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的文化观及其当代意义

2019-01-26夏银羚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文化观马克思文化

夏银羚

(厦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他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P41)反观当今中国文化现实,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入侵,文化工具化、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等危机。在这样的境况下,重温马克思的文化观,对当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自信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很少单独使用“文化”一词,没有完整系统的文化观。他总是在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样的社会现实联系中谈论文化的。文化在马克思那里指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在具体地方含义又有不同,但都包含在这一含义内。因此,本文中所提到的“文化”也是在这层意义上使用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将唯物史观概括为:“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2](P92)也就是说,唯物史观是从直接物质生产出发,从现实生活出发阐释物质生活外的一切现象的历史观。

马克思以前的理论家,都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解释人们创造文化的活动。他们看不到文化的现实联系和发展,只能够解释静止、单个的文化现象。只有马克思从生活实践的物质生产出发,科学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看到了文化实现人的解放的现实作用,进而以人类解放为理论旨归。因此,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文化观的根本实质。这一根本实质有以下具体表现:

一、文化以物质生产劳动为前提

同其他理论家主张文化由人的生物属性、遗传因素决定,或主张文化是人的精神自我创造的产物不同,马克思认为,文化产生于人们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他指出“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 ”[3](P15)他认为通过物质生产劳动,人们将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同时,人的生物特性、心智能力也随自然的人化和进步而变得更加适应于在自然和社会中生存发展的需要。人和自然的矛盾得到和解,这个过程既是自然的“人化”,又是对人自身的改造,即“化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创造了与这一过程紧密相连的人类文化,文化也随之而不断发展:“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形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4](P104)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马克思指出,社会分工的出现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直接原因。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产生于工人的剩余劳动,而工人们的剩余劳动时间被资本家所窃取,造成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创造文化的情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这种剩余劳动……整个社会发展和全部文化的物质基础。正是因为资本强迫社会的相当一部分人从事这种超过他们的直接需要的劳动,所以资本创造文化。 ”[5](P257)在这里,马克思不仅用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创造的具体状况说明文化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劳动,也暗示了文化具有阶级性。

总之,文化产生于人们的物质生产劳动,是“人化”和“化人”的有机统一,文化随劳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即文化以物质生产劳动为前提,这是马克思文化观的唯物史观实质的第一点表现。

二、文化依赖于社会现实发展过程

唯物史观的特征除了以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为出发点外,还有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产物和形式。马克思始终把文化视作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始终将文化放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视角中,并以经济因素为最终决定性因素进行讨论和考察,这是其文化观唯物史观实质的又一表现。

1.文化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人们的“这些观念都是他们的现实关系和活动、他们的生产、他们的交往、他们的社会政治组织的有意识的表现。 ”[6](P29)可见,不同于其他文化观念家将现实看作是人们观念的显现,马克思将观念看作是对现实的反映。

2.生产力决定文化发展的可能。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了人们是否有对文化的需要:一般而言,只有人们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时,人们才有对文化的需要;有了对文化的需要,才有文化发展的可能。“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7](P776)且只有通过生产力的发展,使精神和物质生产的分工得以实现和发展,文化才能发展。因为文化创造需要自由时间,需要专门从事文化创造的人;还需要进行创作的素材,人们能看到什么,能凭借什么东西进行文化创造,能够创造多少,取决于他们通过劳动和分工获得的生活状况。

3.生产关系决定文化的立场。第一,在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必然是物质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思想。这些阶级必然会在政治、法律等层面自觉或不自觉地作为社会主导力量,生产出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维护自身统治的意识形态文化形式,并对这些文化进行阐释,使其成为社会主流文化:“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赋予自己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们描述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7](P114)第二,生产关系决定人们把握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方式。马克思认为文化具有传承性、历时性,每个时代的文化创造总是在既定文化发展条件下和既有文化资料基础上进行的。不同时代的统治者总会根据本时代的生产关系,根据本阶级需要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阐释改造,使历史文化为本时代所用,适应本时代发展需要。第三,具体到个人,处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中的人的思想也必然会受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影响。社会中的不同个体,对待同一事物的立场、方法、观点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思想文化。这不是由于精神的显现有个体差异,而是由于每个人社会分工不同,所处的社会关系不同,导致他们看待同一事物时关注点和理解方式不同。

4.世界贸易带来世界文化。基于19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全球化趋势,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世界贸易的出现必将带来世界文化,科学预测了文化的发展趋势。《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2](P276)在文化世界化过程中,文化传播交流将促进文化世界化,文化冲突将阻碍文化世界化。这一过程既有积极文化又有消极文化的传播,二者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的观点。

三、文化的独立性

马克思不仅看到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依赖,也看到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体现着其唯物史观的辩证性质。

1.文化影响甚至决定社会现实。第一,文化对社会现实的作用是一种内在作用。不是有了文化,社会发展就加速或者减速,没有文化社会发展就正常进行。而是文化发展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离开了文化发展的社会发展无法进行。第二,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以德国历史发展为例,指出正是德国哲学的高度发展和具有启蒙意义的文化批判,对德国人达到现代国家的革命水平具有决定意义:“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 ”[9](P15-16)

2.文化具有复杂性。文化包含科学、艺术等众多部门,每一文化部门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因此,文化发展是复杂的。相应地,不同文化部门对社会现实的影响也是复杂的。我们应具体认识分析不同文化部门的发展和作用,正确把握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指出:“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荣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2](P112-113)经济发展落后的年代也能产生高价值的文化,但总体来说,文化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的。这种不同步性,原因在于文化特别是艺术、哲学等的发展需要天才精英的个人造化的特殊性,使经济发展造成的文化产品批量生产对于文化精品的涌现不一定是好事,甚至还会阻碍文化精品的创作。

四、以人类解放为旨归的应然要求

马克思的文化观以人的解放为旨归,这是以唯物史观认识文化后在改造文化方面的自然延伸,是马克思文化观的实质在改变世界层面的具体表现,是在应然层面对马克思文化观实质的要求。

马克思文化观的视阈是现实的人的生活。首先,马克思确立了人民利益在自己文化观中的重要地位,从人民的劳动实践而非理论家的创造活动出发来说明文化产生。肯定了人民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的满足是文化产生的首要前提。其次,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的异化的现实以及资本家对工人们获得文化享受权利的剥夺。他指出,只有有足够的非劳动时间,人们才能够进行精神文化提升,进行文化消费。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被资本家侵占用来生产剩余价值。再次,马克思提出了改变工人阶级无法获得文化享受现状的方案: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最后,马克思就文化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他指出,文化能够帮助人们提高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对个人教化具有重要作用,从而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况,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同时,文化还有助于社会形成共识,增强社会凝聚力,并帮助消除群众运动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进而引导群众革命运动的科学发展。马克思的文化观,是承认人民重要地位,以改变人民生存境况实现人的解放为目的,并能够引导群众进行维护自身利益的科学实践的文化观。

五、马克思文化观的当代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带来了资本逻辑。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文化产品批量生产使文化垃圾化,丧失了本身应有的审美价值;在资本逻辑下,文化生产者为攫取利益,不顾道德底线以低俗文化博取公众眼球,例如西方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在入侵我国文化产品时,对社会大众的三观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因此,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增强文化自信势在必行。

虽然马克思是在19世纪西方社会背景下提出他的文化观的,但其基本原理在当今时代仍具有真理性,因为资本主义以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斗争依旧存在。虽然我们不能在今天照搬马克思的文化观,但相关工作者可从他的文化观中得到有益的启示用于我国当代文化发展。

1.应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为宗旨。以人类解放为旨归是马克思文化观的首要实质,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中国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文化工作者必须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文化,创造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在迎合人民喜好需求基础上引导人民的审美趣味,因为人民喜欢的文化可能带有低俗色彩。因此,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等融入文化作品中,做到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人民在文化作品中不仅获得享受,更要实现精神道德境界的提升,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实现人类解放的终极目标。

2.应以发展经济满足人民基本需要为基础。马克思是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解释文化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文化发展的可能。因此,在当代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兴旺,必须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大力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人民才有去追求更高层次精神享受的可能。现阶段,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生活质量也有了提高,主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好民生问题和发展不平衡问题。这是人民参与文化创造获得文化享受的前提、基础。

3.应以尊重个性和强调社会性相结合为途径。由于文化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有相对独立性,决定了文化创造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创作者充满个性的创新。但文化创造又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例如艺术家、哲学家在创作、构建自己的作品和理论时必然会带着自己所处时代的认知前提进行创造。同时,他们所创造的作品和理论,要想为社会普遍接受、推动社会进步,就必须服从服务于所处时代的先进阶级。因此,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既要强调个性,改善当今文化批量生产、复制雷同的现状;又要强调社会性,引导文化创造者创造的文化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前提。

4.应以树立文化自信,确立文化领导权为目标。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与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和社会稳定紧密相关。必须以树立文化自信,确立文化领导权为目标,才能够使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面对当今资本主义文化入侵的现实,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借文化作品向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当代文化创造的宝贵资源。由于生产关系决定文化立场,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的文化工作者,应根据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发展需要,站在当代立场上解读、重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同时,马克思文化观科学预测了文化发展的世界化趋势。在当今时代,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冲突比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更加激烈,在这样的世界文化大潮中,既要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又要站在我国立场上学会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将其纳入中国文化话语体系中,洋为中用。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文化领导权,增强文化软实力。

猜你喜欢

文化观马克思文化
马克思像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加强新时代税务文化建设的探索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逻辑及实践示范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谁远谁近?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