师成长,应是未来名师工作室建设不可或缺的构想。

一、构建名师工作室资源平台及运行管理机制

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教委师资培训中心(后简称师培中心)2015年以专业方向为单位,评估遴选了47个中职校名师培育工作室,工作室主持人即导师,实行导师制。目前师培中心已搭建名师培育工作室平台(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网),旨在依托强大的信息化技术加强师资培养过程管理,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在平台上,各工作室不定期上传各类教育教学资源。

工作室平台搭建后,要构建平台运行管理机制,促进各个工作室有序、健康的运行。首先,教委师培中心领导重视,各学校校长包括工作室导师所在学校以及学员所在学校校长积极提供条件协调各方资源配合工作室,如提供专门的办公场地、人员、配套经费等。另外,教委师培中心每年下拨专项经费支持工作室培育活动,保证工作室的正常运行。

二、共建名师工作室,共享跨界优质资源

1.相关管理办法及制度的建立。首先从市级教委层面出台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办法里对各个工作室、导师、学员都有具体的考核要求。其次各个工作室建立工作室运行制度(包括规定工作室培育活动时间、考勤、要求等),从制度上对工作室学员提出具体要求,保证工作室活动的正常进行。学员根据专业背景以及职业规划制定自身发展规划,导师再根据学员特点制订个性化的学员带教方案。工作室培育过程记录手册、学员学习过程记录手册(手册内容除了具体的学习过程记录,还包括学习反思和体会)。所有这些管理办法以及制度都上传在公共资源平台,供教委、学校以及导师进行各层级的考核,有利于促进工作室的高效运行。

2.多途径、多渠道共建跨专业名师工作室教育资源。(1)公共平台资源建设。依托上海市教委的名师工作室公共平台,发布各工作室资源建设,如:有探索现代学徒制的;有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探索产教融合的;有探索交互式电子教材建设的;有探索校本研修师资队伍建设的;等等。这些各工作室主题探究的在线资源对其他专业教师也是有很高的借鉴和学习价值。另外,还有一些各专业的课程标准、教材开发、微课建设、教学、在线交流等各类特色资源,依托资源平台,打破专业壁垒,辐射到更多的教师成长。(2)个性化资源建设。个性化资源对接教委的名师工作室公共平台,有利于方便各工作室成员观摩、学习。个性化资源是名师工作室建设的一大亮点,应着力打造。①名师空间课堂:以工作室导师为主创建名师空间课堂,打造精品课堂、特色微课;开展网络教研、在线交流和资源研发等活动,通过空间课堂展现“名师的故事”、“名师的思想”、“名师的教学风格”、“名师的代表作”、“解读名师”等资源,也可通过空间课堂导师对学员进行业务指导和评价。通过两年的建设,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名师空间课堂,示范、辐射教育教学成果,引领教师快速成长。②直播课堂:按照计划,每一位工作室学员每年至少要开设一堂公开课,其中每个工作室至少要召开一次市级以上公开课,并利用“一直播”、“映客”等直播平台进行直播,工作室成员通过观摩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学设计,取长补短,开阔思路。如医药专业名师工作室侧重稳扎稳打课堂教学,经常推送说课设计比赛。医药专业的教学和医院互动强,医生直接进课堂指导学生学习,这种企业深度融入的课堂教学对其他工作室成员都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启发。通过在线观摩并在后台留言、评价,对说课者也是一种促进和提高。这种高度互动和参与性,极大地促进了名师工作室的快速成长。③名师公众号:导师、学员为主,推送各类教研心得、体会、反思,促进线上线下讨论、学习。除了以上重点建设的工作室资源,还有微信、QQ、微博等,也是加强名师工作室资源共享的基于微时代的资源建设途径。④竞赛类(参与、指导竞赛):名师工作室导师和学员都是优中选优,很多都是参加过全国甚至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手,这种竞赛类的经验分享是难得的学习资源。

三、现场展示、宣传、辐射,共同促进名师工作室的快速成长

每個工作室每学年都有中期汇报暨考核(学员和导师分别考核),每学年有终期汇报暨考核,两年后又有大型的现场展示汇报。各个工作室在师培中心的牵头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有这些汇报考核的过程资源都会上传至平台,供未到场的工作室观摩、学习,也供全市教师学习,推进这种跨专业、跨领域的跨界学习,开阔思维,以点带面带动全市中职师资的快速成长。

四、落实名师工作室资源建设考核

对名师网络工作室进行考核。考核从建设方案、空间建设、网络教研、资源开发量、访问量、网上答疑、辐射示范作用等方面进行,分中期评估和年度评估,每年各一次,评估结果分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并有一定的奖惩措施。

五、结语

纵观这几年名师工作室的运行,在发挥名师的引领、辐射效果上有限,且不说有些工作室处于有名无实的挂名状态,即使开展了一些活动也大多呈“单打独斗”的状态,很多名师工作室的研修活动基本上是相互封闭、各自为营,制约了工作室应有的辐射作用。依托信息平台建立适当的机制促进各工作室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不仅供工作室成员甚至供全市教师学习、观摩,从而以点带面,促进教师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全力.名师工作室环境中的教师专业成长[J].当代教育科学,2009,(13):31-34.

[2]单慧璐,刘力.反思性实践视域下的名师工作室:研修理念、原则与过程[J].教育发展研究,2015,(12):46-51.

Abstract:Teacher studio learning community based on the professional direction is one of the way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provide a platform for all kinds of teacher studios to build and share resources in a timely manner,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he professional field of the teacher studio,and also provide cross-boundary study with cross-professional integration,which Plays a role of radiation and leading of such high-quality resources of the teachers studio to promote the rapid growth of teachers.

Key words:teachers studio;cross-professional;integration

猜你喜欢

跨专业名师工作室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带一支团队 抓一批项目 出一批成果
关于中职学校组建“名师工作室”的一点思考
名师工作室环境下,发展英语教师共同体科研能力的策略探讨
中韩合作办学中跨专业学生的韩语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