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全基层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探析

2019-01-26邢洪英董业东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关怀党组织机制

邢洪英 董业东

(中共临沂市委党校兰山分校 山东 临沂276005)

[内容提要]当前基层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生活关心帮扶力度偏弱,教育培训整体质量偏低,思想激励关怀关注偏少。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想认识不深刻,制度机制不完善,经费保障不到位。健全基层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要健全保障机制,全面构建服务新体系;健全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党员新活力;健全关怀机制,充分体现人文新关怀;健全帮扶机制,着力构建和谐新党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为调动基层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基层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伴随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基层党员队伍越来越呈现出流动高频化、观念多变化、需求多样化、收益差异化、风险高度化等新现象、新特征,原来单纯以纪律规矩约束党员的做法已不完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变化,建立健全全方位、多角度、无死角的基层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已经成为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必须面对和亟需破解的难题。

一、当前基层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活关心帮扶力度偏弱

1.对象单一化。多数基层党组织以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长期患病党员为关心对象,定期上门慰问、入户走访、发放慰问金及物品。但这种慰问开展次数相对较少、覆盖面相对狭窄、关怀对象相对单一。一些党员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临时困难时得不到实际帮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

2.时间固定化。目前,各级基层党组织基本建立了春节、元旦“、七一”等重大节日定期走访慰问机制,但定期慰问往往时间相对固定,缺乏日常性、经常性、机动性。特别对党员突发性的问题困难关注度不高,一定程度上降低党员“有困难找党组织”心理预期。

3.形式盆景化。当前,各党组织特别是县级以上党委走访慰问党员往往限定条件,但符合条件党员偏少,导致个别党员无需慰问却年年走访,很多党员实际困难却无法救助。加之,基层为了确保走访效果,往往提前安排、层层予以陪同、媒体紧紧跟随,走访党员变成栽植“盆景”,基层党组织的温暖未能得到充分传递和表达。

(二)教育培训整体质量偏低

1.内容过于单一。多数基层党组织没有把党员教育培训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进行安排,单纯就培训抓培训,没有结合客观实际设置内容,没有考虑基层党员的文化层次和知识结构。教育培训内容简单化、程式化,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各级党组织每年都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但除了县级培训相对符合基层实际外,乡镇培训和村级培训仍为照抄照搬,吸引力不强。

2.方式过于陈旧。多数基层党组织开展教育培训主要还是以上课、开会及自学为主,强调学文件、听报告、开大会、一人念大家听,多为“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缺乏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吸引力强的培训方式,党员学习被动应付、积极性不高,教育培训的吸引力严重不足。目前很多地方广泛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但基层理解存在偏差,日常活动仍多以开会学习为主。

3.目标过于笼统。受制于基层党员教育培训专业化、系统化程度低,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只注重了总体目标的要求,忽视了不同党员的实际需要。不论是党组织书记还是一般党员、不论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还是农村社区党员,培训目标基本一样,培训内容重复、单一,可操作性不强,严重影响培训实效。

(三)思想激励关怀关注偏少

1.缺乏足够的工作支持。一些基层党组织平时只管安排、不管指导,只管“摘果”、不管“栽培”,美其名自由发挥、实则是放任不管,对工作推进不管不问、放任自流,有了成效自觉摘桃、出了问题批评一通,严重影响了党员主动创新的积极性。个别基层党组织认为党员付出与奉献是理所应当,片面强调党员尽责任,尽义务,忽视了对党员的人文关怀,致使部分党员产生了消极甚至抵触情绪。

2.缺乏足够的思想关注。部分基层党组织缺乏具体举措去全面了解把握党员的思想动态,有些“三会一课”走马观花、“谈心谈话制度”走过场、日常交流“水过地皮”。不能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倾向,党员的真实想法和内心困惑得不到充分表达和释放,日积月累不可避免的对党组织产生了疏离感,造成了隔膜感,尤其是相当多的农村党组织书记不能做到每年到党员家中入户走访,甚至极个别任期内从未“全覆盖”走访过,思想关注更无从谈起。

二、基层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深刻

多数基层党组织认为党员本身就应该比群众更有能力发家致富,现有资金政策应该更多向群众倾斜,不应该倾斜于相对生活富裕的党员;极个别基层党组织认为走访慰问、激励帮扶实际上是治标不治本,对真正困难党员的帮助作用不大,而且程序繁杂,心理上不愿意真心关心帮扶;一些基层组织强调党员履行义务时候多,而对党员的主体地位、应有的权利重视不够,出现想帮扶但不知道怎么激励帮扶的现象,甚至个别基层党组织存在着“党员关爱可有可无“”党员关怀不应存在”的错误认识,理所应当把党员作为被教育、被管理对象,直接忽视了日常关心帮扶。

(二)制度机制不完善

完善基层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涉及到制度机制、资金保障、功能衔接、人员配备等方方面面,是一个不小的系统工程。相较于我们党现有的丰富详实、以惩戒为主的大量法规法纪,有关党内激励帮扶的法规相对匮乏。未能形成横到边、竖到沿,上下贯通、左右覆盖的机制体系,并且执行起来较为宽松,不能真正落实到位。多数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激励关怀帮扶仍着眼于老党员和困难党员,而不是覆盖所有党员;着眼于对困难党员定时送物的“帮”上,而不是提高致富技能的“扶”上;着眼于生活方面的救助上,欠缺了思想、工作等全面关心关爱上。完善基层党员激励关怀帮扶,不单单需要党委在宏观层面布局,更需要业务部门对原有规定进行认真梳理,配套更为详细,操作性更强,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细则,以确保各项政策能落地落实落细。

(三)经费保障不到位

一些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党组织集体经营性收入较少,集体经济薄弱,日常运转依靠上级拨付资金。加之无留存党费权限,自身无力开展激励关怀活动,即便重大节日走访慰问也需听上级安排、看分配名额,无法做到应走尽走。受制度机制限制,党员激励关怀帮扶经费不能列入经费计划,仅仅依靠县级党委留存党费,且不能只用于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相对于实际需求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仅能满足特殊党员的走访慰问,无法实现经常性、常态化帮扶,丰富党员教育形式则更无从谈起。

三、健全基层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对策探析

提升基层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水平,制度保障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如果空洞乏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多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关爱帮扶措施,创新基层党员关爱帮扶机制,设立困难党员关爱基金,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取得一定成效。下一步,要在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上下功夫,真正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实现从精神上激励党员、生活上关怀党员、工作上帮扶党员,才能不断增强基层党员队伍的内生动力。

(一)健全基层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保障机制,全面构建服务新体系

1.形成全党上下高度一致的思想认同。健全基层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不仅仅是哪一级党组织、哪一名党组织书记、哪一位党员的事情,而是全党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事情。只有全体党员把党组织当成自己的“家”来呵护,只有全党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努力、协同奋进,只有在全党上下形成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认同和良好氛围,才能真正形成可持续、能循环的基层党内激励关怀帮扶长效机制。

2.摸清每名党员的需求诉求和实际困难。要全面运用好“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动态了解掌握每名党员的思想动态、需求诉求和实际困难。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区分党员的具体情况,分类建立党员需求台账,形成内容全面、情况准确的党员信息库。并随时根据情况变化实时予以更新维护,为做好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提供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

3.建立有进有出、始终盈余的经费保障机制。要积极探索基层党员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经费筹集新形式,在坚持“总量平衡、量入为出、公平公正”,充分发挥现有党员关爱基金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拓宽经费来源,探索实行公共财政提前列支、日常空缺财政补缺相结合的党员激励关怀帮扶经费财政保障机制,确保做到“应保尽保”,切实全面提升基层党员激励关怀帮扶科学化水平。

(二)健全基层党内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党员新活力

1.强化政治激励,激发党员进取心。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党员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不断完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确保基层党员经常和及时接受教育。同时采取集中培训、外出参观、专家授课、知识竞赛等生动活泼的形式,不断强化对党员纵深化教育培训,切实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尤其是理想信念是思想的“总开关”,理想信念决定了党员的价值取向问题,解决好这一源头问题,才能真正调动基层党员释放出持久的内在驱动力,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有一条,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心无旁骛,才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在艰难险重的工作中考验党员、锤炼党员,让党员尽快成长、担当大任。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党员,要通过组织开展党员先锋岗与巾帼文明岗等活动,将党员推到项目阵地、服务一线,让其在实干中锤炼作风、锻炼才干;对于农村、“两新”组织党员,要通过党员示范岗、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着力把党员培养成生产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打造成管理者和带头人,切实通过教育培养、锻炼提升来增强党员的进取意识。

2.强化精神激励,提升党员荣誉感。要坚持弘扬正气、鼓励先进与摒弃邪风、鞭策后进相结合,重拾以往“七一”表彰活动,对基层优秀党员进行隆重奖励表彰,并大张旗鼓的予以宣传报道,让干事创业者受尊重、让无私奉献者有回报。建立党员日常点评制度,结合党员干部履职纪实,以支部为单位,对每名党员当月表现情况进行现场点评,表扬先进党员,鼓励再创佳绩;鞭策后进党员,鼓励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走出落后困境;对长期后进、有损党员形象的要进行教育转化、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要严格按规定进行组织处理。另外,可试点建立党建工作创新成果奖的方式,对在重点工作、重大建设、突发性事件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或者对党建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党员,进行物质精神双重奖励,进一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强化权益激励,增强党员责任感。围绕党章规定的党员基本权益,全面推行党内通报、党员首议、民主决策、党务公开等制度,坚持每月党员大会制,全面通报党内重大事项,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坚持重大事项、热点问题党员“首议制”,按照“先党内、后党外”原则,全面征求党员意见建议,保障党员的表达权;坚持“民主议事日”制度,全面落实党员参政议政,保障党员的参与权;坚持党务公开制度,全面接受党员监督,真正让每名党员全面参与党内事务的议事决策、全程表达个人意愿、全程监督推进过程,保障党员的监督权,切实提升党员的责任感。

(三)健全基层党内关怀机制,充分体现人文新关怀

1.注重生活关爱。充分运用党员需求台账和党员信息库资源,建立健全关键节点重点关爱机制,抓住党员入党纪念日这一关键节点,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讲述入党故事、赠送贺卡鲜花等方式,不断强化“家庭”意识;及时掌握党员政策内生育、子女结婚、考学、参军入伍等重大事项及党员去世等重大变故,及时派员走访慰问、上门吊唁,进一步提升党员“亲人”意识。持续坚持特殊群体定期慰问制度,每逢“七一”、春节等重大节日、重要节点,采取上级党委重点走访和基层党委补充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生活困难党员等特殊群体进行走访慰问,做到应走尽走、一个不落,让每名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

2.加大思想关怀。借鉴县乡党委书记“村村到”做法,全面推行基层党支部书记“户户到”制度,党员较少的支部,支部书记每年到党员家中走访不少于2次;党员较多的支部,每年入户走访不少于1次,重点做到“六必知”,即“生活状况必知、具体困难必知、思想波动必知、红白喜事必知、成员变动必知、重大变故必知”。建立健全党内谈心谈话制度,广泛开展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党员之间谈心交心活动,全面掌握党员的思想和工作情况,重点做到“六必谈”,即“工作变动时必谈、表彰处分时必谈、困难挫折时必谈、意见分歧时必谈、不良反映时必谈、义务不尽时必谈”,通过谈心达到增进了解、沟通思想、促进团结的目的。

3.强化教育关爱。在严格落实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制度以及学习培训制度和“三会一课”制度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围绕建立健全党员经常性教育培训制度,充分发挥党员教育基金作用。坚持以党校、职校、党员干部实训基地、党员教育站点及各支部党员活动室为主阵地,以党性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党员实践基地等为辅阵地,分类别、有计划的开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理论知识、政策发展、业务技能、实践能力教育培训。要使培训效果有花有果,有形有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创新多样化的党员教育培训方式,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课堂讲座与交流研讨相结合,参观学习与社会调研相结合,变以往的灌输式为主导式和启发式教学。针对基层党员的知识水平,采用喜闻乐见的民间语言和群众语言,通俗易懂的解释科学理论,传达中央精神,改变入脑入心难的现象,不断提升党员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能力。同时,要加强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双向管理,采取网上助学、互动学习等方式,不断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让他们离土离乡不离党,充分感受党的温暖。

(四)健全基层党内帮扶机制,着力构建和谐新党建

1.建立支部联建帮扶制度。充分发挥各级帮扶资金作用,结合选派第一书记及扶贫驻村工作队工作,有效整合社会各类帮扶资源。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村(社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采取“一对一”方式联合组建党支部。并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派人到联建对象单位担任支部副书记,统筹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促进城乡党建和谐发展。

2.建立党员联帮帮扶机制。充分发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干部,实行“一帮一”的形式,与农村、社区和非公企业困难党员结成帮扶对子。采取送政策信息、捐款捐物、争取项目、技能培训等方式切实给予困难党员群众生活上关心、政治上关怀、发展上关注。

3.建立“党员帮困基金”机制。从“党员关爱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以“提供致富信息、解决启动资金、传授实用技术、联系就业岗位、落实脱贫项目”为主要内容,设立“党内帮扶专项基金”。把帮扶的重点放在“扶”上,在授“鱼”的同时侧重于授“渔”,变临时“输血”为自身“造血”。对无劳动能力、无固定收入、无经济来源的贫困党员户,采取发放党员关爱金办法进行帮扶;对有劳动能力,但是缺项目、缺技术、缺资金的贫困党员户,通过理清发家致富思路,提供项目信息、技术培训、党员帮扶专项基金3年内无偿使用等方式,激励和帮助贫困党员学技能、上项目,争取早日脱贫,实现困难党员自身活力的再生。

猜你喜欢

关怀党组织机制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