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品质培养必要性的分析与探讨

2019-01-26王海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品格教育学生

王海霞

摘要:在教育过程中,关注最多的是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品格的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品格在教育中应当处于首位,如果品格不好,即使学习知识再多,创新能力再强,在工作中也不会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本文笔者通过多方交流与观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品格;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2-0034-02

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往往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用来培养孩子品质的精力较少,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品质在教育中往往被忽略,不被重视,出现了少数学生不尊重他人的不良言行举止。所以,作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重视学生品质的培养。

一、存在的问题

1.自我个性过于突出。学生处于注重个性发展的年代。在现今时代,展现自我是有必要的,但要注意分寸,過于突出就会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不去分析他人行为的意图和好意。比如,课堂上玩手机不听课,教师进行管理约束,本来从大方向上看,教师是为学生好,让其好好学习,如果学生过于突出自我个性,就会对教师的管束不满,不理会,继续我行我素,不能明白教师、家长对自己的“苦心”。

2.学生平常礼节性的表现不足。比如,上课迟到,有的学生大摇大摆的从后门甚至前门进入教室,知道礼节的学生会先喊报告,在教师准许后进入教室。如果上课后教室门关上了,有的学生咚咚地敲门,若无人开门,就敲门声不断,直至开门;有礼貌的学生看到门关了,就会在教室外边静静的看书或者是在门附近听教师讲课,等课间同学开门后进入教室,开始第二节课的学习。

3.学生社会气息浓郁。现今,部分学生少了学生的单纯气息,有了功利心,说话、做事,看人看事看情形。比如,有的学生在教师担任课程期间,在路上远远的就和教师打招呼,但是当教师不担任其课程授课,即使是擦肩而过也没有什么反应,正眼都不看教师一眼。相反,有的学生,教师担任课程期间与教师交流少,等课程结束或者毕业后,见面了会主动打招呼,有的学生在教师节当天通过QQ或者手机短信祝教师节日快乐;有的学生毕业后回校聚会只是找同学交流,从来不会去办公室找自己当年的辅导员聊聊天。当然,也有学生觉得教师不错,但由于觉得和教师不熟悉,不知道该如何和教师交流,这就另当别论了。

二、现象分析

1.个性突出的现象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时代要求是一方面,另外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很重要,个性突出的孩子往往没有意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不是个人空间,而是集体空间。没有意识到,环境不会因为其个性就被改变;没有意识到,虽然是发展个性的时代,但不是人人事事都为其服务的时代。

2.学生言行举止礼节性不足,关键还是和学生的成长环境与氛围有关,不同经历会有不同的言行举止,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社会气息浓郁,关键是经历太少,认知不足。社会是个大染缸,学生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可能会尽早接触社会,这是值得鼓励的,但在准备接触社会之前,应该好好认清自己。如果没有做到这一步,就很容易受社会的影响,产生功利心,从而影响其思维。对于大学生,如果目的性太强,就会导致不够单纯,做事情可能会想尽办法完成,甚至是误入歧途。

三、解决方案

出现上述现象原因有多种,但往往学生本身不是主因,最重要的还是其成长的环境因素。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教师是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所以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的品质得到提升,家长和教师的作用极为重要。

1.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小就做起。很多地区将传统文化纳入教育中,让孩子从小就知礼节。多地小学要求孩子背诵四书五经,可能就是这个道理。目前,很多传统文化失去传承,出现断层,所以家长和教师应该注重孩子从小的传统文化的培养,需要相关专家多开设此类课程和讲座。

2.家长和教师应该言传身教,为孩子们做个好榜样。在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家长和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不但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的知识,还要以身示范。对于任何与礼仪品德有关的事项,在要求孩子的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谨记“己不所欲,勿施于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与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3.在家长的教育基础上,教师要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品质的培养。除了家长的教育以外,教师的教育也很重要。在学生成长期间,和教师相处时间很多,所以教师对学生品质影响不容忽视。可能有人会提出,学生在入校前,已养成了其品行,教师该如何去影响学生的品质呢?(1)提升教师自身品质。提升品质,首先要检查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正确。作为教师,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和了解了教育政策,在明确教学任务后,时刻以正确的标准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品质、修为。注重课堂教授知识的同时,品格培养格外重要。要清楚学生虽然个性基本定型,但也有自己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当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和学生的经历有所重合时,学生会进行思考分析与比较,会辨认出正确的做法。(2)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礼仪的培养来提高自身的良好形象。通过自身的做法,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让学生将其作为“偶像”,使其影响力不容小觑。(3)教师可将获得的案例与学生进行分析交流,能让学生有深层次地认识。通过交流讨论,可以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正确的做法,避免走弯路。实际上,学生很多失礼之处往往是其不了解造成的,教师可以有计划的向学生传授礼仪知识,学生了解了相关知识,相信在遇到对应的场合时,就会按照正规礼节去做,不会出现失礼的言行举止。(4)教师要注重自身师德的培养,认识师德的重要性。通过良好、及时地调整心态,充满正面情绪,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的品质有所提升。最直观地案例是如果辅导员是一个认真细致的人,其管理的班级出勤率一般不会有很大问题,这就体现了教师师德和言行的重要性。

总之,高校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应注重培养自身素质,时刻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通过自身努力,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单一做事情,要考虑诸多因素,不能一意孤行,各项事情是相辅相成的。要想让学生能做到这些,学生的品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品质塑造,通过家长和教师的努力,让其成为“四有”好学生。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student education,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e knowledge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reative ability,ignores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character.Students' character should be in the first place in education.If their character is not good,even if they have more knowledge and more innovative ability,they will not contribute to others and society in their work.The author find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rough many exchanges and observations,and analyzes them and proposes solutions.

Key words:character;students;education

猜你喜欢

品格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