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19-01-26范英丽
范英丽
(江西财经大学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随着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体育旅游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获得巨大的市场认同,进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新阶段。2016年9 月,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首次设立“体旅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2016年12 月22 日共同印发《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五种推进举措和六项保障措施以及2020年体育旅游的发展目标。在这个背景下,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问题值得各地方思考,积极探索和开发与当地体育旅游特色相结合的产品。作为旅游大省,江西省内各旅游目的地也在积极发展体育旅游。本文在阐明基本概念之后,就江西省体育旅游现状、近年来发展成果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体育旅游和体育旅游产业
(一)体育旅游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活动,体育旅游堪称历史悠久。国外有发生在古希腊的奥林匹克盛会,吸引众多选手和普通百姓赶往举办地参加或观看盛事,这是典型的体育旅游实践活动[1](P97)。由于体育旅游属于跨界交叉学科领域,涉及范围广、问题复杂,到目前为止,体育旅游暂时没有一个广泛认知的明确定义,但已有一点共识,即体育旅游是一种参与或参观体育活动(场馆)为基础的旅游活动。根据参加体育旅游活动方式的不同点,进一步可将体育旅游划分为健身休闲类和赛事观摩类。
(二)体育旅游产业
从表层来看,体育旅游产业像是体育和旅游的简单叠加或浅显的结合之物,其实不然,这是对体育旅游产业定位的误差。作为经济学概念,产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具有其特定的复杂性,具有多层含义,简单来说,就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所以体育旅游产业应该是具有体育旅游产品特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即是体育产业产品和旅游产业产品在融合之后的一个独立产业,属于一个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
在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机制上,虽然没有统一和固定的模式,但从二者的发展特征来看,区域性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体育产业项目自身的特点与区域文化的契合度、区域居民娱乐传统、社会支持条件与政府倡导、典型人物的号召力及历史机缘等都是影响区域体育旅游产业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都需要市民的广泛积极参与,所以需要强调的是,任何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根基是体育旅游文化,只有构建起一个居民编织起来的生活方式体系,体育旅游文化才能深入人心,体育旅游产业才能持续发展。
二、江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江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
在旅游资源的分类中,虽然没有清晰的体育旅游资源类别,但作为一个学科的研究客体,又很有必要对体育旅游资源进行界定和分类。从广泛意义上讲,人类生存环境中可以被用于生产体育旅游产品和培育体育旅游业态的有形物质和因素均可作为体育旅游资源。具体来说,体育旅游资源包括为体育的产生、生存和发展提供适宜的自然空间与各种自然生物圈等自然环境,又包括有参与、观赏和健身价值的各种体育文化、体育项目、体育游戏,还包括为旅游或体育旅游而兴建的服务设施[2](P48)。
江西省地处北回归线附近,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十分有利于从事各类体育旅游活动。江西省典型的“山-河-湖”生态模式,具有大多数体育旅游品类所需的自然环境,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 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也有著名的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和鄱阳湖等四山一湖,其山林区、河湖资源非常适合开展户外健身休闲类体育项目和水上休闲运动,例如登山、攀岩、定向越野、低空热气球、山地自行车、漂流、垂钓等。
在丰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的基础上,近几年来,省内外的高速铁路、动车组陆续开通,也优化了江西省旅游业发展交通环境。江西省内各市场主体也在着力创建体育旅游新品牌,发展系列体育旅游产品,钩织体育旅游产业网,实现体育和旅游资源整合,助推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二)江西体育旅游代表性资源
1.健身休闲类。江西省具有代表性的健身休闲类旅游产品具有江西独有的生态之美和绿色健身的特点,包括崇义南方户外阳岭国家森林公园、崇义上堡乡客家梯田露营、赣州南康乒乓球体育旅游线路、南昌湾里体育旅游景区、南昌梅岭国际汽车露营基地、安福羊狮幕景区、井冈山国际山地车赛道、新余仙女湖国际赛车场、新崛起的武宁花千谷景区和巾口水世界景区、庐山西海旅游名胜风景区。
2.赛事观摩类。江西省在积极利用自身优势条件、创建自己的赛事并持续打造品牌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注重依托传统体育文化和旅游文化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其中沿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举办的环鄱阳湖自行车赛事已成为江西省体育旅游的重要产品。除了王牌产品——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外,江西省还有一批比较成熟和极具潜力的体育旅游产品。包括宜春农耕健身赛、WTA 江西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中国玉山中式台球世界锦标赛、南昌国际马拉松比赛等。上饶“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江西创建体育旅游产品的标志性区域,通过精心培育,形成了包括自行车赛、徒步大赛、登山赛、围棋赛、龙舟赛、中式台球赛等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赛事品牌。婺源推出了2016“康胜杯”全国门球邀请赛、2016 首届婺源国际马拉松赛,建设了耐克体育公园、锦绣画廊自行车道、古驿道徒步旅游等一批体育旅游项目,挖掘整理了36 条古道徒步线路,力争建设成户外运动之乡和体育旅游胜地。
此外,江西省独特的“红”文化和保存尚好的民俗文化也有助于开展体育旅游。江西省体育旅游形成了瑞金红区运动休闲旅游线路,喜闻乐见的龙舟竞赛,地方特色舞蹈、山歌和戏剧等体育文化旅游项目。
3.江西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政策。2010年以来,国务院、江西省政府和江西省体育局相继出台了体育产业发展政策。2010年,经江西省旅游局批准,江西成立江西省体育旅行社,以经营体育特色旅游为主,兼做常规旅游为辅,主要开展与体育相关的旅游活动,组织青少年、体育专业队伍、协会组织进行国内体育交流并组织观摩各种体育赛事。以发展体育产业、振兴旅游事业,全面促进中国体育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新时期的中国体育旅游文化体系为目标。江西省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应“加快发展体育旅游、体育经纪、体育广告、体育服装用品等相关产业,使体育旅游成为我省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新的增长点,落实发展体育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2015年,江西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促进体育旅游产业发展。
总之,江西省依山傍水,山清水秀,自然风光无限好,在健身休闲方面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态度积极,效果可圈可点。2013年至2016年历届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上,江西省推荐的大觉山峡谷漂流(2013)入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崇义南方户外阳岭国际森林公园(2015)、环鄱阳湖自行车赛(2015)、宜春全国农耕健身大赛(2015)、瑞金红区运动休闲旅游线路(2016)等品牌入选了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称号。这些奖项填补了之前江西在体育旅游博览会上的空白,也扩大了江西体育旅游景区在旅游市场的影响力。世界文化遗产地庐山在2017年底推出了滑雪项目;赣州市丫山风景区被评为2018 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全国仅12 家),由该景区编排的《农民卡路里》动感舞受邀参加“两博会”江西展馆的表演;瑞金市红区运动休闲旅游线路、崇义客家梯田露营线路和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分别被2018 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评为精品线路和精品赛事;庐山西海风景区于2017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首批创建单位,2018年又连续三年获“全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积极探索“体育+旅游”发展新模式。各具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正释放更多的潜力和活力。
(三)江西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不足之处
1.产业发展程度低。江西省体育旅游产业相较于其他省份来说,产业结合度偏低,比如福建的白水洋体育旅游景区项目繁多,年游客量早已突破百万,经营得非常成功。由于体育旅游产业本身尚在幼年期发展阶段,面临体育和旅游产业的融合问题,对其发展的投资力度也非常小,加之目前国内“运动+消费”观并未深入人心,所以体育旅游产业很难保证投资各方都能获利。例如前文所提到江西境内举办的一些观赏类赛事,固然带动了地区周边消费,但运作主体尚未形成规模,相关产品和业态也是初步推向市场,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2.体育旅游产业人才不足。不仅是江西省,从全国范围内来说,体育旅游产业人才都是紧缺的,高水平人才更甚。对任何行业来说,人才是核心资源。我国传统的旅游人才培养侧重于旅游服务,而在旅游企业经营、产品开发、项目策划、市场推广、资本运作等方面的人才均靠后天的实践养成。江西省内的旅游企业没有一家进入全国旅游企业20 强,人才短缺是客观现实。
3.政策落实不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46]号)中指出,要用大力吸引社会投资的措施来加快体育产业发展,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社会资本是不足的。在中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对体育事业经费的投入都很有限,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不足1%[4](P3-12)。国家体育经费投入比例一直不高,有限的体育经费支出还存在着公平偏离现象,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在体育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约为6:1[5]。资金不足、硬件设施跟不上、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不深、产品开发不力,反过来看,产品开发、宣传促销、教育培训和基础设施、硬件设施建设等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又将制约省内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对策建议
(一)壮大行业本体
在市场经济里,企业毫无疑问是一个重要的参与主体。企业业务的开展需要投入资本,而投资者主要基于企业估值来做出投资决定,核心的考虑因素包括行业分析(产业特性:规模、成长性、景气循环、发展趋势;供需分析:供给面、供需状态、竞争态势分析等)、公司分析(经营模式、收入、利润、竞争优势、盈利预测等)。商业生态模型告诉我们,企业的竞争模式已经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是协同进化和互利共生的关系,在这种背景下,体育旅游企业为了谋求生存和增长,需要充分利用内部资源和能力来应对机遇和威胁。
首先是创新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培育壮大业务单元。江西省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而体育资源相对匮乏,观光旅游正处于向体育休闲度假扩展的过程中,就目前来看,江西省健身休闲、赛事观摩和民俗活动等体育旅游新业态均处于孵化阶段,供给侧落后于需求侧。需要因地制宜地将江西省旅游和体育两个方面的优势进行提炼,重点开发,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开发户外活动;再以体育活动为主题,开发可以参与互动和深度体验的节庆活动和文化运动体验等深度旅游,强化特色、打造品牌。同时要通过广泛宣传、组织活动等在需求侧进行引导,培育消费习惯。先进行产品经营,后升级到品牌经营,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体育旅游发展之路。
其次是加强跨区域合作,形成产业集群。得益于交通的快速发展,不论是高铁还是自驾,让景区之间的串联、区域的联合更加容易;经济带和城市群建设让产业互联互通成为应有之义。目前江西省各设区市基本都有国资的旅游集团,通过这些企业间开展区域间的体育旅游合作开发项目,可以延长各自的体育旅游产业价值链,从而整体提升我省体育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再次是依托科技力量,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和智能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打造以体育旅游为核心、一卡通为平台、电商为手段的新模式,探索线上线下“互动营销、融合营销、精准营销的旅游智慧营销”新道路,对体育旅游产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体育旅游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建立以游客为中心的全程服务体验,有效提升旅客满意度、景区旅游形象、旅行服务品质,为体育旅游的发展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规范行业准则
在我国,体育旅游相对来说是新生事物。缺乏行业标准,使得体育旅游相对处于法律空白之处。为使行业产业健康发展,需要行业自律组织或行业主管部门本着“建设性”的原则,研究、推广行业准则,防止出现虚假广告、欺客宰客等传统旅游顽疾。
首先,目前亟需研究出台《江西省体育旅游休闲基地服务质量要求及等级划分地方标准》,以指导体育旅游建设对表对标。后期要以宣贯标准、推进体育旅游休闲基地服务质量评定工作为契机,着手探索建立一批富有江西特色的体育休闲旅游基地,进一步拓展江西省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是完善体育旅游经营秩序监管机制,大力打击非法经营和售卖假冒伪劣体育旅游装备用品等违法行为,塑造规范有序的体育旅游发展环境。完善旅游法庭功能,做到既方便游客依法理性维权,又督促体育旅游经营者合法经营。鉴于体育旅游的探险性、刺激性和挑战性,需要健全体育旅游安全防范、风险预警、紧急救援体系。
(三)加大政策支持
2019年6 月6 日,江西省出台《江西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就如何建设旅游强省提出了具体的行动计划,令人振奋。其中的财政支持、土地政策、减税降费、人才兴旅等计划亟需落实。政策的大力支持,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资源禀赋独具特色,让江西省体育旅游日渐蓬勃。如何运用好本省资源优势,整合融合体育旅游各种业态,培育特色体育旅游产业链,是江西省体育旅游能否落地成功的关键。由于体育旅游产业并不能像工业一样短期创造巨大的发展成绩,各级旅游和体育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到体育旅游是绿色产业、幸福产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从大处着眼,从具体问题入手,有效提升体育旅游治理能力,完善配套保障体系,激发投资活力,做实做强产业。
实践领域,旅游企业和消费者已经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在体育旅游理论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很多观点和研究成果。当前智慧旅游的发展,特别是旅游大数据的日趋丰富,为理论研究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通过对数据的检测和分析,可以探索出更贴近实践的规律,从而助力实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