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宝溪百年青瓷龙窑特性思考
2019-01-26文张晞
文 张 晞
龙窑又称长窑、蛇窑、蜈蚣窑,因其依山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也是南方地区最主要的陶瓷烧制载体。龙窑最早出现于商代,从初期的烧制陶器,到广泛运用于各类别瓷器的烧制,传承了数千年,是中国瓷器文化渊源传承的摇篮,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智慧的典范。
浙江省龙泉市宝溪乡是龙泉青瓷非遗传承地,是民国时期龙泉青瓷传统技艺恢复,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面恢复与中兴的重要地域,也可以说是近现代龙泉青瓷发祥地。时至今日,龙泉宝溪仍有九支古龙窑延续着青瓷传统技艺的烧制方法,其中两支(五股窑和陈家窑)建于清末民初的古龙窑,更是见证了龙泉青瓷百余年来的传承与辉煌,成为2017年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技艺研究会确定“不灭窑火”规划的主要烧制点。“不灭窑火”自2017年元旦开始烧制,近两年来已烧制三十余窑次,其中的二十余窑次均是在这两支百年龙窑中完成的,成为龙泉青瓷匠人传承发展的圣地。
龙泉青瓷制作工艺繁杂,每一道工序都维系着龙泉青瓷制作的成败,而最关键和最难以受人为控制的,主要还是最后一道工序——龙窑的烧制,所谓“成与不成,烧窑才成”说的就是青瓷匠人对龙窑烧制的敬畏,但这又是龙泉青瓷传统制作技艺的关键点,只有经过火的洗礼,龙泉青瓷才能脱胎换骨,成就玉的品质。
龙窑烧制虽难以人为控制,但千余年的烧制进程,历代青瓷匠人还是掌握了许多大规律和特性的,而且每一支龙窑因其地理位置、建造材料、窑体大小、烧制木材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也常会呈现出个体的特性,特别是时间久远的龙窑,经过千百次的熊熊烈火,或多或少都会形成自己的性格,认识它、掌握它,对每一次的青瓷烧制成功率均有很大的帮助。
一、窑情概况
(一)五股窑
建成于清末,因其为当地五个制瓷世家合股建制而得名,距今约一百多年历史,是现今龙泉境内保存最完整、烧制时间最长、名气最大的青瓷龙窑。2009年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股窑整体长30米,内高1.65~1.85米,内宽1.7~1.8米,分隔窑室26间,窑身坡度21°,整体龙窑东西朝向,砖石夹杂垒成。
(二)陈家窑
建成于民国初期,稍迟于五股窑十余年时间,距今亦约百余年历史,系当时宝溪乡陈姓制瓷艺人所建,2009年亦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家窑整体长22米,内高1.63~1.78米,内宽1.67~1.8米,分隔窑宝21间,窑身坡度25°,整体龙窑东西朝向,砖石夹杂垒成。
二、整体特性
做为传承百年的龙窑,两支龙窑均具备了自然通风好、火焰流动顺畅、火焰抽力大、升降温快速的特点,成为龙泉传统龙窑典范。
或许是两支古龙窑经历了百余年烧制历程因素,加上期间许多有经验的青瓷匠人对古龙窑的不断修缮改进,总体而言,两支古龙窑有火焰温度、还原焰容易控制、烧窑总体氛围稳定的优点,因此,两支古龙窑烧制的成品率均高于域内其他后建的龙窑。“不灭窑火”烧制计划从2017年初开始实施以来,通过对两支古龙窑已完成的三十余窑次烧制统计,除其中一窑因诸多因素出现较大失败外,其余烧制成功率均可达到45 %以上,其中笔者2017年10月在五股窑烧制的一窑,成品率更是达到70%以上,成为“不灭窑火”烧制的经典。
三、个体特性
(一)坡度特性
五股窑整体坡度21°,陈家窑整体坡度25°,均属于坡度偏高的龙窑,这是由于两支龙窑开初建造的目的是烧制日用青瓷,有利于减少烧制成本及缩短烧窑时间之因素;但对于艺术青瓷及作品的烧制,龙窑坡度偏大,则存在升温稍快,火焰抽力偏大,还原焰不够彻底的缺陷,特别是陈家窑,其窑头坡度更大,控制起来难度也更大,需要在烧制过程中注意调节。
(二)窑位特性
龙窑的位置优劣是根据窑内温度的情况来决定的,总体而言,每支龙窑的最佳位置均在中段部分,具有预热持久、温度相对比较恒定、还原焰容易控制的优点,这对青瓷的釉水色泽形成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每间窑室而言,最佳位置应是在横段面中间的黄金分割点位置,该位置温度最为恒定,而匣钵最高处温度往往太高,两侧靠近窑体的温度偏低,底部匣钵温度也常常偏低,均不是最佳位置,容易形成漏釉窑变等和烧成不够现象。
烧制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两支龙窑还有个性特征,五股窑窑头的第三窑室由于窑头结构略微不够合理,并且由于五股窑多年烧制使窑体发生了细微改变的多种原因,会产生升温慢于其他窑室(亦称“牢间”),因此为了预防“牢间”,每次烧成两侧第一个投柴口开烧时温度需提高20℃~30℃以助力后面第三个窑室的顺利烧成,窑身中部往后窑室烧制的青瓷釉水玉质感特别强;陈家窑则由于窑身坡度整体略高,在烧制时需十分注意温度升温过快的因素,以免影响成功率,第七至第九窑室成品率也特别高,常常烧制出青瓷精品,这应当与上述几间窑室温度特别恒定、还原焰彻底有关系,陈家窑也有“牢间”,在窑的第五室窑门处。
(三)釉水特性
釉是龙泉青瓷的精华,釉色是龙泉青瓷的名片。龙窑釉水特性主要从釉水的厚薄、色泽、玉质三个方面体现。总体而言,龙窑青瓷施釉应比液化气窑、电窑等现代窑稍薄,否则容易形成漏釉现象。陈家窑由于烧制温度升温快、火焰抽力大,故适宜于粉青釉水青瓷的烧制;五股窑温度相对恒定,适宜于梅子青釉色的形成,玉质感形成较好,故应以烧制梅子青类青瓷为宜。
(四)器形特性
由于龙窑温度和气氛波动大,烧制大件瓷器容易形成冷裂现象,因此,龙窑烧制小件器型成功率高,大件器型则一定要放置在龙窑的中后部分,预热作用能提高烧制成功率,就两支龙窑相比较,则五股窑大件器型成功率比陈家窑好。再者,两支龙窑对传统器型烧制也有其明显的优势,具体如经典的梅瓶、凤耳瓶、牡丹瓶、双耳瓶、香炉、笔洗、粉盒等,成功率均较高。
(五)还原焰特性
还原焰控制是龙窑烧制的关键,如何控制好需要青瓷匠人在烧制过程中不断总结体会,如木柴投放频率、维持时间等,重要一点是还原焰期间投放适度油脂类高的如松枝、杉木等速燃木柴,更易掌控龙窑升温的快慢,以此提高成功率,相对而言,陈家窑还原焰的控制难度较五股窑大些。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列为世界人类非遗项目,其主要因素就是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传统烧制技艺和显著的东方美学特征,而其中最为根本的则是一直传承延续的独特的传统烧制技艺。由于传统龙窑存在烧制成功率低、成本高等多种因素渐渐被艺人遗忘,而液化气窑、电窑等现代技术却随着龙泉青瓷的时代兴起被广泛应用,现代化技术的引进虽提高了龙泉青瓷的成功率和现代美,但其传统烧制的特性与瓷韵却渐渐地消失了,这是现代科技无法复制的,需要当下青瓷匠人不断地总结与提高。
五股窑
陈家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龙窑烧制文化又重新得到了青瓷爱好者的认可与追捧。也正因为两支传统古龙窑良好的烧制成功率和诸多优点,以致许多青瓷匠人喜欢优先选择在此烧制自己的青瓷作品,这又出现了如何合理利用、科学保护古龙窑的难题,否则一旦过度烧制,导致两支古龙窑的损坏,则后果又是不可挽回的,曾经五股窑就由于烧制过于频繁而出现损坏现象,所以,适当控制两支古龙窑的烧制频率,定期地检测与评估,对保护两支古龙窑非常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