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2019-01-26黄新根
黄新根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31)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社会治理问题,在社会治理的各个纬度突出显示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基本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了一切人民,为了人民一切以及一切由人民检验”,[1]得到切实彰显和有效落实。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是社会治理的基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问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的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梳理我国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前瞻中国新时代在社会治理中面临的使命和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治理的根本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治理出发点,也是社会治理的价值追求和根本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只有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社会治理才能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1.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跟其他的社会制度相比较,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公平。公平正义是所有人最渴望的价值理想,只有在公平公正的社会中,人民才能各得其所、安居乐业。
2.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俗话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秩序的建立依赖于规则。要维护社会的稳定,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根本出路在于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法治社会的构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才能维护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3.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三感”、“三更”的提出,彰显了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的目标指向。“三感”、“三更”涵义不同但又存在着紧密关系。既充分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揭示了新时代党执政的使命自觉。社会治理要聚焦民生福祉这个关键,坚持问题导向,守牢安全底线,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当好人民美好生活的守护者,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党的执政使命看,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共享,努力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公平的服务,让人民有更多、更强、更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才会更加坚定、更有基础、更可传递。
二、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是新时代的需要,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要求。[2]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需要。同时,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1.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全部工作和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立足点和最终归宿。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如何把党的根本宗旨落到实处?就是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切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逐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这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2.要坚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辅相成,干事创业谋发展必须尊重科学、遵守客观规律,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带领全体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根据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主动进取、尽力而为,尽最大可能地增进民生福祉。
3.要坚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具备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撑和保证,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创造物质财富来实现。我国经过长期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民收入超8000美元,财政收入、居民收入都在稳步增长,这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发展相应的民生事业。发展民生事业能够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购买力,扩大居民消费预期,由增加购买扩大消费进而促进生产。抓民生也是抓发展,二者相互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是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同时也要看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本身就可以促发展。发展民生事业本身就能带动生产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抓民生也是促发展,把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有机联系起来。
4.要坚持底线思维。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坚持底线思维是新形势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要求。新形势下治国理政必须立足经济发展实际,坚持民生问题导向,统筹发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是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自觉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一思想、引领工作,就必须坚持底线思维,以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以校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以走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道路,以确保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 ‘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3]这就是我国民生保障的基本底线,我们在确保始终远离底线、不触碰底线的前提下,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当前我们在自身改革发展中必须关注的形势,必须注意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具有底线思维。
三、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路径
如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使人民得到“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要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促进人民全面发展的一条主要途径。习近平曾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地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要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通过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把教育的质量提高,同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努力让每个孩子享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有梦想成真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有与祖国和时代一起共同成长进步的机会。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共享发展”的理念,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当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达到1.65亿人,但高技能劳动者仅占27%。我国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达400余万人,像模具钳工这样重要的工种,人才几乎断档。据了解,德国国家认可的职业培训工种有340种,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同时是合同企业学徒,学习和实践结合得紧密。德国技工收入普遍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不少行业高级技工可以拿到高于高校教授的工资。要深入研究职业教育培训体制机制问题,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使技能人才越来越多、高技能人才越来越多。当前我国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达到8600多万人,只有让他们长期专注于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才能不断提升技能,也才能成为中等收入者。为此要大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另外还要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高素质教师队伍,逐步提高教师待遇,提升教师收入水平,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构建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十八大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稳健发展,教育方面投入在不断加大,教学硬件等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改善,教师待遇也有显著提高,逐步形成了尊师重教重学的良好氛围。
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以人民为中心,要立足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要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的生活必须要有一定的收入做后盾,收入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就必须确保经济稳定增长,扩大就业岗位,实现充分就业,使人民群众劳有所得,创造更多的财富。提高收入水平要坚持两个同步,即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同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在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同时要同步提高劳动者的报酬水平。居民收入来自多个方面,但工资收入是居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提高收入水平就应当提高就业质量,逐步提高职工的工资水平,包括平均工资水平和最低工资标准。
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在保障人民生活、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领域改革勇涉“深水区”,保障人群持续增加,保障水平逐年提升。党的十九大对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公平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这为新时代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价值遵循、指明了方向路径。
4.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2]坚持大扶贫格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题,确保到2020年我国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在社会救助方面,按照国际标准和当地实际情况做到应保尽保。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2]
5.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并从 “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总体布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更好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制度性安排。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专章阐述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时,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并提出明确要求。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传统以治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难以满足人民健康需求背景下开展的。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需要从“全生命历程、全健康服务、全人群保障”等角度规划健康服务。有数据显示,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7亿人,覆盖人数占总人口的95%,全民医保的制度框架已经建立,并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医保体系。
6.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总的工作思路。人人尽责对劳动者提出了根据自己的劳动能力参加社会保险的要求,同时对用人单位也提出了要依法履行缴费义务,为本企业职工缴纳社会保险,使职工享有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人人尽责也包括各级政府应当尽到立法责任、监管责任和必要的资金支持责任,“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