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2019-01-26卢静静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农民农业思想

卢静静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4)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党历代领导人都十分注重“三农”问题,分别提出过解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战略决策。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农村的现代化,这与毛泽东最初提出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于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毛泽东提出过许多宝贵的思想,并不断地实践着他的农村建设思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农村文化建设思想。在乡村振兴的视域下,毛泽东提出的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推广农村科技、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等思想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的农村文化建设思想

出身农家的毛泽东,自幼识得农村、农民的疾苦。在他革命与建设的生涯中,始终不忘农民、农业、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在他深入考察农民的现实境况,推进农村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关于农村建设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涵盖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内涵十分丰富。

(一)注重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毛泽东一贯重视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他的农村文化建设思想中居于首位的便是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农民虽是无产阶级最为可靠的同盟军,但是他们身上带有的小农意识、封建思想浓厚、组织纪律性差等阶级局限严重阻碍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在革命时期,毛泽东意识到,要唤起农民革命意识,发挥农民革命力量,动员农民起来反抗压迫,首先必须对农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1925年,回韶山养病的毛泽东,在组织家乡农民参与农民运动过程中,以开办农民夜校、讲课、辅导农民等形式,开展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期望通过加强对农民的共产主义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进而加强苏维埃建设。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家的主要矛盾,需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对外。毛泽东则在农民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动员农民广泛地投身到抗日战争中。事实证明,被动员起来参加革命的农民,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建设时期,随着中国革命任务的结束,建设新中国成为当时的头等大事。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是对当时农民个人力量弱小、生产资料缺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等现实状况的必然选择。作为既是生产者又是私有者的农民,只有在帮助他们克服小农意识的前提下,才能顺利推进农业合作化道路。因而,毛泽东适时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在这一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农民不仅意识到走合作化道路的种种优势,而且还学习到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这极大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的教育也使得农民思想素质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不断被激发出来,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开展农村科技与教育事业

教育与科技是农村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农民长期处于封建的压迫下,受教育的机会缺乏,加之农村社会生活的封闭性,绝大多数的农民处于文盲的状态。因而导致了农民思想上的愚昧、保守与落后。毛泽东深刻意识到加强农民教育的重要性,他曾引用列宁的一句名言:“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社会的。”[1](P132)革命时期,毛泽东曾先后创建多所农民夜校,帮助农民识字。例如在1925年,毛泽东在湖南韶山创建20多所农民夜校,1928年,他又组织湘赣边界各乡的农民协会成立农民夜校等等。在陕甘宁边区,毛泽东把文化教育列为解放区的三大任务之一,并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农民识字。建国后,扫除文盲运动进一步开展。1951年政务院发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以国家文件的形式将扫盲教育纳入到国家的正规教育学制中。[2]1952年,全国范围内推广速成识字法。扫盲运动还采取群众自学、识字组、夜校、传帮带的形式,成效显著。在1954年《教育部党组关于第一次全国农民业余文化教育会议的报告》中指出,“农民参加文化学习的,在一九五三年有一千二百余万人入常年民校,一千九百余万人上冬学,到冬学结束的时候,有三百零八万学员在历年学习的基础上扫除了文盲。”[1](P450-451)通过扫盲,农民的文化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在精神领域也站了起来,成为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农业的发展建立在农民素质提高和科技进步的基础之上。毛泽东同样十分注重推广农村的科学技术和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技术教育。他提出农民要“有技术”:一要学习他人的生产经验,应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进行科学的种植和养殖;二要学会使用农业机械。除此之外,毛泽东要求各地加快建立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工作,大力推广新式农具,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3]进而,农民愚昧、农村落后的情况显著得到改善。

(三)推动农村文学艺术事业发展

毛泽东提出文艺不是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帝国主义者,而是为人民大众服务。那么,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4](P855)因而在他农村文化建设思想中,推动农村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是重要的一部分。一方面,毛泽东强调,最广大人民群众是文艺的创造者。老百姓唱的民歌、讲的民间故事等是最有感情的文艺作品。他还指出:“农民不但是好的散文家,而且常是诗人。民歌中便有许多好诗。”[5](P124)另一方面,毛泽东主张改造和利用旧的艺术形式,并提倡创造出百姓喜闻乐见的各种艺术形式。一时间,故事会、地方戏、乡村艺术团等快速发展起来,农民的精神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文化水平也得到提升。

(四)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文学艺术需要一定的载体才能展现出来,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便是承载农村文化发展的载体。毛泽东自然十分关注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革命时期,由于动乱环境的限制,能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条件微乎其微。毛泽东便利用祠堂创办夜校,组建一些相对固定的学习场所。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尽可能地建设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1955年,他提出:“在七年内,建立有线广播网,使每个乡和每个合作社都能收听有线广播”,“在七年内,完成乡和大型合作社的电话网。”[1](P510)同时,毛泽东还推动农村电影队的建设,流动放映队游走在农村,极大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1956年,毛泽东主持起草的 《一九五六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文化、教育等事业作出了具体的任务安排。此外,毛泽东还要求逐步实现农村的电气化,力争建成全国地方道路网,完成乡和大社电话网,基本普及农村广播网、邮政网等一系列设施的建设。

二、毛泽东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不二选择。毛泽东农村文化建设思想中注重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推广农业科技、繁荣农村文学艺术、增强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对于当前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仍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与引导,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农民,关键在充分激发起农民的内生动力。”[6]然而,当今许多农村地区一方面普遍存在农村空心化、留守化等现象。另一方面,大部分农民缺乏振兴乡村的参与感与责任感。这都极大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开展。正如毛泽东强调的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革命时期,毛泽东通过教育引导农民,充分发挥出农民的革命性力量。建设时期,他又通过教育引导农民,促使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当前,振兴乡村,亦是如此。通过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与引导,促使农民树立起责任人意识,自觉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此外,教育与引导农民,能够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培育与塑造新型职业农民,进而使农民成长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

(二)繁荣、复兴农村文化,实现“乡风文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7](P87)其中“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要实现乡风文明,一要繁荣农村文化,二要复兴乡村文化。

繁荣乡村文化。相较于城市文化,农村文化不够繁荣,特别是农村的公共文化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往昔,面对农村文化落后的情况,毛泽东大力提倡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落实到实践中,毛泽东推动农村广播电网的建立、农村电影队的建设、农村文学的发展等等。现今,党和国家继承毛泽东发展、繁荣农村文化的精神。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不小的进展。但是,繁荣农村文化的使命仍在继续,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体系仍需要大力推进。

复兴乡村文化,主要是指注重继承与发扬乡土文化的优秀传统。中华文化起源于农耕文明,发迹于农耕文明。几千年来,农村传承了非常优秀的文化传统。对于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毛泽东的一贯主张是继承与弘扬。现今,乡村振兴同样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要挖掘、继承、创新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乡土文化的优秀传统,切实保护各地古镇、古村落等,传承优秀的民风、民俗。

(三)强化农村科技,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教育、推广农村科技、推进农村实现农业机械化等措施是毛泽东对农村实现工业化道路的伟大探索与实践。毛泽东强调发展农村科技的思想仍是当前与今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不可少的。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强化农村科技,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一是,加大农村科技的研发力度。二是,强化对农村科技的推广。在农村引入项目管理机制,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科技人员进驻到乡村,与当地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开展技术合作。三是,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提升农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并且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应用。四是,加大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四项举措综合推进,定能早日实现乡村的振兴以及快速推进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四、结语

“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各项措施都必须落到实处,乡村振兴战略亦是如此。挖掘、利用毛泽东的农村文化建设思想更能使乡村振兴战略每一步都扎实推进。进而,推动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思想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思想与“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