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如故

2019-01-26梁萍萍

天工 2018年6期
关键词:林先生葫芦陶艺

文 梁萍萍

本应受这凡尘俗事的庸扰,江国林先生却独坐心中山林竹海,与土泥作伴。

陶艺本就不可多得,手工陶艺更是鲜有人坚持,可江先生却不知不觉坚持多年。观摩完江先生的作品,脑海只能出现这几字:存于世间,高于凡尘。

他的陶艺作品《一桶金》让人眼前一亮,精致陶罐器型,典雅庄重,每丝每毫、一分一寸无不表露心意,细致入微之处无可挑剔。

本以为“一桶金”三字不免让这陶艺堕入世俗,可江先生却说:他所言之金并非物质,书中有金,画中有金,这陶艺自也有金。

此金是思想之金,传承之金,是手艺人穷其一生欲弘扬华夏传统文化的思绪。

说是《一桶金》,却是一沉重的念想,这一桶是江先生心中金,不可言说的金,却又是你我皆有,你我皆缺的金。

那是一只永远也装不满的桶,却也是你我皆倾尽一生,去装满的桶。有人装知识,有人装金钱,有人装家国天下,有人装方寸天地……

而“家和万事兴”几字,足以体现江先生心中微小却宏达的愿望。

江国林先生的另一作品《葫芦吉祥》,让人心生向往,陶艺下方光滑圆润一气呵成,之上几个葫芦依藤而上,似要成熟坠入泥土。一片片叶子栩栩如生,眼不见绿意清蒙,心又思初春习风。

其下所刻“厚德载物”几字更为精湛,只知江先生为陶艺贡献,却不知书法之上更有独到见解。心中有德,自可承物,此物非物,可是心中所想、肩上所扛、背上所负、身边之人。

画作,雕琢,书法,陶艺,四者集一身,却觉浑然天成之感。

这葫芦内的世界,或就是江先生心中的世界。

《六方宫灯》,壶有六面,面面不同。棕色茶壶更像经历了时间的变迁,若非深知此作出自先生之手,还以为某个朝代贵族侯爵的御用之物流传至今。

它不似之前作品圆润,却又露着其棱角锋芒,存于天地间却又异于常物:养心明素志,晰理入秋毫。单这两句就可看出江先生心态,存于喧嚣人世,迎世事却隔喧嚣。

若非有此心,何能做出如此精美却又独一之物?它们或朴素,或优雅,或深邃,或平淡。它们只是世间最平凡最唾手可得之物,却又最为珍贵。

泥土,山石,这些经历了万万年的物质,在某一刻被发掘被制作,被人用手捧在手心。它们不再平凡,它们发光发亮。

它们本就不凡,正因为有它们才有我们。

这世间如江先生一般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只顾着奢侈,却忘了平凡也可以变得珍贵。

而江先生或许就是这种人,平凡中带有高雅。他的人生经历,赋予了心态,赋予了泥土平凡中的不甘。

如我们般,不甘于只做泥土,将手伸向天空,硬要散发出芬芳。

江国林

生于1962年,祖籍江西鄱阳,从小热爱陶艺,80年代在景德镇学陶瓷艺术,1998年始,又陆续向广西坭兴陶名家、江苏宜兴紫砂名家拜师学习陶瓷与紫砂工艺,2011年成立广西钦州名人陶艺馆,2012年成立珠海百艺收藏馆,2016年成为陶瓷艺术高级工艺美术师,凭着自己对陶艺的理解与手工天赋,所做作品多次获奖。特别是和钦洲篆刻大师刘明洲先生长期合作,创造了一件件稀世精品。

猜你喜欢

林先生葫芦陶艺
“葫芦镇”上喜事多
邻居林先生
写意葫芦
沉痛悼念周常林先生
“疯狂”的陶艺
用色彩抒写生命——从靳之林先生的两幅油画谈起
忙碌的莫林先生
宝葫芦
巨大的葫芦
当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