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衡水市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9-01-26张伟伟刘晗笑

智能城市 2019年20期
关键词:衡水市民众智慧

张伟伟 刘晗笑

(衡水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监测、分析和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中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针对包括环保、民生、城市服务、公共安全、工商业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满足城市发展需求,进而为城市中的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绿色、可持续发展。

1 衡水市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2013年,衡水市开始展开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工作,目前,衡水市智慧城市建设已在多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政府先后建构了智慧环保项目、智慧城管项目、WiFi全覆盖项目、智慧交通项目、天网工程等。无论是从空气监测、城管治理、公共交通管控还是社会治安监控等都实现了联网管控,对创造美好宜居城市有重要的意义,促进了衡水市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但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落后地区,智慧城市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建设过程中公众失去话语权

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城市状态,其最终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但衡水市的智慧城市如何建设、建设什么,大多是在政府与外聘专家的主导下完成的,建成之后效果同样也缺少了民众的监督与反馈。例如,智慧交通方面,一些主要街道的公交站牌设有智能语音播报系统,但有些地方却没有;WiFi全覆盖项目无线质量差,根本达不到无线上网的要求,很多基站成为摆设。缺少公众参与的项目建设,不仅针对性差,而且严重浪费了社会资源。

1.2 缺乏衡水市本地特色

智慧城市建设有普遍的统一标准,但是衡水市的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凸显自己的特色,同时需要考虑自身的条件,而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发达城市的建设模板。衡水市智慧城市建设忽视了衡水的农业特色,衡水市一直以来都重视发展农业,是农业城市,该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一味地发展服务业、科技产业等第三产业,却忽视了农业城市这一特色,服务农业发展的网络平台与销售的电商平台并未有效建立起来,如,饶阳的特色蔬菜、桃城区邓庄的特色农业产业园等因为销售问题,规模一直不能做大做强。缺少项目支持、缺少迫切的需求,导致衡水是智慧城市建设很难快速发展起来。

1.3 资源整合度不高

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对各项资源进行合理使用,当前衡水市智慧城市建设中阻碍资源整合的一大现状就是“信息孤岛”现象。“信息孤岛”阻碍资源整合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在技术层面,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涉及方方面面,但在此之前,这些项目分布在不同领域,因此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来进行约束。由于技术水平不高,系统之间不能很好地实现信息的互相沟通共享,可能会形成“智能孤岛”。在建设层面,衡水市各部门在长期的工作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和信息,但由于政府系统的设置,各部门和各层级之间存在壁垒,导致数据和信息只能在该部门之内使用,不能进行交换共享,形成大量的信息化孤岛,不利于智慧城市基础数据库建设。在管理层面,衡水市各部门、各层级依然是独立建设、管理分治,横向纵向沟通困难,有些问题虽然技术上可以解决,但管理机制上有很大困难。

1.4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构成,但由于资金、智力支持等原因,导致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智慧城市的需要。首先,基础设施覆盖面不够,如智慧交通中只有主要街道是电子站牌,WiFi基站少、信号差,不能满足民众的生产与生活。其次,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大部分规划在原老城区,而人口、商业增加比较迅速的开发区缺设置的较少。再次,维护不到位。如电子站牌报站错误、WiFi基站被人为毁坏等。

2 影响衡水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因素

2.1 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民众的参与,毕竟民众才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体。但目前衡水市还未形成良好的参与机制与参与氛围。首先,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忽略了民众的参与意愿与参与智慧,并未为民众设置相应的参与平台与途径。其次,宣传不到位,民众不清楚政府的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设施、基本内容、实际意义。导致民众无从参与。

2.2 智慧城市建设理念认识不足

要建设智慧城市就要对智慧城市有充分的认识,但目前衡水市政府对其并没有正确的认识。首先,缺少内涵性认识,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就是发展技术和高科技产业、建设过程只重视表面工作而忽视文化内涵的挖掘,促使衡水市在建设过程中将技术放在重要地位,将资金、力量投入到硬件发展上,从而忽视了社会公众的需求,忽视了城市积淀的文化底蕴。其次,缺少前瞻性认识,由于受到以往传统城市发展理念的束缚,衡水市政府在建设智慧城市时会认为民生、服务等项目并不属于智慧城市重点建设内容,从而对这些项目缺乏研究和建设,导致智慧城市建设缺少创新和前瞻性认识。最后,缺少全局性认识,衡水市在建设智慧城市时过于追求速度,从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问题,导致智慧城市建设过于片面,没有兼顾全局。这些不充分的认识和理念严重阻碍了衡水市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2.3 管理机制不健全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其中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包括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民生工作、设施建设等,但由于政府各部门、各级别之间的协调关系并不顺畅,阻碍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首先,从管理机制的内在性来说,政府系统内在的结构和机理不完善,导致管理机制未能有效形成及发挥作用;其次,从其系统性来说,政府内部没有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导致管理机制的功能不能有效实现;最后,从其客观性来说,由于政府内部没有既定的功能结构,所以不能产生相应的管理机制。由此可以看到,衡水市智慧城市建设中缺少健全的管理机制,造成各部门之间存在壁垒,不能及时沟通和共享信息,导致资源整合度不高,衡水市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缓慢。

2.4 投融资体系不成熟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雄厚资金的支持,单纯依靠财政收入很难建成,但目前衡水的市投融资渠道尚不成熟。首先,投资渠道单一,项目建设投资单纯地依靠政府,社会和企业很少注入资金,投资主体尚未形成多元格局,资金投入不足。其次,投融资体系不健全,政策缺少灵活性,导致一些企业和个人无法参与其中。最后,投融资渠道仍为传统渠道,缺乏创新,一些方法在实际的运用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造成资金来源渠道少。

3 推进衡水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

3.1 政府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首先,充分借助媒体的力量,通过媒体向公众宣传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基本理想、基本项目,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参与渠道,让公众知道什么是智慧城市、如何建设与管理智慧项目,同时明白智慧项目建设对自己生活的意义。其次,调动民众力量,建设过程通过有效的方式与民众进行有效沟通,同时给予民众充分的参与途径与参与机制,让民众意识到自己是衡水市智慧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员。再次,调动企业的力量,智慧城市建设除了方便民众生活,就是要服务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充分考虑企业的诉求与需要,让企业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与设计中来,既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能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经济与智慧支持。

3.2 发挥衡水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作用

衡水市政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组织者与统筹者,智慧城市建设能否达到理想效果,政府需要进行统筹规划。

首先,领导小组发挥其组织规划作用,根据衡水市智慧城市建设思想、目标和发展现状编制指导纲要,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为日后的发展指明方向和路径。

其次,健全衡水智慧城市组织协调体系,在各县(区)都成立工作小组,明确其工作职责和工作负责状况,负责推进和实施具体的项目,建立具有完善系统的架构体系。防止互相扯皮,导致智慧城市建设出现问题与瑕疵。

3.3 构建衡水市基础设施建设的PPP模式

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引导企业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来。企业可以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资金、技术与设备,同时政府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为企业提供招商引资、人才招聘、产品销售等企业服务。政府以订单形式向企业购买产品、技术以及服务,需要保证信息的透明与公开同时引导民众进行监督。政府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向企业提供便捷服务时,需要充分调研企业的需要,并让企业参与到建设中来,实现服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此外,还可以通过社会组织等途径吸引公民个人的投资。总之衡水市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多方资金的支持,同时政府需要出台有效的服务满足企业的需要,从而实现政府与企业的有效合作。

猜你喜欢

衡水市民众智慧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衡水市博物馆藏民国时期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中国人民银行衡水市中心支行
衡水市
衡水市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