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品质导向下城市设计管控对策及数字化平台应用
——以珠海市为例

2019-01-26

智能城市 2019年20期
关键词:入库要素管控

肖 宇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290)

当前,城市研究学者关注空间品质的评价体系,展开了对指标体系模型构建及实例评价的研究,但缺少对空间品质指标设计指导作用的探讨,评价指标未能转换为可供城市设计管控使用的要素体系,难以在操作层面保障空间品质。鉴于此,总结高品质导向下城市设计管控的六大对策及数字化平台的基础应用路径,为当下的城市设计管控探索解决方案。

1 高品质导向下城市设计管控的问题

当前,面向高品质导向,城市设计管控尚需解决下列问题:城市设计成果因不具备法定地位而缺失足够的刚性约束[1];单个城市内城市设计成果标准不一、表达不规范;城市设计成果表达停留在鸟瞰视角缺乏近人尺度表达;城市设计方案审查缺乏要素支撑,审查效率相对较低;编制大量的城市设计导则与实际审批业务脱节;城市设计管理辅助决策系统缺失[2]。

2 高品质导向下城市设计管控的对策

2.1 管控地位:由“搭法定规划便车”走向“主体法定化”

当前,城市设计在全国大多数城市日常管理中,尚未获得法定地位。随着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2017年4月《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的施行以来,城市设计法定化的探讨日益增多。深圳[3]、上海将城市设计融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中,作为附加图则获得“法定效力”,上海以控规附加图则的形式确立了城市设计的法律地位,并在重点地区绑定设计方案作为出让土地的附加条件,核心要素包括“功能定位、建筑方案、基础设施/地下空间”,为上海的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天津创设“一控规、两导则”管控体系,以城市设计引领,将其转化为土地细分导则和城市设计导则,再提炼出控规的控制要求。北京、成都、武汉等国内城市,一般提出将城市设计中的控制性内容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纳入规划设计条件,同时,推进城市设计编制、转译、审批等环节的规范化建设。

2.2 管控体系:由“单一化”走向“体系化”

2.2.1 保持上下联动、要素一致的城市设计体系

珠海市城市设计体系由总体城市设计、地区城市设计和地块城市设计构成,以专项城市设计作为补充。其中,上位城市设计应确定下位城市设计的设计范围,引导下位城市设计的编制,下位城市设计深化落实上位城市设计的控制性内容及其他内容中的控制性要求。

2.2.2 与城市规划体系横向衔接的城市设计体系

珠海市城市设计体系提出与城乡规划体系相互衔接。(1)开展总体城市设计,符合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标准,总体城市设计应深化研究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景观风貌内容,提出强制性内容;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应将已批复的总体城市设计强制性内容进行统筹考虑。(2)开展地区城市设计,从塑造城市风貌特色、优化城市空间环境的角度,补充控规中的城市设计管控和引导要求,并以附加法定图则的形式纳入控规。(3)开展地块城市设计,从优化地块空间环境的角度提出城市设计精细化管控和引导要求。

2.3 管控要素:由“碎片化”走向“系统化”

城市设计管控要素是城市设计数字化平台构建的基础。通过城市设计管控要素到数字化平台的构建,可以对城市设计内容进行多维度解构,并将城市设计的空间要素转译为管理语言。

城市设计要素体系构建要遵循下列步骤:确定城市设计目标、梳理城市设计理论、总结城市管控经验、整理城市设计管控要素、明确特征区域分类管理、提升建筑风貌总体管控六大步骤。

2.4 管控粒度:从“鸟瞰视角”走向“近人视角”

城市设计管控力度从传统的鸟瞰视角,到关注城市空间细节,从蚂蚁的视角出发,促进城市的精细化建设;走完规划的最后1 mm,营造精致、舒适、亲切的活动场所。以珠海市城市设计要素管控为例,注重对城市设计的细节把控,在地块层面城市设计管控要素方面,空间形态方面即重点管控多层建筑控制线及建设范围,高层建筑控制线及建设范围,标志性建筑位置,建筑控制线后退距离,贴线率标注、骑楼、挑廊等界面,街墙控制线及推荐高度,骑楼、退台、挑廊等特殊界面形式占地块总面宽比例,间口率(建筑面宽占基地总面宽比例)等,需要重点处理建筑部位,临街商业容积率占总容积率比例等近十项要素。

2.5 成果标准化入库:由“二维平面化”走向“三维可视化”

当前城市设计标准化成果入库主要通过制定统一的三维模型数据标准,将三维模型数据统一转换进行入库形成统一的数据库。同时采用三维建模与动态渲染技术,建立城市现状三维数据库与动态方案支持系统,作为城市设计三维可视化进一步应用开发的基础。

以珠海市为例,城市设计数字化平台建立了全市统一的总体城市设计、重点地区城市设计、重要地块城市设计、专项城市设计四个维度的城市设计管控要素标准图例,在电子数据文件组织及文件命名、电子数据文件格式、坐标系统、色彩系统、通用制图规则等均采用统一标准,严格实行标准化管理。

2.6 成果三维可视化:由单一尺度走向多尺度

多尺度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包括宏观尺度、中观尺度和微观尺度。

2.6.1 宏观尺度

包括城市设计标准准则、总体城市设计要素管控体系,为总体层面的城市设计要素建立标准准则、表达范式、入库标准图例。

2.6.2 中观尺度

包括重点地区城市设计要素管控体系和贴线率计算、DH连续分析、街区层次分析、景观开敞度分析、空间开敞度分析等空间量化算法。为重点地区层面的城市设计要素建立标准准则、表达范式、入库标准图例。以贴线率反映街道两边建筑整齐程度和连续性,以DH连续分析来反映街道的空间离散特征、判断街道风格,以景观开敞度分析、空间开敞度分析来评估其对城市风环境及其他微气候的影响。

2.6.3 微观尺度

包括重要地块城市设计要素管控体系、地块包装和BIM技术构建微尺度环境模拟分析应用。为重要地块层面的城市设计要素建立标准准则、表达范式、入库标准图例。通过BIM技术对方案的地形、建筑、地块模型进行转换输出为Revit的BIM模型,并对单体模型输入气象数据及其他外部环境数据,使用AutoDesk Revit 2015进行日照辐射、日照遮挡等分析;输入AutoDesk Ecotect Analysis进行风环境、声环境等分析,生成各类可视化结果,包括日照分析、热工分析、建筑群噪音分析、建筑群空气流动分析。模拟结果返回审查系统保存。结合国家标准规范,总结得出分析数据体现的问题,从而提出建议改进方案。

2.7 数字化辅助决策:由理论探索走向实操运用

平台采用C/S混B/S架构设计,基于三维高效动态渲染引擎开发功能模块。基于JavaScrip语言,采用Vue.js渐进式框架、JSON数据交换格式、CSS、Ajax、jQuery等多种网页动态交互技术,分别定制开发了城市设计一张图、审查桌面、用地条件导出桌面、辅助决策系统四个子系统,使得城市设计条件生成、方案审查、方案报批、方案决策实现一键生成,更加直观便捷。

3 城市设计管控数字化平台应用路径

从城市设计全流程来看,城市设计数字化平台需要服务到设计报建、审查决策、实施评估、公众参与等环节。数字化平台完全按照真实的城市设计边界、管理流程来构建,从设计单位到城市决策者,从管理部门再到社会公众,协调各方意见、满足各方需求。

3.1 城市设计管控数字化平台的技术要求

当前,武汉、南京、上海、珠海、株洲、深圳等城市均建立了城市设计管控数字化平台,在整体技术要求方面,均达成了相对的一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稳定性和先进性;(2)数据的标准化;(3)逼真画效;(4)支持海量数据动态调度;(5)多源数据集成。系统能够整合遥感卫星影像、地形、三维模型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三维平台能够同时整合兼容球面坐标数据和平面坐标数据,具备数字城市、数字区域、数字地球的综合应用能力,便于不同城市间的数据融合应用。

3.2 城市设计成果入库管理

城市设计成果管理主要包括制定符合所在城市的城市设计成果入库标准,并开发入库检测工具,为形成城市设计一张图奠定基础。以珠海市为例,城市设计成果管理主要依据《珠海市城市设计编制指引》制定入库标准,包括分层设计、属性信息、数据形式和交换标准等,并开发城市设计二维成果入库检测工具,同步完成珠海城市设计成果规整及数字化入库。

3.3 城市设计方案和建筑方案审查

结合《珠海市技术标准与准则(2015 修订)》对于城市风貌的管控要求,审查城市设计方案指标,包括城市街区控制、建筑物退让控制、日照间距控制、建筑设计要求等。

建筑方案审查阶段,利用三维城市设计多层次导则为约束条件,将报建的建筑及其他设施的位置、高度、外观、空间形态等要素与规划指标比对,对设计方案的建筑形态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规划控制指标的落实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审查。

4 结语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云城市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引入BIM进行微尺度人居空间环境模拟,基于高品质导向下的城市设计管控要素及数字化平台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探索和总结出理论范式。文章提出的六大对策和数字化平台的基础支撑作用所探索的解决框架将继续发展,形成更加高效、更加稳定、更加便捷的技术集成。

猜你喜欢

入库要素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重磅!广东省“三旧”改造标图入库标准正式发布!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中国食品品牌库入库企业信息公示②
中国食品品牌库入库企业信息公示①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也谈做人的要素
身临其境探究竟 主动思考完任务——《仓储与配送实务》入库作业之“入库订单处理”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