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探索
——以玉山县六都实践为例

2019-01-26余丽平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贫困户基地农业

余丽平

(中共上饶市委党校,江西 上饶 334000)

上饶市玉山县六都乡位于县城南部,素有玉山“南大门”之称,系原六都、群力、华村三乡合并而成,国土面积13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万亩,山场面积11.8万亩,下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5.3万人。六都交通便捷、区位优越,高铁玉山南站座落境内,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依托区域和资源优势,六都乡科学规划、深挖潜力,大力培育现代农业产业链,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 六都乡产业基地概况

(一)纱帽村柳林现代农业基地——“农超对接”无公害果蔬种植基地

江西柳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六都乡纱帽村建立绿色果蔬基地800余亩,其中种植大棚20万平方米,年产绿色生鲜食品近万吨。基地三面环山,空气清新,土地肥沃,水质清澈,有天然水源流经基地,远离“三废”污染源,农业生态环境优良。公司秉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经营宗旨,以“公司+合作+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基地主要以种植常规大众的蔬菜、水果为主,同时依托产业扶贫资金建有15亩菌菇种植大棚,年产菌菇20万棒,帮助贫困户每年增收2000元。基地产品以“农超对接”方式,直供县城柳邻超市,既保证了产品的新鲜性,也为稳定我县蔬菜市场价格和降低群众生活成本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基地将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种植技术,有序扩大种植面积,实现产业化经营和多元发展,完成基地从简单的种植业向观光休闲农业的转变,实行精细化管理,将基地打造精品蔬菜基地和观光农业示范基地。

(二)吕家源村竹春潭农园

竹春潭农园依山傍水而建,因位于祝春塘水库旁而得名,水库库容37万立方,灌溉面积可达600多亩。竹春潭农园在“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的总体规划下,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整合优势资源,创新思路,科学规划,重点开发农家乐、生态种植园、休闲垂钓、果蔬采摘等观光休闲农业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现已建成2000平方米集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山庄。

农园内建有150亩太保殿禅茶基地,所产“太保殿禅茶”起源于宋代,为吕家源太保殿僧侣栽种采制,用以敬佛和待客,故名禅茶。该茶从摘种到采制,注重洁净,茶树从不施肥,仅耕除杂草,以草当肥,因而品质优良,风味独特,深受各地香客喜爱。太保殿禅茶基地配套建设了200平方米生产车间,实现生产、加工、包装一体化,每年可生产优质白茶5000斤,创造产值80万元,带动至少200人依托茶产业致富。当地的农民尤其是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同时重点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打造了就业扶贫车间,已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24人就业,依托茶产业带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吕家源村每年带来2万元集体经济收入。

(三)七彩休闲庄园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和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水平,2016年11月,经多次洽谈,六都乡与上海煜狮公司和上海普陀区蓝莓园达成协议,签约落户“江西七彩休闲庄园”项目。项目总投资1亿元,在清水塘村、官仓边村规划用地约1000亩,以生态开发为宗旨,建设集果蔬种植、餐饮娱乐、健康养生、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休闲庄园。

该项目依靠中央美院进行系统跟踪设计,以平原蓝莓种植专家、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吴晓春教授为首的一线博士团队提供业务支撑,计划利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建成国内知名的农事休闲活动场所和养生基地,形成农业产品展示体验与销售、农业休闲养生、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的综合性农庄,建成后将有利于调整和优化我乡农村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依托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清水塘村每年带来1.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

(四)清水塘村新风尚农场

清水塘村新风尚农场占地总面积约500亩,总投资1000余万元。自建设以来,农场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不仅包括玉山本地人,还有杭州、上海等周边城市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尤其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农场日均游客高达上千人次,被广大游客赞誉为“玉山版普罗旺斯”。新风尚农场致力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打造了赏花为主的观赏区、以特色蒙古包、小木屋为亮点的民宿区以及果蔬采摘区、餐饮区、儿童乐园、拓展训练等区块,先后举办“妈妈的味道”户外亲子活动、包粽子大赛、稻草人文化节、玉米采摘节、消夏篝火晚会等特色活动,成为玉山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2017年被评为3A级乡村旅游景区。新风尚农场现已吸纳本地用工3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人,产业扶贫全覆盖全村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为村集体带来2万元收入。

(五)下濂溪村绿洲生态苗木基地

下濂溪绿洲生态苗木基地由玉山县绿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13年创建,现有种植面积260余亩,该公司是一家集景观规划、农林开发为一体的专业性园林绿化公司,基地主要种植红豆杉、罗汉松、茶花、桂花等名贵苗木。2016年依托产业扶贫资金成立玉山县绿源苗木专业合作社,开展产业扶贫项目,帮扶下濂溪村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和稳定收入,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2.6万元集体经济收入。

(六)南阳村绿都茶谷

南阳绿都茶谷建于2011年,现种植了茶叶、水栀子、马家柚等约2000余亩,年可产优质白茶1万斤,带动200人就业,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2.2万元集体经济收入。绿都茶谷集茶业、农林产品、花卉种植加工与销售为一体,正在逐步完善提升配套设施,计划打造成为集观光、采摘、游玩等多元化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基地。

(七)桥町坞村猕猴桃源、桃花潭

桥町坞村猕猴桃源依山傍水而建,该基地由江西云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7年投资了200万元打造,是赣东片猕猴桃种植试验示范基地,种植东红(红心猕猴桃)、翠香(绿心猕猴桃)等不同品种猕猴桃200余亩,挂果后预计可亩产2500斤猕猴桃,同时还种植了100多亩的“红美人”柑橘。桃花潭是由江西众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4年投资560万元打造,种植水蜜桃、马家柚、红美人柑橘450余亩,年可产水蜜桃2万斤,马家柚20万斤。桥町坞村紧扣生态文明建设总要求,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方式,积极流转土地引进大户建设产业基地,大力实施绿色生态种植,陆续引进了桃花潭、猕猴桃源等特色农业基地,通过明确产业基地在支付农户租金的同时每年根据不同规模支付村集体一定的经营权转让服务费,为村集体带来了持续稳定的收入,预计今年可依托产业基地实现集体经济增收4.1万元。

(八)清水塘村黄巢主题公园

黄巢主题公园位于六都乡清水塘新仓自然村,毗邻高铁玉山南站,区位优越,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据史料记载,公元878年三月,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率军南下攻下信州 (上饶)后曾在新仓安营扎寨,训练新兵,坊间亦有诸多传说故事流传至今。2016年,乡党委政府投入约300万元,围绕黄巢的历史文化和传说,以秀美乡村建设为契机,打造了黄巢主题公园,促进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融合。以充分挖掘和展现“黄巢文化”为主线,打造了黄巢练兵场、古井水塘、点将台、义军粮仓及电商小屋等反映人文特色、历史风貌的景点和娱乐体验区块,集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生态体验为一体,将黄巢历史文化赋予更多、更精彩的时代内涵。黄巢主题公园由七彩六都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全面负责运营,景点采取联票售卖的形式,将周边新风尚农场及七彩休闲庄园等旅游点门票捆绑销售,使我乡各乡村旅游点串珠成链、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景点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公司每年将交付村委会一定的租赁费用,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支撑,使产业发展更具生命力。同时,黄巢主题公园优先聘用精准扶贫户作为日常管理员,搭建了电商扶贫平台,有效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一个“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化底蕴深厚、产业集聚、社会和谐”的秀美乡村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九)湖村桥村屏山“宋泉·诗墨田园”

湖村桥村屏山秀美乡村“宋泉·诗墨田园”总投资约860万元,以“南宋三友”赵蕃(号章泉)、韩淲(号涧泉)、辛弃疾(称瓢泉词人)三位诗词大家的诗词作品和人文故事为元素,打造 “一轴”、“两道”、“三园”,“一轴”即是以诗词文化为主轴;“两道”即建设七彩学子道和柳林小道;“三园”即赋竹园、村民休闲园和现代农业园。屏山秀美乡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村民共建、产村融合,积极组建村民理事会发动乡贤捐资、村民筹资共计50余万元,理事会全程监督工程质量,党员带头发挥模范作用,形成了人人共建美丽家园的良好氛围。以打造景区的模式规划建设秀美乡村,做到了“一村即是一景”,以诗为境、以景为画、产业带动、协调发展,采取租赁经营管理模式,由宋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并每年支付村集体租赁费用3万元,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可持续稳定的收入。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玉山县六都乡成果突出的农业园比较注重产业发展,无论循环农业还是智能农业,都与观光旅游结合,且均有产业化发展趋势,目前已形成“旅游+农业”“生态+科技”“产业+田园”3种模式,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收入和物质水平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案例多出现于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区,可以看出,农业园的健康发展除了合理的规划外,还与当地发展水平相关,只有因地制宜,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对农业园产业模式进行合理定位,才能孵化出健康高效的农村产业。目前新农村建设滞后、产业发展不足是问题的重点,农村产业发展也受到了影响,而加强观光农业园区产业化建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另外,农业园区的建设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撑,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资金,这也是我国农村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农业产业园将会有更加健康的发展环境,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国家扶贫工作的持续,在解决产村融合、大力提高农村生产力、改善务农人员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农村产业甚至智能农业产业园将会越来越普及,进一步实现农村富强的前景可观。

二、产业振兴的六都模式

(一)围绕“绿”字创特色

紧扣生态文明建设总要求,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产业振兴的源动力,向特色化、规模化要效益,大力实施绿色生态种植,重点培育了以“一菇二桃三果四茶”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品牌,“一菇”即菌菇种植产业,鼓励本地农业龙头企业江西柳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纱帽村、湖村桥村、前洲村建设菌菇种植大棚45亩种植菌菇60万棒;“二桃”即在桥町坞村桃花潭引进种植500余亩水蜜桃和猕猴桃;“三果”即引进总投资1亿元的“江西七彩生态休闲庄园”种植蓝莓、樱桃和苹果;“四茶”即南阳村绿都茶谷的安吉白茶、吕家源村竹春潭的太保殿禅茶、清水塘村新风尚农场的荷叶茶和四都村的油茶。依托能人带动和龙头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六都的特色产业呈现出量效齐增的良好势头,一村一品一特色格局雏形初现。

(二)围绕“稳”字强基础

注重强化基础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发展标准化规模种植,实施了桥町坞、大路边、四都、前坞村共31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引进5个种粮大户,治理了2000余亩耕地抛荒问题,同时鼓励引导农户流转土地,盘活农村土地资源,群众在获得租金或分红的同时,又能就近务工,还能直接或间接参与生产管理、经营销售,即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

(三)围绕“融”字优结构

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是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六都乡围绕“农业+旅游”做文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新风尚农场、清水山庄、黄巢主题公园、宋泉·诗墨田园等一批精品乡村旅游景点,集果蔬采摘、赏花观景、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为一体,游客络绎不绝,好评如潮。其中新风尚农场获评3A级乡村旅游景区,被誉为玉山的 “普罗旺斯”,已成为玉山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乡村旅游产业经济的持续繁荣,不仅提升了六都乡村的美誉度,还解决了农民就业和土地资源利用的问题,实现了“农村增美、农业增值、农民增收”。

(四)围绕“带”字助脱贫

农业产业和就业扶贫是脱贫攻坚最有力的抓手,也是脱贫奔小康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六都乡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14户2055人,近年来,通过抓产业、促就业,实现了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的全覆盖,其中有305户贫困户享受了2项及以上产业或就业的扶贫政策。

六都乡坚持把产业振兴与脱贫攻坚有力结合,把产业建在村头、岗位设在门口,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就近就业、脱贫致富的问题。如依托菌菇种植产业覆盖贫困户361户,采取“公司+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共同体模式,贫困户通过产业分红和劳务收入的方式,户均年可增收2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年可增收5万元以上;打造农业产业,利用上级扶贫产业资金,推行“公司+村集体+合作社+精准扶贫户”的利益共同体模式,覆盖贫困户361户,可实现户均年增收2000元。南阳绿都茶谷、吕家源竹春潭农园帮扶40户,每户可实现年增收1000元以上;桥町坞桃花潭、猕猴桃基地和清水塘七彩庄园三个农业产业扶贫基地,帮扶贫困户60户,可实现户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同时积极发展农业合作社,依托清溪桥黄澄澄种植专业合作社帮扶3户,每户1000元/年;下濂溪绿源农业合作社帮扶20户,每户1000元/年。“十三五”省级贫困村前洲村更是实现了产业帮扶的重叠效应,菌菇种植产业全覆盖、光伏产业全覆盖、玉山祥建白玉豆种植专业合作社帮扶23户,预计每年可为前洲村贫困户每户增加2000元以上的收入。吕家源太保殿禅茶基地通过打造产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户24户在基地务工,户均年可增收1000元以上。依托产业发展,六都乡实现了对全乡精准扶贫户产业及就业扶贫的全覆盖,农村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景,村集体经济也从“空有壳”步入了“仓廪实”的良性循环轨道。

三、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探索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需要新思维、新举措,广大农村需要继续在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和模式探索上下功夫、抓实效,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战略目标。

(一)坚持绿色导向,做优农业产业

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对产业基础薄弱的村,着眼“培育”,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对产业基础好的村,着眼“培优”,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在围绕农业产业招商上求突破,着力引进更多高效农业产业基地落户,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强化品牌建设,实现一村一特色,融合文化、旅游、资源等要素,谋划打造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的特色村居。

(二)激活发展主体,实现共建共享

实施人才振兴战略,重点针对经营主体负责人、村“两委”主干、农业技术干部强化培训,努力培育一支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让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去“办公”,用良法、施良策,让好品种实现好品质。大力发挥农民在产业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经营和管理培训,培养出一批新型职业农民。

(三)促进产业融合,推动可持续发展

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鼓励发展“农业+”,对接旅游要素,形成绿色农产品供应、农业休闲体验游等多元化产业业态,实现旅游和农业的有机融合,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向现代化转型,让农村成为人们的生活新选择,让农业成为人们的择业新方向,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支撑。

猜你喜欢

贫困户基地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我的基地我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